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开!拖延症:写给拖延症患者的自救手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走开!拖延症:写给拖延症患者的自救手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刘瑞军著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01
书籍编号:30450021
ISBN:9787502055387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28644
版次:1
所属分类:成功励志-成功哲学
版权信息
书名:走开!拖延症:写给拖延症患者的自救手册
作者:刘瑞军
ISBN:9787502055387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前言
“每次打开跑步机决心锻炼减肥,就觉得应该先弹会儿琴,打开琴又觉得光弹琴不写歌浪费(时间),于是打开电脑,上网乱看一小时,脑子被搅乱,无法写作,便上楼吃饭,吃完饭脑袋缺血,必须睡一觉,临睡时安慰自己虽然吃完了就睡会长肉,但是睡醒了会去跑步机上锻炼减肥……”
这是知名音乐人高晓松写在微博上的一段话。从这段话中你能看出这是一种拖延行为,也许你会幸灾乐祸或者自我安慰地说:“呀!原来名人也有拖延症啊!”不错,不光名人有拖延症,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拖延症,只是不同的人拖延症轻重不同而已。如果你说你没有拖延症,那么不妨仔细回想一下,在你做过的所有事情中,有哪些事情是你没有按时完成的?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尽管这件事情对你没有任何影响。
曾有一位名人说过:“拖延就等于死亡。”这句话乍看未免有些恐怖,有些人可能会想,哪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只不过是做事用的时间长一些而已。然而,这不是危言耸听,拖延会让一个人的心智变得模糊,尤其是拖延症严重的情况下,它会每天折磨着你的心,让你很难找到自信以及积极的心态,严重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关于拖延,很多知名人士都对其发表过让人深思的观点,比如:
哈佛大学人才学家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他告诉我们,拖延让人变得平庸,甚至一直无成,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克星之一。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他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拖延的特点及心态,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英国诗人爱德华·杨格说:“延宕是偷光阴的贼。”他把一个人的拖延比作一个贼,这个贼可以在无形中偷走我们的时间。的确如此,很多人就是在拖延中浪费了很多时间,以致在做事时效率降低,质量打折。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说:“永远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做的事留到明天做。”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一直教导我们今日事今日毕,告诉我们不要把今天该做完的事情留到明天。这是人类在千百万年的生活中总结出的宝贵信条。然而,总是有一些人会把今天的事情拖延到明天或者后天,久而久之,当这种方式成为一种习惯后,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就会被搁置甚至放弃,工作效率低下不说,还会影响其他事情的正常进行。
通过阅读以上这些名人对拖延的深刻认识,相信你一定会发现你身上曾有或现在就有的拖延问题,它对你的生活和工作或多或少地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显然,拖延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颗毒瘤,它严重影响我们做事的效率,甚至还会影响我们生活和工作的质量,总之,它会害了我们。
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慢一步,就可能与成功失之交臂,因为有很多人和你一样在做同样的事情,有着同样的目标。为此,去除拖延症,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须克服的问题之一。而本书是对付拖延症的一把利剑,相信能够让你在认识自身拖延症的同时,快速有效地解决它。最后,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没有拖延症,快速迈向成功。
寻找拖延的根源,谁应该为拖延负责
可怕的挫败感与自我怀疑
案例重现
周五下午,胡军将做好的策划案发给了主管,然后准备过一个美好的周末。
胡军是某广告公司的一名员工,上周主管派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家火锅店设计一个宣传推广方案,胡军用了三天的时间,今天终于做好发给主管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胡军对这个方案并不是很满意,因为网络上类似这样的策划方案很多很多,看着实在是太普通。为了掩盖这种普通,他在版面设计及格式上进行了调整,心想这样至少看起来不像东拼西凑的,他也用心去做了,只不过时间太短,不是很完美而已。其实想到这些的时候,胡军心里还是有些不畅快,但想到明天是周末,还是愉快地回家了。
周一上班,主管看了他设计的方案后觉得不是很满意,通过网络给他传了一份文件,胡军打开后发现是一份房地产推广方案,这份方案做得很精致,该地产项目叫“清华忆江南”,设计师以江南水乡为基调,以故事为引子,不管是文字表达还是广告语,都做得很是吸引人。
胡军看了这份策划案后,心想老板给自己看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要我按照这种风格去设计吗?不对呀,火锅店和房地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啊!
正在纳闷,主管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对胡军说:“这是上个月刚招聘进来的小张为一家房地产公司做的策划案,用了两天时间,我觉得挺不错,你可以看一下,把原先的方案修改一下吧。”
主管传达的意思很明确,心里肯定是这样想的:一个刚招聘进来的员工都能做得这么好,难道你还不如他吗?
猜想到这里,胡军心里猛然一紧,脸上有些发烫,似乎认为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越想心里越烦乱,而且还感到一丝压抑。等慢慢地静下心来后,他又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为什么一个新来的都能策划出这么漂亮的方案,而自己却做不到呢?自己是不是退步了呢?类似的自我怀疑开始缠绕着胡军。
接下来在修改方案的过程中,胡军似乎在背着一块千斤重的石头往前走,每一步都感到异常艰难。他很想将这个方案做得完美一些,可是每每想到新同事的那个方案,他就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继而开始心烦意乱,甚至还有过辞职走人的念头,完全没有了刚开始做方案的那股冲劲儿。
后来,他用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勉强将方案修改完,交给了主管。主管对他修改方案用了这么长时间很不满意,但并没有表达出来。而且客户在看到方案后,也有一些不满意,不过在主管的解释沟通下,对方才接受了这个方案。
案例剖析
胡军在后来修改方案的过程中拖延了,他用了太长的时间,却仍然没有让客户满意,其主要原因在于他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当主管将他人用很少时间策划出的漂亮方案给他看的时候,他起初感到的只是羞愧,而后便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因为对自己有所怀疑,心中便有了障碍,致使他不能完全放开手脚去修改方案,自己的潜在能力及思维也被束缚,以致于修改方案用了很长时间,工作也被拖延。这便是自我怀疑对个人造成的拖延。
曾有一位名人说过:“如果你怀疑自己,那么你的立足点就不稳固了。”意思是说,如果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总是怀疑自己不行,不能做好,那么,这些就会影响你做这件事情的决心,进而削弱你做这件事情的动力,甚至会让你有放弃做该事情的想法,从而产生拖延行为。
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现象,它会让我们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变得懦弱,失去魄力,甚至变得懒散,而不去开展工作。比如领导交给你一份工作,对于这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你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做好,担心在操作的过程中出问题,那么,你在做这份工作的时候就会变得蹑手蹑脚、战战兢兢。为此,别人可能2天就能够完成的工作,你则需要4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最终的结果是这件事情被你拖延了。
很多老师以及名人都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自信心,表面看这只不过是一句励志性的鼓励,其中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其中一方面就是要减少我们对自己的怀疑,提升做事的效率,避免因此而产生的拖延。
失败能够让你我变得拖延,但是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对失败处理不当,我们会因此而产生挫败感。失败和怀疑两者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比如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失败了,如果过度在意或者自责,便会产生挫败感。同时,我们还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不好这件事情、不适合做这份工作等,最终产生和自我怀疑一样的结果——养成拖延的坏习惯。
除了自我怀疑能够造成拖延症外,挫败感以及害怕失败也是主要原因。每个人都不想失败,每个人都有一种害怕失败的心理,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失败给自己带来的挫败感。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但是有些人因为担心面对这种挫败感,会无意识地去找一些理由,从而延误一些事情的进展。
比如,有些学生上学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这样一些想法,希望自己生一场大病或者出一个意外,这样就可以休息几天,甚至不用考试了,而且即使自己学习成绩下降或者考试没考好,也没有人会责怪他,因为他有一个很正当的理由。为此,当一些事情真的发生了,他们就会理所当然地一再拖延,这便是典型的挫败感带来的拖延。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有些人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后,一旦有借口,他们就会放慢工作的速度甚至停止,原因就是他们担心工作失败后给自己带来的挫败感。
因此,自我怀疑和挫败感是拖延的两大因素,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勇于面对失败,便可解决这两方面所带来的拖延。
拖延的意识根源
案例重现
郑海是一名程序编程人员,属于自由职业,在业界也小有名气,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平时经常会有人找他写程序,几天时间便可以拿到不菲的收入,然而最近他发现自己似乎得了拖延症,很多事情都很难提前完成。
记得有一次,他接到一个英国客户的活儿,对方要求他写一个程序,时间是一个星期。接收到对方的资料后,通过仔细了解,他发现这个工作非常棘手,就很伤脑筋,而且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用CMake进行编译,而他对这个东西又不太了解,于是便想着去学习一下CMake。
他打开电脑,在网上搜了很多相关资料,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里面还需要用到C语言的知识。C语言他在大学时倒是学过,不过自从走出校门后基本上就没再用过,很多知识基本忘得差不多了。为此,他下意识地找到大学时关于C语言的课本,同时在网上搜集了相关资料学习。就这样,他折腾了两天,什么事情也没干成,客户的程序设计一点也没动。
突然他想,自己为什么要学习CMake呢?为什么要学习C语言呢?CMake在这个程序中只占了极小的一部分,自己完全可以找懂CMake的人进行编译呀,既简单又快捷,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编译好,C语言当然更不用去学习了。这样自己岂不是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客户的工作吗?何必要被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拖延写程序的进程呢!
想到这里,他才醒悟到以前自己做事的思路是不对的,回想过去的很多事情,大多数就是因为这种思想而被拖延的。于是,他放弃学习CMake以及C语言的想法,开始写程序,并请他人用CMake进行编译,不到四天的时间,便完成了客户交给自己的任务。
案例剖析
客观地分析郑海的经历,有两种意识导致了郑海去学习CMake和C语言,使其工作拖延了两天,分别是:
第一,任何事情亲力亲为的意识。任何事情都想亲自动手,这样才会觉得心安或者放心。郑海在收到相关资料后,看到需要CMake方面的知识,于是便下意识地去学习,在学习CMake的时候发现需要C语言方面的知识,还是下意识地去学习。这样便导致了写程序的工作被一再拖延。幸亏郑海后来意识到了其中的弊端,否则该工作必定会被拖延,即使按时完成,工作质量也不会很好,因为他浪费掉了太多的时间。
第二,找借口的意识。当有些人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去找一些借口。案例中的郑海就是因为这种意识才去学习CMake和C语言。当他仔细了解了这份工作后,发现要完成这份工作比较辛苦,而学习CMake和C语言相对来说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而且与写程序有一定的关系,于是他便下意识地转难入易,忽视了更好地完成这份工作的其他方法,导致工作被拖延。
事实上,类似于这样的意识根源产生的拖延行为还有很多,比如,有些人在做事的时候,第一次做得很好,他会觉得以后每次都要做得很好,而且会花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做,从而导致了某些事情的拖延;有些人觉得按照别人的指导去做事没有个性,于是便自创做事方法,从而走了很多弯路,拖延了某些事情;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拖延的意识根源,是造成拖延的主要诱因。
打开记忆的闸门你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一些拖拖拉拉的习惯和被拖延的事情。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你肯定有未按时上交过;上班的时候,领导交给你的工作你肯定也延误过;约会、聚会、会议等活动你肯定也迟到过;等等。以上这些事情大多数人肯定曾经经历过。
客观分析,以上这些拖延症的根源都来自于每个人大脑中不同的意识。由于生活环境、接受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每个人的思想也会不同,他们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对生活、工作也有不同的追求,也就是说,不同的人产生意识的根源是不同的。
比如,有些人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他有一种强烈追求完美的意识,然而就是因为这种意识,造成了他对某些事情的拖延;有些人觉得什么也不做比去冒险甚至失败更加安全,因为这种意识,然后在做某些事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风险,他就会放慢脚步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