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 > 当代小说 > 逆行天使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逆行天使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逆行天使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逆行天使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许诺晨著

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01

书籍编号:30611903

ISBN:978755971892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76880

版次:1

所属分类:小说-当代小说

全书内容:

逆行天使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1 病毒


2020年1月19日,农历年二十五,夜里十一点半。


武汉。江城医院。


月色温柔,走廊里难得的安静。穿墨绿色制服的保洁阿姨正推着工具车,用蘸满消毒液的拖把,对地面做每天最后一次的消毒。


规培医生许依依在呼吸内科的病区值夜班,捧着本《协和呼吸病学》边看边记笔记。护士站里,几个小护士正聚在一起讨论过年什么时候回家。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急诊护士张梓文急匆匆地跑过来,也顾不上敲门,直接冲进许依依的办公室:“依依,急诊接了个发热病人,情况不太好,值班医生说请呼吸内科去个人看一下!”


张梓文在急诊见惯大风大浪,很少见她这么慌张。


许依依立刻放下书:“我们科几个主任都不在,今晚就我一个人值班,我去行吗?”


张梓文一跺脚:“行行行,赶紧的!”


两个姑娘火急火燎地奔向急诊大厅,许依依边走边戴上口罩。张梓文是个急性子,机关枪似的给她介绍情况:“患者,男性,52岁,主诉发热干咳伴全身无力一天,目前体温三十八度二,呼吸困难,急诊吸氧后无明显改善,既往有十年高血压史。”


许依依身材瘦削,白大褂披在身上有些空荡荡的,在夜风里飘起来像是重瓣的蝴蝶兰:“冬天呼吸内科患者就是多些,老慢支、肺炎、流感都高发,急诊一般都能处理,这次怎么这么着急?”


张梓文倏地停下脚步,把脸上的口罩拉下一半,看着许依依:“依依,咱们校友群里有师兄说过,怀疑华南海鲜市场那边有几个发热病人感染了SARS病毒,你还记得吗?”


许依依走得急,冲出去一步才刹住车:“这事儿市卫健委已经发布了情况通报,武汉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对病原的检测及感染原因的调查正在进行中……”


张梓文匆匆打断她的话:“你听我的,千万注意防护,尤其口罩要戴好!”


许依依心里一沉,紧了紧口罩,又默默地戴上了口袋里备着的医用手套和护目镜。这一身装备,差不多能达到二级防护标准了。


来到急诊,病人躺在床上吸氧,却仍是止不住地剧烈咳嗽,一米八的大男人像虾米一样咳成一团,脸涨得通红。几个家属穿着朴素,看打扮应该是农村来的,围在一边急得团团转,瞧见许依依像是看见了救星。


一个大妈冲过来拉住许依依的手,指甲缝里有黑色的泥垢:“大夫,大夫,一定要救救我家老田!”


许依依抽出手,竭力让自己的声音冷静:“阿姨,没那么严重呢。麻烦请家属都散开点,不要影响病人吸氧。”


张梓文帮忙吆喝着让他们退到安全线外:“你们都别着急,要相信我们医生!”


许依依深吸一口气上前,戴上听诊器想听一下肺部,可病人咳嗽不停,听到的声音忽大忽小。不过,确实是呼吸困难的症状。


她回头问张梓文:“血氧测了吗?”


张梓文一脸忧心地点头:“测了,血氧偏低,才百分之九十,而且还在下降。”


许依依果断决定:“放射科那边还有人值班吗?我要看一下肺部CT,可能是呼吸系统急性炎症引起的发热。”


等CT的时间,急诊又陆续来了几个发热病人,症状和前一例差不多,都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许依依和张梓文对视一眼,心情越来越沉重。


偏偏这时候又来了个难缠的主儿,一位独自前来的女病人冲着接诊的护士发起了脾气:“我在家量的体温三十八度五,你们居然跟我说只是感冒?我现在严重怀疑我有生命危险,你们必须让我住院!立刻!马上!”


实习的小护士哪见过这种场面,看了眼女病人的病历,怯生生地解释:“陈女士,我给您量的体温三十七度五,只是有些低热,刚我们急诊医生给您看了,血象查了也没什么大问题,您回去吃点感冒灵就行!”


女病人啪的一声把包摔在问询台上:“你们那个医生看起来比我女儿年纪还小,还没毕业吧,就出来看病了?这是对我们病人极度不负责!我前面来的那几个,都拍了CT,为什么不给我拍呀?我嗓子疼,疼得厉害,新闻里不是说过武汉有不明原因肺炎吗,我很可能就是那种新冠肺炎!你们赶紧找个专家给我看!我要住院!”


小护士又气又怕,差点哭出来:“那几个病人症状和您不一样啊,这么晚我上哪儿给您找专家去呀?”


许依依看不下去,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亮了亮胸牌:“陈女士是吧,我是呼吸内科的大夫,您看能不能给我看下您的病历?”


女病人狐疑地看了眼许依依,推了推金丝边眼镜,把病历往面前的问询台上一拍。


许依依拿过病例翻看,典型的流感症状,压住脾气劝她:“陈女士,您这个真的只是流感,血象没有什么问题。您要是实在不放心,明早八点门诊准时上班,您可以再来找个您信得过的专家看看。不过依我看,没什么必要——嗓子疼的话,跟您大声说话也有关系。感冒一定要多休息,少说话。”


明明是劝解的话,女病人听后却怒目圆睁:“你这是让我闭嘴喽?你们医院的医生都是这么对待病人的吗?我要投诉!我要投诉你!”


医院里每天看尽人生百态,什么样的患者都有,许依依却仍改不了耿直的性子,常常忍不住打抱不平,针尖对麦芒:“呼吸内科许依依,明早八点,欢迎投诉。”


几个护士赶紧拉住许依依,又好说歹说劝退了女病人。


CT结果很快送回急诊,几个发热、干咳的病人,肺部都呈磨玻璃样病变,是典型的病毒性肺炎影像。


许依依盯着阅片灯上的片子足足瞧了三分钟,仔细回想从大一到研三的全部课程和接触过的类似病例,所有专业知识都告诉她,很可能是新冠肺炎。可是同时接诊这么多例症状相似的患者,加上业内同行的预警,让她觉得这次的病例并没有那么简单。


最后确诊,还需要等天亮以后,配合一系列复杂的检查。


深夜的急诊室里乱成一团,病人的咳嗽、家属的质疑、医护人员的安抚、仪器的电磁噪声,像一曲疯狂的交响曲,在许依依耳边轰鸣。


张梓文又安排了两个病人去放射科,见许依依一脸沉重,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急诊这边人手和床位都不够,这几个发热的,你们呼吸内科能收吧?”


她顿了顿,和许依依拉近了一点距离,压低声音说:“我这要不是压力太大,也不会急着找你。急诊处理只能给氧气,今天值班的医生也是个新人,这几个病人的病情,尤其一开始那个年纪大点的叔叔,我看不能拖——不过,你要不要先请示下你们刘星主任,院里床位本来就紧张,一下收了这么多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他会不会为难你?”


许依依看了眼腕表,已经是子夜一点:“我跟刘主任本来就不大对付,昨天他刚和我老师吵了一架,而且他儿子今年高考,这个时间打电话去,不是等着挨骂吗?那几个发热的,只要CT显示大白肺的,你直接安排转呼吸内科吧。病人这些症状确实是我们科的活儿,刘主任顶多说我两句,我扛得住,让病人赶紧接受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进入医学院的第一天,许依依就和所有的同学一起,以希波克拉底的名义宣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这段誓言许依依背得滚瓜烂熟,也被她奉为圭臬。学医、从医的路上荆棘密布,她一路勤勤恳恳,以优异的成绩披荆斩棘,才来到业内顶尖的江城医院。每当撑不下去的时候,这段誓词总会带给她力量。


忙碌一整晚才处理好那几个发热的病人,该吸氧吸氧该给药给药,总算都稳定了下来。鉴于同行的预警,许依依留了个心眼,把他们安排在呼吸内科最里面一间空置的病房,算是简单地和其他病人隔离开来。究竟需不需要防护,防护到什么程度,还要等病人确诊,请杜元宵主任和刘星主任共同决定。


向换班的医生交代完情况,许依依回到办公室,已经疲惫不堪。她摘下口罩和手套,换下白大褂,打开水龙头,用力按了几下洗手液,迎着哗哗的水流,狠狠地搓着手,直到两手通红。


她抬眼看镜子里的自己,束在脑后的马尾松散开来,因为整夜没睡,眼底已经现出血丝。


2003年非典,她正在读初中,只剩下全校停课的印象,但历史上那些传染病的影响,学医的她心里清清楚楚。这么多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天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今,只能寄希望于这是一次巧合。


回到宿舍,已经是早上八点多。


阳光从阴霾中挣扎出来,仿佛刺破云层的金色箭矢。铅灰色的天际尽头,厚重的云团正捧出一轮橙色的朝阳。已经是年下,医院里许多地方挂上了红灯笼,在晨雾里留下影影绰绰的暗红色微光。


江城医院待遇不错,住院医都能在院区分到两人一间的宿舍。宿舍离住院部很近,步行只要两三分钟,是座崭新的六层小楼。


小楼南北通透,采光好,楼下还有个水滴形大花坛,被年轻的医生们戏称为“江城楼王”。


许依依的室友方小骅是个短发小胖妞,人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做手术和吃零食。她跟许依依从同一所高中考到医学院,又一起来了江城,在妇产科规培,比亲姐妹还亲。


方小骅也是刚值完大夜班回来,正顶着俩黑眼圈“吸溜吸溜”吃泡面,手机上还在放最新的一期《吐槽大会》。


两个年轻女医生的住处,和所有普通姑娘的没有任何区别,布置得温馨整洁,挂着粉色窗帘,铺着粉色床单,摆着粉色的杯子和拖鞋。


许依依闻到泡面的香味,才觉得肚子饿了,觍着脸凑到方小骅身边:“这什么味儿的泡面,给我也尝一口呗!”


方小骅眼疾手快地护住泡面,指着面杯上的字念:“香辣牛肉味!要吃面自己泡去,喏,我刚烧了热水,还烫着呢。”


许依依不情不愿地起身去泡面,发出一声哀怨的长叹:“我实在是太累了,一个手指头都不想动!”


方小骅关了手机的声音:“你能有我累吗?”


她放下手里的塑料叉子,掰着手指头数:“顺产的七个宝宝,三个体重过轻,我给送了保温箱。夜里三点半,一个经产妇破水,家里人送过来,还没上楼,在电梯里就生了。还好是我下楼去接的人,用我精湛的技术,保证了母子平安——这要是换了我们科那几个一考试就熬夜背书的,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许依依把几包调料挤进面桶,拎起电热水壶,让开水缓缓淋上面身,忽然对方小骅有一丝羡慕:“你们产科还真是幸福。你想想,同样是折腾一晚上,其他科室的医生面临的都是病痛或是生命的逝去,只有你们,不断迎接新的生命。多好!”


方小骅把面汤喝了个精光,一边擦嘴一边问许依依:“你怎么还学会多愁善感了?我记得咱们大一一起上解剖课,大伙儿都吓得直哆嗦,就你在那傻乐呵。你这少根筋的家伙,居然突然思考起人生来了?”


许依依按住面碗,坐在方小骅对面,直直地盯着她的眼睛,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最终却还是忍住了。不知道是不是屋里暖气开得太足,让人觉得有点儿闷热。


毕竟只是猜测,何必制造恐慌的情绪呢。方小骅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其实胆子比谁都小,没有收到确切的消息之前,还是别吓唬她了。她们一穿上那一身白大褂,就担起了救死扶伤的使命,可脱下白衣的她们,也只是年纪轻轻的普通姑娘。大家都累了一晚上,该休息了。


吃饱喝足后在床上躺下,许依依才想起来打开手机。


居然有四十七个未接来电,一个妈妈的,四十六个董咚咚的。


妈妈头一天晚上八点多打了个电话,那时候许依依正忙着。她点开微信,妈妈发了一条消息:“亲爱的宝贝,过年回家吗?你都已经好几年没跟爸爸妈妈一起过年了!你老爸明年就退休了,他就是嘴硬,心里可天天都惦记你呢,你就别和他赌气了!妈妈给你做了糯米圆子,灌了香肠,都是你爱吃的!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


许依依抿着嘴唇,闭上眼都能想到老妈委屈又期待的表情,心里忽然堵得慌,回了一条:“不一定,看院里工作安排。”


董咚咚这小家伙又是什么情况?一晚上打了这么多电话,最早的一个七点十分,最晚的一个十一点半。这大过年的,难不成他又要离家出走?


董咚咚是许依依的表弟,家在南京,小学五年级,是家族里许依依这一辈最小的男孩。除了学习,他样样精通,同龄孩子玩的,没有他不拔尖儿的,又淘又作,长辈们看到他就头疼。


家里的几个兄弟姐妹,董咚咚和许依依最亲,一到寒暑假,就爱往许依依那里跑。不过那时候许依依还住在老家,离南京不过四十分钟高铁的路程,可现在她在武汉……


许依依点开董咚咚的微信,好几十条语音消息,她默默听完,深深叹了口气,向准备睡觉的方小骅发出预警:“亲爱的,我要送给你一个小小的新年礼物——会爆炸的那种哦!”


方小骅掀开脸上的面膜:“啊?”


许依依定了个闹钟,用被子蒙上脸:“我表弟离家出走了,正在来找我的高铁上,预计今天下午到达战场。好好享受你最后半天安静的睡眠时间吧!”


方小骅一愣,过了片刻忽然狡黠地笑了笑,圆圆的脸上现出俩酒窝:“我陪你和‘新年礼物’玩几天,年二十九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