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休闲 > 健康养生 > “三区三州”健康促进科普书丛书——艾滋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三区三州”健康促进科普书丛书——艾滋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三区三州”健康促进科普书丛书——艾滋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三区三州”健康促进科普书丛书——艾滋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刘玉芬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01

书籍编号:30611711

ISBN:978711728625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41161

版次:

所属分类:生活休闲-健康养生

全书内容:

“三区三州”健康促进科普书丛书——艾滋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艾滋病/刘玉芬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三区三州”健康促进科普丛书)

ISBN 978-7-117-28625-1

Ⅰ.①艾… Ⅱ.①刘… Ⅲ.①艾滋病-防治 Ⅳ.①R512.9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30019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书  名 “三区三州”健康促进科普丛书——艾滋病

主  编:刘玉芬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3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8625-1

策划编辑:成丽丽

责任编辑:王超

封面设计

纸书版式设计

电子书责任排版:刘爱菊 闫然

电子书责任设计:古丽先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编者名单

主 编

刘玉芬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爱玲 汤后林 李 健 李 慧

金 聪 韩 晶 臧春鹏

前言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性疾病。自1981年发现以来,全球科学家开展了大量的科学攻关,并在艾滋病科学研究和防治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通过40年的不懈努力,已经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的经注射吸毒传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但目前,全世界仍有3600万名艾滋病患者,艾滋病仍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艾滋病已经成为“脱贫致富”的拦路虎。在尚没有研发出能根治艾滋病的药物,也没有可预防艾滋病的疫苗情况下,宣传教育仍是预防艾滋病的最佳“疫苗”。因此,我们期望能够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编写一本与艾滋病相关的健康科普读物。

本书经过资深科普专家深入浅出的问题回答,绘画作家墨笔丹青的简单勾勒,最终形成了这本语言通俗易懂、形式图文并茂的图书。本书主要是向读者朋友们介绍艾滋病的基础知识、预防和治疗策略,让大家轻松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变,做到了解艾滋病、远离艾滋病。

全书集科学性和知识性为一体,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描述,主要介绍了艾滋病病毒是什么、艾滋病是怎么回事,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怎样预防艾滋病,如何检查、诊断和治疗,一旦不幸得病后到哪里去寻求帮助等。

本书通俗易懂,适合基层卫生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全国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普通群众和中小学生阅读。希望本书能为传播艾滋病知识,减少艾滋病感染提供帮助。

艾滋病的每一项科学研究进展,是众多科学家、一线工作人员与艾滋病斗争的结果,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谨代表本书的编者们,向艾滋病防治各领域科学研究取得进展的科研工作者,向奋战在艾滋病防治一线工作人员,向积极投身艾滋病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志愿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疏漏与不妥之处敬请专家与读者批评指正。

刘玉芬

2019年3月

认知篇

第一章 认识艾滋病病毒

1.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病原体,它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使免疫功能下降甚至丧失,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能够破坏在免疫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甚至丧失。缺少了免疫系统的保护,人体便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一些平时不会导致健康人生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和原虫等微生物都会引起艾滋病病人的严重、甚至致命的感染,比如卡波西肉瘤、肺孢子菌肺炎以及其他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同时,由于缺少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理,艾滋病病人也可能发生恶性肿瘤(如女性宫颈癌和男性直肠癌),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艾滋病病毒变异性很强,根据艾滋病病毒基因组的序列差异,从人体中分离的艾滋病病毒可被分为两型,分别是HIV-1型和HIV-2型。导致全球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是HIV-1型,我国流行的艾滋病病毒也主要是HIV-1型,而HIV-2型仅限于在西非和中非的某些地区流行。

2.艾滋病病毒藏在身体哪些地方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乳汁等体液中。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3条途径传播。

泪液、汗液、唾液、尿液和伤口渗出液中也含有艾滋病病毒,但含量很少,浓度极低。并不能造成艾滋病的传播。

3.艾滋病病毒在体外能存活多久

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差。

艾滋病病毒存活的时间与其所处环境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其存活时间越短。在超低温状态下(-196℃~-70℃),艾滋病病毒可保持其传染性长达数月至数年。在室温或者37℃环境中时,在含血清等有机物液体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活力,可持续14~28天;在水溶液中,可持续7~14天。如温度上升到55℃,30分钟就可灭活艾滋病病毒;60~70℃加热10分钟、75℃以上加热5分钟就可以使其灭活。

艾滋病病毒对干燥很敏感。在干燥条件下10~20分钟,艾滋病病毒就会死亡。例如,将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保存在针管中,于室温下放置14天,其中的病毒可能仍然存活。而一旦血液暴露在外,逐渐干燥或加热到75℃以上,艾滋病病毒很快就会死亡。

所以,被艾滋病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环境,只要使用了正确的消毒方法,就不会造成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三区三州”健康促进科普书丛书——艾滋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4.艾滋病病毒的传染性强吗

艾滋病病毒有传染性,但传播比较困难。

只有携带了一定数量病毒的血液或体液,通过一定的方式从一个人体内或外环境进入到另一个人体内时,才能发生病毒的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且艾滋病病毒通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体液排出了体外。

二是排出的艾滋病病毒在体外保持存活。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差,如第3题所述。

三是体液中的病毒达到一定的数量。只有艾滋病病毒含量较高的感染者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才引起传播。经过抗病毒治疗,病毒含量下降到检测不到时,传染性下降到几乎没有。

四是身体表面出现伤口或黏膜破损。只有一个人的身体表面出现伤口或黏膜破损时,大量存活的病毒才可能通过伤口或破损的黏膜处进入身体,病毒进而不断复制,最终实现传染。

“三区三州”健康促进科普书丛书——艾滋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5.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终身具有传染性吗

是的。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毒就和细胞整合在一起,免疫系统并不能彻底将其清除,从而形成终身、慢性艾滋病病毒感染。在此期间,病毒仍在体内复制,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淋巴液、脑脊液、乳汁等体液中均存在艾滋病病毒,因此,始终具有传染性。

目前,可通过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也就是常说的抗病毒治疗,来降低体内病毒的含量,从而减少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他人的风险。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药物可以将艾滋病病毒从人体内彻底清除。相关研究证实,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之后,一旦把病毒量控制在现有检测能力检测不出的水平时,将艾滋病病毒经性传染给他人的可能性就极低,即检测不到等于不具传染力。

但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生性行为时,无论病毒载量水平如何,为了避免感染他人,也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其他病原感染,都必须要坚持使用安全套。

6.针对艾滋病病毒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加热、干燥和常用消毒剂消毒等方法都可将艾滋病病毒灭活。

将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液体,在外暴露干燥10~20分钟,加热到56℃持续30分钟,加热到60~70℃持续10分钟,或者75℃以上持续5分钟,就可以将其中的艾滋病病毒灭活。

对于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过的用品或器具,使用50%乙醇或乙醚溶液、0.2%次氯酸钠溶液、0.1%家用漂白粉、0.3%双氧水或0.5%来苏水处理5分钟,就可使物品上的艾滋病病毒灭活。日常生活中,对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如衣物,用煮沸20分钟的方式和晾晒的处理办法也可有效地将艾滋病病毒灭活。

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病毒对紫外线不敏感。因此,不能单纯使用紫外线消毒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

“三区三州”健康促进科普书丛书——艾滋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第二章 认识艾滋病

7.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是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免疫能力损害的严重传染病。与先天性免疫缺陷不同,所以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中文音译为艾滋病。

1981年,艾滋病首先在美国的男性同性恋者中被发现。1982年,这一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85年,艾滋病传入我国,报告的首例艾滋病病例是来华旅游的美籍阿根廷人。1985~1988年,陆续发现少量从境外进入中国的输入性病例。1989年,在我国云南发现静脉注射吸毒途径传播病例。1989~1994年,几个省份出现静脉注射吸毒途径传播病例和少量性行为途径传播病例。1995年以后,静脉注射吸毒、性行为和非法采供血途径传播病例均出现,并且随着人口流动和第二代传播扩大到范围更大的地区,以及出现母婴途径传播病例。

8.艾滋病离我们遥远吗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从最初仅在云南、河南、新疆等几个省份发现,扩展到目前的全国31省份。从最初局限在吸毒人群、卖血人群,扩展到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到目前已经扩展至一般人群。传播途径从最初的血液(吸毒)传播为主,发展到以性途径传播为主。2013年以来,经性途径传播已达到90%以上,性传播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

截至2018年底,我国报告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达到86.1万,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的结果,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125万。可见,我国还有近40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被发现,也许他们就在你身边,所以需要大家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9.感染艾滋病后,一般经历几个阶段

艾滋病的病程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和艾滋病病人3个阶段。

“三区三州”健康促进科普书丛书——艾滋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1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什么不同

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之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前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后称为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指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经过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到发病症状出现前的病人。因为免疫系统还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看起来与常人无异。

艾滋病病人,根据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个/mm3以下或出现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时,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即可被认定为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经过一段时期,随着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进行性下降和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也就是当CD4+T淋巴细胞下降到200个/mm3以下的时候,各种机会性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出现包括肺孢子菌肺炎(PCP)在内的25种指征性疾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都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为没有临床症状,具有较强的隐匿性,造成传播的机会较大。

11.如何确认自己有没有感染艾滋病

进行艾滋病检测是确诊是否感染艾滋病的唯一方法。

在感染早期,人体会出现一过性的急性期感染症状,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6周左右消失,之后疾病就进入了潜伏期,大多数人在潜伏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通过一个人的外表和主观感受,无法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有的人感觉自己平时身体很好,在发生了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行为之后,并没有出现什么特殊的症状,就认为自己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或者,看到对方身体状态很好,就认为对方很健康,发生性行为时不使用安全套。还有的人,感觉自己有发热、肌肉酸痛或者感冒样的症状,就认为自己一定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等等。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

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能靠个人的感觉和症状来判断,必须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艾滋病筛查检测,如果筛查检测结果是阳性,必须再进一步采血进行确证检测,如果确证检测结果为阳性,才能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