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慧决定女人的大幸福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小智慧决定女人的大幸福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李宏颖著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01
书籍编号:30435184
ISBN:978780213988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82604
版次:1
所属分类:成功励志-女性励志
版权信息
书名:小智慧决定女人的大幸福
作者:李宏颖
ISBN:9787802139886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前言
古人云:“秀于外慧于中。”智慧是情调不可缺少的养分,智慧在一点点地雕塑着一个人。
即使有着再美丽的脸蛋、再窈窕的身材,胸无点墨,那也不过是花瓶,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有文化修养的女人大都是知书达理、处事冷静,在为人处世上就会显得从容、得体;有文化修养的女人可能貌不惊人,但是她的内在智慧使她的谈吐超凡脱俗,使她的生活丰富充实,同时也提高了她的人生境界。这种具有内在智慧的女人不是鲜花也不是美酒,只是一杯散发着幽幽香气的清茶,即使不施脂粉也显得风度翩翩、潇洒自如、秀色可餐。
聪明并不等于智慧,从聪明到智慧只有一步之遥,而这一步就是对智慧的清醒认识。女人难得的是智慧,她们多的是小聪明,缺乏的是大清醒。
一个有智慧的女人,首先是爱自己的家,爱丈夫,爱孩子,爱亲人,和自己的爱人共同营造和谐家庭的女人。而不能把情用错,这样会陷入情网不能自拔,让自己的心得不到片刻安宁,对人对己都是不负责的。
一个有智慧的女人,是懂得温柔的女人,她会为了这个家默默的去奉献。既会像母亲那样关心照顾爱人,又要做为一个妻子用心去爱,当她的爱人感到孤独时,她会以特有的温情去抚慰一颗受伤的心。
一个有智慧的女人,是喜欢读书的女人,读而不思等于食而不嚼,思而不行等于嚼而不咽,行而不果等于咽而不化,思考—积累—实践—收获是读书的四部曲。所以读着自己喜欢的书,感受人间真情,悟清生活道理,这样才能更从容,优雅。
女人可以不美丽,但不能不智慧,唯有智慧能重赋美丽,唯有智慧能使美丽长驻,唯有智慧能使美丽有质的内涵。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从中感悟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小智慧决定女人的大幸福》这本书一定会帮到你。
Lesson 1 女人要选对自己的舞台
做自己人生的设计师
罗宾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设计师,不管你相信或是不相信,你要把人生看成是个人经历所组成的一块大布匹,要组出什么花样全看你自己,每天你都会给它组上新的丝线。
飞船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飞行员是它的“船长”。人从出生到死亡,时间是它的“船长”。画笔描绘出美妙的图画,手是它的“船长”。要想完美地走完自己的人生,那么,你必须是你自己人生的船长。
选择是把握人生命运的最伟大的力量。谁掌握了选择的力量,谁就掌握了人生的命运。选择的权力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要学会运用选择的力量,做自己命运的船长、灵魂的舵手。
比尔·盖茨在谈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的成功在于我的选择。如果说有什么秘密的话,还是两个字——选择。”
在这个世界上,通向成功的道路何止千万条,但你要记住:所有的道路,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你有什么样的选择,也就有了什么样的人生。在这个精彩而复杂的世界里,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他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对人生之路选择的差别。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为自己的人生把握方向。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成了一个孤儿,孤苦伶仃,一无所有,流浪街头,受尽磨难。后来经过自己的奋斗,终于创下了一份不菲的家业,而他自己也已经到了人生暮年,该考虑辞世后的安排了。
他膝下有两子,风华正茂,一样的聪明,一样的踏实能干。几乎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应该把财产一分为二,平分给两个儿子。但是,在最后一刻,他改变了主意。
他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从枕头底下拿出一把钥匙,抬起头,缓慢而清楚地说道:“我一生所赚得的财富都锁在这把钥匙能打开的箱子里。可是现在,我只能把这把钥匙给你们兄弟二人中的一个。”
兄弟俩惊讶地看着父亲,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为什么?这太残忍了!”
“是,是有些残忍,但这也是一种善良。”父亲停了一下,又继续说道,“现在我让你们自己选择。选择这把钥匙的人,必须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按照我的意愿和方式,去经营和管理这些财富。拒绝这把钥匙的人,不必承担任何责任,生命完全属于你自己,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去赚取我箱子以外的财富。”
兄弟俩听完,心里开始有了动摇。接过这把钥匙,可以保证你一生没有苦难,没有风险。但也因此而被束缚,失去自由。然而箱子里的财富毕竟是有限的,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可一旦拒绝它人生将充满不测,前途未卜。
父亲早已猜出兄弟俩的心里,他微微一笑:“不错,每一种选择都不是最好,有快乐,也有痛苦,这就是人生,你不可能把快乐集中,把痛苦消散。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你想要什么?要过程,还是要结果?”
二人权衡利弊,最终各取所需。哥哥决定接过这把钥匙,而弟弟则决定出去闯荡。这样的结局与父亲先前的预料不谋而合。
20多年过去了,兄弟俩经历、境遇迥然不同。哥哥生活舒适安逸,把家业管理得井井有条,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温和儒雅,特别是到了人生暮年,与去世的父亲越来越像,只是少了些锐利和坚韧。弟弟生活艰辛动荡,受尽磨难,性格也变得刚毅果断,与20年前相比,相差很大。最苦最难的时候,他也曾后悔过,怨恨过,但已经选择了,就没有退路,只能一往无前,坚定不移地往前走。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他最终创下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个时候,他才真正理解父亲,并深深地感谢父亲。
准确给自己定位
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视自己比实际的自己更伟大才行。”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都希望自己的未来不是梦,但是你首先要认识自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切合实际、适合自己的梦想才能成功。做人要清楚自己的优势,更要看到自己的劣势,有时候小小的一点失误就可能使你的梦无法实现,所以认清劣势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完全了解自己,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在生活和事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不管其重要还是不重要,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要给自己找到准确的位置,认清自己的位置,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位置可遇不可求,也许你始终都处在自己最好的位置上,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安于自己的位置,才会使自己真正安心。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自认为怀才不遇者到寺院拜访一位高僧,想让高僧为他指点迷津。
“施主”,高僧合掌问道:“你为什么事困扰,愁眉苦脸?”
“我已经年过40了,大师。”怀才不遇者说,“至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你要找什么样的位置?”
“不知道。”怀才不遇者想了想,又改口说:“适合我的位置。”
“你的位置就在你的脚下!何必苦苦寻找呢?”高僧说毕,弯腰拾起一片落梅的花瓣,拈花微笑。
怀才不遇者一愣,顿时眼前一亮。自己正端然肃立的高僧的对面,头顶着一树怒放的腊梅,脚底是落满梅花的土地,夕阳西下,暗香浮动近黄昏,感觉真好,还不正是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吗?
人生最大的难题莫过于知道你自己!许多人谈论某位企业家,某位世界冠军,某位著名电影明星时,总是赞不绝口。可是一联系到自己,便一生长叹:“我不是成才的料!”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出息,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理由是:“生来比别人笨”,“没有高级文凭”,“没有好的运气”,“缺乏可依赖的社会关系”,“没有资金”等等。而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正确认识自己,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大多数人看问题是以自己为圆心向外辐射,根据光学原理距离自己越远的越渺小;同时,大多数人还是往往回避自己的缺点或不足,甚至是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是拿着放大镜看别人,看到往往是别人的瑕疵,这样就拿着自己的优点或长处来比较他人的缺点或不足。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且在自己的长处上表现得非常积极,工作效率也非常高,但是你的长处能否给你所处的企业性质或者项目特征吻合,比如一个专业建筑工程师来到公路行业施工恐怕得到大家的认可就有点难了,如果一个专业的路面工程师到了一个纯粹的桥梁项目上也是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当你所处的位置点正好是你的价值坐标点时,你就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但是如果错了,你就怀才难遇知音了。
小莉是一个出色的音乐教师。上大学时,作为出色的演员、教师、业余教练而出名,参加过各种专业和业余比赛以及音乐会。虽然她并没有雄心勃勃地在事业上向上爬,但由于她热爱音乐教师职业,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省内任何一个学校里找到工作。
客观地认识你自己这当然是困难的,然而作为一个想正正经经做一番事业的人,对自己先要有个正确的认识。
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自我认识应该包括成功和失败两部分,自卑者一旦把视野拓宽或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请记住心理学家罗伯特·安东尼的下面这段话:“将自己的每一条优点都列出来,以赞赏的眼光看看他们。经常看,最好背下来,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优点,你会在心里树立信心:你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只要做对一件事,就要提醒自己记住这一点,甚至为此酬谢自己。”
做聪明的人,挑战自己
平静的湖面只有呆板的倒映,奔腾的激流才有美丽的浪花!幸福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
正如荷兰壳牌石油公司人事部经理舒曼德·尤里所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不是那些有着多么高贵的血统或者多么高学历的人,而是企求那些有着钢铁般的坚定意志,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人。”
一个人绝对不能特别麻木地工作下去,麻木地工作很难提高。而且在不同的阶段,都要争取获得进一步前进的目标。人总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挑战自己、超越自我。
西方有句名言:“思想决定命运。”不敢向高难度工作挑战,就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自我设限。这种思想最终结出的果实只是让自己无限的潜能转化为被抛上沙滩的鱼——挣扎、干涸而死!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以其充满热情和英雄气概的创作,对欧洲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艰难坎坷而又光辉夺目的生平,伟大的人格,超人的毅力,顽强忍耐的性格,同他的音乐一起启迪着后人,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称他为“胜利的普罗米修斯”、“正直与真诚的大师”。
贝多芬的一生充满磨难与不幸,但他都以顽强的意志挺了过去,因为他要为他的追求奋斗。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科隆附近的篷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他的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又喜欢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娘的女儿。童年时代,他从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父亲想培养他的音乐天赋,把他当神童一样炫耀。4岁时,他被整天钉在琴键前面,几乎被繁重的练习压死,父亲依靠暴力来迫使贝多芬学习。
11岁时,他加入戏院乐队;13岁,他当大风琴手;17岁时,他失去了他热爱的母亲。母亲死后,他开始负担两个弟弟的教育之责。他不得不要求父亲退休,因为他酗酒,人家把养老金交给儿子收领。
1789年,贝多芬进入篷恩大学学习德国文学。三年后,战事蔓延到这里,他离开故乡,住到德国的音乐首都维也纳,受到爱国情绪的鼓动,他把当时的战争诗谱写成音乐。大革命已征服了世界,征服了贝多芬。虽然奥地利和法国的关系很紧张,但贝多芬仍和法国人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拥护共和的情绪愈加坚定,这对他以后的生活发生了有力的影响。
在这期间,他从幼年培养起来并得到良师指导的音乐才能成长起来,1795年3月20日,他在维也纳举办了首场钢琴演奏会,崭露头角,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1795年,他在笔记中写道:“我的天才终究会获胜……25岁!不是已经来临了吗?”有人说他很高傲,举止粗野,态度抑郁并带着非常强烈的内地口音,但他藏在骄傲笨拙之下的慈悲,唯有几个亲密的朋友知道,他写信给他的密友医生韦该勒报告成功时,第一个念头是,“譬如我看见一个朋友陷于窘境,倘若我的钱袋不够帮助他时,我只需坐在书桌前面,顷刻之间便解决了他的困难……你瞧多美妙。”
然而痛苦已在叩门,1796年至1800年间,他的耳朵日夜作响,他的内脏也受剧烈的痛楚折磨,听觉越来越衰退。开始的好几年中,他瞒着别人,连最心爱的朋友也不说;他避免与人见面,使他的残疾不致被人发现;他独自守着这个可怕的秘密。后来,他不能再沉默了,他绝望地告诉了他的两个朋友——韦该勒医生和阿芒达牧师。
在肉体的痛苦之上,又加了另一种痛苦——爱情的挫折。他对于爱情的神圣抱着毫无瑕疵的观点。但他一生却做了爱情的牺牲品,他不断地梦想着幸福,然而却不断地幻灭,随后是悲苦的煎熬。1801年,一个姑娘闯入了他的生活,这就是贝多芬曾题赠著名的《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