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胰腺疾病多学科诊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北京协和医院胰腺疾病多学科诊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赵玉沛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01
书籍编号:30611663
ISBN:9787117196543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56442
版次: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北京协和医院胰腺疾病多学科诊治/赵玉沛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ISBN 978-7-117-19654-3
Ⅰ.①北… Ⅱ.①赵… Ⅲ.①胰腺疾病-诊疗 Ⅳ.①R57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88628号
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
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北京协和医院胰腺疾病多学科诊治
主 编:赵玉沛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2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9654-3
策划编辑:贾晓巍
责任编辑:杨帆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主编简介
赵玉沛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胰腺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外科杂志》总编辑、《美国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中文版)主编、《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中文版)主编。国际外科学院、美洲外科学院、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及香港外科学院“Honorary Fellowship”、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Fellowship Ad Hominem”;国际胃肠肝胆胰外科协会副主席;第16届亚洲外科学会主席。
前言
胰腺被很多人称为“隐士”器官,在众多的腹腔脏器中,人们对胰腺的认知晚于其他器官。在现代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即使对很多消化科医生和外科医生而言,胰腺仍然显得那么的隐蔽而陌生,在疑难胰腺疾病面前我们还会经常束手无策。胰腺解剖部位深在,胰腺疾病通常难以诊断,治疗手段也有限,疗效欠佳。以胰腺癌为例,它被称为“21世纪的癌中之王”。2005—2009年美国胰腺癌发病率是12.1/100 000,死亡率是10.8/100 000,其年发病率与年死亡率相近;同期胰腺癌的中位发病年龄是71岁,而中位死亡年龄是73岁,简言之就是胰腺癌的整体生存时间不超过2年。近三十年来,胰腺癌的整体生存率在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排名中垫底。在多种其他肿瘤目前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胰腺癌诊治效果如此之差就格外引人注目。
近几十年来,外科、消化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及放射科、病理科等多学科的交叉使我们对胰腺及其疾病的了解不断加深,使我们从生物学、基因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及治疗等方面丰富了对胰腺病学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众多的诊疗规范和指南。例如国际知名的胰腺癌NCCN指南、欧洲ENET对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指南等。国内例如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针对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及急慢性胰腺炎也分别制定了指南。特别是胰腺癌,2011年国家卫生部还专门颁布了行业标准——胰腺癌诊断。这些指南和诊疗规范的推出是多学科协作、交叉的结果,对于提高胰腺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胰腺疾病的多学科诊治模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NCCN 2012年颁布的胰腺癌指南就指出,所有胰腺癌病人都应该进行多学科评价,胰腺癌的诊治涉及外科、肿瘤内科、消化内镜、病理科、放射影像科、放疗科等的共同协作。实际上,不仅是胰腺癌,包括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囊性病变、急慢性胰腺炎在内的所有胰腺疾病都应该进行多学科联合诊治。北京协和医院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胰腺疾病协作组,从2010年开始,我们又进一步扩大了这个协作组的规模,成立了疑难胰腺疾病会诊中心。经过近3年的发展,目前已经为8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胰腺疾病患者提供了多学科会诊。
北京协和医院疑难胰腺病会诊中心成立之初由8个专业学科共同参与,包括普通外科、消化及内镜科、肿瘤内科、超声科、病理科、放射科、放疗科、核医学科,随着病种和疾病复杂程度的增加,又有内分泌科、麻醉科、营养科、心理科加入,并曾酌情特邀感染内科、泌尿外科、肾内科、妇科、ICU等专科协助会诊,以保证获得最佳的会诊效果。从会诊流程来看,先由首诊专科提出申请,然后到医院专门设置的疑难病会诊中心统一协调安排会诊并提前通知相关会诊科室;会诊当天再次安排专人提前采集病史、留取相关资料;会诊时由专人汇报病情,多学科共同阅片、诊察患者,形成统一的意见后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将患者转诊到专科进一步诊治。会诊结束后还会定期随访患者。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疑难病会诊中心为众多胰腺病患者缓解了就诊难、费用高、治疗周期长的困难,赢得了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可以说,建立门诊疑难病会诊中心是有效开展跨学科协作诊疗活动在组织运作模式上的一种探索。这样的调整,适合我国目前进行的新医疗改革的方针及有关政策,即大型公立医院的职责向集中解决疑难重症的转化和调整。建立门诊疑难病会诊中心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对患者来说,可以减少等候时间、提高诊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对医院来说,可以大大促进各相关学科的发展、带动医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利于医院培养全面思维的医学人才等。
本书中入选的病例均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疑难胰腺疾病会诊中心近三年来诊治的患者资料,我们选取的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病例,涵盖了胰腺外分泌肿瘤、内分泌肿瘤、急慢性胰腺炎及其他一些少见胰腺病例,其中一部分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另外也均是临床上易造成误诊误治的病例。这些病例中既有外院诊治后经协和医院再次修改诊断治疗方案的案例,也有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训。希望通过这些个案病例的分析,对胰腺疾病、特别是疑难胰腺疾病的诊治提供一些思路,提高对疑难胰腺疾病的认知,对于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的作者均来自北京协和医院,都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并从事胰腺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书可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各个专业学科的角度阐述胰腺疾病,第二部分是病例精选,部分病例还配备有精美的图片、影像学资料和手术大体照片,介绍病例的同时还对每个病例从不同专业的角度进行点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所有作者通力配合、齐心协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我对参加本书编撰、审校的所有作者、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本文中一定还有不少疏漏之处,对疾病的诊治也必定有不全面之处,希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共同促进胰腺病学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
2014年7月20日
第一章 北京协和医院胰腺疑难病会诊中心简介
一、会诊中心成立
北京协和医院胰腺疑难病会诊中心,是北京协和医院首个开展以特需门诊形式对胰腺疑难病患者会诊的中心(以下简称:会诊中心)。会诊中心自2010年4月下旬开始试运行,5月11日正式举行挂牌仪式。医院通过18家媒体专访专家、采访患者及家属,向社会公众介绍了胰腺疑难病会诊中心的情况。就此,会诊中心胰腺疑难病患者的会诊全面启动。
会诊中心涉及多科参与:基本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超声科、病理科、放射科、放疗科、核医学科、麻醉科等相关临床及辅助科室。
会诊中心专家组成员:赵玉沛、姜玉新、陈杰、张福泉、李方、邢小平、白春梅、秦明伟、崔全才、廖泉、张太平、杨爱明、黄宇光、戴梦华、丛林、姚方、程月鹃、蔡胜、胡克、陈黎波、谭刚、潘卫东等。
会诊中心根据患者病情,由最初8个科室专家、教授参与扩充到相关科室的专家、教授参与。完善了胰腺疑难病患者会诊组的组合,保证了最佳会诊成效。
二、运作程序
需会诊患者,大多数经多家医院或多科室就诊,其病情诊治涉及多个科室,且难于诊断、治疗。经相关医生鉴别、转诊到会诊中心,由中心负责安排、指导、接待患者及家属,落实、完成资料采集、咨询等相关问题,为疑难病会诊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会诊中心接诊人数:每次会诊10位患者。
会诊中心会诊时间:每周集中会诊1次(周二下午)。
三、社会效益及患者反映
门诊疑难病会诊中心成立之初,北京协和医院赵玉沛院长曾说,建立门诊疑难病会诊中心是有效开展跨学科协作诊疗活动在组织运作模式上的一种探索。这样的调整,适合我国目前进行的新医疗改革的方针及有关政策,即大型公立医院的职责向集中解决疑难重症的转化和调整。并表示,建立门诊疑难病会诊中心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对患者来说,可以减少等候时间,提高单位时间的诊治质量,从根本上降低医疗费用;对医院来说,可以大大促进各相关学科的发展、带动医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利于医院培养全面思维的医学人才。
经过几年的实践,疑难病会诊中心为广大疑难病患者解决了就诊难、费用高、治疗周期长的困难,赢得了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使患者不用再一个个科室的等候、寻找专家,可在单位时间享有多个相关科室的专家共同的诊治意见和方案;缩短了疑难病患者就诊、检查、住院的时间,大大降低了疑难病患者的就医成本。实践证实,会诊中心患者各项检查均缩短2~3天的时间,特别是有关检查、治疗、住院的合理安排,如ERCP、化疗、放疗、手术等,至少使患者可提前5~7天。会诊中心自开展工作以来,对个案、特殊病历进行整理。针对体检可疑多家医院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及时果断采取治疗、手术等措施,病理结果多数证实诊断。让患者尤其是外地患者真正获得了“提高诊治质量,从根本上降低医疗费用”的综合效益,对医院也起到了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全面思维的医学人才的积极作用。
会诊中心自2010年4月开诊以来,不断接受媒体专访,采访患者,并以不同形式向社会进行相关报道。
目前,胰腺疑难病会诊中心工作进展顺利,收效显著,患者反映良好。
(秦 薇 裴黎虹)
第二章 超声技术在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第一节 胰腺的超声解剖
一、胰腺的形态
超声横切面观察,胰腺大致可分为三种形态。超声纵切面观察,胰头,呈椭圆形;胰体尾,呈三角形。
(1)蝌蚪形:
胰头粗而体尾逐渐变细,约占44%;
(2)哑铃形:
胰腺的头、尾粗而体部细约占33%;
(3)腊肠形:
胰腺的头、体及尾几乎等粗,约占23%。
二、胰腺的超声切面解剖
胰腺前方的毗邻器官较游离,以胃等消化道为主,有切除可能。胰腺后方的毗邻器官较固定,以血管为主,切除的可能性小,这一解剖特点为超声扫查过程中寻找胰腺提供了固定的解剖标志,解剖关系从前向后依次为胰腺、脾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及脊柱。
第二节 胰腺超声检查方法及正常声像图
(一)仪器条件
1.仪器
常规检查胰腺,对超声仪器无特殊要求,但是高分辨率的仪器能获得质量更好的断面图像,便于详尽分析与诊断。内镜超声需专用仪器和操作技术准备。
2.探头
检查成人需用3~5MHz凸阵、线阵或扇形探头,肥胖者可用2.5MHz探头。检查儿童和婴儿选用5~10MHz凸阵或线阵探头。
(二)检查准备与方法
1.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一天晚吃清淡少渣食品,禁食豆、奶等易产气食品。检查前禁食8~12小时,在上午空腹情况下做检查。超声检查应在当日所有其他影像学检查前优先施行。避免强回声性的钡剂等干扰胰腺的显示。
2.检查体位
(1)仰卧位:
为超声检查胰腺最常用和首选的体位。病人深吸气,使横膈向下,通过尽可能下移的左肝作为声窗检查胰腺。
(2)坐位或半坐位:
当胃和结肠内气体较多时,取坐位或半卧位,使肝脏下移,覆盖胰腺,以肝脏作声窗,并推移充气的胃和结肠,避免胃肠气体干扰,常能改善对胰腺的显示效果。特别是饮水后坐位,使胃体部下降,能为扫查胰腺提供良好的声窗。
(3)侧卧位:
当胃和结肠内气体较多,胰尾部显示不清时,饮水后取左侧卧位,使气体向胃幽门或十二指肠及肝曲移动,便于显示胰尾。同样,向右侧卧位使气体向胃底及脾曲移动,便于显示胰头、胰体。
3.扫查方法
腹部横向和纵向(矢状)扫查方法最常用,加压扫查是显示胰腺最有用的方法。对于加压扫查胰腺仍显示不佳的患者,饮水或用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