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进口原版 > 医学 >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1-01

书籍编号:30611665

ISBN:978711721915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52052

版次: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全书内容: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ISBN 978-7-117-21915-0

Ⅰ.①中… Ⅱ.①国… Ⅲ.①居民-合理营养-研究报告-中国-2015 ②居民-慢性病-防治-研究报告-中国-2015 Ⅳ.①R151.4 ②R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314702号

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编  著: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2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1915-0

策划编辑:王凤丽

责任编辑:王凤丽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前言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国家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不可缺少的基础信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逐年增长,健康状况和营养水平不断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等也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呈现新的变化。为反映十年间我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的发展变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协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国家癌症中心,组建核心专家团队,以近年来具有良好代表性的全国调查和监测数据为主,综合采用多中心多来源数据系统评估、复杂加权和荟萃分析等研究方法,历时1年多,完成《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本报告涵盖了我国居民膳食与营养、体格发育状况、主要慢性病的死亡、发病、患病和危险因素情况及变化趋势等,关键指标均经过国内外权威机构专家的多方论证,报告核心内容已于2015年6月30日由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此次报告是在2005年出版发行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国家对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的又一次权威发布。报告结果表明,十年来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总体改善,慢性病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这既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也反映了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等社会决定因素和吸烟等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现状。总体上看,我国慢性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凸显了党中央、国务院维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推动慢性病防治与营养改善工作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紧紧抓住建设健康中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促进医养结合等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凝聚部门和社会共识,坚持贯彻综合防治策略,推动我国慢性病防治与营养改善事业不断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逐年增长,健康状况和营养水平不断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等也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呈现新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本报告主要利用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等机构近年来监测调查的最新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结合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人口学基础数据,综合采用多中心多来源数据的系统评估、复杂加权和荟萃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居民主要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如下。

一、居民膳食状况

1.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量为2172kcal,城市低于农村;与2002年相比,城市略有下降。蛋白质摄入量为65g,城市高于农村;与2002年相比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脂肪摄入量为80g,城市高于农村;与2002年相比,农村有所上升。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g,城市低于农村;与2002年相比,城、乡摄入量均略有下降。

2.过去10年间,中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大豆类和奶类摄入量仅为10.9g和24.7g;水果摄入量为40.7g,总体偏低,与2002年相比,城市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3.2013年中国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20.8%,其中城市19.6%,农村22.3%;基本纯母乳喂养率为48.3%,其中城市43.0%,农村54.1%;纯母乳喂养率和基本纯母乳喂养率均为城市低于农村。

二、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


(一)体格发育

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其中城市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68.0cm和156.7cm,农村分别为166.2cm和154.9cm,与2002年相比,中国城乡成年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均有所增长。成年男性和女性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其中城市男性和女性分别为68.0kg和58.2kg,农村分别为64.3kg和56.3kg。与2002年相比,中国城乡成年男性和女性平均体重均呈上升趋势,农村增幅高于城市。

与2002年相比,中国城乡6~17岁各年龄组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均有所增长,其中城市男性和女性儿童青少年身高平均增加2.3cm和1.8cm,体重平均增加3.6kg和2.1kg,农村男性和女性儿童青少年身高平均增加4.1cm和3.5cm,体重平均增加4.7kg和3.4kg。农村身高、体重增幅均高于城市。

2013年中国6岁以下儿童在不同月龄组的身高/长和体重均为男童高于女童,城市高于农村,其中贫困农村的儿童身高/长和体重水平最低。与2002年相比,中国城乡6岁以下儿童各月龄组的身高/长和体重总体上均有增长,且增幅均为农村高于城市。

(二)营养状况

1.营养不良

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低体重营养不良率为6.0%,与2002年相比,下降了2.5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的生长迟缓率为3.2%,消瘦率为9.0%,与2002年相比,分别降低了3.1和4.4个百分点。

2013年中国6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为8.1%,城市为4.2%,农村为11.3%,其中贫困农村为19.0%;低体重率为2.5%,城市为1.7%,农村为3.2%,其中贫困农村为5.1%;消瘦率为2.0%,城市为1.5%,农村为2.4%,其中贫困农村为2.7%。总体看来,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和消瘦率均以贫困农村最高。与2002年相比,中国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了8.2个百分点。

2013年中国婴儿低出生体重率为3.3%,与2002年的3.6%相比有所下降。

2.贫血

2012年中国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患病率为9.7%,城乡均为9.7%;男性为7.0%,女性为12.6%。6~11岁组贫血患病率为5.0%,12~17岁组为8.0%,孕妇为17.2%,乳母为9.3%,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12.6%。与2002年相比,中国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患病率下降10.4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下降8.5个百分点,农村下降11.1个百分点,6~11岁儿童下降7.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下降16.5个百分点,孕妇下降11.7个百分点,乳母下降21.4个百分点。

2013年中国6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1.6%,城市为10.6%,农村为12.4%,其中贫困农村为16.6%。6岁以下男、女童分别为12.0%和11.1%。不同月龄组儿童贫血患病率以6~11月龄组最高,为28.5%。与2002年相比,2013年中国6岁以下儿童各月龄组贫血患病率都有较大幅度降低。

3.超重和肥胖

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2013年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为8.4%,肥胖率为3.1%。总体上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与2002年相比,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7~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5.1和4.1个百分点,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1.9和0.4个百分点,总体上我国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呈上升趋势。

(三)生物学指标

1.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收缩压为129mmHg,城市和农村均为129mmHg;男性130mmHg,女性127mmHg。平均舒张压为76mmHg,城市和农村均为76mmHg;男性78mmHg,女性75mmHg。与2002年相比,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有升高趋势。

2.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平均空腹血糖为5.6mmol/L,城市5.7mmol/L,农村5.5mmol/L,男性5.6mmol/L,女性5.5mmol/L,与2002年相比,均有所增高。

3.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血清总胆固醇为4.50mmol/L,城市4.58mmol/L,农村4.41mmol/L;男性和女性均为4.50mmol/L。血清甘油三酯为1.38mmol/L,城市1.42mmol/L,农村1.33mmol/L;男性1.51mmol/L,女性1.25mmol/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19mmol/L,城市1.19mmol/L,农村1.18mmol/L;男性1.14mmol/L,女性1.23mmol/L。与2002年相比,平均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0.69mmol/L;平均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0.28mmol/L;平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0.11mmol/L。

三、慢性病死亡状况

1.2012年中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全部死亡的86.6%,其中男性为611.2/10万,女性为452.6/10万。城市为449.4/10万,农村为594.5/10万。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

2.2012年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71.8/10万,其中男性为296.4/10万,女性为246.4/10万。城市为218.8/10万,农村为310.7/10万。

3.2012年中国居民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其中男性为185.2/10万,女性为102.2/10万。城市为135.3/10万,农村为150.9/10万。死亡率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

4.2012年中国居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其中男性为76.7/10万,女性为59.1/10万。城市为48.9/10万,农村为82.0/10万。

5.2013年慢性病死亡总人数较1990年上升了33.5%,但标化死亡率较1990年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了25.7%。

四、重点慢性病发病及患病情况

1.2013年中国居民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

2.高血压患病和管理情况

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其中城市为26.8%,农村为23.5%;男性为26.2%,女性为24.1%。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为46.5%,其中男性为43.0%,女性为49.5%,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知晓率增高。与2002年相比,高血压知晓率上升16.3个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