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功励志 > 成功哲学 > 创造无限的天地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创造无限的天地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创造无限的天地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创造无限的天地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周丽霞著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2-01

书籍编号:30423211

ISBN:9787546810898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51362

版次:1

所属分类:成功励志-成功哲学

全书内容:

创造无限的天地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思想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在深刻阐述中国梦时曾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是的,党和政府给我们描绘出了伟大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和自己的追求。那么,无数个梦想与追求,就能汇聚成伟大的中国梦,不仅能够指引我们自己实现人生价值,也可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梦想,并要沿着梦想去拼搏奋斗,那么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就要为梦想加油,学会自我励志。励志是一门成功学,它不仅可以激活我们的追求欲望,更能激活我们的生命能量,还能唤醒我们的创造热情。没有创造力,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最大悲哀,而励志就是让我们焕发神奇的力量。我们只有从内心深处唤醒潜在力量,并用心灵体验来感悟生命的精华,才是我们真正获得尊严和自信的途径,才是自我成功的真正学问。


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是追求成功,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得益于志存高远。成功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的过程。只有信念坚定、志在成功者,才能专注成功奋斗的步伐,而不是左顾右盼于奋斗的困难。因此,唯有真正心灵坚强者才经得起风雨洗礼,而坚强心灵来自于明确的梦想。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只有立下大志者才能为未来奋斗,才能直达成功的彼岸。


但是,在成功梦想的追求过程中,当我们遭遇困难挫折之时,就需要神奇的心灵力量,这种力量潜藏于心灵深处,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候,它才能激起我们情感的涟漪,使平凡的心灵获得升华,并释放出人生发展所需要的潜能。尽管这些感动或许来自一份小情感、或许来自一个小故事,但都是引爆我们心灵潜能的火花。


因此,本书根据成功励志学的特点,也根据广大读者的心灵需求,精选了古今中外最具有哲理性的励志故事,短小精悍、意蕴隽永,真可谓句句经典、字字珠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使广大读者易于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特别是整个内容没有冗长的说教,而是用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心灵的暗示和潜力的开发。这样,我们读者就能获得心灵智慧的无穷魔力和潜在的神奇灵感。


一粒沙子蕴含一个世界,一滴露珠足以映射太阳的光辉,一则小故事饱含成功的大道理,一句小哲理能够指引我们整个梦想,这就是心灵感动的力量,也是每一篇故事的魅力。从这些感动心灵的小故事里,我们读者可以吸取心灵智慧之光,并碰撞出生命的火花,使我们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感召,并不懈地跟随梦想,进行自我激励并奋勇拼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想贡献自己力量!

成功就要无所畏惧


斯坦麦茨生下来就有残疾,左腿不能伸直,背部隆起。但是,医生叫他父亲放心:“他能活下去的,不要紧。”


斯坦麦茨的父亲卡尔·海恩里奇一听此话,挺起胸脯说:“哦,他会活下去就行。”


斯坦麦茨一家人一贯都是这样挺起胸脯过日子的,尽管面前障碍重重。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德国和波兰之间不断移动着的国境地区,从事劳动,承受着绵绵不绝的苦难,他们都是靠着机智和肯干活过来的。现在也不会为这呱呱坠地的新来的小客人担忧。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斯坦麦茨在失去母亲的情况下坚强地活下来了。他的父亲是一条铁路上的石印工人,把他寄养在祖母家里。


在布雷列斯劳城的多文齐恩街的一间大房间里,调皮的孩子和他祖母玩着,他学会了如何最大限度地从祖母的宠爱中捞取好处。她给他讲波兰本乡的民间故事,也讲《圣经》里的关于古代希伯来的黄金和雄伟城市的故事。


“祖母,我们也有奇迹般的城市,不是吗?”小卡尔问。


“也许我长大后,也可以帮助建立一个这样的城市。”


小卡尔用积木搭起一座《旧约》所罗门王的宫殿。当祖母不在旁边的时候,他在里面点起一支蜡烛。但是,火焰点燃了木块,眼看要烧成大火,祖母赶来用水浇灭了火。木宫殿里一片汪洋。


斯坦麦茨又难过又害怕。原来,太多的光亮会发生这样的结果。长大以后,他在心里就设想如何弄到光明,照亮宫殿,而又不致把它烧成灰烬。


斯坦麦茨进小学的时候,可以说还像个婴儿。还只有5岁,他就学拉丁文动词的文法。7岁学希腊文和一点儿希伯来文。8岁时,他的代数和几何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斯坦麦茨念完了10年制学校,正准备以最优等成绩荣誉毕业。他神经紧张地等待毕业大典的到来。当时的习俗,要求毕业班全体学生,穿好礼服,坐在台上,参加口试。


斯坦麦茨买不起礼服,就租了一套。但是,在隆重礼仪的那天早上,学校布告栏上贴了一张布告:“卡尔·奥古士特·鲁多尔夫·斯坦麦茨,由于成绩特别优异,免于参加口试。”


斯坦麦茨慢慢地把礼服折叠起来放好,两颊流下了热泪。他懂得免他口试的原因,因为他是个残疾人。老师们认为在大庭广众面前让这个学生上台不体面。


实际上,他们的思想才是残缺的呢!在那么多学生中,老师单把他挑出来,这只能增加他的痛苦和孤独感。从此,卡尔·斯坦麦茨一生一世就再也不穿礼服了。


在他进布列斯劳大学后不久,他就表现出惊人的才智。他的教授们对他玩弄数字的魔术般的本领大为惊讶。同学们对于他“高深莫测的心眼”,倒真的有几分害怕。


在瑞士苏黎世,斯坦麦茨依仗撰写天文学的文章,来赚取微薄收入。他在工业综合大学读书,和一个同学住在市镇边最后一条街最后一幢房子的最高一层楼上。这里出现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跟斯坦麦茨同住的一个同学告诉他:“假如你到美国去,你会丢掉你对于政治的重视,而专心致力于数学。在美国,他们迫切需要工程师。”


斯坦麦茨终于到了美国。这位貌不惊人的年轻残疾人,一瘸一拐地走上纽约的闹市,身上只有几封给几家电器公司的介绍信以及一套数学符号作为他的唯一资本,此外就只有随身带来的满腔希望。


斯坦麦茨搬进布鲁克林一家廉价的住房,并立刻开始找工作。他找了爱迪生电气公司的总工程师,结果得到的是一个粗鲁的回绝:“这些日子来美国的工程师太多了!”


斯坦麦茨又访问了鲁道夫·艾赫迈尔的制造厂。秘书把他当作一个流浪者,正准备赶走,恰巧这时艾赫迈尔先生本人踱进了办公室。鲁道夫·艾赫迈尔仁慈地望着他说:“过一个星期来看看,也许有一个工作机会。”


真的有了一个工作机会,那是一个星期12美元的绘图师位置。不到三年,卡尔·斯坦麦茨就依靠自己的努力脱颖而出了。1892年1月,在美国电机工程师协会的一次会议上,一个最不知名的会员斯坦麦茨走向讲台,然后用他蹩脚的英文,吃力地向大家宣读了一篇数学论文。


在这篇论文里,斯坦麦茨明确地阐述了精确的电流滞后定律。从此再不需要盲目地制造发电机了。卡尔·斯坦麦茨已经驯服了电力,使之为人类服务。


1901年,斯坦麦茨当选为美国电机工程师协会的会长。次年,哈佛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哈佛大学校长埃里奥特致词说:“我将此学位颁赠给阁下,作为美国最卓越的、从而也是世界最卓越的电机工程师,阁下获此荣誉当之无愧。”

任何时候都要学习


阿基米德从小就非常喜欢数学,他的好朋友柯伦也是一个数学迷,他们经常在一起画几何图形,推导公式,进行演算,他们还喜欢设计一些机械图形。


这样就需要大量的纸,可是当时还没有发明造纸术,人们便用羊皮和莎草代纸,既昂贵又不方便使用。柯伦经常抱怨说:“天啊,上哪儿去找纸啊?”


阿基米德想了想,找来一根小树枝对柯伦说:“喏,把地当纸吧!”


柯伦用小树枝在地上划了几下,又发牢骚说:“地太硬,写上的字,看不清。”


阿基米德又从炉子里铲来炉灰,均匀地铺在地上,在上面写起来,他高兴地对柯伦说:“怎么样,清楚多了吧!”


阿基米德有到海边独自散步的习惯,他一边散步,一边海阔天空地思考问题。有一次,阿基米德正在海边的沙滩上漫步,忽然想起一道数学题,他顺手捡起了一个小贝壳,在沙滩上演算起来,一直演算到天黑了才回学校。


第二天,阿基米德一见到好朋友柯伦,就立刻拉着他到了海边的沙滩上,高兴地说:“喂!你看这里的沙滩,不正是我们最好的学习地方吗?”


阿基米德说完,立刻在沙滩上画了好几个几何图形。柯伦也高兴得直叫好,并高喊:“太好了,我们有了世界上最便宜的纸了!”


从此以后,阿基米德与柯伦每天都要抽时间来到海边沙滩演算数学公式和做习题。真是让人难以想象,阿基米德后来发现的许多几何学原理、物理学公式和定理就是从海边沙滩上的演算起步的。

一定要敢于行动


1974年夏天,英特尔公司相继推出8008微处理器后,又推出了8080芯片,这种芯片功能比8008大10倍,体积却不比8008大,而价格还不到200美元。正在此时,在哈佛大学读书的比尔·盖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找到了好友保罗·艾伦。


“艾伦,这才是真正的计算机的心脏,它最终能将庞大的处理系统缩小到火柴盒那么大。”


艾伦也非常兴奋。他们认为:大型的笨拙的计算机器终于走到末日了。在这里,比尔·盖茨的预见仅仅是一个年轻人的梦想,他能否顺着他的梦想寻找他的预见呢?


1975年,年仅19岁的盖茨预言:“我们意识到软件时代到来了,并且对于芯片的长期潜能我们有足够的洞察力,这意味着什么?我现在不去抓住机会反而去完成我的哈佛学业,软件工业绝对不会原地踏步等着我。”


两个人对8080芯片潜力的预见,连计算机生产商都没有认识到。英特尔公司的专家们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微小的改进而已。盖茨和艾伦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只要有了这种价格低廉的微处理器,计算机的体积会变小,价格也会降低,这种计算机将会有更广泛的用途,它的销量也会非常可观。


两人决定为这种计算机开发软件,以让它能够得到应用。他们开始向各大公司写信,说明他们可以编写一种新的BASIC语言。然而所有的信都如泥牛入海没有回音。


转眼到了12月,有一天艾伦去哈佛大学找盖茨。走到哈佛大学书报亭的时候,艾伦突然停住了脚步,他被一本《大众电子》杂子吸引住。原来这期杂志的封面上刊载了一台计算机的照片,它只有电烤箱那么大。


艾伦赶紧买下了这本杂志,他仔细地读了起来。这正是使用8080微处理器的计算机,叫阿尔塔,是艾德·罗伯茨开发的产品。可是因为没有软件,这台计算机不能运行。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台微型计算机。


艾伦马上找到盖茨,把这件事说给他听,两个人立刻决定打电话给罗伯茨。


“罗伯茨先生,我们研究了《大众电子》上的那篇文章,我们已经开发了一种BASIC语言,它完全可以应用到你的计算机上,我们可以就这件事详细谈谈吗?”盖茨焦急地说。


罗伯茨一听就是小孩子的声音,他根本不相信盖茨他们的话。


“小伙子,你不要再谈了,已经有50个人和我谈过类似的话,我都不会相信的。我只相信结果,如果谁能提供最成熟的语言,我就和谁合作。”罗伯茨简短地结束了通话。


盖茨和艾伦并没有灰心,他们又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说明了他们研制的成果,并再三保证这种BASIC语言完全司以在8080微处理器上使用,每套售价只要0.5美元。罗伯茨收到信后,激起了他的好奇心,罗伯茨便与他们取得联系,这真是值得庆幸!盖茨和艾伦没有想到罗伯茨会找上门来。


两个人决定利用哈佛大学实验室的计算机来模拟阿尔塔微处理器进行研究。四个星期后,BASIC语言的编写已基本完成,于是他们再次给罗伯茨打电话,说他们已经成功地在阿尔塔上应用了BASIC。而实际上,他们从未见过阿尔塔计算机。


罗伯茨听到这个消息后,半信半疑,“如果是那样的话,你们就来我这里,给我演示一下。”罗伯茨和他们约定3个星期后见面。这一天同罗伯茨约定的日子到了,盖茨决定让艾伦一个人去。盖茨为了万无一失,仔细地把程序检查了一遍,然后交给艾伦。


第二天,开始测试,决定性的时刻到了。艾伦把程序装入计算机,等着反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艾伦的心里像是装着小鹿,怦怦地跳个不停。突然,计算机打出了“准备好了”的字样。这意味着计算机接受了他们的程序。


罗伯茨高兴地叫起来:“天啊!它开始工作了!”


艾伦如释重负,罗伯茨奔向电话机,把成功的消息告诉了正在哈佛耐心等待着的盖茨。盖茨听到这个好消息,真是欣喜若狂。BASIC语言的适用,对阿尔塔计算机来说,意义非凡,而且对计算机产业来说,也具有重大意义。


从此,微型计算机才算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经过无数次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