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方验方丛书——肺病治疗名方验方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中医名方验方丛书——肺病治疗名方验方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秦东风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01
书籍编号:30611650
ISBN:978711718850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44837
版次: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肺病治疗名方验方/秦东风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中医名方验方丛书/郇宜俊,秦东风主编)
ISBN 978-7-117-18850-0
Ⅰ.①肺… Ⅱ.①秦… Ⅲ.①肺病(中医)-验方-汇编 Ⅳ.①R289.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45089号
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
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中医名方验方丛书
肺病治疗名方验方
主 编:秦东风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epub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8850-0/R·18851
策划编辑:梁兆一
责任编辑:郝胜利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
参编人员
总主编 郇宜俊 秦东风
主 编 秦东风
副主编 任月红 崔宴医 李顺敏
编 委 王 浩 任继东 郇正勋
麻爱华 郇 宇 张定法
赵 彬 吕雪龙 张露馨
前言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的灿烂精华和大智慧,亟待后人发掘、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医名方验方丛书》将脑病、肺病、心脏病、胃肠病、肾病、糖尿病、风湿病、肿瘤八个病种,分八个分册,较全面地收集和介绍了历代治疗该病的名方验方,力求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防病治病、康复保健、自我医疗的需求,让大家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方法。
书中简要介绍了该病的辨病、辨证要点,重点介绍了该病的古医籍方、国医大师方、当代名医方、单方、验方、秘方、外治方、食疗方、保健方等,以供读者辨证选方。为忠实所选方剂的原貌,古医籍方中仍使用原计量单位及用量,其后在括号中注明现代常用剂量。
《肺病治疗名方验方》主要介绍了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肺炎、肺脓肿、间质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肺水肿、肺栓塞、肺结核等12个肺病的名方验方。
本书既适合一般读者阅读,也适合医药工作者参考。
总主编 郇宜俊
2014年6月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治疗名方验方
一、概述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反应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本病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而以“咳嗽”为主。
二、辨病
1.发病初期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恶寒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较轻,一般3~5天可消退。咳嗽、咯痰,先为干咳或咳少量黏液性痰,随后可转化为黏液脓性或脓性,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可痰中带血。咳嗽、咳痰可持续2~3周,如迁延不愈,可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
2.查体有时可发现干性啰音,咳嗽后可消失;肺部偶可闻及湿性啰音,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可听到哮鸣音。
3.X线胸片检查大都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三、辨证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以邪实为主,咳而急剧,声重,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或咽痒作咳,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咳声粗浊,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所致;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为痰湿或痰热咳嗽;饮食肥甘、生冷而致者多属痰湿;情志郁怒而发者多因于气火。
四、古医籍方
1.止嗽散
处方:桔梗(炒)2斤(1千克),荆芥2斤(1千克),紫菀(蒸)2 斤(1千克),百部(蒸)2斤(1千克),白前(蒸)2斤(1千克),甘草(炒)12两(375克),陈皮(水洗,去白)1斤(500克)。
用法:上为末。每服3钱(9克),食后、临卧开水调下;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每服6~9克,温开水或姜汤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能: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等。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本方原载:清·程国彭《医学心悟》
五、国医大师方
1.旋覆夏麻芍草汤(朱良春)
处方:旋覆花8克,生旱半夏6~10克,生麻黄1.5克,茯苓6克,生姜3片,生白芍3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散寒利肺,化痰止咳。
主治:治风寒久咳基本方,凡因中西医误治之外感风寒久咳不愈者,毋论新久或寒热夹杂,甚至缠绵数月或半年未见化燥化火者,或遍用中西诸药未效者,投此方效验。3~10剂可愈,尤其对老弱虚人、小儿不耐抗生素或市售中西止咳药无效者,更为合拍。
本方原载: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朱良春治疗外感久咳的经验和特色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临床经验(25).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8-9
六、当代名医方
1.顾铭浩方(上海市名中医)
处方:杏仁6~9克,甘草6~9克,炙麻黄6~9克,生石膏(先煎)20~30克,紫菀6~9克,黄芩6~9克,浙贝母6~9克,鱼腥草20~30克,细辛6~9克,款冬花6~9克,炙杷叶6~9克,玉桂(后入)6~9克。
用法:先用净水浸湿,水高于药面1寸,1小时后煎药。石膏先煎半小时,后入群药,玉桂最后放入,5分钟后即停煎,取药汁1碗,温服。隔6小时再煎,亦取药汁1碗温服。药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酌情加减。每日1剂。
功能:宣肺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初起,邪入肺经,痰阻气道,清肃失灵,咳嗽剧发,痰稠色黄,早晚发作更甚,看似痰热阻肺,实则寒邪内伏之证。
本方原载:张湖德.偏方秘方大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
七、单方验方
1.干咯散
处方:鹅管石30克,钟乳石30克,井泉石30克,冬花30克,佛耳草30克,炙甘草30克,白矾30克,官桂15克,人参15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15克,芦管食后吸之,冷茶送下。
功能:止咳化痰平喘。
主治:急性支气管炎。
本方原载:柯源,柯新桥,曹莉萍.中国内科秘方全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八、秘方
1.散寒消炎汤
处方:鹅儿不食草6克,紫苏叶9克,胡颓子叶9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
功能:温肺散寒,祛痰止咳。
主治:风寒性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本方原载: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
九、外治方
1.贴脚心法
处方:杏仁7个,栀子10克,桃仁8克,胡椒7粒,江米7粒。
用法:研细,用1枚鸡蛋清调匀摊在布上,晚上贴脚心(男左女右),清晨有效。
主治:急性支气管炎。
本方原载:邢庆功.实用秘验方集萃.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
十、食疗方
1.海带白糖方
原料:海带、白糖各适量。
制法:将海带洗净,切成段,用沸水泡3次,取出后以白糖拌匀即成。早晚服食,连续7天。
功能:适用于支气管炎。
本方原载:钟志耕,肖吟,林香池,等.百病康复营养食谱.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十一、保健方
1.紫苏桔梗茶
处方:紫苏10克,桔梗3克,陈皮3克,甘草3克。
用法:将上4味共制成粗末,放入保温杯内,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2剂。
功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主治:风寒型急性支气管炎。症见咳嗽痰稀,喉痒声重,鼻塞流涕,或兼头痛,发热恶寒等。
本方原载:伶俐.食疗汤补大全.合肥:黄山书社,1997
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名方验方
一、概述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或伴喘息为主要特征。本病属中医学“咳嗽”、“喘证”、“痰饮”等病范畴。
二、辨病
1.临床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
2.排除引起咳嗽、咯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
三、辨证
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慢性迁延期三期。急性发作期之风寒束肺证特征是咳嗽痰多,泡沫痰色白而稀,伴恶寒、发热、头痛之表寒证;风热袭肺证特征是咳嗽痰黏稠或黄,伴发热、微恶风、脉浮数之表热证;风燥伤肺证特征是痰少或干咳无痰,鼻咽干燥。慢性迁延期之肺虚咳痰证特征是咳声清朗,咳痰稀白而量少;脾虚湿盛证特征是咳声重浊,痰量较多,痰少便溏;肾虚喘促证特征是咳声嘎涩,夜多阵咳,痰多为黏液痰或浆液痰。临床缓解期之阴阳两虚证特征是冬畏寒,夏怕热,自汗或盗汗同存。
四、古医籍方
1.二陈汤
处方:半夏(洗涤7次)5两(15克),橘红5两(15克),白茯苓3两(9克),甘草(炙)1两(4.5克)。
用法:上药为粗粒,每服4钱(12克),用水1盏,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属湿痰者。症见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等。
本方原载: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五、国医大师方
1.宣化理肺汤(李辅仁)
处方:南沙参15克,桑白皮15克,杏仁10克,橘红10克,炙前胡15克,炒远志10克,桔梗10克,苏梗10克,款冬花10克,炙杷叶10克,紫菀15克,贝母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宣肺化痰。
主治:支气管炎。
本方原载:史学军,衣胜荣,刘震.李辅仁教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经验浅谈.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1):701
六、当代名医方
1.甘桔杏苏汤(三晋名医许玉山)
处方:紫苏叶10克,荆芥10克,生姜3片,桔梗10克,川贝母8克,前胡10克,橘红12克,生甘草5克,炒杏仁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疏风散寒,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风寒咳嗽,喉痒声重,恶寒身酸痛,咯痰不利。
本方原载:许逸民,李庆峰.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许玉山.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七、单方验方
1.桑丹定喘汤
处方:白果10克,杏仁10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橘红10克,前胡10克,牡丹皮10克,款冬花10克,苏子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有表证者加荆芥、薄荷各10克;咳嗽甚者加知母、川贝母、炙白部、紫菀各10克;痰黄腥臭者加鱼腥草30克,桃仁10克;胸闷气短者加龙骨、牡蛎各30克,葶苈子20克;气喘甚者加服西药氨茶碱0.1克,口服,每天2次。
功能:祛风清肺,宣肺止咳,化痰。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本方原载:王永睿,王永胜,吴志俭.桑丹定喘汤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1108例.陕西中医,2006,27(12):1466
八、秘方
1.麻杏百灵丸
处方:麻黄、百部、灵芝、苦杏仁(不去皮尖)各1份。
用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蜜与药末的比例为1∶1),雄黄为衣,每丸重6克。饭后服2丸,每日3次,儿童减量,10天为一个疗程。
功能:宣肺止咳。(原方未注功能)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本方原载:杨柱星.中国名老中医祖传奇方.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九、外治方
1.白芥子膏
处方:白芥子30克,元胡30克,甘遂15克,细辛9克,麝香适量。
用法:上药制成膏剂,夏季贴穴应用。
功能:化饮祛痰,开窍通闭,理气止痛。
主治:寒痰壅滞,咳嗽气逆。
本方原载: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
十、食疗方
1.生姜粥
原料:母生姜(捣烂)1000克。
制法:绞取汁,作粥服。
功能:暖脾胃,散风寒。适用于中老年人脾胃虚寒,呕吐清水,腹痛泄泻,感受风寒,头痛鼻塞,以及慢性气管炎肺寒喘咳。
本方原载: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卷八引《兵部手集方》
十一、保健方
1.蛤蚧人参酒
处方:人参30克,蛤蚧1对,白酒1斤。
制法:浸泡30天,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功能:补肺肾,止咳定喘。
主治:肺虚咳喘,肾虚气喘。适用于慢性咳喘患者,或年老气虚、肾虚见活动气喘等。
本方原载:翁维良.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支气管扩张治疗名方验方
一、概述
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破坏管壁,以致支气管管腔永久性扩张变形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脓痰和反复咯血。本病属于中医学“肺痈”、“咳血”、“咳嗽”范畴。
二、辨病
1.从幼年或青年阶段发病,有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