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外名著 > 外国名著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全两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全两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全两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全两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国家教委法语教学大纲编审委员、翻译家王晓峰典藏译本“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带来奇异、真实而又亲切的世界

作者:(法)儒勒·凡尔纳,王晓峰,(法)儒勒·凡尔纳编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01

书籍编号:30417034

ISBN:9787540486877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30047

版次:1

所属分类:中外名著-外国名著

全书内容: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全两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亲近名著 守望童年


每一部名著,尤其是其中的经典性作品,事实上都浓缩、隐含着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文化所形成的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智成果,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某些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的智慧和方向。同时,经典又是经过人类阅读的随机拣选和时间长河的无情淘汰,才逐渐浮出历史地表,最终固定在人类精神发展的文化坐标上的。


文学经典之所以享有这样的文学史地位,首先是因为,经典提供的是一种具有整体文学史意义的独特而绝对的高度,它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洞悉或表达了历史、社会、人生、人性的基本奥秘或本相,表达了对于这些奥秘或本相深刻的体认和独到的感悟;经典又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构筑成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美学神话,并向文学史释放着永不消失的艺术灵光。安徒生童话对于社会和人生真相的有力揭示,卡洛尔童话对荒诞艺术的绝妙实践,林格伦童话对儿童解放在哲学上和美学上的重要贡献,都是文学史上突出而典型的例子。由于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所达到的高度是重要而独特的,因此,它们在一些特定的方面是无法被逾越的。


经典还提供了一种文学史意义上的判断尺度。经典代表着文学史上最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经验,它虽然无法被轻松地逾越,但却往往成为人们普遍心仪和乐于效仿的榜样。更多的时候,经典所提供的高度则被人们用来打造成一把衡量高下、评说成败的艺术标尺。人们会用经典构成和显示的标尺来看一看,某部作品与经典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因此,对于经典的尊崇和信赖,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精神生活态度之一。


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大批影响过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精神发育和成长的经典名著。提起文学史上的许多名著,人们常常会有一种重新打开童年心灵履历的难忘和激动。在他们的童年记忆中,甚至,在他们后来的阅读记忆中,这些作品都曾经那么深刻地参与并影响了他们的心灵建设,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宝贵的“精神的底子”(钱理群先生语)。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套“语文新课标基础必读丛书”收入了《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昆虫记》《飞鸟集·新月集》《安徒生童话》等数十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这些作品触及社会、人生、自然、命运等最基本的人类价值和命题,因而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我相信,让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童年时代就亲近这样的作品,正是一项为当代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打底”的事业。


让我们一起来亲近和享受这样的作品,守望和珍惜童年的阅读。


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年4月12日于丽泽湖畔

译者序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s)生于一八二八年。父亲是一位司法官员,很希望他能继承父业,成为一个法律界人士。一八三九年,他十一岁时,作为见习水手,乘一艘远洋航船到过印度。由于他年龄太小,这次旅行似乎没有给他太多的愉快,但可以知道,他从十一岁起,就开始积累冒险探奇的经验。一八四七年,他遵照父命,到巴黎学习法律,同时开始了写作生涯。最初,独立或与人合作给剧院写剧本,成绩相当可观。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结识了大仲马等文化名人。虽然他按照父亲的愿望,完成了法律的学业,但他认定了自己终生的事业是写作。从一八六三到一八六五年,连续出版了《气球上的五个星期》《地心游记》和《从地球到月球》,奠定了他作为科幻和探险小说作家的世界地位。


儒勒·凡尔纳生活的十九世纪是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他作为诗人和作家,对当时科学上的发现及发明创造十分敏感。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期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反映了开拓和进取的精神。诚然,他不是工程师或技术人员,他的作品并不去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他所写的小说中,那丰富的想象力,那对未来的开放态度,启发和激励了未来的发明家和工程师。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三部系列小说中的第一部,下面还有《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形成一系列情节相关的故事。《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描写英国爵士格莱纳旺根据在海中发现的一个瓶子里的文件,漂洋过海,环绕地球一周,寻找遇难的格兰特船长的故事。他们经过了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受了千辛万苦,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找到了那位船长。书中描写了这些地方的景观地貌、风土人情,歌颂了大无畏的探索精神。从天文地理到人文种族,书中涉及许多领域,直到现在,对读者仍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本人的这个译本所据的原本是巴黎出版的《教育与娱乐文库》(Bibliothèque d\'édu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袖珍版(Le livre de poche)。原文的语言丰富流畅而不俚俗,我希望我的译文与原文的风格相符;书中有关诸多科技领域的文字,用那个领域的通用术语译出;又加了些注释,便于青少年读者对某些文化底蕴及语言作深度层次的了解。书中的插图相当精美;绘图人是里奥(Rion),镌版者是帕纳马克(Pannemaker)。


王晓峰


1996年7月于北京西郊

  • 苏格兰与北爱尔兰之间的海峡。
  • 爱德华·格莱纳旺(Edward Glenarvan)的第一个字母。
  • 苏格兰南部的港口。
  • 人们认为犹太人贪婪凶恶,这是欧洲由来已久的偏见。
  • 秘鲁的一个港口。
  • 富兰克林(1786—1847),英国的航海家和探险家。
  • 指苏格兰南部地区。
  • 英国民间传说中的侠盗,有“苏格兰的罗宾汉”之称。司各特以此民间故事写成小说,于1817年出版。
  • 指的是英格兰。
  • 苏格兰古时的君王,骑士们的首领。
  • 圣马丁(316—397),都尔地方的主教,受封为圣人,传说他曾把大衣割下一半,分给穷人。
  • 马克·发拉纳所造的灯塔。
  • 英国南部的一个小城,以峻峭的石崖著名。
  • 阿美利哥·威斯普奇(1454—1512),意大利航海家,在哥伦布之后,曾两度到新大陆探险,美洲叫作“亚美利加”,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 品佐(1519—1583),葡萄牙航海家,曾到东印度探险。
  • 麦哲伦(1480—1521),葡萄牙航海家,曾到东印度和北非探险。
  • 计量海洋上距离的长度单位,1海里等于1852米。
  • 纳尔逊(1753—1805),英国有名的海军将领。
  • 用九条皮绳编的皮鞭,英国海船上用来打见习水手。
  • 南美洲最南的海角,属智利。
  • 智利南部港口,在37度纬线附近。
  • 马德拉,是在摩洛哥西北方向的大西洋中的一个群岛,属葡萄牙。
  • 这说的是法国古里,1法里约合4公里。
  • 在人际交往上,英国人,尤其是英国女性,比法国人要拘谨得多。
  • 加纳利,是撒哈拉西北方大西洋中的群岛,属西班牙。
  • 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海拔4810米,在法国和意大利边境。
  • 非洲的最西部突出的海角,属塞内加尔。
  • 1英寻等于1.83米;1法寻约合1.64米。
  • 当年哥伦布到了美洲,以为是到了他的目的地印度,当然就把那个地方称为“印度”。后人发现了真相,在一段时间内,为避免混淆,称美洲为“西印度”,而把原来的印度称为“东印度”。
  • 基于上述事实,在欧洲语言中,称呼美洲土著人和印度人,用的竟是同一个词。如,英语都用indian,法语都用indien。但汉语在翻译时,分得很清:指印度人时,译作“印度人”;指美洲土著人时,译作“印第安人”。
  • 玻利维亚的地区名。
  • 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作家,《堂吉诃德》的作者。
  • 好望角,非洲最南端的岬角,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到此,适遇风暴,故称“风暴角”,后因自此可通往富庶的东方,改名“好望角”。
  • 南十字座,南天著名的星座,在北半球观察不到,这个星座内有许多亮星,可作南半球航海的指标。
  • 阿根廷的首都。离南纬37度不远。
  • 欧洲有个谚语:自助者天助。
  • 阿根廷重量单位,1阿罗贝等于11.5公斤。
  • 埃尔西拉(1533—1596),西班牙诗人,著有史诗《阿罗卡那》。
  • 法国古时的长度单位,1突瓦兹合1.949米。
  • 英美制长度单位,1英尺约等于0.3048米。
  • 英美制长度单位,1英里约等于1.6093千米。
  • 希腊神话中,诸神都住在奥林匹亚山上。
  • 诺曼底,是法国西北部临英法海峡的一个半岛,盛产苹果和奶制品,是有名的富饶地区。
  • 葡萄牙作家卡孟斯于1572年发表的史诗,共十章,叙述葡萄牙航海家的地理发现。
  • 卡孟斯(1524?—1580),葡萄牙航海家及诗人。曾到非洲、印度及远东其他地区探险,其代表作即《鲁西亚德》,叙述航海发现及葡萄牙的历史。
  • 人类打算在巴比伦造一个高塔,一直通到天上。上帝不愿意这个事业成功,派天使下来,搅乱了人类的语言,于是,塔没有造成,人类彼此也有了隔阂。事见《旧约·创世记》第十一章。
  • 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同属拉丁语系,相似的地方极多,彼此学起来确实很容易。
  • 1盎司合28.35克。
  • 当时,法国人民用鲜血换来的革命果实被波拿巴家族窃取,拿破仑第三做了第三帝国的皇帝,人民革命风起云涌,所以统治阶级非常害怕象征革命的红色。
  • 库柏(1789—1851),美国作家,写过许多有关北美印第安人生活的小说。
  • “皮袜子”是库柏的小说《“皮袜子”的传说》中主人公的绰号。
  • 撒哈拉和阿拉伯的沙漠上刮的干热风。
  • 罗萨斯(1793—1877),阿根廷军阀及政客,曾于1828年建立起集权政权,实行血腥的专政。
  • 圣巴特里克(约385—461),爱尔兰的主教,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特别信奉的圣者。
  • 黄道上有12个星座,在南美洲10月份晚上10点钟的天际,黄道上的星座是蛇夫座和天马座。
  • 汉尼拔,(前247—前183或182)迦太基统帅,公元前216年攻占罗马附近的卡布城后,沉溺于安乐生活,贻误了战机,从此转胜为败,终于自杀。
  • 克里奥尔人,是在加勒比海安第列斯群岛上居住的白种人的后裔。
  • 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
  • 《圣经·创世记》中记述的亚伯拉罕、雅各、拉结等,都是牛羊满山满谷的大牧主。
  • 法国西南部比利牛斯山区的一个民族。
  • 歌德(1749—1832),德国的伟大诗人,德国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学的代表,著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
  • 古时,欧洲人认为,自然界是由水、火、土、风这四大元素组成的。
  • 克雷西,法国索姆省省府,英法百年战争时,英王爱德华三世于1346年在此打败法王菲利普六世。
  • 阿赞古尔,法国上加来地区一市镇,英法百年战争时,英王亨利五世在此大败法军,俘获多人。
  • 乌拉圭的首都,位于巴拉那河口。
  • 故事出自圣经《创世记》第六、七、八章。
  • 《天方夜谭》中的人物,也译“山鲁佐德”。她为了保住性命,每天晚上给国王讲一个故事。
  • 哈伦·阿尔·拉舍德(766—809),波斯雄才大略的一位哈里发。
  • 阿拉哥(1786—1853),法国科学家及政治人物,于1809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 从所叙述的情况来看,这是一个球状闪电,球状闪电是一种罕见的闪电,呈球形或梨形,直径约10~20厘米,通常形成于枝状闪电后,存在时间约一秒至几分钟,其性质至今不明。
  • 涅索斯,是半人半马的怪物,被赫拉克勒斯射死之前,赠给赫拉克勒斯的妻子德依阿尼拉一件长袍,说是能防止她的丈夫变心,后来赫拉克勒斯果然移情别恋,德依阿尼拉给他穿上长袍,袍上冒出火焰,将赫拉克勒斯活活烧死。这是希腊神话中的故事。
    Part 1 寻找格兰特船长
    Chapter1 双髻鲨
    一八六四年六月二十六日,一条华丽的游船开足马力,乘着一阵强劲的东北风,在北海峡破浪疾驶。一面英国国旗在后桅的斜索上猎猎飘动,主桅顶上挂着一面蓝色的燕尾旗,上面用金线绣出“E·G”字样,字母上面还有公爵的冕形纹徽。这艘游船叫“邓肯”号,是爱德华·格莱纳旺爵士的私产。这位爵士是英国贵族院苏格兰十六位元老之一,同时也是全英赫赫有名的皇家泰晤士游船协会的出色会员。
    格莱纳旺爵士和他年轻的夫人埃莱娜以及他的一个表兄马克·纳布斯少校正在船上。
    “邓肯”号新近造成,来到克莱德湾以外几海里的地方试航,正要返回格拉斯哥港。阿朗岛已隐约出现在海平面上,瞭望塔上的水手忽然报告有一条大鱼冲到船尾的航迹里。船长若恩·芒格莱连忙把这事禀报爱德华爵士,爵士跟马克·纳布斯少校一起走上艉楼,问船长那是什么鱼。
    “好家伙,阁下,”若恩·芒格莱回答道,“我看那是多大个儿的鲨鱼。”
    “这附近海域还有鲨鱼?”格莱纳旺叫了起来。“毫无疑问,”船长又说,“这种鲨鱼,在任何海和任何纬度都可以遇到。这是条双髻鲨,除非我看错了,不然,咱们遇见的就是这种鱼。如果格莱纳旺夫人愿意看一
  •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