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功励志 > 情商与情绪 > 卡耐基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典藏版(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卡耐基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典藏版(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卡耐基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典藏版(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卡耐基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典藏版(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美)卡耐基,信自力译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01

书籍编号:30424276

ISBN:9787565830419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56729

版次:1

所属分类:成功励志-情商与情绪

全书内容:

卡耐基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典藏版(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前言


戴尔·卡耐基(1888-1955),20世纪最著名的成功学导师。他于1888年11月24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955年11月1日逝世,享年67岁。卡耐基是一位质朴而谦诚的人。他热情、友善、忠诚,并且具有坚强的信念、充沛的精力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毅力。他的父亲是一个勤劳的农夫,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婚前,她曾做过教员。卡耐基的童年和其他美国中西部农家男孩子一祥,帮助家里做杂事、赶牛、挤牛奶,还一度为人拣草莓、割野草,一小时只赚五美分。


在那个没有农业机械的年代,卡耐基和父亲一起做着繁重的农活儿。可是年年河水泛滥,冲毁庄稼,往往使他们一年的辛劳付诸东流,全家人奋斗了多年,依然过着贫困的生活。这给童年的卡耐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说,卡耐基的童年和密苏里州农家男孩子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受他母亲的影响很大。他母亲鼓励他读书,希望他将来做一名传教士,或做一名教员。但是,家境的贫穷,使青少年时期的卡耐基必须为接受教育而努力奋斗。


1904年,卡耐基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这个时候,他的家已把原来的农场卖掉,迁到了华伦斯堡师范学院的附近。卡耐基负担不起市镇上的生活费用,就住在农场的家里,每天骑马到学校去上课。当时,他是全校600名学生中五六个住不起市镇的学生之一。


在家里,卡耐基挤牛奶、伐木、喂猪等,在煤油灯下刻苦读书。他虽然得到全额奖学金,但是还必须参加各种工作,以赚取必要的学习费用。这使他感到十分羞耻,逐渐养成了一种自卑的心理。因此,他想寻求出人头地的捷径。在学校里,具有特殊影响和名望的人,一是棒球球员,再就是那些善于辩论和演讲获胜的人。他知道自己没有运动员的才华,就决心在演讲比赛中获胜。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练习演讲,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失败带给他失望和灰心,甚至使他想到自杀。


第二年,卡耐基开始获胜了。他原先的目标,是想在学校里获得学位,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学校里去教书。但是,在快要毕业的那年,他发现同班的一个同学在暑假为国际函授学校推销函授课,每周所得的钱比他父亲的辛勤所得还高出四倍!因此,卡耐基在1908年毕业后便去国际函授学校总部所在地的丹佛市受雇做了推销员。后来,他又到南奥马哈,为阿摩尔公司贩卖火腿、肥皂和猪油等。他的推销工作虽然很成功,但是在1911年,他却去了纽约的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学习演戏。一年以后,他感到自己并不具备演戏的天分,又回到了推销的行业里,在一家汽车公司当推销员。


但是,这些工作都不合乎他的理想。他为没有实现在大学里的作家梦,不能成就一番伟业而苦恼。他认为他应该过上有意义的生活,这比赚钱更重要。他决心白天写书,晚间去夜校教书,以赚取生活费。他想为夜校教公开演讲课,因为他认为,大学时代他在公开演说方面受过训练,有一定的经验。


演说方面的训练和经验,扫除了卡耐基的怯懦和自卑,让他有勇气和信心跟人打交道,增长了他做人处世的才能。于是,他说服纽约一个基督教青年会的会长,同意他晚间为商业界人士开设一个公开演讲班。从此,他开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成人教育事业。


戴尔·卡耐基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和发展了一种融演讲术、推销术、做人处世术、智力开发术为一体的独特的成人教育方式。在20世纪早期,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们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卡耐基独辟蹊径开创的成人教育方式,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为失落的人们指出了奋斗的方向。


《人性的弱点全集》成书于1936年,全书包括《人性的弱点》《快乐的人生》和《人性的光辉》等名著,卡耐基将他一生中最重要、最丰富的经验,全部汇集在此书中。他以对人性的深刻洞见,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富有哲理的思辨色彩,为人类贡献出了一部生活宝典。这部著作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激励人们走上成功之路。


《人性的弱点》不仅是卡耐基成人教育的教科书,还是趣味无穷,使人受益匪浅的优秀读物,值得每个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学习和收藏。本书则将卡耐基《人性的优点》和《人性的弱点》等著作集中于一体,充分展现了他的思想精华,是指导广大读者拼搏人生、获取成功的励志经典,非常值得阅读和收藏。


要想快乐,就给自己订立目标,以集中心力,发挥能力并激发希望。快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来自你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的过程。如果你想要快乐,就试着对更多的事物发挥热忱吧!


人性之中最可悲的就是,所有的人都不愿做事,都梦想着去看天边那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怒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花。


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希望,我们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即使不幸的事情注定要发生,再不可能有任何转机,为了保持我们的精力,也不要“左顾右盼,无事自扰”。

第一章 如何抗拒忧虑


现代人的通病是孤独


我有一位朋友,五年前失去了丈夫,从失去丈夫的那一刻起,她陷入了孤独与痛苦中。“我到底该做什么事呢?”在她丈夫离开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来问我,“我住到哪里好呢?我往日幸福的生活还能再来吗?”


我知道在她这个年龄(50岁)失去相伴多年的伴侣,痛苦和孤独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人之常情。但时间一久,此伤痛和忧虑便会慢慢减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痛苦灰烬上的充满阳光的新的幸福生活。


“不!”她绝望地说道,“我不会再有幸福的生活了,我已经老了,我的孩子们都已经独立生活,我还能干什么呢?”可怜的妇人得了严重的自怜症,而且不知道该如何治疗这种疾病。很多年过去了,我的朋友依然自怨自怜。


有一次,我建议她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结交新的朋友,培养新的兴趣,不要一味沉溺在往事的回忆里。她没有把我的话听进去,因为她还在为自己的命运悲叹。后来,她觉得孩子们应该为她的幸福负责,因此,便搬去与一个女儿同住。


但情形并不像她想象中那般美好,她和女儿的关系急剧恶化,最后到了互相指责、埋怨、反目成仇的地步。这个妇人后来又搬去与儿子同住,结果也是不欢而散。后来,孩子们共同出钱买了一间公寓让她独住,这无疑更加剧了她的孤独感。


有一天,她跑到我这里向我哭诉:“所有的家人都弃我而去,没有人要我这个老妈妈了。”这位妇人的确再也没有快乐过,因为她认为全世界都亏欠她。她实在是既可怜又自私,虽然已有61岁了,但情绪却还像几岁孩童一样不成熟。


不了解爱和友谊并非是从天而降的礼物,是许多孤独寂寞的人之所以孤独寂寞的原因所在。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欢迎,或被人接纳,一定要尽点心力。情爱、友谊或快乐的时光,都不是一纸契约所能规定的。我们应该勇于面对现实,无论丈夫、妻子或哪一位亲人离世,活着的人都有权利快乐地活下去。只是他们一定要知道: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靠自己去赢取的。


再看一个生活实例:


在一艘豪华游轮上,一位明朗、和悦的单身女性,大约六十岁,正随着舞曲怡然自乐。这位单身老妇人,也和我的那位朋友一样,曾遭受丧夫之痛,但她能把自己的哀伤化去,毅然开始自己的新生活,这是她深思熟虑之后所做的决定。


她曾和丈夫相依相偎,曾把生活的重心和支柱都放在丈夫身上,丈夫的离世使她一度陷入了对生活的极大绝望中,所幸的是,她很快从绝望中摆脱出来。她十分喜欢水彩画,现在成了她的精神寄托。她忙着作画,哀伤的情绪逐渐平息。而且由于努力作画,她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其收入不仅可以供自己的生活开销,还能结余一些。


有一段时间,她很难和人和谐共处,很难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说出来。因为长久以来,丈夫一直是她生活的重心,是她的伴侣和力量。她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长相一般,经济拮据,因此,在那段近乎绝望的日子里,她一再自问:”如何才能使别人接纳我,需要我?”


后来她找到了答案:她必须采取主动,把自己奉献给别人,而不是坐等别人的施与。想清了这一点,她擦干眼泪,换上笑容,开始忙着画画。她也抽时间拜访亲朋好友,尽量制造欢乐的气氛。没过多久,她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大家渐渐地都愿意与她相处,经常有人邀请她去参加宴会、舞会,她还在社区的会所里举办了个人画展,处处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后来,她参加了这次游轮的“地中海之旅”。在整个旅程当中,她一直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人。她对每一个人都十分友善,但绝不喋喋不休。在旅程结束的前一个晚上,她的座位旁是全船最热闹的地方。她那自然、得体的风格,给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都愿与她互换地址,以便日后经常联络。


“地中海之旅”结束后,她又参加了许多类似的旅游。她知道自己必须勇敢地走进生命之流,并把自己奉献给需要她的人。她所到之处都留下友善的气氛,大家都愿意与她交朋友。


时代在进步,医学在飞速发展,但却有一种疾病愈来愈普遍,那就是处于拥挤人群中的孤独感。


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密尔斯大学校长林·怀特博士在一次晚餐聚会上,发表了一段有关这种现代人的孤寂感的演讲。“20世纪最流行的疾病是孤独。”他如此说道,“用大卫·里斯曼的话来说,我们都是寂寞的一群。随着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人性已不再突显,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了……居住在这样一个不拘一格的世界里,再加上政府和各种企业经营的模式,人们必须经常变换工作地点。于是,人们的友谊无法持久,时代就像进入了另一个冰河时期一样,人的内心觉得冰冷不已。”


那些走出孤独寂寞的人,一定是成功地营造出来了怀特博士所说的“勇气的氛围”。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应带着欢笑和爱心。就好像燃烧的煤油灯一样,火焰虽小,却能产生出光亮和温暖来。


要想不被孤独寂寞所缠绕,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就必须与自怜道别,走出狭小的自我空间,去与人接触,结交朋友,把心窗打开,让友谊的阳光驱尽内心的阴暗。根据统计显示,大部分已婚妇女,都比先生活得长寿。但是,一旦先生过世之后,这些妇女都很难再创新生活。而男性则相对好得多,因为他们必须继续工作,而且基于工作本身的要求,他们不得不驱使自己不断进步。通常,夫妇当中,先生要比太太强壮且富进取性。妻子则大都以家庭为中心,以家人为主要相处对象。所以,她对必须独自生活或追求个人的幸福,并没有什么心理准备。但是,只要她愿意迈向成熟的话,她一定会做得很好的。


当然,孤寂并不是丧偶者的专属,任何人,如单身汉、美丽的公主、城里人或乡下人,都一样会尝受到孤寂的滋味。


有个刚结束学业离开校门的大学生只身来到纽约,想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一展拳脚,闯出一方世界。这位青年长得英俊潇洒,受过良好的教育,自己也很为自身的条件感到骄傲。到达纽约,安排好一切后,他在第二天上午参加了一个销售会议,到了夜晚,他忽然感到孤单起来。他没有独自一人吃饭的习惯,也不想一个人去看电影,更不想去娱乐场所,他怕被女孩缠住。当然,他不是不想有一个好女孩陪伴,但那绝不是从酒吧或什么单身俱乐部一类的场所随便挑一个来。结果,他只好在那个准备大展宏图的城市里,独自度过了寂寞凄凉的夜晚。


热闹的地方不一定不孤寂。有时大都市的孤寂要比小城镇的孤寂来得更深。在大都市里要想生活得充实,不被孤寂所绕,就更需要花些精力结交朋友,发展友谊。在去一个大都市之前,要先想好以后的日子,尤其是下班后的时间要如何打发。你当然需要与有些兴趣相同的人在一起,但你需要主动去争取。


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不甘寂寞的你可以上教堂或参加俱乐部,这都可以增加认识人的机会。你也可以选修成人教育课程,这不但可以充实自己,更可以得到同伴和友谊。但是,假如你只是默默一人在餐馆里吃饭,或在酒吧独自喝闷酒,那就难免要孤独了。你一定得去安排或做些什么事。我们都知道纽约的地铁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下交通网,但假如你不愿意先投下一枚硬币,走进那个旋转门,整个地下铁路系统对你就没有什么用处。


我认识两个女孩,她们长得十分迷人,都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她们在纽约东区合租了一间公寓。她们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让我惊奇的是,其中一个女孩以她的年纪来说,是相当具有智慧的。她认为居住在大都市的女孩,尤其是单身女孩,一定要仔细安排自己的生活,并计划自己的未来。她到一间教会去,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她还加入一个研讨会,甚至选修一门改进个性的课程。她把自己的收入都投到人际交往中,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