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神秘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阅读点亮生活!
作者:(法)儒勒·凡尔纳,李明辉译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01
书籍编号:30511018
ISBN:9787556807109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99494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小学
版权信息
书名:神秘岛
作者:(法)儒勒·凡尔纳
译者:李明辉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56807109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经典伴成长
阅读成长计划
◎全书导读
《神秘岛》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三部,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叙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5个被围困在南军城中的北方人趁着偶然的机会用氢气球逃脱,意外降落在一个荒岛上并克服了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故事。荒岛上什么都没有,但5个落难人并没有灰心失望,而是团结互助,以集体的智慧和劳动,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从赤手空拳一直到制造出陶器、玻璃、风磨、电报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不仅在一次意外中驯化了一只猿猴杰普,还挽救了在附近另一座孤岛上独居了12年而失去理智的罪犯艾尔通,使他恢复了人性,成为他们忠实的伙伴。他们还凭借智慧与神秘人的帮助打败了海盗。最后,他们登上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特指挥的“邓肯号”,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人物介绍
史密斯
45岁左右的工程师,学识渊博,热情乐观,见多识广,善于随机应变,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史佩莱
40来岁,《纽约先驱报》的通讯记者,精明强悍,体力充沛,办事敏捷,善于动脑,略通医术。
潘克洛夫
35岁,一名优秀的水手,体格强壮,皮肤黝黑,敢作敢为,幽默乐观,坦率正义,通晓各种技术。
赫伯特
15岁的孩子,酷爱博物学,很少有他认不出的动物和植物,天资聪慧,生性好学,是一个优秀的可塑之才。
◎图说经典
图①氢气球被风暴吹得快要掉下来了。乘客们觉得上面的危险总比海洋要小些,因此毫不犹豫地连最有用的东西都扔掉了,同时要想办法不让气球漏掉一点氢气,因为这氢气能维持他们不掉下海。
图②大家在沙丘后面发现了一个人,像熟睡一样躺着,而纳布跪在他旁边,是工程师史密斯!史佩莱立刻跪到史密斯僵卧着的身体旁边,把耳朵凑在他的胸前,努力倾听他是否有心跳声。
图③海豹到沙滩上来玩耍了,潘克洛夫突然站起来大吼一声,大家马上跑过去堵住海豹的退路,最后有两只海豹死在了沙滩上,其他的逃走了。
图④赫伯特突然喊道:“什么东西在那儿漂?”“是我们的平底船呀!”潘克洛夫停止了工作,他没有看错,那正是他们的平底船,应该是船上的绳索被岩石磨断了,就漂流了下来。纳布和潘克洛夫用长竿巧妙地把它搭住了,然后大家都到船上去了。
图⑤这时,一直站在船头的赫伯特突然大声喊道:“潘克洛夫,向风行驶!”赫伯特一边说,一边把一只手伸到水里去,捞出一只瓶子!他们拔开盖子从里面拿出一张纸来,上面写着:“遇难人……达抱岛:西经153度,南纬37度11分。”
图⑥史密斯弯下身来呼唤他:“艾尔通!”在这个时候能碰到还活着的艾尔通,史密斯的声音明显是激动的。艾尔通听见有人喊他,便睁开双眼,他呆呆地看看史密斯。
高空历险记
1865年那场令人难忘的飓风从东北方吹来,从3月18日到26日都在不停地怒吼着。它掠过1800英里的地带,给美洲、欧洲和亚洲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城市被摧毁,排山倒海似的巨浪冲毁了堤岸,有几百只船被抛上陆地,造成了好几千人丧命,这一场灾难绝对是空前绝后的。
3月23日下午四点钟的时候,从辽阔的太平洋上空传来令人惊悚的喊声:
“我们又在上升了吗?”
“不,史密斯先生!我们正在往下掉!”
“把所有占重量的东西都扔下去!所有的东西!”
激荡的高空中明显正演绎着惊心动魄的剧情。
一只氢气球,像个调皮的球被卷进了一股气流的旋涡中,它不停地转动着,并以每小时90英里的速度掠过天空。
气球的下边系着一只吊篮,里面坐着5个人。
这个气球是从极远的地方飞来的,飓风起的时候,以一昼夜2000英里的风速把它带了来,幸运的是,球上的人都平安无事,但他们明显不好过,氢气球正慢慢往下掉。
他们觉得上面的危险总比下面小些,因此毫不犹豫地连最有用的东西都扔掉了,同时要设法不让气球漏掉一点氢气,因为这氢气能维持着他们不掉下海。这一个夜晚他们都在为此而努力着。
终于,黑夜在激荡中过去了,黎明时分,一片片的轻云向更高处升去,飓风已经变成了“强风”。
将近十一点钟的时候,风力显得更加有气无力了,可是,就在这时候,气球却在慢慢地下降,并从球形变成了椭圆形,显然氢气已经不足,气球不可能再维持在更高的空中了。而他们底下连一个小岛也没有,只是一片汪洋,一望无际。
这时必须不惜任何代价阻止气球再往下降,不然随时都有被波浪吞没的危险。乘客们已经把仅存的能够使吊篮下坠的物品都扔掉了,他们在这紧急关头显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气球中的氢气还是不住地往外泄,并且在不停下坠的同时顺着东北风以极快速度移动。
我的天啊,这些不幸的人所处的境况是如此惊险!辽阔的大海上,仍然翻腾着惊涛骇浪!
午后一点钟,吊篮离水面已经不到600英尺了,如果在天黑以前还找不到陆地,那么他们肯定都要葬身海底了。
他们都是勇敢无畏、头脑冷静的人。他们没有一句怨言,一直努力想办法延迟降落的时刻,决心要奋斗到最后一分钟。
两点钟的时候,气球离水面仅仅400英尺了。
“东西都扔了吗?”
“不,还有一万金法郎。”说完,一个沉重的钱袋立刻落到了海里。
“还有什么可扔的吗?”
“有……吊篮!”
“让我们抓住网索,把吊篮扔到海里去吧!”
这的确是最后唯一可以减轻重量的方法了,说着系着吊篮的绳索就被割断了,这些人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接下来只好听天由命了。
乘客们爬上了气球网,紧紧攀住网眼,注视着下面的无底深渊,这时,气球总算上升了2000英尺。但是,才升上去没一会儿工夫,又开始下降了。
在四点钟的时候,气球又跌回了离海面500英尺的地方。这时,传来一声响亮的犬吠声。咦?原来飞航员们还带着一只狗!它叫托普。
“托普瞧见什么了?”一个人大声说。
接着,有人喜悦地喊道:“陆地!陆地!”
前面竟然出现了一片相当高的陆地,怪不得托普会兴奋而响亮地叫,不过这片陆地还在30英里以外。这样的话,就算气球能一直顺风飘去,至少也要一个小时才能到那里。
他们已经清清楚楚地望见了陆地,这是让他们兴奋的地方,但他们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是岛屿还是大陆,因为他们不知道飓风把他们吹到了地球的哪一个角落。可是,他们已经一刻都不能再待在漏气的气球上了,只能到那块陆地去,不管那里去得或去不得。
气球在五点钟的时候变得更贴近水面!汹涌的浪花好几次舔着网的下部,使它更加沉重,它就像一只受了伤的鸟,想要飞却又飞不高。半小时后,距陆地只剩一英里,但是气球已经快要不行了,只有上层还剩下一些气体,它褶皱不堪地悬在那里。飞航员们有半个身子都已经浸在海里了,汹涌的波浪冲击着他们,这令他们太难受了。
又过了一会儿,气球的气囊变成了一个口袋,风像吹着船帆一样使它往前飘过去。也许,它能就这样到达陆地呢,飞航员们欣喜地想着。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离岸只有大概400米的时候,原以为决不能再飞的气球,在一个巨浪的打击下,竟出人意料“嗖”地一下子升了起来。这真的是太棒了!一会儿工夫,它就高升到了1500英尺的上空,在那里它遇到一阵风,但这阵风并没有把它吹上岸,反而吹得它沿着海岸线飘走了。
好在两分钟以后,它又斜转了回来,最后降落在一个海浪冲击不到的沙滩上。4个人都松了一口气,然后彼此协助从网眼里脱出身来。这时气球由于失去了重量,又被风吹起来,像片轻盈的羽毛,一会儿便消失在空中。
这4个历险的人脚一踏上陆地,就发觉少了一个伙伴,吊篮上明明有5个人跟一条狗的啊!他们马上同声喊道:“我们要救他!我们要救他!”
失踪的那个人一定是在浪涛冲击气球网的时候被卷到海里去了,气球正因为这样才减轻了重量,才会在着陆前不久突然一下子上升的啊!
咦,失踪的那个人是谁呢?其实,他们根本不是什么气球飞航员,而是一群战俘。他们出生入死已经有几百次了,所以才敢用这种奇怪的办法逃脱。
然而他们是从哪里逃跑出来的?又怎么会想到用这种办法逃跑呢?
【要点思考】
1.气球上的乘客为什么要不断地把吊篮里面的东西扔掉呢?最后,他们怎样了?
2.从这些乘客和暴风的搏斗中,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特点?
3.你能够想象一下,这几个战俘是从什么地方逃出来的,又是怎样乘着氢气球逃跑的吗?
逃跑计划
其实气球上的几个人的逃跑经过是这样的:
3月20日那天,他们逃出了里士满,在空中飞行了5天。在可怕的南北战争期间,里士满是南方的要塞,当时正被尤利斯·格兰特将军的部队包围。
2月间,格兰特将军打算占领里士满,可是没有成功,结果他手下的几个军官落到敌人手里,被囚禁在城内。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联邦参谋部的赛勒斯·史密斯。
史密斯是马萨诸塞州人,约45岁,他是一位拥有渊博知识的工程师,他的两眼炯炯有神,而且热情乐观、见多识广,善于随机应变,在任何紧要关头,他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史密斯就是勇敢的化身,他参加过南北战争的数次战役,但是,在里士满战场上他受伤被俘了。就在他被俘的那一天,《纽约先驱报》的通讯记者吉丁·史佩莱也落到南军手里,他是奉命跟随北军做战地报道的。
史佩莱是一位有名的记者,大约有40岁。淡红色的胡须围绕着他的面庞。他只要目光一扫,就可以把一切景象一览无余了,因为他眼光坚定,而且变化迅速。
他参加过多次战役,是一位浑身是胆的战地记者,惯于在枪林弹雨中写稿。危险,不过是他手中最好的报道资料。
同时他很聪明,有一次,他为了让自己的报社抢得一场战役结果报道的先机,在向他的报社发了新闻稿后,接着占线一直发《圣经》的前几章,而不让别的记者向他们的报社发新闻稿。虽然最后花费了2000美元,但《纽约先驱报》首先登载了这个消息。
他被俘的时候,正在描写战役,他的笔记簿中的最后一句话是:“一个南军正拿枪对着我……”幸亏那个南军的兵士并没有打中他。
史密斯和史佩莱过去只是互相听闻,没有见过面,而现在他们都被押送到了里士满。史密斯的伤很快就痊愈了,养伤期间他与史佩莱结识了,而且他们产生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逃回格兰特的军中去,这使他们成为好朋友。
一天,史密斯散步时遇到了一个昔日的仆人,他是一个愿意为史密斯竭尽忠诚的奴隶。他大约有30岁,勤恳而诚实,平时总是和颜悦色,他的名字叫作纳布加尼察,但他更喜欢人们叫他纳布。
史密斯在信仰上和道义上都反对奴隶制,所以早就给了纳布自由。但由于纳布是在史密斯家出生和长大的,所以他一直把史密斯当主人,他听到主人被俘的消息,就毫不犹豫地离开了马萨诸塞来到里士满,凭着他的机智,冒了二十多次的生命危险之后,终于潜入了里士满。但要想再溜出去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北军战俘被看守得非常严格。史佩莱就曾经尝试了几次逃离,但都被不能克服的障碍阻挡住了。
围困还在继续,同样离开不了的南军也迫切希望和外界取得联系,其中约拿旦·福斯特就是南军中一个有特别热切希望的人。里士满的总督也很想和李将军取得联系,并把当地的情况告诉他,以便迅速得到援兵。福斯特就建议利用氢气球越过包围线,直达南军的兵营。
总督批准了这个计划,制造了一只氢气球供福斯特使用,另外还派了5个人做他的助手。他们携带了武器和干粮,以备不时之需。
气球预计在3月18日起航。起飞必须在夜间进行,还要有和缓的西北风,这样他们可以更快到达李将军的军营。
但是,从18日起刮的分明是飓风。福斯特只好延期动身,这种险恶的天气可不能冒险。
气球灌足了气,放在广场上,只等风势稍弱,就要起航。但两天过去了,天气并没有什么转变,到了20日的早上,暴风愈加猛烈,气球更不可能起飞了。
那天,史密斯在一条大街上被一个水手喊住了,他名叫潘克洛夫,潘克洛夫是美国的北方人,年纪大约35岁,体格强壮,并且很帅。他航遍了各大洋,像只海鸥,见识过各种风暴。年初的时候,他带着一个15岁的叫赫伯特·布朗的新泽西男孩到里士满来办事,赫伯特是一个船长的儿子。
水手听说过史密斯的大名,一见面,就直截了当地向史密斯招呼道:“先生,你打算逃跑吗?”
“什么时候?”这句话显然是脱口而出的,说完史密斯用敏锐的眼光打量了一下水手爽朗的面孔,最后他确信对方是一个真诚的人。潘克洛夫对他做了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好让史密斯相信他。
“可是我们用什么方法?”史密斯问。
“用那只氢气球……”
潘克洛夫的话没有说完,史密斯就明白他的意思了,他立刻把潘克洛夫拉到自己住的地方去。在那里,这位水手说出了他的计划。
史密斯的眼中闪耀着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