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外名著 > 外国名著 > 简·爱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简·爱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简·爱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简·爱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一本好书”节目指定版本,千万级畅销书《追风筝的人》《小王子》译者李继宏倾情翻译。

作者:(英)夏洛蒂·勃朗特,李继宏译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01

书籍编号:30534756

ISBN:9787201152325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041263

版次:

所属分类:中外名著-外国名著

全书内容:

简·爱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总之,简·爱的自传是一部极其反基督的作品……我们毫不犹豫地说,《简·爱》作者的心态和思想,与国外那些打倒一切权威、违背天理人伦的暴民,还有国内那些参与宪章运动、到处造反生事的狂徒,是如出一辙的。


你特别渴望成为千古流芳的女诗人,但如果明白诗人的社会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你的热情也许会消失无踪。……你显然拥有华兹华斯所说的“诗赋之才”,而且不止一星半点。但恕我直言,这种才华如今并不罕见。现在每年出版的诗作不计其数,许多根本无人关注,这些诗作倘使出现在半个世纪以前,或许能给作者带来崇高的声望。因此,假如有人想在这方面出人头地,理应做好大失所望的心理准备。……经常做这些白日梦会扰乱你的精神状态,导致所有“世俗事务”对你来说“平淡乏味而且无利可图”,到时你将不愿做这些事,但别的事你也做不了。文学不能也不应成为一个女人生活中的正事。她越是专注于她应该完成的任务,就越没有空闲搞文学,哪怕只是作为兴趣和消遣。你现在是不用相夫教子,等将来嫁人以后,你就不会想着要扬名立万。


最早拜读你的信时,我只感到惭愧,很后悔寄出那些粗糙的打油诗,实在有渎尊目。那些作品我以前看了特别得意,但现在它们只是烦恼的来源,一想起来我脸上就热得发烫……我相信自己以后再也不会有发表作品的野心,假如今后那个愿望冒出头来,我要看着绍狄的来信,把它摁下去。


绍狄忠告,永志毋忘,1837年4月21日,我的21岁生日,于罗赫德


真希望你没有送我《简·爱》。它特别吸引我,导致我损失(也可以说收获)了一整天去看它,现在可是我最忙的时候,印刷商都在等我的新作。作者是谁我猜不到,如果是女的,那么她的语言水平超过大多数女士,或者受过“经典”教育。反正这本书写得很好——男主和女主都很棒——文笔可以说非常大方漂亮……有些描写爱情的段落让我流泪……传教士圣约翰是败笔我觉得但那是优秀的败笔有几个部分非常出色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跟你说这些但《简·爱》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感动和快乐。这书肯定是女人写的,但到底是谁呢?请向作者转达我的敬意和谢忱,其作品是很久以来第一本能让我读下去的英语小说(现在法语作品也不行了,只有一些爱情小说还能看)。


这是一本非凡的书。它虽然是虚构的,却不仅仅是小说,因为读起来特别自然和真实。它写的全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但又不同于你熟悉的那些过于贴近现实的作品。简·爱的故事不迂腐、不含糊,也不怪诞。同时它也没有爱情小说的臭气和伤春悲秋的造作……因此,这个故事不像我们以前读过的那些小说,只有极少数作品能与之相提并论。说到思想深度和遣词造句,我们不知道现代有哪些作品能与之匹敌……当今所有严肃作家都在柯勒·贝尔面前败下阵来。


说人们应该安静度日是废话。他们必须有事做,没事也得找事。千百万人的前途比我还要灰暗,千百万人默默反抗着他们的命运。谁也不知道,除了政治上的反叛以外,芸芸众生还酝酿着多少其他方面的起义。都说女人应该安分,但和男人一样,女人也是有感觉的。和她们的兄弟一样,女人也需要施展才华和用武之地。男人受不了过于严紧的束缚和过于凝滞的生活,女人也完全一样。有些男人思想浅薄,明明自己享有更多权利,却说女人只能做果冻和织袜子,弹钢琴和绣手袋。这些人不懂将心比心,如果女人想打破传统的禁锢,去做更多事情,学习更多知识,他们便会加以责备或者嘲笑。


你认为我是一个自己会动的工具吗?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吗?我能忍受嘴上充饥的面包被夺走、杯里活命的水被泼掉吗?你认为我没有钱财、家世寒微、长相普通、身材矮小,所以我没有灵魂没有心是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高贵,我的心和你的一样完满!如果神曾经赐给我一点美貌和许多财富,我早已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现在我跟你说话,并不借助什么习俗传统,甚至也不借助肉身。现在是我的灵魂直接和你的灵魂对话,就当我俩已经死了,站在神的跟前,平等地站着——因为我们确实是平等的!


导读


*敬请注意 下文含本书情节梗概


1848年12月,英国文学评论界享有崇高声望的《评论季刊》(The Quarterly Review)刊登了一篇匿名长文,作者以“我们”的口气,强烈抨击刚结集出版不久的《名利场》,以及上一年10月出版的《简·爱》。执笔者对《简·爱》尤其憎恶,痛恨之情跃然纸上:


上引文字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恐怕有点费解,毕竟在普遍的印象里,《简·爱》是灰姑娘式的爱情小说,怎么会跟宗教和政治扯上关系呢?然而埋藏在这段话里面的,却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所以成为经典、百余年来备受世界各地读者热爱的秘密。要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当年欧洲大陆和英国本土的社会状况说起。


无论对欧洲大陆还是英国本土来说,19世纪40年代都是一个让王公大臣及其麾下保守势力提心吊胆的动荡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以后,逐渐蔓延到欧洲大陆。蒸汽动力的使用、机器生产的普及、化学工业的出现和铸铁技术的革新等客观因素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许多原本依靠土地维生的农民变成了出卖劳力的工人,工厂主、贸易商等资产阶级则从无到有,逐渐壮大。但当时欧洲各国的政治制度没有及时得到调整,仍然实行以地主阶层为核心力量的君主专制。新兴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被排挤在权力体系之外,他们和统治阶层之间的矛盾逐渐累积。1845年至1846年间欧洲大陆北部土豆歉收造成的大饥荒,和1847年英国、西班牙、法国等因为兴建铁路过度发行债券而引发的经济危机,让这种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1848年春天,法国的二月革命成功推翻路易·菲利普一世的统治,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革命的浪潮席卷欧洲大地,从北边的瑞典到南边的西班牙,从西边的德意志地区到东边的罗马尼亚,曾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纷纷仓皇辞庙,各国起义者短暂地取得了他们想要的胜利。西方的历史学家将这波革命浪潮称为“人民之春”(Springtime of the Peoples)。


这场“打倒一切权威、违背天理人伦”的革命没有让汉诺威王朝轰然倒塌,但维多利亚女王治下的不列颠群岛远非歌舞升平之地。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经济发达程度远远高于欧洲大陆国家,无论城市化水平还是工业产值,均非法、德等国所能望其项背。以煤产量、生铁产量和生棉消耗量为例:1850年,英、法、德三国的煤产量分别为5020万吨、440万吨和510万吨;生铁产量分别为220万吨、40.6万吨和21万吨;生棉消耗量分别为26.7万吨、5.9万吨和2.6万吨。英国同时又是第一个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自从1688年的光荣革命以降,议会变成最高权力机构,而且牢牢地把控在地主阶层手里。由于这两种因素,英国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比欧洲其他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爆发的时间也更早。


早在19世纪20年代,新兴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便已经再也无法忍受国会下议院议员的选举制度。当时英国仍然沿袭1430年确定的旧制,具备投票权的基本资格是拥有净年租收入超过40先令的土地,因而绝大多数佃农、工人、商人和工厂主没有选举资格。1831年,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三地共有1650万人,能投票的只有49.7万人。此外,按照法律规定,每个选区可选出两名议员。选区的划分是在15世纪确定的,当初每个选区的人口规模大抵相同。但到了19世纪,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迁徙,原有的选区划分已经变得非常荒唐。比如老萨伦(Old Sarum)只有7个选民,照样能选出2位下议院议员;利兹、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众多,但由于大部分城区早先是荒野,在下议院却无代表席位。经过一系列流血事件,托利党掌控的上议院在1832年被迫通过《改革法案》(Reform Act),对选区做出调整,同时扩大了选民基础,中北部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因而得到了参政议政的机会。


但《改革法案》无损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废除人数不足选区多出来的142个席位,绝大多数重新分配给了乡村地区,只有31个划归各个工业城市。由于选举资格的认定依旧以不动产为基础,选民人数虽然增长到81.1万人,但仅占成年男子人口的18%。各种既有的法律,也都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为目标,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谷物法》。


1815年颁布的《谷物法》禁止从国外进口粮食,除非本国生产粮食价格超过每夸脱80先令。这是非常离谱的标准,按购买力算,当时80先令约等于现在260英镑,所以每夸脱80先令约等于每吨1100英镑——即便在2019年8月底,国际市场上每吨小麦售价也只有145英镑。这项法律保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但问题在于,自从19世纪20年代起,英国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从事农业的人口,城镇居民也渐渐多于农村居民,限制粮食进口损害了占人口比例多数的工人,他们愤怒地认为自己被政府变相收取了食物税。


除了《谷物法》,1832年的《解剖法案》和1834年的《济贫法修正案》也引起了极大的民愤。前者允许无人认领的贫民尸体被用于医学研究,造成极大的恐慌;后者削减了对贫民的资助,要求他们必须卖命劳动才能领取救济。这些法律催生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有产者选出来的政府,只会替有产者谋福利,推行的政策对普通人越来越不公平。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让无产者也拥有投票权。于是宪章运动应运而生。


宪章运动得名于1838年伦敦工人协会发布的《人民宪章》。这份宣言模仿13世纪英格兰贵族为限制王权制定的《大宪章》,提出六大诉求: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采取无记名投票、取消参选财产限制、向下议院议员支付薪俸、选区人口规模必须大致相同、每年举行一次选举。《人民宪章》引起广大工人的共鸣,他们在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和格拉斯哥等城市举行了支援宪章运动的集会;1839年6月,代表工业重镇伯明翰的议员托马斯·阿特伍德(Thomas Attwood)向下议院提交了一封超过120万人联署的请愿信,要求启动修改相关选举法律的程序。这封请愿信被下议院拒绝,群情激昂的无产者在英国各地掀起此起彼伏的暴动和罢工。他们的抗争持续多年,但遭到英国政府残酷镇压,那些工人领袖有的锒铛入狱,有的被流放到澳大利亚,有的甚至惨遭车裂。


整个动荡的19世纪40年代,工人阶级最大的收获可能是《谷物法》的废除。1845年爱尔兰土豆歉收造成大饥荒,导致当地饿死了上百万人。这部恶法的弊端显露无遗,时任英国首相的罗伯特·皮尔良心未泯,不顾其保守党同僚的反对,坚决废止了《谷物法》。至于宪章运动的六大诉求,则无一得到回应,部分运动领袖开始寻找新的办法。爱尔兰政治家菲尔古斯·奥康纳(Feargus O’Connor)倡议成立土地合作社,由工人集资,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土地,然后再将土地分配给出资者,从而让他们获得投票权。1845年4月召开的宪章大会批准这项提议,随即成立民族土地公司(National Land Company)。但由于产权和分配存在诸多法律问题,先后只买下不到两千英亩土地,所以这条路显然也是走不通的。


1848年初,法国二月革命的成功让英国无产者生出了新希望。已于前一年在诺丁汉当选议员的奥康纳决定向下议院递交请愿信,消息传开后应者云集,短短几周内,超过500万人在请愿信上签名。在此期间,部分激进派准备发起暴力革命,积极进行军事操练。英国政府当局如临大敌,纠集8.5万名临时警察试图保卫伦敦。军方则声明参加请愿的人群不得接近议会大厦,否则将出兵弹压,甚至连维多利亚女王也逃到莱特岛暂避风头,以便局势不妙能够及时溜之乎也。当年4月10日,菲尔古斯·奥康纳在少数同袍的陪伴下,将请愿信送进威斯敏斯特宫,不出意料地再次遭到拒绝,史称“四月溃败”(April Fiasco)。《谷物法》废除以后,英国粮食价格逐渐下降,部分地纾解了艰难的民生。1849年澳大利亚和加利福尼亚的淘金潮增加了黄金供应量,前两年横扫欧洲的金融危机幸运地得到化解,作为当时世界上的头号殖民帝国,英国从新一轮经济繁荣中获益极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基于这些和其他原因,一度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从此风流云散,慢慢淡化成一段模糊遥远的历史记忆。


但对19世纪上半叶那些生活在英国—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