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进口原版 > 医学 > 金针王乐亭经验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金针王乐亭经验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金针王乐亭经验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金针王乐亭经验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张俊英,陈湘生等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1-01

书籍编号:30484260

ISBN:9787117208567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16098

版次:1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医学

全书内容:

金针王乐亭经验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王乐亭简介


金针王乐亭经验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北京中医医院原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王乐亭教授,生于公元1895年10月19日,河北省香河县王指挥庄人。中国大学毕业,在公元1929年正式考取针灸医师执照,并取得独立开业的许可证。从事针灸临床50多年,是全国闻名的“金针大师”。

王乐亭教授生前曾任北京市中医学会针灸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宣武区人民代表,宣武区政协委员,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

于1984年2月25日病逝,享年90岁。

王乐亭教授以六寸金针专治瘰疬而得名,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已是誉满京城,妇孺皆知,声传海外,人们称赞他为“金针大王王乐亭”,并荣得国际友人专访,英国皇家协会颁发专家证书。在此期间曾被养浩庐中医院聘请任针灸科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受聘于北京市中医第二门诊部任针灸顾问,以后又参加北京中医医院工作。

出版说明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社先后组织出版了一些著名老中医经验整理著作,包括医案、医论、医话等。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批著作对我国现代中医学术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整理出版著名老中医经验的重大意义正在日益彰显。这些著名老中医在我国近现代中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当中的代表如秦伯未、施今墨、蒲辅周等著名医家,既熟通旧学,又勤修新知;既提倡继承传统中医,又不排斥西医诊疗技术的应用,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的著作多成于他们的垂暮之年,有的甚至撰写于病榻之前。无论是亲自撰述,还是口传身授,或是由其弟子整理,都集中反映了他们毕生所学和临床经验之精华。诸位名老中医不吝秘术,广求传播,所秉承的正是力求为民除瘼的一片赤诚之心。诸位先贤治学严谨,厚积薄发,所述医案,辨证明晰,治必效验,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其中也不乏具有创造性的建树;医话著作则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是学习中医的难得佳作,为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

由于原版书出版的时间已久,今已很难见到,部分著作甚至已成为中医读者的收藏珍品。为促进中医临床和中医学术水平的提高,我社决定将部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医名著编为《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并分辑出版,以飨读者。

第一辑 收录13种名著

《中医临证备要》 《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蒲辅周医案》 《蒲辅周医疗经验》

《岳美中论医集》 《岳美中医案集》

《郭士魁临床经验选集——杂病证治》

《钱伯煊妇科医案》 《朱小南妇科经验选》

《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 《赵锡武医疗经验》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皮肤外科》

《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

第二辑 收录14种名著

《中医入门》 《章太炎医论》

《冉雪峰医案》 《菊人医话》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刘奉五妇科经验》

《关幼波临床经验选》 《女科证治》

《从病例谈辨证论治》 《读古医书随笔》

《金寿山医论选集》 《刘寿山正骨经验》

《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 《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

第三辑 收录20种名著

《内经类证》 《金子久专辑》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陈良夫专辑》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 《杨志一医论医案集》

《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

《赵绍琴临证400法》 《潘澄濂医论集》

《叶熙春专辑》 《范文甫专辑》

《临诊一得录》 《妇科知要》

《中医儿科临床浅解》 《伤寒挈要》

《金匮要略简释》 《金匮要略浅述》

《温病纵横》 《临证会要》

《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第四辑 收录6种名著

《辨证论治研究七讲》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

《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医学三字经浅说》 《医学承启集》

第五辑 收录19种名著

《现代医案选》 《泊庐医案》

《上海名医医案选粹》 《治验回忆录》

《内科纲要》 《六因条辨》

《马培之外科医案》 《中医外科证治经验》

《金厚如儿科临床经验集》 《小儿诊法要义》

《妇科心得》 《妇科经验良方》

《沈绍九医话》 《著园医话》

《医学特见记》 《验方类编》

《应用验方》 《中国针灸学》

《金针秘传》

第六辑 收录11种名著

《温病浅谈》 《杂病原旨》

《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 《东垣学说论文集》

《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 《潜厂医话》

《中医膏方经验选》 《医中百误歌浅说》

《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 《赵文魁医案选》

《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

第七辑 收录15种名著

《伤寒论今释》 《伤寒论类方汇参》

《金匮要略今释》 《杂病论方证捷咏》

《金匮篇解》 《中医实践经验录》

《罗元恺论医集》 《中药的配伍运用》

《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 《针灸歌赋选解》

《清代宫廷医话》 《清宫代茶饮精华》

《常见病验方选编》 《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

《新编经验方》

第八辑 收录11种名著

《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读书教学与临症》

《陆银华治伤经验》 《常见眼病针刺疗法》

《经外奇穴纂要》 《风火痰瘀论》

《现代针灸医案选》 《小儿推拿学概要》

《正骨经验汇萃》 《儿科针灸疗法》

《伤寒论针灸配穴选注》

第九辑 收录11种名著

《书种室歌诀二种》 《女科方萃》

《干祖望医话》 《名老中医带教录》

《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 《疑难病证治》

《清宫外治医方精华》 《清宫药引精华》

《祝谌予经验集》 《疑难病证思辨录》

《细辛与临床》(附 疑难重奇案七十三例)

第十辑 收录7种名著(刘渡舟医书七种)

《伤寒论十四讲》 《伤寒论通俗讲话》

《伤寒论诠解》 《新编伤寒论类方》

《经方临证指南》 《金匮要略诠解》

《肝病证治概要》

第十一辑 收录8种名著

《董德懋内科经验集》 《金针王乐亭经验集》

《何任医论选》 《月经病中医诊治》

《黎炳南儿科经验集》 《黄绳武妇科经验集》

《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 《中医美容笺谱精选》

这些名著大多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至90年代在我社出版,自发行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其中多数品种的发行量达到数十万册,在中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和促进中医事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为使读者能够原汁原味地阅读名老中医原著,我们在重刊时尽可能保持原书原貌,只对原著中有欠允当之处及疏漏等进行必要的修改。为不影响原书内容的准确性,避免因换算等造成的人为错误,对部分以往的药名、病名、医学术语、计量单位、现已淘汰的临床检测项目与方法等,均未改动,保留了原貌。对于原著中犀角、虎骨等现已禁止使用的药品,本次重刊也未予改动,希冀读者在临证时使用相应的代用品。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年9月

张俊英简介

针灸专家金针王乐亭是我公爹。住在北京市宣武区教坊大六条12号,新中国成立前在家看门诊。

我父亲张惠增(已故),和王老往来密切。王老有独子王德福(已故),我为张家独女,由父母之命而与其结婚。

其时正逢北京解放,婚后随王老学习针灸。在门诊边学习,边工作。1956年,经北京市卫生局考试合格,正式在家挂牌门诊。上午由王老看门诊,我在身边佐诊学习,下午由我本人值守门诊,晚上出诊。

王老在家看门诊时期,由于业务繁忙,身边又培养许多弟子,王老除看门诊外,还负责许多社会活动、会议。王老分配,外边活动能代理的由我负责,另外有许多抄写、记录等事项由陈湘生负责。

1956年,王老正式参加北京中医医院工作,任针灸科主任。

1959年我参加北京市宣武区广内医院针灸科工作,陈湘生大夫也参加本院针灸科工作,在菜市口门诊部。

我和陈大夫现在都已退休,为了发扬针灸事业,为了报答尊师的教导,使王老50多年的临床宝贵经验不至于埋没,愿意把王老的遗作整理出书,使学习针灸之人得到有益的参考。

张俊英


2003年6月13日

陈湘生简介

20世纪50年代初,我拜针灸专家王乐亭为师,随师佐诊5年。张俊英大夫比我入室早,是我的师姐,每日随师佐诊。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们参加市卫生局中医考核,经考试合格,准予开业。以后我们又先后参加到北京市宣武区广内医院一起工作,达30余年。我1991年退休。

在1995年为纪念恩师、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金针大师王乐亭诞辰100周年时,我与张俊英大夫共同研究,计划把恩师生前之著作及课徒论文材料集中起来编纂成册,刊行于世。为了不把这些资料埋没,我们愿意在有生之年无偿地奉献于中医界,让它发扬光大,造福人类,以兹对恩师的缅怀。

陈湘生


2003年6月

前 言

金针大师王乐亭是北京的针灸名家,对于中医理论及针灸方面的研究有较深造诣。他于1984年2月25日病逝,享年九十岁。回忆先师,他教诲我们的那种严肃、认真、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在眼前。

先师博览群书,兼收并蓄,对技术精益求精,尊古而不拘泥于古,结合自己心得,而有独创之见。先师生前曾出版《金针王乐亭》一书,是北京中医医院组织编写,然而这仅是先师一生中的部分医学资料。由于先师早年诊务繁忙,无暇撰述,故漏略尚多,我们对此感到可惜。

我辈在随师佐诊时,曾记录一些先师医话、临床验案笔记,及先师几十年的临床学术报告、论文等等,又经吾辈在临床实践证明,到现今仍有应用价值。吾辈现已退休,且年已过花甲,愿在有生之年,把先师的中医理论及针灸经验介绍出来,为发展、提高针灸学术做点滴贡献。1995年是先师100周年诞辰,为纪念、缅怀先师,我们整理出这本小册子,定名《金针王乐亭经验集》。内容全是先师几十年的工作总结,有“六寸长针治疗瘰疬”、“论中风十三治”、“老十针”、“督脉十三针方”、“痿躄十一套治疗法则”、“王氏夹脊方”、“五脏俞加膈俞”等等。

总之,先师所以在中医针灸学术方面取得精深造诣和卓越的成就,与他治学严谨、坚持实践和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他是一位对中医针灸学术有所发展,对培养中医人才有所贡献的针灸学家,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寄予深切怀念的。由于笔者水平所限,对先师医学理论和经验学得不透,领会不深,书中难免有遗误之处,敬希同道及广大读者指正。

金针王乐亭弟子 张俊英 陈湘生


2003年1月6日

第一篇 临床常见疾病


感 冒

本病由于感受风寒或风热而引起,受外邪侵袭人体而发病。感冒主要分风寒、风热两大类型,在临床比较多见。

(一)风寒型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流涕,肢节酸痛或兼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解表、疏风、散寒之法。针刺用泻法。

处方:风府,风池,风门,列缺,合谷,复溜。

随症配穴:头痛加太阳,鼻塞流涕加上星,外迎香透内迎香。

方解:风府、风池、风门三穴,以疏风、散寒、解表。列缺止咳嗽。合谷、复溜有发汗、散寒之功效。

(二)风热型

症状:发热恶风,汗出,头胀,口干,咳呛,喉干燥或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用驱风、散热之法,针刺用泻法。

处方:大椎,风门,曲池,合谷,少商。

方解:大椎是督脉与诸阳之会,风门又名热府,是太阳膀胱经之穴,皆是退热、疏风的要穴。曲池、合谷能清营卫之风热。少商点刺出血,以清肺经风热而止咽喉痛。

随症配穴:头痛头晕加百会、太阳,胸闷、恶心加内关穴。

咳 嗽

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咳嗽是因感受风寒或风热而引起。肺主气,司呼吸,肺开窍于鼻,合于皮毛。肺气受邪而不能宣发,气逆而失于清肃而成咳。“有声无痰”为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呼吸困难谓之喘。多属于实证。久治不愈,大多属于虚证。内伤咳嗽,是因肺阴虚,或脾阳不运,脾虚生湿,湿聚成痰,肺气不降,而影响脾肾两脏。如《医学入门》所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上不制水。肾者主纳气,以水不能归源,水泛为痰。肺、脾、肾三脏,在生理上和病理上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景岳全书》讲:“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然,盖痰即水也。”所以说虚证多见于脾肾也。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一)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分风寒、风热两类型。

1.风寒型

症状:发热、恶寒,咳嗽不畅,头痛,鼻塞,舌苔薄白,脉浮。

治法:风寒咳嗽针灸并用,风热咳嗽只针不灸,治以宣肺、清热、解表之法。

处方:列缺,合谷,风门,肺俞,尺泽。

方解:合谷、列缺为疏风解表,风门、肺俞是治风寒咳嗽之要穴,尺泽能清肺热止咳。

2.风热型

症状:发热,不恶寒,口渴,咳嗽痰黄,舌苔淡黄,脉浮而数。

治法:清热、解表、化痰之法。

处方:曲池,合谷,天突,鱼际。

方解:肺气不宣,蕴而生火。肺属金受火克,失其清肃下降。肺与大肠相表里,曲池、合谷有清热、解表之功。天突为任脉穴,有开胸、化痰、降肺之逆气之效。鱼际能清肺燥、生肺阴。

(二)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分为肺阴虚、脾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