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休闲 > 运动健身 >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关永年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1-01

书籍编号:30611626

ISBN:978711716711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50923

版次:

所属分类:生活休闲-运动健身

全书内容: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关永年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ISBN 978-7-117-16711-6

Ⅰ.①关… Ⅱ.①关… Ⅲ.①太极拳-养生(中医)Ⅳ.①G852.11②R21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04407号

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

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

著  者:关永年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6711-6

策划编辑:陈东枢

责任编辑:陈东枢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

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作者简介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关永年,满族,1937年出生于北京。自幼习形意拳及孙氏太极拳,并得到名师指点。青年时拜太极柔术宗师赵中道先生为师习太极尺气功和太极球功,拜著名气功家、武术家胡耀贞先生为师习先天气功和无手拳。师从赵中道期间,他接触到太极内功,始对太极拳的以柔克刚之术心仪不已。胡耀贞教授他太极推手,令他对太极拳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随后,他相继拜访过多位杨氏和吴氏太极拳名家,并得到多位名家的点拨。他还经常与同辈拳家接触,共同研习推手,用心观摩其他门派拳师练拳,增长了技艺,丰富了见闻和学识。他一生精研形意、太极拳艺,恪守内家拳法度,技理兼精,且著作颇丰,仅在健身养生方面的著作就有《关永年太极内功养生拳专辑》、《太极棒尺气功》、《太极内功养生术》、《太极养生十三式》等。

他还建立了电子邮箱(13701291064@139.com),方便与读者们的交流。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原中国武术研究院院长张耀庭与作者在一起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张耀庭院长题词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太极柔术内功大师赵中道先生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太极大师吴图南先生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作者(左)向吴图南先生(右)请教太极内功之道(摄于1972年)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孙禄堂高足、李星阶先生之子、作者师伯李敦素先生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作者恩师胡耀贞先生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作者之父关宝纯先生墨迹“尚武精神”

关永年太极养生术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作者墨迹太极养练要诀“虚心实腹”

序一

我与关永年先生相识多年,并早在1991年间有幸拜读过其撰写的《关永年太极内功养生术专辑》,对其渊深的家学、扎实的武术功底及在武学发展道路上孜孜求索的精神所感动。

时光荏苒,永年先生已将中华武术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武术已不仅是单一的攻防技击,更是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妙方。正如永年先生的老师赵中道大师养生口诀所述:“一意清静日常欢,六福和合自安然,丹田有宝休多问,处境无心得延年。”

欣闻永年先生新书即将付梓,蓦然回首,灯火阑珊之处——永年武学,术已为道。

陈文伯


于北京市鼓楼中医院京城名医馆


2011年11月19日

序二

我就像小鸟,拍打着一对疲惫的翅膀,飞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里,或觅食,或衔泥筑巢,一刻不能停歇,直到扇不动翅膀了,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以前总听说“健康是1,财富是0。有了1,在后面添上多少个0都有可能。可是,没有了1,再多的财富,也就是个0”。但怎么正确处理1和0的关系、怎么摆脱亚健康的状态,我不知道。就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关老师。

那是一个冬天,我的同事因为老婆生孩子飞去澳大利亚。临走前,他交代我一定把我们发的挂历送到一位姓关的老师那里。我事先给关老师打了一个电话,话筒里传来的是洪亮的声音,可以听得出这声音悠远而有底气,很难想象电话另一端是位年过古稀的老人。

和关老师见了面才发现,他老人家不仅声音洪亮,而且精神矍铄、步履轻健,比我们年轻人还有活力。这种活力从哪里来?我猜想就来自于他多年习武积累的一种“气”吧。

“气”这种东西说来好像虚无缥缈,如果只读过武侠小说是难以体会的。为了让我体会到“气”的存在,关老师让我准备好,站在他对面,他只是对我的前胸轻轻推了一掌,我感觉他的手掌挨上我的身体,没有任何疼痛感,但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我踉踉跄跄地坐到了身后的沙发上。太极功夫讲究以气带力,气生于意,倘若不经过真传和多年练习,是无法领会和掌握的。

我很庆幸遇到了这样一位明师。这个“明”不是著“名”的名,而是“明”白的“明”。因为当今练太极功夫的人很多,但是明白太极功夫真理并能传授他人的却不多。我初随关老师学习太极时,对太极功夫一无所知,关老师并不急于教我动作招式,而是让我跟他反复练习推手打轮。他告诉我这是基础,就像盖房子,地基打不牢,房子再高也不结实。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保健,不仅是老人,也有很多年轻人热衷学习太极功夫。太极功夫柔中带刚,一招一式都蕴有深意,常练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养气安神。但是,如果仅仅学习招式的话,只能算是一种肢体运动,要想领略太极功夫真正的奥秘,必须掌握练习过程中“气”的修行与运用要领。关老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通过多年的总结,把上述要领写进了这本书里,语言通俗,再佐以图片,很容易理解。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和你一起参研太极功夫吧!即使不能成为武术大师,至少能得到一个好身体,可以让我们在追逐幸福的路上走得更轻松。

中央电视台记者 李曼为


2012年5月

前言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曾先后出版过多部著作及光盘,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将自己倾注一生习练、心得最多的孙氏太极拳进行过系统详尽的解说。

对孙氏太极拳,我有特别的体会。我出生于满族大家庭,自幼秉承家传,酷爱习武,家中常有很多武师往来。1928年,在天津中华武士会练形意拳的老中医季培,将李星阶大宗师接到我家居住,并与我祖父结为良友。我全家开始习练形意拳,后得到武学宗师、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的得意门生、李星阶之子李敦素师伯传授的形意太极拳。李师伯反复嘱咐我:学好孙师爷的拳,无论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都必须“像样”,不得“走形”。孙氏太极拳表面看似简单,实则理深,身势的原貌,自含武氏太极身势要法。

之后,我又有缘求教于几位名人高师,修习内功,经点明要道,以功带拳,习练起了内家拳。我在书中对一些前辈大师们的养练经验及状况有所介绍,请读者自阅。

青年时代,我拜访过许多前辈大师,求功取经,细心钻研武术功法,静心修习多种内功,不避寒暑,以求精进。随着功夫的进步,对太极拳的认识不断深入。从年轻时代的痴于练式到愈加重视内功修养,从拳术的角度到哲理的高度,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越来越感到太极拳的博大精深,对孙氏太极拳的初创加深了认识、理解。孙氏太极拳基于形意拳步法,习拳者需身势正中,息调劲顺,虚其心胸,恬淡虚无,精神内蕴,才能达到六合阴阳,由内及外,内外若一,一动俱动,孙氏太极拳体用兼备,以柔曲为体,以刚直为用,可谓太极术中的一颗明珠。

现在我虽年逾古稀,但身体依然健壮,神完气足,手脚轻便,思维敏捷,从不苦于疾病,这都受益于终身所学的几种太极健身养生功和太极拳。因此,心中常存弘扬中华正宗武学之愿。每每看到太极拳传承过程中,拳式走样,理法渐失,大失真谛,心中难免忧虑。因此想尽绵薄之力,将自己一生所学的养生修炼体会尽数献出,与各界同道一起为传承中华宝贵文化做点贡献。

书中收录了我改编的太极筒尺功、太极柔术健身十式,均为简单易学、适宜人群广泛的养生功入门之道;对尤其适合中老年朋友健身养生而习练的孙氏太极拳,着重从养生修炼的角度详尽介绍了全套动作的练法,并以自编的秘诀指出各式的动作要领或太极内功修练心法,并附有演练光盘,供探索参照。第五章介绍的内壮丹田功和太极球功,主要用于内家拳习练者修炼内壮、长养内功或练习太极拳整劲,因其强身健体效果肯定,故也在书中一并简介。书中介绍的养健身功法,都是我数十年研究揣摩的心血结晶,对一般民众培补元气祛病延年,对太极拳爱好者修练内功以提高技击能力,都会有所帮助,请读者于细微之处认真体察。读者如有闲暇,亦可浏览www.unyonnin.com。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王宁、黎丽、黄昊、余池明、关静琴、关静丽、关静波、李浩、张代丽、许志斌、鸿儒、李春斌、邵天泽、李志伟、王玉林、关昕、毛毛、雷爽、徐斌、林斌、翟术伟、杜红斌等同志的大力支持,谨致谢意。

祈愿我的这本小册子能为朋友们在养生健身方面提供帮助。

关永年


2012年8月

第一章 太极内功养生说

第一节 我的太极内功养练体会

我虽年逾古稀,依然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能吃能睡,精力充沛,腿脚灵便,反应迅捷,身体健壮,极少生病。原因是我自小练功。

我是满族人,满姓瓜尔佳氏。瓜尔佳氏是满族八大姓氏之一。我的曾祖父奎俊在清朝末年曾任吏部尚书、内务府大臣等职。祖父与1900年奋起抗击外敌的“单刀李”李存义的高足李星阶为好友,父亲及两位叔父都拜在李星阶门下习形意拳及孙氏开合太极拳。受父辈们的影响,秉承家传,我自幼便习形意拳及孙氏开合太极拳,并得到师伯李敦素先生的指点。我平素痴迷活步太极拳,并有幸跟随师伯李敦素在北京西城目睹孙存周师伯练习孙氏活步开合太极拳,其动作气势活而闪展之快如入化境。独特风格的活步开合太极拳之妙道,对我启发很大。

1954年,我拜太极柔术宗师赵中道先生为师,习太极尺气功和太极球功等先天功法,从此便接触到了太极内功,对太极拳的以柔克刚十分心仪。

20世纪50年代末,我拜著名气功家胡耀贞先生为师,学习先天静功自发功、子路太极之原理及心意六合拳《守洞尘技》中桩功之练法和无手拳,对太极拳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20世纪60年代,我从师于吴图南、张际芝(三爷刘晚苍的师叔)学习吴氏太极推手劲术,并向刘三爷学习散手劲。

再后,我有幸见到并拜访杨氏太极名家崔毅士、杨禹廷等人,得到这些名家的指点。同时,我经常与马有清、刘敬儒、陈照奎、冯志强等同辈拳家切磋,共同研习推手;还经常到其他门派拳师练拳的地点用心观看琢磨,向各位长辈和师兄弟探讨和切磋推手技术。

我一生痴迷武术,拳不离手;修习内功,深研理法,数十年不辍,所以终身受益。

社会发展很快,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导致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开始日益重视养生之道,毕竟健康才是幸福的保证。电视台每天都在播放中医养生类节目,收视率很高,这是好事情。

我国对养生学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创造了很多养生方法,归纳起来有道家修炼法、中医养生法,再就是拳术养生法,包括太极拳养生。

我终身得益于内功和太极拳的养练。拳论中强调,习拳之人不仅要追求武艺高强,还要保持正确的养生练法,由内及外行拳作势,在武艺提高的同时获得养生长寿,才是太极正宗。无论太极拳还是其他武功练法练式,均当同时为身心健康服务。一旦违背了内功松静自然的原则,则所练拳式越多越失和。形式不正,气不顺,极易逆之。阴阳未判,清浊不明,怎能感悟体用之妙境?练拳或教拳者不求甚解,尚未解决自身存在的弊病,就盲目授拳,也易违背六合原理。内气不畅,功式倾斜,无中正安舒可言。在没有内功通达的前提下,跨步大、超负荷运动,易导致膝关节损伤;双臂展之过大,则显外力所为,有失圆融自如。无极而太极,由内及外,松静而舒展,整体虚灵,乃为太极拳,违此者所练拳式,均属“操拳混合加外力”,不可取之。

欲练好博大精深、精妙入微的太极拳,当选求“明白”之师、能以体感而调身的老师。否则只能得其形式却不得入窍,练式不悟内功,终究一场空。学习太极功夫,要明白先后天气功的交变互化之理,明白内功运用的体悟感才行。

第二节 回忆前辈的内功养生与修炼经验

一、赵中道老师功高德深

我在数十年潜心精研太极拳的过程中,得到过许多高人的指点。

我的内功授业恩师赵中道先生,身高1.78米,红光满面,双目炯炯有神,声音洪亮,坐如钟,立如松,丹气充盈,沉气可使腹坚如钢,呼气可使腹软如棉,身轻如燕,健步如飞,走起路来常人不及,因而被人们称为“赵飞腿”。年过90岁时,仍然耳聪目明,牙齿坚固。过百岁时也无风烛残年之态,童颜银髯,肌肉丰满,吃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