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甫盖尼·奥涅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叶甫盖尼·奥涅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第二季《朗读者》重磅VVIP嘉宾——翻译家王智量倾三十年心血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花费三年打磨,为中国读者献上原汁原味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邀您在俄语四音步轻重
作者:(俄罗斯)普希金,智量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1-01
书籍编号:30428351
ISBN:978702012477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19904
版次:1
所属分类:中外名著-外国名著
版权信息
书名:叶甫盖尼·奥涅金
作者:(俄罗斯)普希金
译者:智量
ISBN:9787020124770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文前彩插
普希金
文前辅文
普希金(1799—1837)
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创始人,也是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主要作品除了诗歌以外,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黑桃皇后》及《别尔金小说集》等。
本书为诗体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贵族青年奥涅金在上流社会所发生的故事。作品中的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该作品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之作。同名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亦闻名于世。
译者
智量,(1928— )原名王智量,北京大学毕业,曾在北大西语系、俄语系、中文系和社科院外文所工作,1958被划为右派分子,失业至1979年。1979年12月起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任教,1985年起任中文系教授,1993年退休。翻译出版过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海涅、狄更斯等世界文学大师的多种作品,创作过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和回忆录《人海漂浮散记》等作品。有《智量文集》和《智量译文选》出版。
出版说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社之初即致力于外国文学名著出版,延请国内一流学者研究论证选题,翻译更是优选专长译者担纲,先后出版了“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名著名译插图本”等大型丛书和外国著名作家的文集、选集等,这些作品得到了几代读者的喜爱。
为满足读者的阅读与收藏需求,我们优中选精,推出精装本“名著名译丛书”,收入脍炙人口的外国文学杰作。丰子恺、朱生豪、冰心、杨绛等翻译家优美传神的译文,更为这些不朽之作增添了色彩。多数作品配有精美原版插图。希望这套书能成为中国家庭的必备藏书。
为方便广大读者,出版社还为本丛书精心录制了朗读版。本丛书将分辑陆续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前言
亲爱的读者朋友!俄国诗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的名字对你一定是并不陌生的。他是我们中国广大读者最为喜爱的外国诗人之一,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来的外国作家之一,我国人民读他的作品已经一百多年了。
你一定也知道,普希金的代表作是这部写于1823—1830年间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这是普希金最伟大、影响最深远、读者也最多的作品。它以优美的韵律和严肃的主题深刻反映俄国十九世纪初叶的现实,提出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被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誉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在这部独特的小说中,你可以读到许多生动感人的情节,见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欣赏到各种各样当时俄国生活的真实画面,而且所有这些都是用格律严谨、语言流畅的诗句写出的。在这部诗体长篇小说中,作家以高度简洁凝练的笔法叙述故事,描写风景,刻画人物,展示生活。在这部作品中,普希金表现出了他全部的思想高度和才华。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阅读、了解和欣赏这部不朽的世界古典文学名作吧。
1
《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小说是以书中男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诗人通过这个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真实,传达他对现实人生的看法和他对人类本性的观察与了解,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奥涅金出身贵族,养尊处优,有很高的智慧和教养;他对当时俄国的现实不满,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但是他又生性懦弱,既不能和生活中的恶正面对抗,也不能挺身而出,对社会做出什么积极的贡献。他有时还表现得很自私,比如,为一点小事就开枪打死自己的好朋友。他和他自己所属的贵族上流社会格格不入,但他又是一个消极懒散、一事无成的人,他并不具有一种可以让他下决心抛弃自己贵族生活的远大理想。他没有像十二月党人那样献身人民的解放事业。(普希金在他已经写出的第十章中,曾经描写奥涅金有可能变成十二月党人,但是他最终自己把这一章稿子烧掉,因为这不符合“多余人”矛盾性格的客观逻辑。)奥涅金的这种思想与性格特征使他在社会生活中无所适从,于是,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像他这样的人,在1825年前后的俄国是很多的。俄国作家赫尔岑说:“每走一步路都会碰见他(这样的人)。”这种人如果想改变他们的“多余”处境而又不甘心堕落,惟一的出路就是走向人民,但是像奥涅金这样的人做不到这一点。
普希金通过奥涅金这个形象写出了俄国当时一代贵族青年所共有的思想与性格特征。俄国文学中描写了许多这样的人物,奥涅金是这些多余人形象的始祖。多余人形象在十九世纪初叶俄国文学中的出现,说明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了相当强大的进步力量。俄国文学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说,这样的文学形象是在一种“新生活的微风”熏陶下产生的。普希金在奥涅金这个形象身上,写出了俄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奥涅金这个多余人形象有其文学发展史上的来源。文艺复兴以后,世界文学开始强调个性的自由和人性的全面发展。但丁、拉伯雷、薄伽丘、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作家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使人和人性成为文学的真正主题。普希金继承和发扬了世界文学中这一伟大的人文主义传统,并且在前辈打下的基础上再作发展。他在多余人形象的塑造上更加深入而具体地探索和表现了人性,揭示出人性中固有的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尤为可贵的是,普希金还对奥涅金身上许多个人主义的东西提出批判,暗示出一种超越个体自我以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从而继承和发展了世界人文主义文学传统的积极的内核。这使《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世界文学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奥涅金这一形象也因此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意义。
多余人形象并不是仅仅在俄国文学中才有,当时欧洲文学中那些“世纪病”患者形象,美国二十世纪文学中“迷惘一代”的形象,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零余人”形象,都是他们自己时代和环境中的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世界文学的多余人群像中,是塑造得最为深刻而完美的一个。由于多余人形象所具有的人类共性,它的影响也就超越了时空,这就是奥涅金这个外国文学中的人物至今仍能吸引和打动我们的原因。
小说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是普希金为俄国生活树立的一个“理想”。作家称她为“我可爱的女幻想家”和“我的可爱的理想”。这个淳朴、高尚、纯洁而又美丽的女性身上,体现着俄罗斯人民和俄罗斯民族的品质与力量,她是一个“具有俄罗斯灵魂的姑娘”。达吉雅娜和俄罗斯人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连她的名字也是一个普通的俄国乡下姑娘的名字。达吉雅娜对当时的俄国社会抱有批判的态度,这是她和奥涅金之间的共通点,是他们的爱情发生发展的基础。但是达吉雅娜又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奥涅金。达吉雅娜宁肯放弃她的爱情和幸福,也要忠实于自己做人的原则,她达到了一种比奥涅金高出许多的人生境界。作为一个女性,那个时代并未向她提出什么斗争和献身的要求,而她却能够以其自己的方式,在她所具有的条件下,表现出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反抗来,并且做出了极大的自我牺牲。她的确是一位十分独特、与众不同的姑娘,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品位最高的一个女性形象。
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普希金用达吉雅娜身上的光辉与奥涅金身上的某些光辉相互映照,着意描写了他俩所共同拥有的对社会的批判态度;而同时,作家也用达吉雅娜的优点和奥涅金的缺点相对比,以此启发读者认识到,在社会上做人,应该时时注意超越狭隘的自我,必要时要能够牺牲个人利益,以求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达吉雅娜形象的价值正在于此。然而,不仅是在一百多年前的俄国,就是在今天世界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也不是很多。因此,作家一再地称她为“我的理想”“我的可爱的理想”“我可爱的女幻想家”。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其他人物与这两个主要人物一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体系。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的特征,共同组成一幅生活背景,把两个主要人物鲜明地托现出来。在奥涅金和达吉雅娜的环境中,其他所有的人都没有奥涅金式的苦恼,更没有达吉雅娜式的超越,他们是一群平凡而渺小的人。即使那位风度翩翩的连斯基基本上也是这样。这位诗人整个一生只是沉溺于自己个人的幻想与爱情,他短暂的生命轻微而浅薄,不能在人世上留下什么痕迹;奥尔加的一生是她母亲一生的再版,她心中只有饮食男女和婚姻家庭的需求,她的未婚夫连斯基一死,她马上便可以羞答答、笑眯眯地去另嫁一个男人。书中还描写了一个名叫扎列茨基的人,这个恶棍为了自己卑劣的个人目的,让别人去死也在所不惜。所有这些人物使作品所呈现的生活画面真实而丰富,让作品的主题得以在不同的层面上生动地显现。
2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是《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普希金的代表作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我们在上文中谈了这部作品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现在再让我们来谈一谈它的浪漫主义的一面。
普希金于1823年11月4日从南方给他的朋友维亚柴姆斯基公爵写过一封信,其中谈到在他构思《叶甫盖尼·奥涅金》时所想到的这部作品应有的艺术特点。他说:“这不是一部长篇小说,而是一部‘诗体长篇小说’。”他同时强调指出,这两者之间有着“Дьявoльcкая(意思是惊人的,异常的,极度的,大得不得了的)差别”。作家本人的这句话对我们启发很大。我们知道,在当时俄国文坛,长篇小说一般被认为是属于现实主义范畴的,而诗歌则属于浪漫主义范畴。作家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他写这部作品是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而且告诉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写出的作品与其他长篇小说是多么地不同。
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出版时,特地在封面上标明这部诗歌是一部长篇小说。(这与同时代的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做法相同。我们知道,《死魂灵》也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不朽名作。果戈理在出版《死魂灵》时,曾特地标明这部长篇小说是一部“长诗”。)在普希金有关《奥涅金》的别稿中,保存有一篇他为《奥涅金》第一章初版所写的序文,其中明确谈到,《奥涅金》和他的浪漫主义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在艺术上有着深刻的联系。就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作品本身中,普希金也没有忘记把作品的浪漫主义特点向读者指出来。请看作品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五行,这里他便告诉读者,奥涅金是他早年浪漫主义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中的主人公的“朋友”。在普希金为这本书所写的注释的第五条中,他还称自己为“浪漫主义作家”。以上这些作者本人的直接陈述,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这部作品。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浪漫主义特点首先表现在形象体系的配置上。如果说奥涅金形象主要体现了作品的现实主义的一面,那么达吉雅娜形象则主要体现了它的浪漫主义的一面。达吉雅娜在作品中是作为一个在真和善的基础上树立起来的美的理想而出现的。她是一个超乎现实之上的形象。普希金把自己对女性美的一切憧憬和想望都集中地表现在她的身上。我们看见,达吉雅娜从出生到长大,到恋爱、结婚……她在生活中每一环节上的表现、感受、反应都和周围其他的女性不同。在她的头顶上似乎有一圈令她显得与众不同的神圣的光辉,难怪陀思妥耶夫斯基称她为“圣像”。
作品中凡是有达吉雅娜出场的章节中,作家都大量使用浪漫主义文学所惯用的抒情手法,描写了不少风俗、梦境。我们发现,作家在描写这个人物时,摆脱了许多现实主义文学中描写人物所必须有的细节,比如,作品中甚至连达吉雅娜丈夫的姓名都没有提到过,也没有一行诗写到她婚后的家庭生活。达吉雅娜所做的那些事情(比如,主动给男性写信求爱,一个人独自漫游等),是当时的大家闺秀都不会也不敢去做的。这显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现实主义的手法。作家极力想通过这个人物来传达的,是他自己心目中的希望与追求,是他主观的创作意图和需要。因此,达吉雅娜这个形象便具有了相当程度的单纯性和理想性,而正是这个形象的这种浪漫主义性质,使她,也使整个作品,拥有了不同凡响的光芒。
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特点是崇尚大自然。从奥涅金和达吉雅娜两人与大自然的不同关系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两个形象所体现的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作品中全部的自然之美都集中地表现在与达吉雅娜有关的事物和场景中。她本身的容貌、性格、思想、感情、爱好、习惯,以及她的朴素的名字,都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味。奥涅金是一个属于喧嚣的城市生活的人,他生在城市,长在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