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考古 > 中国史 > 富平年鉴2018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富平年鉴2018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富平年鉴2018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富平年鉴2018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富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18

书籍编号:30612027

ISBN:9787224130263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80271

版次:1

所属分类:历史考古-中国史

全书内容:

富平年鉴2018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富平年鉴》编辑委员会


名誉主任:郭志英 张海乾


主 任:杜占全 闫兴斌


副主任:杨毛 王华中 赵向武


委 员:(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王西彦 井 涛 王 营 王曙光 李丁武 刘文凯


刘亚雄 同国华 任秋成 李 斌 李富平 李超军


何志义 陈志南 杨国平 宋武社 杨新房 张根阳


张哲红 张朝鲜 姜天胜 赵天柱 赵胜利 索宝强


党森虎 康进联 焦胜利 曹小亮 雷 虎 雷建庄


《富平年鉴》编辑部


主编:赵向武


副主编:党增航


编辑:刘宏伟 田鹏飞 党 凯 巨 博


工作人员:张咪丽 张小梅


摄影:党增航 陈育辉

编辑说明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工作条例》和《陕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的规定,编纂《富平年鉴2018》。


二、《富平年鉴》为编年体资料性工具书,是富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地方年刊,由县地方志办公室承编。从2006年起出版,2018卷《富平年鉴》是这套连续出版物的第六卷。


三、本卷年鉴全面、翔实地记述2017年富平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新情况、新成就、新进展,记录全县人民艰苦奋斗的重大史实和不朽业绩。部分地情资料因涉密或其他客观原因反应不够充分,请读者予以理解。


四、本卷年鉴设类目、分目、条目三部分分类编排,其中类目25个,分目162个,条目758个。图片140余副。类目、分目层次的标题,字体、字号和版式设计均有区别,条目标题统一使用黑体字加【】标列;个别内容较多的条目,采用标段标记相应内容的层次。


五、本年鉴所用文稿,系县直属部门、各乡镇及有关单位提供,年鉴编辑部根据情况进行了修改。内容中涉及单位名称和文件名称的,首次出现时用标准全称,再次出现时用习惯性简称,需要解释的名词,采用括注。领导任职时间,以2017年12月底为准,中途换任的标注任职起止时间。部分领导任职时间还应履行相关程序,不作为相关证明的依据。


六、本年鉴配合文稿内容还配置了系列化的彩色插页,部分内容适当下限至2018年,它是形象直观的信息资料,从而使年鉴图文并茂,精美活泼,增强了信息量和鉴赏性。


七、本卷年鉴在编纂过程中,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谢忱,因编辑部尚在探索研究富有富平地情特色的年鉴模式过程中,加之编辑经验缺乏,水平有限,人员不足,时间仓促,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富平年鉴》编辑部


2018年12月

概貌指基本情况


富平概貌


【位置与面积】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北部,渭南市西北角,地处北纬34°41′~35°06′,东经108°57′~109°26′,东界渭南市蒲城县和临渭区,西连咸阳市三原县和铜川市耀州区,南接三原县和西安市阎良区,北邻铜川市耀州区、印台区、王益区。县城距省会西安66公里,距渭南63公里,距铜川新区30公里,距首都北京1260公里。南北长47.65公里,东西宽34.45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1242平方千米。


【政区与沿革】 富平县辖城关街道、东华街道、淡村镇、张桥镇、刘集镇、留古镇、流曲镇、曹村镇、宫里镇、到贤镇、美原镇、薛镇、老庙镇、庄里镇、齐村镇、梅家坪镇14个镇、2个街道、268个行政村。富平县历史悠久。公元前456年,设频阳县,距今有2470多年的历史。西汉文帝时,另设怀德县,与频阳县同属河上郡;东汉时,并怀德县入频阳县,属左冯翊。西晋时,自彭原界(今甘肃庆阳市西南)徙富平县治于怀德故城,与频阳县并存。东晋时,设土门护军;南北朝时,447年,撤土门护军,并入同官县(今铜川市);500年,撤频阳县,并划同官县一部,另建土门县。唐朝时,671年,另设美原县,境内两县并存。宋元时期,1142年,撤富平县,并入美原县;1230年,恢复富平县,与美原县并存;1264年,美原县并入富平县,境内再无两县并存。明清两代,富平属西安府。民国时期,富平属陕西关中道;1934、1948年,富平先后归属陕西省第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4日,富平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归属三原分区;1950年5月,改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改属渭南区专员公署;1956年10月,富平县直属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管辖;1958年12月,富平县并入铜川市,1961年8月从铜川市划出,恢复富平县制,复属渭南专员公署。1969年后属渭南地区(1995年5月改称渭南市)至今。1970年5月13日,县治从老城区迁至杜村镇(现城关街道)。


【河流及水资源】 境内有顺阳河、石川河、赵氏河、温泉河等四条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为季节性河流。有尚书、红星、贺兰、三寨、桥头、街子、南阳、李家沟、龙泉、盘龙等10座水库,建成了东雷二期抽黄、交口抽渭、抽泾扩灌和桃曲坡水库等四大灌区,有效灌溉面积51.7万亩(1亩≈666.67平方米)。全县浅层水资源总量1.2亿立方米,东华街道页坡380岩溶水40℃—50℃,日可开采量15万吨,饮用水资源较为充足。


【耕地及动植物】 全县耕地面积110万亩。有各类农作物87种,树种43科92种,有家禽家畜14种,野生动物25种,鸟类30种,水产生物23种。


【气候】 富平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冷暖分明,年均日照2472小时,平均气温13.1℃,平均无霜期225天,年均降水量533.2毫米,是苹果、酥梨、柿子、花椒、核桃、药材的优生区。


【地形】 富平县位于关中平原与渭北黄土高原之间的衔接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山川河塬相间,北以乔山为依托,南有荆塬为屏障,中部台塬起伏。由北向南主要分布为北部乔山余脉区、山前洪积扇区、黄土高原区、河流洼地区4个地貌单元。平均海拔为900米,最低处380米,最高处1439米。因有杨家峪、大水峪、小水峪、赵老峪、黑水峪、盆倾峪、洪水峪、蟠桃峪、月泉峪9条大峪,且山前洪积扇和黄土高原间洼地面积达640平方千米,素有“九峪肥田”之称。


【矿产资源】 境内主要有石灰石、墨玉石、黏土、砂卵石、煤炭、铁、铝、坩土、芒硝、碘盐矿等,其中尤以石灰石、墨玉石、砂卵石储量较大。石灰石主要分布于北部沿山一带,总储量1303亿立方米,其中山区裸露部分达131亿立方米,是发展建材业的优质原料。墨玉石古称“磬玉”,储量313万立方米,是石刻工艺的上佳材料;砂卵石储量42亿立方米。


经济发展


【主要指标】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44.5亿元,同比增长8.3%。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29.03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完成58.11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2.16亿元,增长2.97%;第三产业完成57.34亿元,同比增长9.8%。三产比为20.09:40.22:39.6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190元。全县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77.51亿元,同比增长8.6%,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3.6%。


【农业经济】2017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28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47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完成农业总产值35.38亿元,增长6.1%;实现农业增加值20.33亿元,同比增长5.8%。全县夏粮播种面积67.31万亩,总产量5.17亿斤。全县油菜籽播种面积23023亩,油料总产量3223吨。全县秋粮播种面积51.99万亩,总产3.26亿斤。其中玉米面积49.72万亩,总产3.13亿斤。


2017年,全县生猪存栏14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9万头。牛存栏3.2万头,其中奶牛存栏2万头,肉牛存栏1.2万头。奶山羊存栏55万只,活家禽存栏205万只,其中蛋禽存栏158.05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9069吨,奶类产量136209吨,禽蛋产量22750吨。


全县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2万千瓦,全县有效灌溉面积49.06千公顷,全县机收面积82千公顷;全县年末耕地面积66.6千公顷,园地面积15.94千公顷,农业设施用地面积541.9公顷。


【工业经济】2017年,辖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0.75亿元,同比增长11.18%。其中县属工业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177.5亿元,同比下降0.74%;辖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20.58亿元,同比增长14.5%。县属工业企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166.51亿元,同比增长1.55%。分轻重工业看,全县共有4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6.47亿元,占全县总产值的33.14%,同比增长37.04%;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4.28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6.86%,同比增长1.67%。分经济性质看,全县国有控股企业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61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6.27%,同比增长77.72%;全县非公有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0.14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3.73%,同比下降1.91%。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38.55亿元,同比增长26.25%;食品制造业完成产值29.02亿元,同比增长62.11%;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完成产值35.26亿元,同比增长204.4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9.9亿元,同比增长30.36%;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完成产值61.85亿元,同比增长19.66%;橡胶和塑料制造业完成产值14.13亿元,同比增长41.22%。


2017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完成5.95亿元,增长16.5%。


【项目建设】设立1000万元项目策划专项资金,精心策划储备项目131个,总投资841亿元。包装PPP项目24个,富耀红色旅游公路等5个PPP项目列入中省项目库,并启动实施。全年开工在建项目553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9亿元,增长18%;热电联产等218个项目全面建成,25个市级重点项目和“双十工程”推进顺利。坚持经常性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签订项目合同44个,成功引进启迪清洁能源、永辉云商两个总部经济,星美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园等15个项目开工建设,到位资金75.6亿元,全年争取落实各类政策性资金30.6亿元。2017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05亿元,同比增长17.3%。


【城乡建设】中心城区以“四城联创”为统揽,实施道路建设、绿化亮化等市政工程18个,西禹高速富平出入口改扩建等11个项目全面完成。工人文化宫等公共文化设施启动实施,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11.2亿元,城区集中供热全面铺开,水质提升工程主体建成,富阎引水项目加快实施,新建公厕13个、停车场5个,新增停车位2000个。石川河、温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二期顺利推进,省级生态园林县城正式命名。庄里试验区环线建成通车,便民服务中心主体竣工,小城市建设雏形初显;淡村镇新区环线实现闭合,幸福家园二期建成住房466套;曹村镇被评为陕西旅游特色名镇,美原、宫里等镇区面貌大幅改观,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建成美丽乡村68个,卫生乡村实现全覆盖;实施农村电网改造188公里、县乡道路128公里,313省道富平段等9条主干道路建成通车,城乡基础条件不断完善。


【国内贸易】2017年,全县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5亿元,同比增长14.1%。全县批零业全年实现60.3亿元,同比增长13.9%;全县住餐业实现15.2亿元,同比增长14.8%.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大个体)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8.7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4.5%;其中大个体全年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7亿元,同比增长15.5%。2017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和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分别为101.3和102.1,同比分别增长1.3%、2.1%。


【旅游业】2017年,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正式启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4个景区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纪念地等4个旅游项目启动实施,县游客服务中心主体竣工,中华郡二期建成运营。全年接待游客575万人次,综合收入43.8亿元,分别增长21.8%和20.3%。


【财税、金融】2017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30.4亿元,同比增长10%;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5.18亿元,同比增长16.49%。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实现4.86亿元,同比增长8%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