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考古 > 中国史 > 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01

书籍编号:30611857

ISBN:9787520161121

正文语种:其他

字数:479273

版次:1

所属分类:历史考古-中国史

全书内容:

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中文·


韩国历史资料数据库(DB)的开放性和影响


韩国学中央研究院 朴成镐


1.序论


韩国在2000年前后正式开始从国家的政策上推进历史资料的信息化。经过近20年的努力,现已把数量庞大的历史资料构建为电子资料,并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资料在线上环境的自由应用。


本文难以全面介绍韩国所有历史资料信息化的成果,在此仅以韩国已公开的,并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历史资料数据库(DB)为主,简单介绍这一进程,特别是对通过互联网将历史资料公开的积极影响和资料库开放的重要性加以重点论述。韩、中、日三国资料收藏机构的管理政策虽各有不同,但历史资料的信息化无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相互促进着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以韩国历史资料信息化进程中的几个主要示例为中心进行说明(参见图1)。


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 韩国历史资料信息化进程


2.韩国的主要历史资料数据库


这里向各位介绍韩国主要的几个历史资料数据库。


(1)《朝鲜王朝实录》。实录按照日期记载了从朝鲜王朝始祖太祖到哲宗的500余年历史,资料大约5000万字,全部通过网络为学者提供阅览。在同一页面上可以看到汉文原文、现代韩文译文以及实录的原件照片(见图2)。


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 《朝鲜王朝实录》网页


最近,该网站也提供《明实录》和《清实录》的原文阅览,使用者如果发现原文或翻译错误可以立即申请修改。


(2)《承政院日记》。承政院可以说是国王的秘书机构,《承政院日记》就是承政院以国王为中心所做的日志记录。该日记自朝鲜建国初期开始记录,其间经历战乱有所烧损。《承政院日记》从朝鲜仁祖到纯宗时期记录了约2亿4000万字,目前这些数量庞大的资料都可以提供网络浏览服务(见图3)。我们目前在提供原文检索服务的同时也一直在进行现代文翻译工作。最近有关承政院运营的文献《银台条例》《银台便考》也同时提供网络浏览。


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3 《承政院日记》网站


(3)国家编纂委员会创建的韩国史资料库。该资料库提供从韩国古代史到现代史相关的主要史料(见图4)。截止到2017年拥有约14亿6000万字的资料,这项工作目前还在持续进行中且规模逐年扩大。此数据库为韩国史的研究积累了充实的基础史料,并为国内外的韩国史研究学者提供了巨大帮助。


(4)文物厅“国家文化遗产官网”。作为政府机关的文物厅主要职责之一是记录遗产,迄今为止这一网站拥有包括国宝、宝物、有形文化遗产在内的共1247种资料数据(见图5)。这个数据库的优点是能展示高像素的原本照片。对于专家已认可的、有价值的资料,网站提供高像素的原本照片、原文以及现代译文等信息,可以让文化遗产研究工作更为细致化,也满足了阅览者阅览文化遗产资料的需要。


(5)韩国古典翻译院创建的韩国古典综合数据库。韩国古典翻译院主要翻译韩国传统文集和历史文献,以迄今为止的翻译成果为主创建了有5600余种文献,约9亿字的数据库。中国清代的代表文献《四库全书》约有8亿字,我们可以将其想象为韩国的《四库全书》。该数据库的优点是同时提供详细的解析、带标点的原文与译文等(见图6)。


(6)由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创建的韩国学资料中心。它由韩国政府、全国主要大学及研究机构提供的10年的研究基金创建而成(见图7)。


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4 韩国史资料库网站


以现在韩国大规模的藏书处奎章阁和藏书阁为代表的江原道、全罗道、庆尚道,及海外古文献资料等已经实现数据化,并可以通过网页提供给学者阅览。该数据库为促进古文献的研究,在提供古书的同时也提供数万件民间古文书资料,以及特殊辞典、年表等阅览。


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5 国家文化遗产官网


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6 韩国古典综合数据库网页


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7 韩国学资料中心网页


3.韩国历史资料数据库的开放性和扩展性


以上简单介绍了过去20多年韩国积极推进历史资料数据库创建的工作成果,这项事业以后也将持续进行。接下来介绍韩国历史资料数据库的开放性和扩展性。


第一,韩国的历史资料数据库大部分有国家的预算支持。国家的支持使曾经在民间难以进行的古典资料研究得以大规模、中长期地开展,并且国家政策规定,研究成果必须通过数据库在网上公开,所以现在韩国很多研究人员和民众能够很方便地接触到历史资料数据。


第二,通过互联网,全世界所有地方都可以接触到韩国构建的大部分历史资料数据。此外,每个网页都不需要加入会员和支付使用费。虽然各国加入会员和使用费政策有差别,但现在韩国基本实现了免费开放。因此,外国学者也可以通过便利的互联网检索到和自己研究项目相关的资料。


第三,使用网络的优点之一是资料和原文等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可以实现互动。举例来说,如果使用者指出数据库的错误或不便,双方就可以讨论如何改进并持续进行完善。


第四,通过一个网页即可检索或联想到不同的数据库结果,使资料利用达到最大化。这是以网络为基础,积极利用数据库扩展性质的结果。国家预算的支持以及历史资料数据库的公共性质,使其成为可能。


第五,以原始资料为基础,通过创建历史资料数据库,其内容不断充实、延展。数据库最基本的功能是能够检索数量庞大的历史资料,能够实现原文和现代翻译的对比。此外,数据库还提供高解析度的原文照片,公众均可查阅(见图8)。针对已出现的错误,数据库对其进行修改,并正在努力改善,使其更为便利。


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8 《朝鲜王朝实录》的示例


4.历史资料数据库开放的积极影响


接下来介绍一下韩国开放历史资料数据库的几点积极影响。


第一,韩国的历史资料数据库创建工作,大部分是由研究机构主导的,所以开展学术活动是其工作重点。因此,研究学者很容易在线上接触到资料原文。与过去相比,研究者可以更为便利地在论文和报告中大量引用各种资料。另外,随着提供的资料日益增多,不同资料间很容易相互验证,除古书外,目前古文书和地图等新资料的使用率也在进一步提高。


第二,随着数据库构建事业的进行,不仅现有的资料广为人知,越来越多新的资料也被不断发现。线上阅览的便利使直接接触原始资料的频率减小,从资料保存的角度来看,它们得到了更好的保存。古文献资料随着时间流逝会损毁或丢失,但是构建数据资料后就可以实现资料的长期乃至永久保存。


第三,创建历史资料数据库除了在学术研究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之外,在文化产业领域也获得了衍生效果。数据库资料被广泛用于以历史为素材的创作活动,也被用于重现过去的仪式或技术中。历史资料数据库还对以“韩流”为代表的韩国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结论


以上简单介绍了韩国创建历史资料数据库的经过及其积极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的历史资料数据库建设事业在近20年间蓬勃开展,以后这项工作也将不断推进。迄今为止,通过20世纪发明的电脑技术,我们已经收获了非常有意义的成果。现在我们希望借助日益发达的现代技术,韩国、中国、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互紧密联系,使各国的历史研究更加便利、更加活跃,以进一步深化东亚史和世界史的研究。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的新课题与工作


国立公文书馆亚洲历史资料中心 浅井良亮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建立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公布近现代日本与亚洲邻国相关历史公文档案的数字档案机构。截至2018年4月,已公布文件213万份,图片3087万张。


本报告将以具体事例介绍中心近年来所面临的各种课题及为解决这些课题而开展的工作。关于中心成立的经过和近年来的情况,已有另文介绍,请各位加以参考。[1]


1.扩大公布资料的范围


(1)战后资料的正式公布


2015年5月,在“回顾20世纪、构思21世纪世界秩序与日本职责的有识者恳谈会”(以下简称“构思21世纪恳谈会”)[2]第五届会场上,出现了这样的意见:在赞赏“中心作为提供战前日本历史资料的网站,至今在东亚获得广泛使用,对于历史认识问题与和解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同时,也提出“能不能不限于目前的战前部分,也公布战后的‘和解’过程,向外界传递信息”的要求。[3]


根据这个意见,我们在这一年8月由构思21世纪恳谈会提交的报告里,在“在战后70周年之际日本应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的条目中,提议“目前选取的史料限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今后有必要搜集、公布战后资料”,把亚洲历史资料的公布范围扩大到了战后。[4]


以“充实亚洲历史资料中心”这一提议为基础,2016年3月,在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心咨询委员会”)[5]上,讨论了“公布战后资料所需方针”。中心咨询委员会以此前提议为基础,对于准备新公布的战后资料,认为“有必要确定具体范围”,从内阁会议决定与国立公文书馆相关法令之间的整体性、国内外使用者的期望等角度进行了探讨。最终决定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公布对象‘大体为1972年前完成的史料’”为中心工作方针。


以中心咨询委员会的提议为基础,中心决定公布1945年到1972年间的亚洲历史资料,在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和国立公文书馆的配合下,从2017年开始正式公布战后史料。[6]在开始公布的第一年,由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提供了《战后外交记录A门:政治、外界、国际纠纷》中GHQ驻军及帝国宪法修订方面的资料,由国立公文书馆提供了从东久弥宫内阁到第三次吉田内阁时期(1945年8月至1952年12月)内阁会议、事务次官会议等会议资料为代表的5个资料群,并都通过中心的数据库予以公布。


(2)通过链接扩大信息提供范围


2012年12月,中心数据库公布的图片数量已经接近当初的目标3000万张,因此中心咨询委员会提出了“为扩大公布数据量而采取的具体方针”。其中指出,中心的职责应该指向“亚洲历史资料的枢纽”。具体方针是将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战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三机构”)提供的资料数据库化并予以公布,又提出“今后应增加资料的提供,并构建链接其他机构数字资料的系统”。


根据中心咨询委员会的提议,中心开始与其他通过数据库公布亚洲历史资料的机构进行协商。最终在2013年5月,中心与琉球大学附属图书馆签订了系统合作协定,[7]中心的数据库开始以链接方式公布“宫良殿内文库”[8]


此处所说的链接方式,其机制是在中心的数据库中进行资料检索,根据检索结果阅览资料图片时,会跳转到协作机构运营的数据库内的相应位置上。因此在资料公布之前,有以下三个流程要做:①中心接受协作机构运营的数据库公布的资料群中的元数据;②把对方机构提供的元数据,按中心数据库中元数据的格式进行调整(此时对于需要追加的字段等,中心会设置新的元数据);③把经过调整的元数据上传到中心数据库中。


采用这种方式,不但有异于一般的跨库检索,能同时检索中心公布的其他资料群,还可由中心数据库规格的元数据完成高精度检索,并能经由中心来提高协作机构所运营数据库的利用率。


到2018年4月,签署链接合作协定的同类机构已经有6家(参见表1)。


表1 签署链接合作协定的机构(2018年4月)


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表1 签署链接合作协定的机构(2018年4月)-续表


档案修复与历史资料的数字化: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论文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2.多语种检索


(1)打造英语检索体系


1991年的内阁会议决定,中心的目的之一是方便“普通国民及相关国家人民的使用”。这意味着中心在筹备阶段就确定了使用者不限于日本人。因此,针对海外用户打造一个多语种检索体系,是中心成立时就受到重视的一个课题。


在中心数据库中,我们把日语的元数据进行英译,使用英语检索数据库成为可能。英语检索系统自2002年6月启动,这是中心成立后第7个月的事情。[9]


关于英语元数据,日语元数据中的资料群、簿册、件名的标题(title)、制作者(creator)、机构介绍(organization)等部分为翻译对象。对于资料的分层性(hierarchy),也和日语版一样,重现了资料提供机构原有的分层结构,可以沿着分层来进行检索。


在构建英语元数据方面,我们每年进行数万件的翻译工作。关于翻译业务,由于仅靠中心员工难以完全解决,采用了竞标的方式选择翻译业者,并由中心对业者的翻译内容进行检查。


近年来,我们又听到了使用者的呼声:除了英语检索外,中心能不能提供中文或韩语等其他语种的检索服务?能不能把内容摘要(summary)翻译了?这些呼声,也证明了中心的海外使用者不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