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进口原版 > 医学 > 我国重大寒地疾病(高血压)防控对策国际比较研究报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我国重大寒地疾病(高血压)防控对策国际比较研究报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我国重大寒地疾病(高血压)防控对策国际比较研究报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我国重大寒地疾病(高血压)防控对策国际比较研究报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杨宝峰,孙殿军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01

书籍编号:30611690

ISBN:978711728430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71293

版次: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全书内容:

我国重大寒地疾病(高血压)防控对策国际比较研究报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我国重大寒地疾病(高血压)防控对策国际比较研究报告/杨宝峰,孙殿军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 978-7-117-28430-1

Ⅰ.①我… Ⅱ.①杨…②孙… Ⅲ.①寒冷地区-高血压-防治-对比研究-中国、国外 Ⅳ.①R54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72083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我国重大寒地疾病(高血压)防控对策国际比较研究报告

主  编:杨宝峰 孙殿军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购书热线:400-111-8166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2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8430-1

策划编辑:金璐

责任编辑:金璐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尹新华 石 静 田 野

付文琦 吕延杰 刘 宇

刘 学 刘国祥 许超千

孙丽艳 孙殿军 李 悦

李丹丹 杨宝峰 张 勇

张 微 张 歆 赵一秀

赵亚双 黄卫东 谭卉萍

前言

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引起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到25.2%,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6.5%、41.1%和13.8%,可见我国高血压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高血压患病率有所不同,高纬度寒冷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这可能与北方年平均气温较低有关。依据我国寒地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建立我国寒地高血压防控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组织申报了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我国重大寒地疾病(高血压)防控对策国际比较研究”,旨在通过国内、国际合作交流模式,以科学证据为依据,系统研究国际高血压的防控策略及科学研究进展,吸收发达国家关于寒地高血压防控的经验,总结我国南北方在高血压防控方面的自身优势和存在问题,为完善我国高血压防控策略、制订符合北方人体质特点和国情的优先行动与优先计划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本项目共分为2个子课题。子课题1为“建立我国寒地高血压治疗体系的战略研究”,课题组由我为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巴德年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刘德培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天津药物研究院刘昌孝院士、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为顾问,共31位专家组成。子课题2为“建立我国寒地高血压预防体系的战略研究”,课题组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国家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孙殿军研究员为负责人,中国医科大学陈洪铎院士、中南大学周宏灏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徐建国院士为顾问,共有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单位的21位专家组成。

本书对该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共6章。第一章“高血压流行、危害与防治策略和措施”,描述了国内外高血压流行概况、危害、影响因素、防治、国际通用的防治策略与措施,以及高血压防治新的理念、方法和我国高血压防治策略与防治措施落实的情况。第二章“寒冷对高血压流行、危害及防治的影响”,是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寒冷与高血压关系的文章的基础上,利用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室内外温度与血压的关系;系统综述了寒冷对高血压发生机制、临床诊治技术的影响,总结了寒冷环境高血压的防治措施。第三章“我国寒地省份高血压流行与防治”,在对寒地省份开展有关高血压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问卷调查基础上,明确了寒地省份高血压防治措施落实、防控体系建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哈尔滨医科大学高血压连续60年普查调研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治高血压经验和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我国寒地高血压适宜治疗体系。第四章“世界寒地典型国家高血压流行与防治”,通过实地调研和系统综述,了解加拿大、美国、俄罗斯、芬兰、瑞典、日本等典型寒地国家高血压流行、防治策略与经验。第五章“高血压流行与防控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高血压经济负担和卫生经济学评价。第六章“我国高血压防治经验、优势、不足与建议”,总结了我国高血压防治的主要经验,分析了影响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我国高血压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寒地地区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适于我国所有地区和寒地地区高血压防治策略建议。

在此,对参与本项目的所有专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本项目不会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感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慢性病与营养管理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世界高血压联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个寒地省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浙江省CD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对本项目的大力支持。还要特别感谢哈尔滨医科大学国家地方病控制中心张微副研究员作为本项目的学术秘书所付出的辛勤努力。最后衷心感谢中国工程院对本项目的大力支持!

限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和错误之处,诚恳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杨宝峰

2019年1月2日于哈尔滨医科大学

摘要

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引起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我国目前高血压患病人数超过2.7亿。血压水平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寒冷季节血压升高,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寒冷地区温度每降低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增加1%。我国北方地区处于寒地(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8℃),气候寒冷,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与南方地区迥然不同,高血压患病率在高纬度寒冷地区往往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世界发达国家高血压防控体系已经过数十年发展,其防控策略和先进经验均值得我国学习。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尤其是寒地高血压防控体系策略对于保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

一、项目研究基本情况

中国工程院“我国重大寒地疾病(高血压)防控对策国际比较研究”项目是在我国寒冷地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的大背景下设立的,关系到我国高血压病防治的战略决策思考。本项目由杨宝峰院士主持,旨在通过国内、国际合作交流模式,以科学证据为依据,系统研究国际高血压的防控策略及科学研究进展,吸收发达国家关于寒地高血压防控的经验,总结我国南北方在高血压防控方面的自身优势和存在问题,为完善我国高血压防控策略、制定符合北方人体质特点和国情的优先行动与优先计划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本项目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遵循战略咨询项目成熟的方法。具体完成以下研究工作,包括:①召开各种形式专家研讨会,包括国内寒地省份高血压防治策略研讨会等,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世界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等单位领导、中俄两国著名血管病专家和8个寒地省份高血压防控专家,探讨我国高血压防控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尤其了解我国寒地地区高血压流行、防控与研究进展,以及我国近邻俄罗斯高血压防治经验。②开展国际调研,到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拿大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所在单位卡尔加里大学访问,与世界著名高血压专家交流,了解美国和加拿大在高血压预防方面的政府关注度和政策导向,深入探究美国、加拿大两国高血压防控体系的运行模式;多次派代表团去莫斯科国立医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等著名医学院校访问,了解俄罗斯在高血压防控方面的经验。③到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与国内著名心血管病流行病和临床专家交流,收集资料,了解我国寒地和南北方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现状以及疾病预防策略;考察我国寒地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血压诊疗中心及县级高血压防治示范基地,深入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血压病防治工作和高血压高危人群及病人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经验。④针对寒地省份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8个问题,涉及高血压流行、控制、防治措施落实、防控体系建立、存在主要问题及工作建议。⑤利用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寒地与非寒地地区高血压患病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差异;总结了芬兰、瑞典等寒地国家高血压流行、防治策略与经验。⑥在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帮助下,利用全国最新的2013年慢性病监测数据,分析了寒地与非寒地省份高血压患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差异。

二、寒冷对高血压流行、危害及防治的影响

1.Meta分析结果显示,室外温度每升高1℃,收缩压合并降低0.15mmHg,舒张压合并降低0.12mmHg。

2.中国慢性病队列研究表明,寒冷暴露与高血压及其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室外温度高于5℃时,温度每下降10℃,收缩压会升高6.2mmHg;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2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较夏季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41%。

3.寒地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对血压相关疾病具有特殊影响 在极寒天气条件下,可使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的死亡率大幅上升;温度波动比气温本身对脑梗死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更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力衰竭更易受气温的影响,冬季和夏季的发生率分别为42%和13%;寒冷季节迁徙至温暖地区避寒的“候鸟”人群由于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等发生了改变,其血压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尤其对高血压病人影响更大。

4.寒冷暴露引发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主要包括:①易感人群为老年人和低体重指数人群;②日间血压升高而夜间血压降低;③H型高血压多见。

三、我国寒地省份高血压流行与防治

1.据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提供的最新2013年监测数据显示,9个寒地省份高血压患病率为29.83%,高于全国非寒地省份2.4%。

2.据中国疾控中心2013年监测数据显示,9个寒地省份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甘油三酯异常率、糖尿病患病率、超重率、肥胖率、摄盐过多率、蔬菜水果不足率均高于非寒地省份,锻炼率低于非寒地省份。Meta分析发现,我国寒地地区48.86%高血压与超重及肥胖有关,32.45%与高盐摄入有关。无论寒地与非寒地地区,高血压发生主要与超重肥胖和高盐摄入有关,寒地地区更为明显。

3.通过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目前我国寒地高血压防控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包括:①病人依从性差;②双向转诊机制难落实;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不能满足目前高血压防控的需要;④各级疾控中心、医疗机构高血压防治人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⑤卫生信息化程度不高;⑥高血压防控相关倾斜政策较少等。此外,还发现:一半寒地省份未建立慢性病综合监测点;6个省(区)未建立高危人群信息库;7个省(区)未实施限盐行动;全部寒地省份均未对转出高血压病人建档。

四、世界寒地典型国家高血压流行与防治

目前,高血压已成为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独立危险因素,影响着全球10多亿人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原总干事陈冯富珍在WHO成立65周年纪念日上警告称,高血压正在引发全球性的健康危机。WHO调查显示,2013年全世界约有173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于高血压的人数高达760万。在高血压引发的死亡中,约有54%高血压病人的死亡原因为脑卒中,46%高血压病人的死亡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但是,加拿大、美国、俄罗斯、芬兰、瑞典、日本这些典型寒地国家,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均重视高血压防治工作,在高血压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具体如下:

1.加拿大

加拿大是目前世界上高血压控制最好的国家,其患病率为22.6%,知晓率为82.5%,治疗率为79.0%,控制率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