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知多少︰中小学生慧眼识传染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发热知多少︰中小学生慧眼识传染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张毅,阴赪宏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2-01
书籍编号:30611723
ISBN:9787117298117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3011
版次:
所属分类:生活休闲-健康养生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发热知多少:中小学生慧眼识传染病/张毅,阴赪宏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ISBN 978-7-117-29811-7
Ⅰ.①发… Ⅱ.①张…②阴… Ⅲ.①传染病-预防(卫生)-青少年读物 Ⅳ.①R183-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30034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发热知多少——中小学生慧眼识传染病
主 编:张 毅 阴赪宏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4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9811-7
策划编辑:兰 南
责任编辑:贾艾莎 兰 南
整体设计:水长流文化 尹 岩 赵 丽
电子书责任排版:闫 然 刘爱菊
电子书责任设计:古丽先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编委会
主 编 张 毅 阴赪宏
副主编 岳文涛 刘瑞霞 齐海宇 郭易楠 李春云
秘 书 迟 诚 于晓政
编者 (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
白 洁 北京市东交民巷小学
迟 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崔立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刁宗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郭易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侯 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李春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李小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刘 波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刘瑞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刘晓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齐海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沈 耘 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
王 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王 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王雪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吴 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肖红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阴赪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于晓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岳文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张 毅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
郑晓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周 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序言
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际,阴赪宏教授带领团队,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推出的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的支持下,在《发热知多少》系列丛书之一《中小学生慧眼识发热》成功出版发行近3年之后,继续推出了系列丛书之二《中小学生慧眼识传染病》,该书集团队10余年科技创新教学成果,向同学们介绍传染病及其防治知识,突出了针对性、创新性和普及性相结合的特点,一定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团队专家在做好临床疫情防控的同时,主动放弃了春节休假时间,加班加点,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新知识和防控措施通俗易懂地介绍给同学们。我相信,这些努力,必定会促进我们共同战胜疫情!
在此书即将付梓出版之际,乐为之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院长 教授 严松彪
2020年2月28日
前言
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推出的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雏鹰计划”的支持下,经各位医学专家和中小学老师们精心策划和编写,《发热知多少》系列丛书之一《中小学生慧眼识发热》已于2017年秋季正式面世,该书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和生动形象的插图,帮助同学们特别是低年级同学正确认识和了解发热,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好评。
传染病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不幸。进入21世纪,先后发生了多次由传染病引起的影响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因此,《发热知多少》推出系列丛书之二《中小学生慧眼识传染病》,向同学们介绍传染病及其防治知识,帮助同学们特别是高年级同学对与发热相关的传染病的概念、种类及预防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去了解传染病、学会正确预防传染病。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为此,《中小学生慧眼识传染病》特别设立专门的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及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防控措施等,希望通过本书的针对性介绍,提高同学们抗击疫情的自觉性,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于时间仓促、篇幅有限,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张 毅 阴赪宏
2020年2月28日
第一课 初识传染病
1.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2.哪些疾病属于国家法定传染病?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根据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甲类传染病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两种。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借鼠蚤 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
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患者和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为强制执行。
乙类传染病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
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其中,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快、危害大,因此在防治过程中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传染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
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3.传染病的危害有多大?
传染病一直被认为是危害人类生存与健康,阻碍社会及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它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甚至比战争和自然灾害更严重、更可怕。
以号称“黑死病”的鼠疫来说,其在全球已经流行了一千多年,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曾经有过3次大的流行,夺走了全球大约2亿人的生命。
就在刚过去不久的2019年,北京医疗机构确诊了2例由内蒙古自治区转入的“鼠疫”患者,由于人们对本病认识的深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使本次疫情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并未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小知识
中世纪时,“黑死病”横行欧洲,由于当时医学不发达,人们根本不知道病因。医生为了防止被传染,身穿泡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头顶戴着黑帽,戴上可过滤空气、状如鸟嘴般的面具,眼睛由透明的玻璃防护。在当时被称为“鸟嘴医生”。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袭击”了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首当其冲,对当时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文化传播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重灾区”北京,多所大学的正常教学进度被打乱,中小学全面停课,昔日里热闹非凡的大街忽然就变得萧条和冷清;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公共汽车、火车、飞机及轮船等交通工具“空空荡荡”地来来去去;手套、口罩成为人们特有的装束;警惕、怀疑和戒备成为人们唯一的表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病例共8422例,死亡919例,病死率高达11%,其中,仅中国内地就有5327人感染,349人死亡。
上图为“非典”期间“全副武装”的医务工作者
2013年3月底暴发的H7N9型禽流感疫情,也是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
其先后在韩国、日本、泰国及中国等十多个亚洲国家和地区蔓延,其持续时间之久及蔓延范围之广对我国经济及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
●家禽养殖业:禽流感对我国农业、特别是养殖业中的畜牧业产生严重影响,家禽产业进出口总额下滑幅度超过20%以上。
● 快餐业:受禽流感影响,人们开始“谈鸡色变”,并导致以经营炸鸡和鸡肉制品为主的快餐业生意一落千丈。
● 旅游业:禽流感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们担心旅行被传染致病,给我国受感染地区的旅游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每年冬春季节交替,气候多变,正是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随后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的数量迅速增加。此时正值中国春节,病毒随着人流迁徙,疫情蔓延至全国各地。
病毒的传播给沉浸在节日气氛里的人们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防止疫情快速发展,政府及时决定延长春节假期,同时学校、企事业单位均推迟上学、上班时间;各省市均派出医务人员支援武汉,紧急调拨口罩、防护服等紧缺物资运往湖北各地。
此次疫情带来的损失尚不可知,但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比如:医疗资源紧缺、医学知识科普不到位等,都亟待解决。而要攻克这种疫情暴发的根源,需要降低野生动物对人类传播疾病的风险。
第二课 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1.传染病传播的三要素是什么?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被称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才能构成传染病流行。
2.传染源都有哪些?
患者
急性患者借其症状促进病原体的播散;慢性患者会长期污染环境;轻型患者数量多而不易被发现;在不同传染病中其流行病学意义各异。
隐性感染者
在某些传染病中(如脊髓灰质炎),隐性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
慢性病原携带者不表现出症状而长期排出病原体,在某些传染病(如伤寒)中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受感染的动物
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如狂犬病,也可传染人类,引起严重疾病。还有一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动物储存宿主是传染源中的一部分。
3.传染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尘埃
主要见于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白喉等。
水、食物、苍蝇
主要见于以消化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等。
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也可传播呼吸道传染病。
垂直传播
某些病原体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等方式由亲代传播给子代。
吸血节肢动物
又称虫媒传播,见于以吸血节肢动物(蚊子、跳蚤等)为中间宿主的传染病,如疟疾等。
血液、体液、血制品
指病原体通过血液或血制品进行传播,见于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土壤
病原体的芽孢(如破伤风)或幼虫(如钩虫)、虫卵(如蛔虫)污染土壤时,则土壤成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医源性传播
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
4.什么是易感者与人群易感性?
●易感者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易感者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容易被传染的人群整体中的某个人。
●特定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易感者在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易感者的抵抗力越低,其易感性就越高。
●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且又同时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就很容易导致传染病流行。
一般来说,机体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和老人,以及与患者密切接触人员和医护人员为较易被传染的人群。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体内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球蛋白来抵抗细菌、病毒的侵害,因此任何陌生的细菌及病毒,都会对其造成威胁,儿童较易发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