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理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陈鹏联编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01

书籍编号:30612011

ISBN:9787224132007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456166

版次:1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全书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 习近平:《在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8年12月18日。
    导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提供的中国方案。
    一、当代中国的主题
    一个国家发展的主题总是同该国家在发展中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当完成的历史任务密切相关的。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是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紧密相连的,又是与未来中国的前行方向不可分割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和文化。数千年来,中国虽然历尽沧桑,其历史文化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备受帝国主义列强掠夺欺凌,人民备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在170多年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对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复兴梦想的追寻,与中国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始终密切相连,艰难历程可歌可泣。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这三件大事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联接起来,把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联接起来。近代170多年以来的历史有力地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贯穿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导之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空前提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40多年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极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断探索的伟大创造;是在21世纪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紧紧围绕着不同历史时段的时代课题,在回答基本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什么样的思想作指导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归于失败。同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以往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这个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明确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等等。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和人民愿望发展了社会主义,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关键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把握我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紧紧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与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任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目标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式、途径和目标任务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才是硬道理,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提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是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重大论断,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出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性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我们党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领导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中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的内外条件、目标任务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样的伟大时代中应运而生、在当代中国的新实践新发展中顺势而成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焕发新生机、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呈现新态势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20多年过去,中国不但在世界上把社会主义的旗帜杠住了、举稳了,而且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向崭新的阶段,社会主义的影响力感召力大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的成就,使世界上正视和相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这不仅对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而且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类进步,都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经验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担当和探索,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