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进口原版 > 医学 >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01

书籍编号:30611667

ISBN:978711728510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96692

版次: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全书内容: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组织编写.—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 978-7-117-28510-0

Ⅰ.①血… Ⅱ.①国…②中… Ⅲ.①高血脂病-用药法-指南 Ⅳ.①R589.205-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94551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

第2版

组织编写: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中国药师协会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2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8510-0

策划编辑:刘艳梅

责任编辑:刘艳梅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国家的全面小康就必须保障全民的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医疗技术的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总体上目前已居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严重疾病对人们健康的威胁并没有完全消除,有些疾病甚至还在流行和蔓延,心血管病就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现状蓝皮书2015》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达到2.9亿人,已经成为我国诸多疾病中发病率最高、患病人数最多、分布范围最广、因病致死最强的一个病种。

有效控制心血管病的蔓延,要靠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靠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健康观念、转变生活方式、坚持科学饮食、杜绝不良习惯。而有效治疗心血管病,维护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则要靠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端正服务理念、钻研医药技术、合理使用药物、忠诚为民服务。

医有良莠之分,药有优劣之别。即使优秀的医生和良好的药品,也必须坚持科学诊治,合理用药。科学诊治,就是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安全、适当、有效的治疗方案,既不能贻误时机,也不能过度医疗。而合理用药,就是要求医生熟悉有关药品的性能、机制、作用和不良反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合理开具处方,对患者健康和安全负责。药品不是价格越高越好,品种也不是越新越好,关键在于疗效的稳定与可靠。患者也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规范用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不要轻信一些媒体的虚假宣传,盲目自行购药随意使用。同时,各类医药企业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药品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坚守药品质量第一和安全、有效的底线,避免因药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而损害人民健康。

心血管疾病不是难以控制和治愈的“绝症”,患者大可不必背起心理上的沉重负担。只要坚持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按时、定量用药,即可维持长期健康。同时也要看到,心血管疾病又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不同患者表现不一,同一患者的病情也会发生变化,再加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种类繁多,需要由国家权威机构统一制定科学、规范、实用的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指南,以指导医生处方与患者用药。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心血管药物专业组,在著名心血管病医疗专家霍勇教授的带领下,于2015年6月启动了《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系列指南丛书》的编写工作,共组织100多位有关专家参加。经过专家们近一年的紧张工作,完成了《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6部指南的编写工作。本系列丛书立足于我国国情,坚持面向实际、面向医生、面向患者、面向基层,重在增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指导性,突出安全、有效与患者利益,力求解决临床治疗用药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切实提高医生合理使用药物的能力和水平,并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受益于患者、受益于医生、受益于基层。

此套《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系列指南丛书》凝聚了国内临床一流专家的智慧和心血,也借鉴了国际成功的经验和范例,内容翔实、权威实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和水平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此,我向参与编写并付出艰辛努力的各位专家表示由衷的感谢,向本系列丛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此套丛书付梓之际,希望出版单位采用“互联网+出版”的方式,加强系列丛书的推广与宣传,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机融合,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互通,扩大丛书的受众面和实施范围。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准确把握指南的用药思维和技术要领,坚持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并注重总结经验,反馈应用效果,帮助我们不断修订完善,以利于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造福广大心血管病患者,推动全民健康。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前言

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已成为我国人群主要的死亡原因,尽管血脂异常是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防治ASCVD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均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的领导下,2017年编写了《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该书获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医改精神,使内容与时俱进,2018年5月启动了《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的编写工作。12个学科的76位专家秉持认真、严谨、科学、敬业的精神,历经半年左右的时间圆满完成了任务。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是在第1版基础上,广泛听取读者和专家们的意见,并结合近年相关专业领域的学术进展对书的内容进行了完善和更新,更详细地介绍了非他汀类降脂药物的循证证据和临床应用方法,增加了治疗或干预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同时对相关领域的热点、难点及常见误区也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体现了更好的创新性、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相信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基层医生掌握血脂异常防治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事半功倍;同时也将为提高我国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做出贡献。

本书编写过程中存在的疏漏,请读者在参阅过程中批评指正!

陈 红

2019年2月28日

缩写词对照表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续表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续表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续表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续表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续表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第一章 血脂异常基础

第一节 血脂及脂蛋白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成分主要是胆固醇和TG,其他还有磷脂和与白蛋白结合的游离脂肪酸等。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的三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并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应用超速离心方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此外,还有一种脂蛋白称为脂蛋白(a)[Lp(a)]。各类脂蛋白的物理特性、主要成分、来源和功能列于表1-1。

表1-1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特性及功能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续表

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一、乳糜微粒

乳糜微粒(CM)是血液中颗粒最大的脂蛋白,主要构成是TG,高达近90%,因而其密度也最低。正常人空腹12小时后采血时,血清中无CM。餐后以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液中含有大量的CM时,因其颗粒大,能使光发生散射,血液外观混浊。将含有CM的血清放在4℃静置过夜,CM会漂浮到血清表面,状如奶油,此为检查有无CM存在的简便方法。

二、极低密度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由肝脏合成,其TG含量约占55%,胆固醇含量为20%,磷脂含量为15%,蛋白质含量约为10%。由于CM和VLDL中都是以含TG为主,所以将其统称为富含TG的脂蛋白(TRL)。在没有CM存在的血清中,其TG的水平主要反映VLDL的多少。由于VLDL分子比CM小,空腹12小时的血清清亮透明,当空腹血清TG水平>3.3mmol/L(300mg/dl)时,血清才呈乳状光泽直至混浊。

三、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由VLDL转化而来。LDL颗粒中含胆固醇酯40%、游离胆固醇10%、TG 6%、磷脂20%、蛋白质24%,是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故称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血液中的胆固醇约60%是在LDL内,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时,血清胆固醇浓度的升高与血清LDL-C水平呈平行关系。由于LDL颗粒小,即使LDL-C的浓度很高,血清也不会混浊。LDL中的载脂蛋白95%以上为ApoB100。根据颗粒大小和密度高低不同,可将LDL分为不同的亚组分。LDL将胆固醇运送到外周组织,大多数LDL是由肝细胞和肝外的LDL受体进行分解代谢。

四、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HDL是颗粒最小的脂蛋白,其中脂质和蛋白质部分几乎各占一半。HDL中的载脂蛋白以ApoAⅠ为主。HDL是一类异质性的脂蛋白,由于HDL颗粒中所含的脂质、载脂蛋白、酶和脂质转运蛋白的量和质各不相同,采用不同分离方法,可将HDL分为不同的亚组分。这些HDL亚组分在形状、密度、颗粒大小、电荷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特性等方面均不相同。HDL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胆固醇逆转运。

五、脂蛋白(a)

脂蛋白(a)[Lp(a)]是利用免疫方法发现的一类特殊的脂蛋白。Lp(a)的脂质成分类似于LDL,但其所含的载脂蛋白部分除一分子ApoB100外,还含有另一分子载脂蛋白a[Apo(a)]。有关Lp(a)合成和分解代谢的确切机制目前了解尚少。

(陆国平)

第二节 血脂异常的分类及常见病因

一、病因分类

血脂异常按照病因分类为继发性高脂血症或原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不良生活方式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血脂升高的不良生活方式或其他疾病主要有高能量、高脂和高糖饮食,过度饮酒,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非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升高。

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大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单一基因或多个基因突变所致。由于基因突变所致的高脂血症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特别是单一基因突变者,故临床上通常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

例如编码LDL受体基因的功能缺失型突变,或编码与LDL受体结合的ApoB基因突变,或分解LDL受体的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基因的功能获得型突变,或调整LDL受体到细胞膜血浆面的LDL受体调整蛋白(LDLR-adaptor protein)基因突变可引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80%以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是单一基因突变所致,但高胆固醇血症具有多个基因突变特性。LDL受体基因的功能缺失型突变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病因。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率为1/30万~1/16万,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率为1/300~1/200。

又例如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单一基因突变所致,通常是参与甘油三酯代谢的脂蛋白脂酶,或载脂蛋白C2,或载脂蛋白A5基因突变导致的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TG>10mmol/L),其发病率约为1/100万。轻中度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在此的定义TG 2~10mmol/L)通常具有多个基因突变特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许多高脂血症患者是继发和原发病因的混合。

二、血脂异常的临床分类

从实用角度出发,血脂异常可进行简易的临床分类(表1-2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