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进口原版 > 医学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01

书籍编号:30611720

ISBN:9787117288675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0379

版次: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全书内容: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 978-7-117-28867-5

Ⅰ.①中… Ⅱ.①中… Ⅲ.①卵巢癌-诊疗-指南 Ⅳ.①R737.31-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82158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


组织编写: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3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8867-5

策划编辑:刘艳梅

责任编辑:刘艳梅

封面设计:李 蹊

纸书版式设计:刘 茜

电子书责任排版:刘爱菊 闫 然

电子书责任设计:古丽先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组 长 李 进

副组长 (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程 颖 郭 军 赫 捷 江泽飞 梁 军

马 军 秦叔逵 王绿化 吴一龙 徐瑞华

前言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近年来,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出现新的趋向,即基于诊疗资源的可及性,这尤其适合发展中或地区差异性显著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是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和学术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CSCO指南需要兼顾地区发展差异、药物和诊疗手段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社会价值三个方面。因此,CSCO指南的制定,要求每一个临床问题的诊疗意见,需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度形成证据级别,同时结合产品的可及性和效价比形成推荐等级。证据级别高、可及性好的方案,作为Ⅰ级推荐;证据级别较高、专家共识度稍低,或可及性较差的方案,作为Ⅱ级推荐;临床实用,但证据等级不高的,作为Ⅲ级推荐。CSCO指南主要基于国内外临床研究成果和CSCO专家意见,确定推荐等级,便于大家在临床实践中参考使用。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相信,基于证据、兼顾可及、结合意见的指南,更适合我国的临床实际。我们期待得到大家宝贵的反馈意见,并将在更新时认真考虑、积极采纳合理建议,保持CSCO指南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时效性。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2019年1月

CSCO诊疗指南证据类别(2019)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CSCO诊疗指南推荐等级(2019)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1 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腹膜癌概述

在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中,卵巢癌的病死率位居首位,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根据我国2014年肿瘤年报,卵巢癌发病率为7.69/10万,病死率为3.41/10万,推算每年新发卵巢恶性肿瘤约5.2万,死亡约2.25万。卵巢癌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生育、生殖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虽然可以通过阴道超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查,但尚未找到有效的早期发现卵巢癌的有效方法,临床确诊时多为晚期。手术联合化疗是卵巢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PARP抑制剂应用于上皮性卵巢癌取得显著进展,可望提高卵巢癌生存率。卵巢恶性肿瘤中上皮性癌最为常见,占80%~90%,总的5年生存率40%~50%。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上皮性卵巢癌好发于50~70岁女性,中位发病年龄为63岁。本指南主要针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治,综合目前国际及国内研究结果,既体现目前诊治水平的先进性,也结合我国国情,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上皮性输卵管癌和原发腹膜癌均属于发病率非常低的妇科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及治疗原则均同卵巢上皮癌。

2 卵巢上皮癌诊断及检查

2.1 卵巢上皮癌诊断及检查原则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早期卵巢上皮癌症状常不明显,多通过体检发现盆腔包块。晚期患者多因腹胀、纳差等症状就诊,可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如合并胸腔积液,还可能出现气短、不能平卧等症状。

a 卵巢上皮癌多为双侧性,囊实性或实性,常与周围粘连。妇科检查时可触及盆腔内包块。如果肿瘤扩散转移,可于相应的部位扪及转移结节,如位于子宫直肠窝的盆底结节、腹股沟或锁骨上肿大的转移淋巴结等。

b 血清肿瘤标记物测定:最常用的血清肿瘤标记物包括CA125、CA199、CEA等。CA125在约80%~90%的上皮癌,尤其是浆液性腺癌中升高明显(正常值上限为35U/ml),且常随病情的进展或好转而出现升高或降低。因此,临床上常将CA125作为卵巢癌诊断、病情监测和判断疗效的一个指标。CEA升高常见于黏液性癌,CA199升高可见于黏液性癌、未成熟畸胎瘤等多种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对于CEA升高者,还需警惕胃肠道来源恶性肿瘤的卵巢转移瘤。

c 超声对腹盆腔实质脏器和组织有较好的分辨能力,对于肿物的大小、囊实性、位置、肿物的血流情况等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具有简便、安全、无创等优点。超声的缺点是难以全面评估肿瘤转移的范围,另外,存在肠道气体等的干扰,并受机器型号、超声医师的诊断水平等限制。

d 原发灶在CT检查中多表现为盆腔内或下腹部的囊实性不规则肿瘤。可呈结节状突起,囊腔内可见菜花状、乳头状突起,可呈多房囊性肿瘤。囊壁薄厚不一,间隔有不规则增厚。腹水及网膜转移在CT上可表现为横结肠与前腹壁间呈扁平样如饼状或蜂窝状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腹腔种植性转移者于壁层腹膜或脏器浆膜层播散,CT上可表现为肠管边缘模糊不清,腹腔内或肝、脾表面可见不规则软组织结节、肿块等。拟行手术前应行胸部、腹部及盆腔CT检查。

e 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其多参数、动态增强扫描可显示病变组织的成分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对观察含有脂肪、合并出血等情况的肿瘤有特殊优势,有助于确定盆腔肿物的起源和性质,可辅助CT进行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术前分期。

f 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是确诊卵巢癌的金标准。能满意减瘤者先行手术治疗,同时明确诊断和分期。不能满意减瘤者可先行腹水或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或超声/CT引导下行肿瘤组织细针穿刺、腹腔镜探查活检送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g PET-CT的优势在于CT或MRI难以通过影像特点判断肿物性质时,可由检测肿物的代谢水平,协助判断肿物的良恶性。同时可全面评价肿瘤的播散范围。但是一些炎症、结核等良性病变亦会导致18FDG的浓聚,因而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需仔细判断。

2.2 病理学诊断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续表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所有标本应及时固定(离体30分钟内固定最佳),固定液的量应为组织的10倍,固定时间8~48小时

根据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遗传学分析,上皮性卵巢、输卵管和腹膜癌的5个主要亚型和其所占比例如下:

●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HGSC):70%~80%

●子宫内膜样癌:10%

●透明细胞癌:10%

●黏液癌:3%

●低级别浆液性癌(low-grade serous carcinoma,LGSC):小于5%

HGSC是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最常见的类型。HGSC的关键特征是明显的细胞异型性,伴突出的核分裂活性。异型性的细胞核呈深染,且大小变为原来的3倍或更多倍,常见肿瘤巨细胞。核分裂率通常很高,HGSC的阈值界定为每10个高倍镜视野(high powered field,HPF)的核分裂象≥12;如果核分裂率较低,则必须考虑LGSC或其他诊断。分子学证据提示移行细胞癌是HGSC的一个亚型,其上皮在形态学上类似于恶性尿路上皮。

LGSC在诊断时常已是晚期。LGSC与HGSC的生物学行为不同,它们生长缓慢、肿瘤呈惰性且对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相对不敏感。LGSC可以是实质性的和囊性的,囊内或表面可有许多易碎的乳头状赘生物。LGSC由小乳头组成,被覆的肿瘤细胞核大小均一,尺寸变化程度不到3倍。细胞核大小均一是鉴别LGSC与HGSC的特征之一,已证明具有高度可重复性。LGSC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核分裂活性远远低于HGSC,给LGSC界定的阈值为每10个HPF核分裂象小于12。LGSC通常伴随非浸润性浆液性交界性成分。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比LGSC更常见,LGSC最可能反映了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进展。

目前认为HGSC和LGSC具有不同的分子学发病机制,是两类有本质性区别的肿瘤。但是有观点认为这两种肿瘤都可能起源于输卵管前驱病变:HGSC起源于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瘤变/癌,而LGSC起源于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副中肾管残余。

2 卵巢上皮癌诊断及检查

2.1 卵巢上皮癌诊断及检查原则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早期卵巢上皮癌症状常不明显,多通过体检发现盆腔包块。晚期患者多因腹胀、纳差等症状就诊,可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如合并胸腔积液,还可能出现气短、不能平卧等症状。

a 卵巢上皮癌多为双侧性,囊实性或实性,常与周围粘连。妇科检查时可触及盆腔内包块。如果肿瘤扩散转移,可于相应的部位扪及转移结节,如位于子宫直肠窝的盆底结节、腹股沟或锁骨上肿大的转移淋巴结等。

b 血清肿瘤标记物测定:最常用的血清肿瘤标记物包括CA125、CA199、CEA等。CA125在约80%~90%的上皮癌,尤其是浆液性腺癌中升高明显(正常值上限为35U/ml),且常随病情的进展或好转而出现升高或降低。因此,临床上常将CA125作为卵巢癌诊断、病情监测和判断疗效的一个指标。CEA升高常见于黏液性癌,CA199升高可见于黏液性癌、未成熟畸胎瘤等多种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对于CEA升高者,还需警惕胃肠道来源恶性肿瘤的卵巢转移瘤。

c 超声对腹盆腔实质脏器和组织有较好的分辨能力,对于肿物的大小、囊实性、位置、肿物的血流情况等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具有简便、安全、无创等优点。超声的缺点是难以全面评估肿瘤转移的范围,另外,存在肠道气体等的干扰,并受机器型号、超声医师的诊断水平等限制。

d 原发灶在CT检查中多表现为盆腔内或下腹部的囊实性不规则肿瘤。可呈结节状突起,囊腔内可见菜花状、乳头状突起,可呈多房囊性肿瘤。囊壁薄厚不一,间隔有不规则增厚。腹水及网膜转移在CT上可表现为横结肠与前腹壁间呈扁平样如饼状或蜂窝状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腹腔种植性转移者于壁层腹膜或脏器浆膜层播散,CT上可表现为肠管边缘模糊不清,腹腔内或肝、脾表面可见不规则软组织结节、肿块等。拟行手术前应行胸部、腹部及盆腔CT检查。

e 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其多参数、动态增强扫描可显示病变组织的成分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对观察含有脂肪、合并出血等情况的肿瘤有特殊优势,有助于确定盆腔肿物的起源和性质,可辅助CT进行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术前分期。

f 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是确诊卵巢癌的金标准。能满意减瘤者先行手术治疗,同时明确诊断和分期。不能满意减瘤者可先行腹水或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或超声/CT引导下行肿瘤组织细针穿刺、腹腔镜探查活检送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g PET-CT的优势在于CT或MRI难以通过影像特点判断肿物性质时,可由检测肿物的代谢水平,协助判断肿物的良恶性。同时可全面评价肿瘤的播散范围。但是一些炎症、结核等良性病变亦会导致18FDG的浓聚,因而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需仔细判断。

2.2 病理学诊断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续表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2019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所有标本应及时固定(离体30分钟内固定最佳),固定液的量应为组织的10倍,固定时间8~48小时

根据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遗传学分析,上皮性卵巢、输卵管和腹膜癌的5个主要亚型和其所占比例如下:

●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HGSC):70%~80%

●子宫内膜样癌:10%

●透明细胞癌:10%

●黏液癌:3%

●低级别浆液性癌(low-grade serous carcinoma,LGSC):小于5%

H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