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新知 > 工业技术 > 走近工业互联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走近工业互联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走近工业互联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走近工业互联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王峰,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2-01

书籍编号:30469073

ISBN:9787115500168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9831

版次:

所属分类:科学新知-工业技术

全书内容:

cover






内容提要


本书按时间维度记述了2015年以来工业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大事件,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根据个人的理解,探讨了工业互联网兴起的时代背景、内在特点、产业趋势等话题。


本书适合希望快速了解工业互联网发展进程与基本情况的读者阅读。

《信息通信技术普及丛书》编委会


主编:苗建华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会长


副主编:刘桂清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顾晓敏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中新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同须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


张涌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院长


执行主编:柏国林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秘书长


编辑组


组长:赵俊湦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综合业务发展部主任


副组长:冯志宏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综合业务发展部副主任


刘婷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综合业务发展部副主任


王建军 人民邮电出版社信通传媒图书出版中心主任

前言


过去几年,中国制造业随着经济发展整体步入新常态,处于一个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过程。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火热发展,给新动能的塑造提供了新的可能。政府和产业界开始相信,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于是,美国提出的工业互联网常常与德国提出的工业4.0并列出现在佐证这一判断的论述中。然而,与德国政府明确将工业4.0作为国家力推的战略工程不同,美国政府从未发布过以工业互联网为名的国家战略。工业互联网一开始更像是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他的合作伙伴们高调宣传的商业愿景,就像IBM曾经提出的“智慧地球”那样。于是,“什么是工业互联网”“要不要发展工业互联网”“怎样发展工业互联网”开始引发越来越多相关人士和组织的思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企业,也开始对标国外的模板,尝试打造、宣传自己的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的热度不断提升,到2017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工业互联网频频“上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掀起了又一波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高潮。工业互联网不再只是少数“圈内人”关注的对象,也开始引起越来越多“圈外人”的好奇。


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工业互联网的相关研究,有幸得到人民邮电出版社王建军主编的邀请,写一本关于工业互联网的普及读物。收到这样的邀请,笔者诚惶诚恐,感觉实难胜任。按照《指导意见》和官方解读的说法,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的产物,是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由此不难想象,工业互联网涉及的点和面极其庞杂。从技术层面来看,工业互联网与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软件、工业控制等各大学科都有关联,每一学科都包含了细分的门类,每一门类都既涉及基础又涉及前沿,各学科之间又有紧密的交叉;从产业层面来看,工业互联网包含了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企业管理、国际比较、新经济等诸多方面。对于其中的任何一个点,如果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积累,就无法写得深入浅出,更不要说写好整个体系。笔者自知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绝不敢妄言,误导读者。于是,笔者以目睫之论,对工业互联网领域近些年发生的林林总总的事件加以“穿凿”,写成这本关于工业互联网发展历程的小册子,文中夹杂一些个人浅显的见解,或许能让读者在闲暇之余略窥工业互联网的二三事。


在本书中,笔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对于“Industrial Internet”这个英文原始表述,应当是译为工业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它与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信息物理系统等概念有什么区别,它应该姓“工”还是姓“互联网”,这些都是研究工业互联网的学者、机构热议的话题。在工业互联网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共性的趋势,那就是将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融入生产体系、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中,实现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的循环与贯通,构建物质空间与数字世界的映射交互,将数据这一被誉为“石油”“金矿”的资源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将只有机械动作而缺乏“灵魂”的机器设备赋予智慧,从而进一步将人们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创造新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业互联网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以什么名字出现并不重要,它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二是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工业互联网可以说是一个“舶来词”,但却绝不完全是“舶来品”。对于我国来说,工业互联网有其独特的价值。我国制造业大部分处于“2.0”阶段,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与发达国家以及与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工业互联网无疑为深化企业的信息网络化发展和相关解决方案提供商带来了新的机遇。长期以来,工业软件在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工业软件又由于涉及大量行业机理,开发门槛远远高于一般的商业软件和民用软件,企业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的常用软件绝大多数依赖进口,工业互联网无疑为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电信业在行业发展规律、外部竞争等多方因素的作用下,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在承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盈利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工业互联网无疑为电信运营商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更重要的是,工业互联网为要素资源配置优化、技术资金人才由2C端向2B端流动平衡、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机遇。正因如此,我国的工业互联网综合了国际发展的主流趋势与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具备着更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三是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工业互联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工业互联网的美好蓝图,却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绘制的。例如,GE这样的百年强企,近年在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道路上也频频遭遇波折。人们在谈到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时候,常常类比过去历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辉煌,却很少提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经历了百年的艰难反复。政策效应的释放,使广大地方、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热情空前高涨。但工业互联网究竟该如何落地,究竟可以达到何种成效,短期迸发出的热情能否转化成为长期持续的动力,实现“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的变革又要经历多么漫长的探索,恐怕很难有人能说清楚。当下,无论是技术还是生态,无论是产品还是应用,距离美好的愿景都还有着相当远的距离。墉基不可仓促而成。真正改变人类进程的创新,没有一项不是经历漫长的摸索、反复的试错、持续的投入,工业互联网也不例外。


笔者深知自身的积累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最后,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王建军主编的帮助,感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何霞副总工,以及我的好友——杭州昱石科技首席产品官高宇、蚂蚁金服数据技术专家侯辉超在技术方面给予的指导与启示。


作者


2018年8月30日

第1章 2015——来龙去脉,互联网浪潮下的新工业革命


没有互联网的制造业是没有希望的,当然没有制造业的互联网更没有希望……制造业必须要学会拥抱互联网,未来不会存在着Made in China、Made in USA,未来的制造业是Made in Internet……而且未来的制造业……本质上是个服务业,它不是一个纯制造业……


——马云[1]


1.从“互联网+”开始


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GDP增速开始逐年减缓,从10.6%滑落至2015年的6.9%,如图1-1所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5.7%下滑至6.1%,如图1-2所示。电信业的下降更为严重,全国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率从2011年的10.0%下滑至2015年的0.8%,与同期GDP增速之间的差距拉大到约6个百分点。这些数字成为了经济新常态的缩影。


与总体经济指标回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互联网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14年,全国互联网服务业总规模接近9000亿元,同比增长35.3%,是基础电信业增速的13倍。2015年,互联网收入更是突破万亿元大关,在信息通信行业占比达到60%。2014年,我国互联网公司共披露投/融资903起,投资总额达到2250亿元。截至2015年6月30日,我国共有92家互联网企业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总市值达到4.76万亿元。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稳定处于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列,而在市值前30位的互联网企业中,中国的数量也仅次于美国。

走近工业互联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1 全国GDP情况

走近工业互联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2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情况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网络购物消费者超过4亿人。2015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到4×104亿元,位居世界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05亿元,居世界第二。这意味着,网络零售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3.3%。不仅仅是网购,移动支付、短租、网约车、自媒体等,都在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与此同时,消费端的变化开始向生产端蔓延。一些传统企业开始尝试重构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企业从推广、销售、配送、售后等下游环节不断向研发、生产、管理等内部环节渗透。就业,这个关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也随着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的普及,发生了改变。一方面,互联网给零售、出租车等传统行业带来了冲击,结构性失业似乎不可避免;另一方面,互联网又带来了更为多元的就业方式,创造出更多新的就业岗位,“众包”“创客”“威客”等开始兴起。某咨询公司2015年发布的《互联网时代的就业重构—互联网对中国社会就业影响的三大趋势》指出,2014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直接创造了约170万个就业机会。


从消费到生产,从就业到投资,互联网带来的改变让人们感受到了新动能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互联网+”的兴起有很多外在的原因,包括资本的密集投入给互联网行业的壮大注入了底气,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给了互联网行业生存的基础,但归根结底,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因素,还是高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本身具备了为各行各业提供通用支撑服务的能力。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以下4个特点。


(1)网络“三高”化——高速率、高覆盖、高效能


全球48%的人口已接入互联网,但仍然有约39亿人无法获得互联网服务。因此,人们要不断推动网络基础设施朝着速度更快、覆盖更广、体验更好、质量更高的方向发展。目前,156个国家推出了自己的国家宽带计划[2]。而“宽带”本身,已经开始被重新定义。2015年1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将宽带基准由下载速率4Mbit/s、上传速率1Mbit/s提高到实际下载速率至少为25Mbit/s、实际上传速率至少为3Mbit/s。移动通信也在不断升级。同样在201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了5G愿景研究,确立了支持增强移动带宽、海量机器通信和超高可靠性低时延通信三大应用场景,并于2015年11月正式批准将“IMT-2020”作为5G的官方名称。5G将实现广域覆盖下的用户体验速率达到100Mbit/s,是4G的100倍,峰值速率达到20Gbit/s,每平方千米的连接密度达到百万台设备,可满足500km/h的高速移动。在局域网技术方面,为解决传统以太网“尽力而为”传输方式难以保证实时性和传输可靠性等问题,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已经持续10年致力于制定新的网络标准—时间敏感网络。这种最初为满足音/视频传输需要的新型技术标准,由于时间上更加精准、更加可靠,开始在汽车控制、工业控制等领域引起关注。


(2)终端多样化


终端是网络上的一类特殊节点,它们是处于网络最外围、最边缘的设备。终端与网络相伴相生。智能手机发布之前,大部分的终端还局限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打印机这些固定设备。智能手机发布之后,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就此开启,智能手机也成为了全球商业化最成功、普及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移动终端。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68亿台,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96亿台,占全国手机市场总量的86.4%[3]。智能手机的成功给整个电子行业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而Android和iOS两大操作系统的生态化蔓延,低功耗芯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