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联网+ > 大数据 > “互联网+”助推交通强国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互联网+”助推交通强国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互联网+”助推交通强国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互联网+”助推交通强国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赵光辉,姜彦宁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01

书籍编号:30452966

ISBN:9787115484369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27494

版次:1

所属分类:互联网+-大数据

全书内容:

“互联网+”助推交通强国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全面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化交通供给侧改革、城市智能交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交通运输、大数据交通、物联网时代的交通物流智能化、共享交通、“互联网+客货运输”“互联网+物流”“互联网+停车”等十大部分,全方位、立体化地深入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实施交通强国战略的宏观背景、现实意义、顶层设计、执行方案等,为推进交通强国战略的真正落地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本书适合交通行业研究者、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研究感兴趣和关注智能交通的读者阅读与学习。

推荐序1


2013年12月8日,我在广州参加密西根大学吴贤明制造中心中国校友会。赵光辉博士专程从北京来到广州。他告诉我,他是从山东费县交通运输局结束调研后启程的,他先后到了山东济南遥墙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北京火车站、南京火车站、南京禄口机场、安徽合肥火车站,然后从安徽火车站租了一辆车,到达武汉天河机场,然后飞到广州,再到南海区。风尘仆仆的他平静地说:都是雾霾惹的祸,从北京到武汉,所有的飞机都不能起飞,高速公路都封路,几天几夜马不停蹄才赶到广州。12月9日下午,他陪同我到广州工业大学。我做了一次学术交流,参观了该校先进的3D打印实验室,随后他就飞回北京了。当天晚上,我收到了他发给我的我在大学演讲和参观的照片。


当天,我也从广州回到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关于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学术报告,我将以院长的身份致欢迎辞。我想:假如国家交通运输部相关单位的专家,能和来自美国密西根大学交通研究中心以及美国交通研究中心的专家一起研讨各国的交通政策,也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这是一项临时的安排,对参加者来说,也许是一个机会,也许是一个挑战。鉴于此,我只是告诉了赵光辉博士这次学术会议的相关信息。12月11日,赵光辉博士在学术会议上做了一次5分钟的演讲,他介绍了中国交通政策的核心内容,以及政府制定交通政策的程序,然后回答了与会代表的提问。大家给他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除了对内容感兴趣,更对他12月12日就要赴美国密西根大学之前专程赶到上海,表示感谢。临别之前,我们在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进行交流,讨论他即将开展的研究计划。当他告诉我“到美国之后所有的生活问题,都已经通过网络安排好了”,我从他的脸上,看到了一位年轻学者融入互联网背景下的自信,这种感觉,和我当年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心情实在是有很大不同。


也许是环境的原因吧。这一次,我从赵光辉博士的脸上,已经看不到他在广州和上海时的匆忙。还记得他第一次到我的办公室时,我用英文讲述了我参加达沃斯财富论坛的情况,递给他一本论坛主席施瓦布亲笔写给我的信和一本最新的杂志,希望他对世界制造的背景有所了解。赵光辉博士有一点儿脸红,可能还没有适应英文的环境吧,随后他就离开了。大约一周之后,赵博士返回了,他告诉我,他已经把我给他的《财富》杂志用中英文的形式做成了PPT,可以展示(就像其他的学者一样,他每个周五上午都要做一次学术汇报)。这一次,我看到他满脸的疲惫,随便翻了翻他随身带的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英文笔记。我没有说什么,对一个学者来说,语言是最基本的要求,要融入美国的学术环境,除了吃苦两个字,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赵光辉博士每天第一个到研究室,每天最后一个离开。大约两个月以后,赵光辉博士已经完成了中国制造、日本制造及美国制造的PPT,图片非常多,内容吸引人,研究进展比较顺利。


转眼到了3月。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接见。回到密西根大学,赵光辉博士告诉我,所有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都为我感到高兴。他们希望能到我们的实验室和我当面做一次交流。意外的是,他计划写一本关于访问学者的书,把每位访问学者在美国学习拼搏的故事带到国内,影响更多的后来学者。2014年3月8日,20多位来自祖国各地的学者在密西根大学吴贤明制造中心欢聚一堂,非常愉快。我给他们讲了第一代访问学者,如杨叔子先生在我们这里的学习研究经历,以及学者们的成就和影响等,最后对“怎样做一名访问学者”谈了自己的想法。随后几个月,赵光辉博士给了我一本书《美国访问学者访谈录》和一本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支持的《千人》杂志,里面收录了我在交流活动中的发言。做一名学者,天分非常重要。比天分更重要的,是用心。有一天,赵博士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一直关注着美国交通运输政策和交通的发展,甚至在底特律听了美国副总统汽车展上的演讲,参观了交通研究中心,考察了很多美国交通机构。我问他:“之后呢?”他递给我一本新书《美国交通战略评价》,这是他翻译的美国交通政策和文献。善于将所学通过成果的形式转化出来,这是赵光辉博士与其他学者不同的地方。我们研究室的其他教授和我聊起他时,都说他已经拜访了十几位教授,去过很多图书馆,听过法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和社会学院等的课程。


2014年下半年,我在南京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主题演讲。没想到,赵光辉博士竟然也回来参加了这次会议,我演讲完毕离开会场时才偶然看到了他。事后我通过国内的其他朋友才知道,这位对学术研究极为执着的赵光辉博士,在中国交通政策研究方面早已小有名气。他曾经出版了《领导干部现代交通运输知识简明读本》,是给全国交通领导干部,包括管理交通的地方政府市长、县长读的。《交通局长谈交通》,是写给全国2800多个县和400多个市交通局长读的。《交通运输人才战略研究》《公路交通应急管理教程》《交通运输社会服务能力》《互联网+交通》等书,为我们了解中国交通政策打开了一扇窗口。不仅如此,赵光辉博士还为河北万合物流集团、“三一重工”辽宁基地等多家企业做过物流专业讲座,在山西平顺、山东费县、广西容县、河北魏县、河北邯郸、河北曲周、甘肃嘉峪关等市县交通局做过专题培训,在河北、四川、甘肃、湖北、河南、湖南、吉林、陕西、云南等多个省交通运输厅机关,以及交通运输部干部教育培训会议上做过报告。


在时代车轮不断滚动、社会格局不断变革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正在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在这个崭新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产业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都必须以创新驱动作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动力。而交通领域的创新,需要由信息通信业、交通运输业、汽车制造业之间深度合作、协同创新,从而形成一种裂变式的创新。


认真拜读了赵光辉所著的《“互联网+”助推交通强国》一书,我由衷地钦佩两位学者深厚的治学功底及学术远见。本书不仅囊括了两位作者在交通领域丰富的研究成果,而且对国内外智能交通模式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相信本书能给互联网从业者、交通领域的研究者带来诸多裨益。


制造工程专家、密西根大学教授、吴贤铭制造研究中心主任


倪军博士


2018年4月

推荐序2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智能交通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技术创新与融合、互联化(Connectivity)、跨界合作及新的商业模式将是未来智能交通行业的重要特征,这些变化无疑会给包括智能交通运输行业和人民的生活带来颠覆性影响。赵光辉教授的《“互联网+”助推交通强国》一书,总结并预测了互联网技术对中国智能交通行业产生的冲击和影响。


必须指出的是,为了实现更快、更安全、更清洁和更可靠的目标,世界交通运输行业从未停止过科技创新。这种努力充分体现在最近几年世界智能交通大会(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World Congress)的会议主题当中。


2014年底特律世界智能交通大会的主题是“重塑互联世界的交通运输(Reinventing Transportation in our Connected World)”,201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世界智能交通大会主题是“互联世界的无间歇移动(Seamless Mobility in a Connected World)”,等等。值得高兴的是,中国智能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已经成为这种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技术创新相伴的往往是剧烈的市场竞争。由于中国特殊的多元化汽车和高科技产品市场的特点,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明显。对于国家交通运输以及其他政策制定部门而言,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与融合,促使传统和新兴企业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探讨、研究并制定统一的法规政策标准,如自动或无人驾驶机动车的技术、安全和通信标准,以及它们对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和需求等。让我们共同迎接智能交通新时代的来临!


美国汽车研究中心[1]资深科学家


洪强 博士


2018年4月


[1]美国汽车研究中心(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CAR)是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智库。美国汽车研究中心1965年创立于密歇根大学,2002年成为独立的非盈利研究机构,位于密歇根州安娜堡市。

前言


交通强国是我国政府在立足全球战略视野、深刻把握我国国情特色、研判交通发展潮流及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国家级战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均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重点论述。2017年12月25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言人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中明确表示,要分“两步走”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迈入世界交通强国行列;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国,迈入世界交通强国前列。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和服务性的重要作用,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高速铁路里程突破2.2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3万公里,内行航道通航里程近13万公里,高铁、大飞机等高端运输装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已经全线贯通,我国俨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


但我国交通发展水平与美国、德国、日本等交通强国仍存在较大差距,长期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侧重于规模与速度,忽略了效率与质量,区域发展不平衡,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交通方式未能实现协同发展,多式联运发展滞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日渐加快、消费持续升级,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停车难、物流成本高、运输效率低下等行业痛点亟须解决。


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度重构、我国经济迈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局面下,大力推进交通强国战略持续稳定落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不仅要交通运输“自身强”,建立安全、便捷、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公众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优质出行服务,更要“强国家”,服务于“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周期长、技术及资本密集等特征,尤其是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与庞大的市场需求,使交通强国战略的落地难度提高了几个数量级。而“互联网+”模式在出行、教育、餐饮等各行各业的不断渗透,使社会各界对互联网与交通运输产业的碰撞融合充满了期待。实践证明,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与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模式、一套解决方案。


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推广普及,使信息以极低的成本实现实时传播,人们在出行前,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获取交通路况信息,从而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出行方案;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更高效地配置交通资源,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发生交通事故时,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将交通事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物流企业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对运输车辆及货物的全程监测,优化配送路线,降低空载率,提高物流效率。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使传统交通行业发生颠覆性变革,交通运输更加智能化、智慧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各区域、各部门、各层级存在严重的沟通壁垒,交通运输管理更多地侧重于事后管理,针对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很难在事前及事中环节解决问题。


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激活海量的数据资源,打破沟通壁垒,推进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