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三秦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德耀三秦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编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01
书籍编号:30611935
ISBN:978722413124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88425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文人学者
《德耀三秦——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事迹汇编》编委会
主任:牛一兵
副主任:王吉德
主编:鲍贻勇
编委:胡纪美 李谫博 韩 光 关相林 李瑞林 蒲春侠
张桂芝 田 芳 曹瑞智 谢 宏 李永春 李大明
李丹峰 王俊明 贾翠娥 程 锐 徐加文 马旭周
陶 翔 杜龙江 刘娜娜 张荣珍 邢 波 王恩科
王红波 杨 宁 赵 燕 王 宁
前言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营造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全省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根据省委文明委2018年工作安排,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省总工会、团省委和省妇联共同组织开展了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工作,经逐级遴选推荐、评委会评审、主办单位联席会议审议、社会公示等程序,石志光等58名同志荣获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称号。为了学习先进,激励全社会见贤思齐,省委文明办专门组织力量将本届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汇编成书,以教育大众,涵养人心。
编者
2019年3月
助人为乐篇
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礼记·访记》
石志光 光影传爱
石志光,1948年生,中共党员。中共陕西省和西安市第十一届党代会党代表,政协西安市莲湖区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委员,中国石化西安石化分公司退休员工,陕西省学雷锋志愿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陕部队军外指导员、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志愿者、西安市和莲湖区关工委志愿者、西安市和莲湖区精神文明宣传员和志愿者。他是三秦父老家喻户晓的爱心使者,热心公益事业的模范代表。
石志光故事之一 奉献爱心不求回报
石志光以雷锋为榜样,助人为乐,自1977年至今几十年如一日,为部队、社会奉献爱心。他自己掏钱租赁电影片,自己掏钱购买电影放映机、数字电影机等设备,免费为部队官兵和各族群众放映电影,给群众带去欢乐和享受。
他把从工资中省的、嘴里抠的、在外打工挣的钱全部用在公益事业上。几十年来,石志光先后购买更换了七套电影机,走遍了全省的107个市、区、县,走遍了驻陕的20多家部队和大专院校、中小学校、社区、乡镇,有近百万人的群众观看过他放映的电影。他的行程达10万多公里,长度可绕赤道两圈。
他长期坚持义务为部队官兵、为各族群众做好事、送温暖,义务放映电影达3600余场。为了效果良好,他还专门制作设计了反映精神文明、道德文明、关心下一代青少年和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交通安全知识及环境保护等为主题的电影片、专题教育片和PPT进行播放。在进行义务播放时,他从不收取群众一分钱,不吃一顿饭,不接受任何礼品报酬,更不要国家的经费和补贴,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到今天。
石志光故事之二 风雨无阻不忘公益
长期以来,石志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积极带头参加西安市和莲湖区委、区政府、区政协组织举办的学雷锋献爱心,文明水滴,道德讲堂,追梦想、促发展、建设丝路新起点等活动,热心于民族团结进步、关爱下一代的工作,积极参与莲湖区委宣传部组织布置的各项任务,并带头参加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办事处的各项活动。
石志光正在为部队放电影
石志光每年为西安市莲湖区9个街道、区政协、区委宣传部、老龄委、关工委、司法局、民族、教育等部门组织巡回义务宣传活动,每年义务放映优秀影片达200余部,深受全市、全区各族群众的欢迎。每年莲湖区委、区政府组织宣传活动,石志光都会带着自己的调音台和大型音响设备到场参与,风雨无阻,从不缺席。
2013年3月12日,石志光积极协调市民委、区民宗局,组织回坊百名60岁以上的群众赴蓝田进行植树活动。
随后,他在莲湖区委宣传部和区关工委安排下,在全区为群众和少年儿童做了40多场“道德讲堂”“老少共话中国梦”“追梦想、为美丽西安喝彩”等演讲报告,受到市委宣传部、市关工委和莲湖区委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表扬。
2014年6月1日端午节,石志光和学习巷社区代表北院门街道办,看望慰问在秦岭山下演练的解放军通信学院的数百名军校学员,并做了热情洋溢的演讲,放映了最新的革命教育大片《湘南起义》。他的演讲获得了全体学员经久不息的掌声,学院首长也对他进行了高度评价。
几十年来,他先后调解军地矛盾十多起,做好人好事数千件,并先后巡回为部队官兵、陕西高校、中小学校和地方群众做报告近百场。
石志光故事之三 崇德向善众口交誉
石志光以无怨无悔、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把崇德向善的形象定格在自己的人生之中。部队官兵称他是“雷锋的战友”“砺剑园中的石大爷”,群众赞他是“老百姓的活雷锋”“播撒精神文明的爱心使者”“回回民族的模范”“古城西安的好人”。
《陕西日报》《陕西老年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阳光报》《当代陕西》杂志、《陕西民族宗教》杂志、《西北民兵》杂志、《关爱下一代》杂志等媒体都报道了石志光学雷锋的先进事迹。贵州省电视台、陕西省电视台、西安电视台等拍摄并多次播放了石志光同志事迹的专题片《陕西达人——石志光》《放电影的义务兵》《把欢乐带给群众的人》《献爱心的回族老人》《诉说——石志光》等。《人民日报》也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拥军雷锋——石志光》的报道。八一电影制片厂还将石志光的事迹拍成纪录片在全国上映。西安市秦剧一团根据省委、省军区的文件精神,将石志光的模范事迹编排成大型秦腔现代剧《基石赋》,在全省、全市以及西北五省进行了公演,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反响。
石志光所做的一切,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呼唤着高尚与诚信精神的回归。一个70多岁的老年人,用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来做有利于社会的善事,无怨无悔,持之以恒,堪称是一种平凡的伟大!
中华美德格言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
——《论语·尧曰》 邢建民退休党员的摄影梦
邢建民,1957年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建设厅退休职工。2015年被评为“西安好人”,并获评“陕西好人”;2016年获评“中国好人”;2017年获评“第四届西安市道德模范”。
邢建民故事之一 辗转16万公里义务拍摄全家福
他是西安市莲湖区一名普通的退休市民,他有一个梦想:为中国56个民族拍摄各族全家福。
退休前他不得闲,2007年退休后的近十年间,邢建民自掏腰包,辗转黑龙江、内蒙古、新疆、青海、贵州、云南、广西、海南等全国24个省区、63个地市、150多个区县,行程16万公里,已经为56个民族、858个家庭、12015人义务拍摄了全家福。他说:“大家常说,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而全家福是最能体现这种关系的生动形式。”
“一张照片就是一个念想。我从全家福照片里感受到了亲情,想给更多的人留下亲情和团圆的记忆,‘民族全家福’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圆。”邢建民如此解释他对拍摄的执着。1957年,邢建民远在新疆当兵的大哥想念家人,在富平县城工作的二哥就把庄里照相馆的师傅请到家中,拍下了第一张全家福。“如今哥哥们都不在了,我想他们的时候就看看照片……”邢建民抚摸着已经泛黄缺角的老照片,说着说着不禁哽咽失声。
田间地畔、山前屋后、村头巷尾……邢建民深入各民族主要聚居地,用镜头记录下普通群众最原生态的生活场景。一件满是换洗衣物的大皮箱,一个装着三台相机的设备包,绝大多数时间里,他都独自一人带着这重逾40公斤的装备上路,一出门就是一个多月。电脑和移动硬盘里存储着超过1500G的照片。
邢建民故事之二 让每一位被拍摄者都分享这份温馨
为了寻访“神秘”的独龙族,2013年11月,邢建民完成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的拍摄计划后,独自搭乘中巴车,溯怒江而上。早晨6点多他就出发,走了12个小时才抵达云南省最西北端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沿途右手是崇山峻岭,左手便是怒江峡谷,狭窄的山路错车都很困难,很多江边路段还发生垮塌事故。
朋友介绍了丙中洛乡卫生院的老同志余茂华。老余在当地人缘广,第二天带着邢建民从乡上出发,又跋涉60多里地,辗转来到小茶腊村,在那里记录下了数十位身披由五彩线手工织成的“独龙毯”的当地村民全家福。
此行邢建民还拍摄到了独龙族“纹面女”的珍贵画面。最令邢建民难以忘怀的是,当地怒族、傈僳族村民听说从陕西来了个民间摄影家免费给大家拍全家福,纷纷找到余茂华要求合影。“我说我这次是专程来拍独龙族的,怒族群众的照片之前都拍过了。人家老余跟我讲,这几个民族的群众平时处得就很好。你只拍独龙族不拍别人,人家独龙族村民也不答应!”邢建民笑着又翻出一张照片:画面里,他给当地五个民族的群众又补拍了一张围在火炉旁唱歌跳舞的大合影。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邢建民拍到了多民族通婚、四代同堂的欧氏大家族,“一家人里就有瑶族、苗族、汉族、水族、布依族五个民族。”
截至2015年9月底,邢建民已经自费冲洗了22300余幅照片并义务邮寄给拍摄对象,他说:“在个人圆梦的小私心之外,我更希望让每一位被拍摄者都分享这份温馨。”
邢建民故事之三 再上雪域高原完成全国56个民族的全家福
年届七旬仍在四处奔波,“老邢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多年来深思熟虑后形成的坚定信念,否则以他的年纪和身体根本坚持不下来。”邢建民的老伴杨秋芳说,“子女都很理解老父亲的心愿,在经济上也默默支持了很多。”
邢建民为老人展示自己拍的全家福
在云南德宏州,他托朋友联系当地一位村干部帮忙协调拍摄。“照相不要钱?还免费寄回照片?”村干部怀疑邢建民的动机,拍摄途中对他始终拉着个脸。邢建民见怪不怪,掏出手机,网上一搜全是关于他公益行为的媒体报道,那个村干部一看,脸色大变,“老兄,我误会你了,还需要我做啥,你尽管张口!”
“各民族都有一颗火热的心”,邢建民经常感慨。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乡巴朵村,他在村会计布鲁资的协调下,拍摄我国最后一个被确认的民族——基诺族村民全家福后,误了返回景洪市的最后一班长途车。大山深处,一家旅店也没有,见此情景,布鲁资主动邀请邢建民到自己家睡一晚。“不仅给我解决住宿问题,家境并不宽裕的布鲁资还到自家池塘里捞鱼,又宰了只鸭子,盛情款待了我一番。”邢建民说,不擅饮酒的他,当晚也多喝了两杯。
2015年9月,正逢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好日子,邢建民也准备了自己的礼物:年轻时曾在林芝当过兵的他,时隔多年再上雪域高原,用近一个月时间拍摄了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的民族全家福。“拍完这三个民族,我就实现了为全国56个民族拍摄各族全家福的梦想,之后我准备在西安举办封镜仪式,同时出版全家福影集。”邢建民眉角一扬,“至于影集的名字呢,就暂定《石榴籽》。”
“拍照就找邢建民!免费的!”多年来邢建民义务拍照的事迹已声名远播,很多人慕名请他到家里拍照。只要身体和时间允许,邢建民都有求必应。尽管年事已高,拍照花费不菲,邢建民还是想一直做下去。“就这么件事儿,我给别人带来了幸福,我自己也觉得很快乐。”
中华美德格言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
——《小窗幽记·灵》
成亮 英勇无畏展警风,铁血柔情做公益
成亮,1985年生,中共预备党员,现任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公安局合成作战室主任。2014年至2017年连续四年被新浪微博授予陕西公职人员最具影响力奖,2015年被团省委授予“陕西好青年”荣誉称号,2017年被授予“第五届宝鸡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同年5月被陕西省文明办评为“陕西好人”,10月被全国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2017年12月在省公安厅刑侦局“技术会战”中表现突出,被记嘉奖一次。
成亮故事之一 身在岗位筑坚强品质
“选择了刑警职业,就等于选择了危险,就要随时准备流血牺牲。作为一名刑警,就要发生大案干在前,危险时刻冲在前。”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成亮始终保持良好的政治本色和警察品格,他貌不惊人、语不豪迈,却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警察神圣职业的无比热爱和满腔热血。
由于成亮业务熟练、勤奋好学,单位多次派他参加公安部、省厅以及市局的各种培训。他虚心学习,不怕苦,不怕累,以优异成绩完成各种培训任务,把最前沿的破案思路带回来。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考取了省委党校研究生,并于201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成亮身高1.80米,体重78公斤,身材魁伟健壮,一看就是干刑警的材料。然而,刑警工作繁重,无规律的生活、通宵达旦的工作、常年超负荷的运转,使得他的身体不时出现一些状况,时常感到心慌头晕。由于工作太忙,他始终没能抽出时间到医院检查一下身体。直至2013年春季体检时,28岁的他被查出了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