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治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儿童呼吸治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曹玲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01
书籍编号:30611709
ISBN:9787117285803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90967
版次: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儿童呼吸治疗/曹玲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 978-7-117-28580-3
Ⅰ.①儿… Ⅱ.①曹… Ⅲ.①小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Ⅳ.①R725.6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00880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儿童呼吸治疗
主 编:曹玲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3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8580-3
策划编辑:陈蕊
责任编辑:陈蕊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编者
(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睿淼(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马 香(济南市儿童医院)
朱碧溱(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伊丽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刘立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孙 珺(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李 淼(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吴谨准(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林晓亮(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赵秀侠(济南市儿童医院)
相 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姚慧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秦 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郭文卉(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曹 玲(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曹冰清(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袭艳华(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常 丽(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崔菲菲(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韩玉玲(济南市儿童医院)
韩晓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程 璐(济南市儿童医院)
主编简介
曹玲,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全国儿童呼吸治疗协作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专业委员会儿科学组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协会肺康复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2007年在美国James Whitcomb Riley儿童医院呼吸科临床访问学者半年,所带领的呼吸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文章70余篇。
序
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何科学有效地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始终是小儿呼吸科医生不懈努力的目标。呼吸治疗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治疗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儿科。《儿童呼吸治疗》的出版,促进了我国小儿呼吸治疗学向前迈进。
201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成立了全国儿童呼吸治疗协作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曹玲教授担任组长。在曹玲主任的带领下,全国多家医院在小儿呼吸治疗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曹玲主任带领其团队率先积极努力收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存在神经肌肉病等基础疾病罹患肺炎的患儿,积极探索,团结合作,将呼吸治疗技术积极有效地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广呼吸治疗技术,并促进呼吸治疗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得到规范广泛地应用,在多位编委和编者的支持和努力下,促成了《儿童呼吸治疗》的出版问世。
本书以全面、实用为特色,书中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小儿呼吸科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小到吸氧、吸痰,大到呼吸机的使用,同时也对小儿呼吸专业常用的检查,如胸部影像学、肺功能、纤维支气管镜、睡眠呼吸监测等都做了全面的介绍,使得小儿呼吸治疗技术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规范有效地应用。
我相信,《儿童呼吸治疗》的出版,将会对小儿呼吸科医护人员的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促进呼吸治疗技术在小儿呼吸疾病治疗领域中更加规范的应用,极大地促进小儿呼吸治疗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会有助于提高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效果。
申昆玲
国家呼吸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前任组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教授
2019年6月
前言
呼吸治疗是古老的治疗技术,早在公元前800年就有了关于呼吸治疗的记载。此后,呼吸治疗的领域不断拓展,治疗方法不断创新,新兴的呼吸治疗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成为一项有组织、技术性强的医学专业。在很多发达国家有独立的呼吸治疗学会,有较为完善的学科建设、执业体制、教育培训和资质认证体制等。2013年在美国大约有17.2万呼吸治疗师;比4年前的2009年增加了19%。随着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预计未来对呼吸治疗师的需求将更大。
国内随着重症医学的迅速发展,呼吸机的广泛使用以及呼吸道疾病检查和治疗技术的进展,对呼吸治疗专业的需求日趋强烈。中国在这一行业仅刚开始起步,仅少数大型综合性医院建立了呼吸治疗科或呼吸治疗小组,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等。201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在组长申昆玲教授的带领下成立了全国儿童呼吸治疗协作组,旨在加强儿童呼吸科医生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学习与实践。
为此,全国儿童呼吸治疗协作组编写了这本《儿童呼吸治疗》。本书力求实用,内容包括儿童呼吸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但是又容易忽视的问题,如:吸氧、吸痰、加温、加湿与雾化等,这些事情呼吸科每天都在做,但是如何做得规范,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就需要医生与护理人员对相关的机理,仪器的性能特点有充分的了解。文中还涉及呼吸系统疾病常做的检查,如:胸部影像学的检查、肺功能检查、整夜睡眠呼吸监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24小时咽部pH监测等,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查,能让检查最大可能地反映疾病的状态,在书中都有描述。另外,雾化吸入用到的药物也做了阐述,包括:抗胆碱能类支气管舒张剂、控制黏液分泌的药物、吸入激素、吸入的抗感染药物及吸入的肺血管舒张剂等。当然,书中也涉及最新的治疗技术,如无创呼吸机的家庭使用与管理等。
呼吸治疗学对我们来说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在书籍的编写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切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吝赐教,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renweifuer@pmph.com,或扫描封底二维码,关注“人卫儿科”,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批评指正,以期再版修订时进一步完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人员投身呼吸治疗的工作,使儿科呼吸治疗专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曹 玲
2019年6月
第一章 呼吸治疗的历史
第一节 呼吸治疗的概念
呼吸治疗(respiratory care)是一门专注于心肺功能支持和康复的新兴健康治疗学科。学科体系主要以心肺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医学工程学为基础,由呼吸与危重病医学、麻醉、物理治疗、康复、护理、预防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而成。
呼吸治疗师(respiratory care practitioner,RCP)是从事呼吸治疗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医师的指导下,运用专业手段对心肺功能不全或异常患者给予评价、治疗和指导。
呼吸治疗科业务辐射至重症监护治疗病房、急诊室、普通病房、门诊、辅助科室(如气管镜室、肺功能检查室、睡眠室等)、护理科、康复医疗中心、社区医疗、家庭治疗等。治疗对象为具有心肺功能不全或异常患者。此外,还面向大众承担疾病预防、戒烟指导、健康宣教等工作。部分呼吸治疗师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呼吸治疗的业务范围包括:
(1)呼吸生理监测。
(2)血流动力学监测。
(3)机械通气(包括呼吸机使用前自检与调试,模式与参数的调节,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防治,机械通气撤离)。
(4)辅助医师建立人工气道(包括经鼻/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通过培训的呼吸治疗师在紧急情况下可独立行气管插管)。
(5)人工气道的管理(包括导管位置的管理,导管气囊的压力监测,人工气道的温湿化,拔管等)。
(6)氧疗(包括氧浓度调节,氧疗方式和装置的选择使用,氧疗效果评价)。
(7)特殊医用气体的使用。
(8)雾化治疗(包括雾化过程的监测,雾化效果评价)。
(9)胸部物理治疗(包括体位引流,胸部振荡排痰,指导性咳嗽,经鼻、口及人工气道负压吸痰,肺扩张治疗等)。
(10)呼吸康复锻炼。
(11)中心动静脉置管。
(12)气管镜检查。
(13)肺功能检查。
(14)动脉血气分析。
(15)气体代谢分析。
(16)痰标本的采集。
(17)机械通气患者的院内外转移。
(18)参与心肺复苏。
(19)高压氧舱治疗。
(20)睡眠呼吸暂停监测。
(21)呼吸治疗相关仪器的管理(包括呼吸机的清洁、消毒及性能测试,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与安装,雾化装置,加温湿化装置,气管镜、振动排痰机、负压吸引器及血气分析仪等的管理)。
(22)家庭治疗(指导患者和家属使用和维护家用简易呼吸机及相关氧疗仪器,确保其安全有效的使用。
(23)指导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呼吸康复锻炼等。
(24)定期进行家庭随访,查看患者并处理相关问题。
(25)戒烟指导及健康宣教等。
(郭文卉 曹玲)
第二节 呼吸治疗的发展史
呼吸治疗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论其古老,是因为它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渊源和发展,说其年轻,是由于近代,尤其是半个世纪以来,临床呼吸治疗学在医用物理、化学、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理病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在气体理论、复苏器、机械通气和心肺诊断和监测方面的关键技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加上专业组织上的现代化结构,使呼吸治疗学令人瞩目。
(一)呼吸治疗的起源
据历史上记载,医院的呼吸治疗始于氧气服务,之后又经历了吸入疗法、呼吸机治疗、气管镜治疗等发展过程,然而,现代呼吸治疗这一技术专业与它的初创期已毫无相似之处。
1.氧气治疗的历史
1774年,Joseph Pristley在加热的红色的氧化汞时得到了一种无色气体——氧气。1922年,Alvan Barach第一次将氧气规范地应用于细菌性肺炎的患者,开启了氧疗的先例。
2.吸入疗法的历史
吸入疗法最早的记录来自于古埃及,大约公元前1554年的《埃伯斯伯比书》中就记载了通过吸入莨菪碱来治疗呼吸困难,当时没有特制的吸入装置,人们把莨菪叶放在砖块上烤,使其中的莨菪碱气化被患者吸入。
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早的记载源于中国,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黄帝内经》中就有使用麻黄的记载,但没有吸入疗法的描述。最早公开发表的吸入装置设计图见于1654年英国医师本内特的木刻画,他患有肺结核,设计这种装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治疗哮喘,而是用于肺结核。英国医师马奇首次使用inhaler表示吸入器,他设计了“马奇吸入器”,并由伦敦的工匠制成实物。1864年,阿尔佛雷德·牛顿发明了一种干粉吸入器并申请了专利。1864年,吸入粉剂被证实列入美国药品处方案。1955年,发生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压力定量气雾剂问世。其后又出现了多剂量单元的干粉吸入剂,从此患者不必每次用药都要事先向吸入器中添加药物。
3.呼吸机的历史
呼吸机最早始于1915年哥本哈根的Mol-gard和Lund,以及1916年斯德哥尔摩的外科医师Giertz。1934年,Freakuer研制出第一台气动限压呼吸机“Spiropulsator”。进入20世纪90年代,呼吸机不断的智能化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呼吸机的性能更臻完善。
4.气管内镜的历史
气管内镜检查迟于其他内镜检查,因内镜检查需要通过咽喉部,所以有一定难度。1897年,德国科学家Killian首次报道了用长25cm、直径8mm的食管镜第一次从气管内取出骨性异物,开创了硬质窥镜插入气管和支气管进行内镜操作的历史。1907年,Jackson将微型电灯泡装在镜管的尖端,增加了亮度和视野,克服了照明亮度不够的缺点。1967年,日本的池田与奥林巴斯公司合作,设计了进入肺叶各分段的标准光导纤维支气管镜,使其能直接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