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及应用(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及应用(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陈孟建,吴龙,刘晓刚、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01
书籍编号:30467824
ISBN:978712123134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24075
版次:3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职/高职
版权信息
书名: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及应用(第3版)
作者:陈孟建 吴龙 刘晓刚 等
ISBN:9787121231346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前言
本书第2版于2010年出版,至今已近四年了,四年来经全国各地广大读者的使用,受到了好评,在这期间也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在多位教师、读者以及出版社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之下,我们特此对本书第2版进行了修订。
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作为企业级重要的管理工具之一,ERP解决方案被中国企业普遍采用,但是很多却难以完全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继业界倡导“适合中国国情的ERP”之后,新一代ERP又迎来了“行业应用”的新阶段。这一新阶段不但迎合了企业个性化、集成协同管理之需,而且企业在选择这种类型的软件后,无需放弃既有的管理经验和优势,避免无效的资金人力投入,确保ERP软件功能的成熟度、灵活度、可扩展性以及个性化。为了使广大学生能适应新一代ERP的需要,我们在本次修订工作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1)在书写手法上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老师,真正做到观点新颖,论述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可读性好、实践性强。
(2)调整了大部分章节的内容。
(3)删除了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的内容。
(4)新增了第10章“新一代ERP系统”的内容。
(5)对某些章节的案例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6)更新了所有章节的习题内容。
总之,我们尽量保持原书的固有风格,既能方便学生的学习,又能方便教师的教学,希望能够给广大读者带来更大的帮助。
本书由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陈孟建、刘晓刚以及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吴龙、刘昀等老师共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陈奕婷、李锋之、刘逸平、邹玉金、童红斌、袁志刚等专家、教授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还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4年5月于杭州
第1章 认识ERP
学 习 目 标
知识点
● ERP的思想和内涵
● ERP软件系统功能
● MIS、MRP、MRP Ⅱ、ERP等发展阶段的管理思想
能力点
● ERP实施过程
● 中小企业ERP选型
● ERP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第一节 ERP概念
情景案例
杭州金鱼集团公司为了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决定使用ERP软件,由朱雪峰负责此项工作。
会议结束后,朱雪峰组建了ERP建设团队,从基础知识开始学习认识ERP,打算利用一年的时间完成此项工作。
任务思考
1.朱雪峰应如何组织学习,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ERP?
2.朱雪峰怎样确保学习质量?
任务分析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的英文缩写,是一个庞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ERP已经在中国的制造企业中得到了深化应用,也在其他行业的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成功应用ERP系统所带来的效益已得到国内外制造企业的普遍认可。那么如何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ERP呢?
首先,对ERP的学习了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同了解它的人——任何人都可以,所有人都可以包括在内——进行交谈了。这些人可以是合作伙伴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是有经验的咨询顾问,还可以是你的同行。其次,扩大知识面,全面接触ERP的相关观点。可以找到很多关于ERP的杂志、电子刊物和书籍。通过在线搜索,还可以找到近五年内更为丰富的阅读材料。从中挑选一些精华内容进行阅读。
一、ERP的定义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IT公司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预测在今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的变革,而提出了这个概念。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它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质、过程运作管理、以及调整报告等。
ERP的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是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换言之,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等进行规划,以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运用ERP软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内部业务操作合理化;运用功能丰富的协作/合作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在行业跨合作企业群体和贸易伙伴之间的管理水平,扩展企业竞争空间,提高综合能力,企业实施ERP前后的模块如图1.1所示。从图中可知,实施ERP前的企业领导与员工的关系是层次关系,而实施ERP后则是平等关系。
图1.1 ERP实施前后模块对照图
具体来讲,对ERP有以下几种认识:
(1)ERP给出了新的结构,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及供应商的资源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思想。
(2)ERP的主要宗旨是充分调配和平衡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从而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ERP集各种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了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概括地说,ERP是一个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是一个软件产品,是一个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二、ERP的功能特点
ERP具有以下几个功能特点:
(1)ERP更加面向市场,面向经营,面向销售,能够对市场做出快速响应;它融入了供应链管理的功能,更强调供应商、制造商与分销商之间的新型伙伴关系,并且支持企业后勤管理。
(2)ERP更强调企业流程与工作流,通过工作流实现企业的人员、财务、制造与分销之间的集成,支持企业过程重组。
(3)ERP更多地强调财务,具有较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这使得价值管理概念得以实施,使得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更加有机地结合。
(4)ERP较多地考虑人力资源在生产经营规划中的作用,也考虑了人员培训的成本等。
(5)在生产制造计划中,ERP支持MRPⅡ与JIT(Just in Time)的混合生产管理模式,也支持多种生产方式(离散制造、连续流程制造等)的管理模式。
(6)ERP采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如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结构、面向对象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多数据库集成、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及辅助工具。
此外,一些ERP系统还包含了金融投资管理、质量管理、运输管理、项目管理、法规与标准、过程控制等补充功能,使得企业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更加有机地集成。它能更好地支持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的集成,并将给企业带来更广泛、更长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ERP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自从制造业出现以来,大部分企业都具有基本相似的运营目标,即在给定资金、设备、人力的前提下,达到尽可能大的有效产出,或寻求最佳的投入/产出比。就其外延而言,是为了获得利润;就其内涵而言,是为了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ERP管理思想与技术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变革,从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到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再到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Ⅱ),最后发展到企业资源计划ERP。ERP技术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MIS→MRP→MRPⅡ→ERP。
(一)管理信息系统(MIS)阶段
1.MIS的主要任务
从概念上讲,管理信息系统由4个部件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它们之间的联系如图1.2所示。
图1.2 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图
由图1.2中可知,信息源是信息的产生地;信息处理器负责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它利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和维护。
管理信息系统辅助企业完成日常结构化的信息处理任务。一般认为,MIS的主要任务有如下几方面。
(1)对基础数据进行严格的管理,要求计量工具标准化、程序和方法被正确使用,使信息流通渠道顺畅。有一点要明确:“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也是垃圾”,即必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
(2)确定信息处理过程的标准化,统一数据和报表的标准格式,以便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数据库。
(3)高效地完成日常事务处理业务,优化分配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4)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包括现在的和历史的数据信息等),运用各种管理模型,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对管理和决策工作加以支持,以便实现组织的目标。
2.MIS的特点
(1)MIS是一个人机结合的辅助管理系统。管理和决策的主体是人,计算机系统只是工具和辅助设备。
(2)MIS主要用于解决结构化问题。
(3)MIS主要用于完成例行的信息处理业务,包括数据的输入、存储、加工、输出,生产计划的制订,生产和销售数据的统计等。
(4)MIS可以高速度、低成本地完成数据处理业务,追求系统处理问题的效率。
(5)其目标是要实现一个相对稳定、协调的工作环境。因为系统的工作方法、管理模式和处理过程是确定的,所以系统能够稳定协调地工作。
(6)数据信息成为系统运行的驱动力。因为信息处理模型和处理过程的直接对象是数据信息,只有保证完整的数据资料的采集,系统才有运行的前提。
(7)在设计系统时,强调应用科学、客观的处理方法,且系统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
3.MIS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一般被认为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从信息处理的工作量看,信息处理所需资源的数量是随管理任务的层次而变化的。在一般的层次,业务处理的信息处理量较大,而业务的层次越高,信息量越小,形成如图1.3所示的金字塔形的结构。由图可见,塔底部的业务量最大,是一种基层的管理工作,从业务处理、运行控制到管理控制,表示明确的管理和决策过程,是一个结构化的决策过程;而塔顶部的业务量最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是一个非结构化的决策过程。
一个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可分解为以下4个基本部分。
(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部分。电子数据处理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收集、输入,数据库的管理、查询、基本运算、日常报表的输出等任务。
(2)分析部分。分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在EDPS基础之上,对数据进行深加工。例如,运用各种管理模型、定量化分析手段、程序化方法、运筹学方法等对组织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3)决策部分。MIS的决策模型多以解决结构化的管理决策问题为主,其决策结果要为高层管理者提供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图1.3 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结构
(4)数据库部分。数据库主要完成数据文件的存储、组织、备份等功能,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
此外,一个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管理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纵向子系统,主要的子系统有以下几种。① 销售与市场子系统。其功能包括创立订单、撤销订单、销售计划的制订、销售状况分析、顾客信息的管理和销售合同的管理等。② 生产管理子系统。其功能包括物料需求计划的制订、生产计划的安排、生产调度和日常生产数据的管理分析等。③ 物资供应子系统。其功能包括采购、收货、发放、库存控制、库存台账的管理、订货计划的制订和仓库自身管理等。④ 财务会计子系统。其功能包括财务账目管理、生产经营成本管理、财务状况分析和财务计划的制订等。⑤ 人事管理子系统。其功能包括人员的档案管理、人员考勤情况管理、人员各种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人员培训计划的制订等。⑥ 高层管理子系统。其功能包括信函和备忘录及高层领导向各职能部门发送的指示、信息动态查询、决策支持等。⑦ 信息处理子系统。其功能包括企业经营信息收集、整理,日常任务的调度,差错率和设备故障信息等。
(二)闭环物料需求计划(MRP)阶段
1.基本MRP阶段
(1)概述。MRP是英文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