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分会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9-01
书籍编号:30611634
ISBN:978711717764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9455
版次: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编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ISBN 978-7-117-17764-1
Ⅰ.①寻… Ⅱ.①中… ②北… ③北… Ⅲ.①银屑病-中医治疗法-指南 Ⅳ.①R275.986.3-62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3)第 158561 号
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
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
(2013年版)
编 著: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epub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7764-1
策划编辑:张科
责任编辑:张科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序
银屑病(中医称为“白疕”)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由于病因未能确定,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因其病程慢性、易于反复,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是皮肤科有代表性的难治性疾病,长期困扰着皮肤科医务工作者。
据典籍记载,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直至目前,银屑病仍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因此形成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文献。但是,由于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使得目前中医文献中有关本病的辨证论治思路各具特色,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仅文献中记载与本病相关的中医证型就达443种之多,更不用说方药之异,使广大后学者在参考借鉴时感到困惑。
鉴于这种情况,3年前为了规范银屑病的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发挥中医药优势,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组织编写了《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白疕》。该指南在专家共识基础上,专家论证与信函调查交替进行,直至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定稿并发布。
在以上指南的基础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的同仁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对现有文献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整理、分析和严格临床评价,对已发表的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文献进行了证据分级,并组织了多轮专家讨论,按照国际通行的推荐原则,提出了中药治疗本病的适当建议,形成了易于掌握、可行性好的临床指导意见。
本指南的起草单位系赵炳南开创,学养深厚,近年又担任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银屑病协作组组长单位,已开展大量有关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难能可贵的工作,这些都应当表示由衷的敬佩与感谢!
当然,目前虽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文章较多,但高级别证据的文献尚不足,使得本指南的部分内容仍然由专家共识形成。我由衷地期待广大中医皮肤科同仁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关注和体现循证医学内涵,使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得到持续不断的提高!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主任委员
段逸群
2013年7月
前 言
本指南以寻常型银屑病(白疕)成年患者的中医药治疗为主要内容,在以往寻常型银屑病的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研究质量相对较高的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系统综述和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严格的质量评价,并对质量偏低的文献进行了文献降级处理。从现有的证据中甄选出相对较为可靠的证据,推荐临床有效且安全、可行的中医药辨证分型标准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13年6月
一、指南制定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1],本病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不同种族间和地域间均有不同,我国1984年的全国调查发现本病的患病率为0.123%,且存在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城市发病率优于农村的现象[2]。2007~2008年一项关于我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银屑病患病率已上升至0.47%[3]。
银屑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缠绵难愈,严重时皮损泛发全身,伴大量脱屑、干燥、肥厚、瘙痒难耐,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国外有研究表明,本病对患者的躯体功能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与癌症、关节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抑郁症等慢性内科疾病相当[4]。银屑病在临床上分为4种类型,包括寻常型、红皮病型、脓疱型和关节病型,其中以寻常型最常见,占全部患者的97%以上[2,3]。本指南以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中医药的治疗为主要内容。
“白疕”一词首见于《证治准绳》,“遍身起如风疹、疥、丹之状,其色白不痛,但痒,搔抓之,起白疕,名曰蛇虱。”[5]根据文意“白疕”大约相当于白色鳞屑。在《外科大成》中“白疕”作为病名和症状同时使用:“白疕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疕,俗呼蛇风。”[6]“白疕”单独作为病名使用开始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7]后见于《疡医大全》、《彤园医书(外科)》、《急救广生集》、《验方新编 》和《外科备要》等古籍中。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自20世纪50年代将银屑病(牛皮癣)称为“白疕风”、“白疕”[8,9],此后“白疕”作为中医病名相当于西医银屑病逐渐被国内中医界所认可[10,11]。此外,古代文献中关于蛇虱、蛇风、粟疮、银钱疯、干癣、松皮癣、白癣等病的描述也与银屑病有部分相近之处。
在我国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文献[12~15],有专家经验介绍、临证验案、队列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观察等多种研究形式,但由于治疗方式多种多样、辨证分型和疗效判断标准不尽统一等原因,导致治法方药各异,虽有一定疗效,但临床应用时很难掌握。此外,2003年发表的一项关于中草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系统评价提示,某些中草药可能对本病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大多存在试验的低质量和潜在的发表偏倚等问题[16],因此,需要对现有文献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整理、分析和严格临床评价,依据已发表的文献对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提出适当的建议,形成易于掌握、可行性好的临床指导意见。
此外,文献的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证型多达443种[17],虽然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在临床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最高[12,17,18],但没有形成皮肤病特有的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专科辨证论治体系。本指南拟对中医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规范,形成较为完整的辨证体系和统一的辨证标准,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目前已发布的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实践指南主要有两个版本,分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制定的《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19]和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白疕》[20]。此外,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于2008年发布的《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2008版)》[21]和全军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2009年发布的《寻常性银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009年讨论稿)》[22]中的部分内容均涉及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然而,既往的指南多为专家共识,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不足;或虽为循证实践指南,但方法学运用欠妥;或未充分考虑患者的意见。
本指南以寻常型银屑病成年患者的中医药治疗为主要内容,在以往寻常型银屑病的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研究质量相对较高的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系统综述和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严格的质量评价,并对质量偏低的文献进行了文献降级处理。从现有的证据中选出相对较为可靠的证据,推荐临床有效且安全、可行的中医药辨证分型标准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
二、指南制定小组和主要使用人群
本指南的制定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和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制定。指南起草人员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指南制定小组的人员组成主要为以上三个学会的委员。此外,为保证指南制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专业人员、医院管理者和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员也有一定比例的参与。指南制定的咨询专家主要为以上三个学会的委员,以及全国有代表性的中医皮肤科专家。文献检索的辨证治疗方案,需先在指南制定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将选定的推荐意见交付咨询专家,取得共识的条目作为推荐,列入指南。(成员名单见附件1)
本指南主要内容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特别是以中医药辨证治疗为主,不包括针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因此,主要使用人群为中医皮肤科和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临床从业医师。西医皮肤科从业医师和其他学科中医师也可参照本指南中的相关内容。
三、证据的来源、质量评价和推荐原则
(一)文献检索策略
电子检索的资料库包括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PubMed、Cochrane Library 和EMBASE七个数据库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数据库;在研临床试验数据库包括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和ClinicalTrials.gov。文献检索未设定语种限制,检索日期的开始日期不限,截止日期为2012年3月31日。中文检索词包括: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白疕、牛皮癣、中药、中成药、草药、随机、对照等。英文检索词:psoriasis,psoriasis vulgaris,herb,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alternative medicine,randomized,clinical trial。根据不同资料库的特征分别进行主题词联合自由词、关键词进行综合检索。
(二)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关于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系统综述。②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RCT)。③研究对象为成年人(≥18周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除外严重合并症,不限定性别、病情严重程度。④治疗措施包括中草药复方及单方、中成药、中药提取物、中药泡洗、中药熏蒸等,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单用或联合应用。⑤对照治疗措施包括:安慰剂对照以及能够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上市西药和治疗银屑病的光疗法如窄谱紫外线(UVB)、光化学疗法(PUVA)等,其中能够治疗银屑病的西药外用药包括:焦油类、蒽林、外用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维生素D类衍生物、氮芥、喜树碱、水杨酸类等;系统用药包括:维A酸类、甲氨蝶呤、环孢素、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复方氨肽素片等[21,23]。⑥以皮损的改善为主要疗效判定指标。
排除标准:①试验方案为中医治疗方法与西药联合应用,且试验方案与对照方案中所应用西药不一致的文献;②不以治疗时间为观察指标,但两组治疗时间不一致的研究文献;③若作者及内容基本相同的论文同时出现在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中,则排除会议论文;④若作者及内容基本相同的论文同时出现在两篇或两篇以上论文中,则排除发表时间偏后的文献;⑤依据患者入组时基线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严重程度等,和试验方案与对照治疗方案判定为重复发表的论文或涉嫌抄袭的论文。
符合纳入标准但不列入推荐的研究:①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临床观察,但未按照辨证分型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的研究;②需要加减,但未说明如何加减的研究;③未说明剂型及疗法的外用药物研究;④未取得专家共识的研究。
(三)证据的评价和分级标准
采用Cochrane手册(版本:5.1.0)制定的标准对入选的随机对照(RCT)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