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进口原版 > 医学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防护手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防护手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防护手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防护手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疫情期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诊必备!

作者:邱前辉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2-01

书籍编号:30611695

ISBN:978711729803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6196

版次: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全书内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防护手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防护手册/邱前辉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2

ISBN 978-7-117-29803-2

Ⅰ.①新… Ⅱ.①邱… Ⅲ.①日冕形病毒-病毒病-肺炎-诊疗-手册②日冕形病毒-病毒病-肺炎-预防(卫生)-手册 Ⅳ.①R563.1-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29226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防护手册

主  编:邱前辉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2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9803-2

策划编辑:余 萌 刘红霞

责任编辑:余 萌 刘红霞

封面设计:李 蹊

电子书责任排版:闫 然 刘爱菊

电子书责任设计:古丽先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

所在单位和编委名单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邱前辉 姜雯频 江 刚 李永贺 张宏征 钱宇虹 万良财

文 忠 陈帅君 徐宏胜 邓泽义 龙孝斌 张 涛 许木清

许熠铭 曾 洁 龚 剑 江珊珊 朱振潮 舒 繁 申聪香

杨青阳 黄小飞

精神心理科

赵久波 谢昭明 杨睿来 张 欣 杨雪岭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钟昱文 刘礼平 郑小凌

前言

自2019年12月武汉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来,我国武汉以外地区和境外数国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截至2020年2月19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为74 279人,现存疑似病例数5 248人,治愈14 387人,死亡2 006人。

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快速组织疾控机构、医疗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调查、救治和协作攻关,迅速确定这类病例的病原为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于2020年2月11日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为“COVID-19”,该病毒于2020年2月12日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的扩散给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遍易感,其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不明确。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成为了控制疫情的关键。在这次疫情当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存在着交叉感染风险和职业暴露危险,具有其特殊的高危性。首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热、乏力、干咳、气促、流涕、胸闷等感冒样呼吸系统相关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所致的症状并无明显差别,易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混淆,依靠单纯问诊和常规检查,医师无法识别。其次,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检查时,医师须面对面超近距离下对摘下口罩的患者进行直接咽喉部及鼻腔检查。因此,临床一线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具有较大的职业暴露风险。另外,电子喉镜、鼻内镜等耳鼻咽喉专科检查也存在呼吸道传播以及接触传播风险。在进行专科检查时,内镜触碰鼻腔黏膜或咽喉部黏膜反射应激引起患者打喷嚏或不由自主咳嗽、干呕、哈气等情况所产生的飞沫等悬浮空气中,其从四面八方进入口罩边缘的缝隙,被吸入呼吸道,从而引起交叉感染。

随着疫情的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继发布了《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等指南。但同时,网络上、社会上一些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错误认知及谣言也逐渐增加。为了增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人员以及就诊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新型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指导个人预防、门诊和病区防护,减少传播风险,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我们紧急编撰本书。全书重点阐述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此次疫情防护中的特殊性,旨在消除相关医护人员和患者产生的不必要的恐慌和错误解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态度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一定能够取得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战争的胜利!

全体编委


2020年2月19日

第一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关系

一、新型冠状病毒简介

在介绍新型冠状病毒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冠状病毒最早于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1965年科研人员分离出第一株人的冠状病毒,其来源正是普通感冒患者的鼻腔冲洗液。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也是目前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病毒,其基因组的5’端具有甲基化的帽状结构,3’端具有Poly(A)尾,基因组全长27~32kb。由于在电子显微镜下其包膜上有明显的棒状粒子突起,看上去像帝王的皇冠,因此命名为“冠状病毒”(coronavirus)。哺乳动物冠状病毒主要为α、β属冠状病毒,可以感染蝙蝠、猪、犬、猫、鼠等多种动物,而禽类感染的主要是γ、δ属冠状病毒。

本次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目前公布了6个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虽然SARS-CoV-2与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的MERSr-CoV以及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SARS-CoV均同属β属冠状病毒,但基因特征有明显区别[1]。与其他冠状病毒一样,SARS-CoV-2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等脂溶性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细菌,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1.流行病学特点和传播途径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推测其自然宿主为蝙蝠,中间宿主尚未明确。患者多于发病前14天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或者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其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可以人传人。经呼吸道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近日有科研人员从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了病毒核酸,提示可能经粪-口传播。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2]

2.症状

发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状,其他主要表现包括干咳、乏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甚至可能是早期唯一症状。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2]

3.辅助检查特点

(1)发病早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在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2)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此为确诊的金标准。

(3)胸部影像学检查早期表现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疫情期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防护的重要性

通过上述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介绍,无论其病毒学特点、临床症状及传播途径均决定了其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3]。从病毒学角度来讲,冠状病毒是一种典型的呼吸道病毒,10%~30%的上呼吸道感染由冠状病毒引起,仅次于鼻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如发热、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均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患者的常见症状,在不进行仔细鉴别的情况部分患者可能会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首诊科室。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检查以直视下检查为主,接诊医师需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且不能进行有效的防护,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正是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咳嗽、打喷嚏及进行呼吸道操作则是产生飞沫的主要原因。因此,相对于其他专科的医师来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职业暴露及交叉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气管切开术是重症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常用操作,主要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完成,切开气管时往往伴随着呼吸道分泌物的大量溅出,在此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防护也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的必备技能。

第二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鉴别要点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以发热伴随流感症状为主,一般症状有: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症状轻微,甚至可无发热。与部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患者主诉鼻塞、鼻痒、咽喉痛、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相似[3],对于临床一线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而言,应当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流行病学史,谨慎鉴别。

一、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亦称普通感冒,有别于流感。是由各种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鼻黏膜的急性炎症,最常见的有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常波及鼻窦及咽喉部,传染性强。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但以幼儿好发。早期症状多为鼻腔和鼻咽部出现鼻痒、刺激感、异物感或烧灼感,鼻腔干燥,随后出现乏力、头痛、畏寒、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继而鼻塞逐渐加重,夜间明显,喷嚏、流涕,多为水样,后可变为黏脓性,可出现鼻出血。病程多在1~2周内,各种症状逐渐消失。如合并细菌感染,则可出现脓涕等鼻窦炎的表现[4]

二、变应性鼻炎

本病主要由吸入性变应原(过敏原:尘螨、动物皮屑、花粉等)引起、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炎症,典型症状表现为发作性喷嚏、流涕和鼻塞,局部表现为鼻腔黏膜多苍白、水肿及多量水样分泌物。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特异性检查。询问患者的发病情况,家族及个人过敏史非常重要,而确诊其病史须与特异性IgE检测结果相符[5]

三、急性咽炎

本病为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及其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病因可为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多见)、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为主)及理化因素(高温、粉尘等)。一般起病较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而咽痛。全身情况一般较轻,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肿胀,咽部淋巴组织增生,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6]

四、急性扁桃体炎

本病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伴有程度不等的咽部黏膜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多表现为咽部剧痛及吞咽痛,部分有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甚至化脓。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增多[7]

五、急性喉炎

以声门区为主的喉黏膜的急性弥漫性卡他性炎症,也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多发于伤风感冒后,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早期症状有干咳、喉部不适或轻微疼痛、干燥、异物感等,但其主要症状有声嘶或失声,儿童则容易出现呼吸困难。成人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喉镜检查可见喉黏膜的充血、肿胀[8]

六、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