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全三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全三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这是一个教人去认识并爱这个世界的故事。
作者:(苏)高尔基(МаксимГорький),曾冲明译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4-01
书籍编号:30413132
ISBN:9787540484699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427581
版次:1
所属分类:中外名著-外国名著
版权信息
书名: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全三册)
作者:(苏)高尔基(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
译者:曾冲明
ISBN:9787540484699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亲近名著 守望童年
每一部名著,尤其是其中的经典性作品,事实上都浓缩、隐含着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文化所形成的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智成果,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某些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的智慧和方向。同时,经典又是经过人类阅读的随机拣选和时间长河的无情淘汰,才逐渐浮出历史地表,最终固定在人类精神发展的文化坐标上的。
文学经典之所以享有这样的文学史地位,首先是因为,经典提供的是一种具有整体文学史意义的独特而绝对的高度,它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洞悉或表达了历史、社会、人生、人性的基本奥秘或本相,表达了对于这些奥秘或本相深刻的体认和独到的感悟;经典又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构筑成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美学神话,并向文学史释放着永不消失的艺术灵光。安徒生童话对于社会和人生真相的有力揭示,卡洛尔童话对荒诞艺术的绝妙实践,林格伦童话对儿童解放在哲学上和美学上的重要贡献,都是文学史上突出而典型的例子。由于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所达到的高度是重要而独特的,因此,它们在一些特定的方面是无法被逾越的。
经典还提供了一种文学史意义上的判断尺度。经典代表着文学史上最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经验,它虽然无法被轻松地逾越,但却往往成为人们普遍心仪和乐于效仿的榜样。更多的时候,经典所提供的高度则被人们用来打造成一把衡量高下、评说成败的艺术标尺。人们会用经典构成和显示的标尺来看一看,某部作品与经典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因此,对于经典的尊崇和信赖,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精神生活态度之一。
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大批影响过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精神发育和成长的经典名著。提起文学史上的许多名著,人们常常会有一种重新打开童年心灵履历的难忘和激动。在他们的童年记忆中,甚至,在他们后来的阅读记忆中,这些作品都曾经那么深刻地参与并影响了他们的心灵建设,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宝贵的“精神的底子”(钱理群先生语)。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套“语文新课标基础必读丛书”收入了《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昆虫记》《飞鸟集·新月集》《安徒生童话》等数十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这些作品触及社会、人生、自然、命运等最基本的人类价值和命题,因而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我相信,让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童年时代就亲近这样的作品,正是一项为当代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打底”的事业。
让我们一起来亲近和享受这样的作品,守望和珍惜童年的阅读。
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年4月12日于丽泽湖畔
译者序
(一)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92年,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以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发表。在俄语中,“马克西姆”的字面意思是“最大的”,“高尔基”的字面意思是“痛苦”,高尔基也许有意借以表达自己的人生充满苦痛。六年后,高尔基的《随笔与短篇小说选》出版。此后,英、法、德、西班牙等十余种的译文版相继问世,高尔基从此蜚声欧洲和世界文坛。
在我那一辈人的记忆里,高尔基被誉为“无产阶级的伟大作家”和“苏维埃文学的旗手”。他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海燕之歌》,被列宁称赞为“适应时代”的长篇小说《母亲》,以及他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我国读者最为熟悉的。《童年》发表于1913年,《在人间》发表于1916年,《我的大学》发表于1923年,正值高尔基创作精力最旺盛、人生感悟最深刻、思想修养最成熟的时期,这“三部曲”堪称他创作高峰时期的代表作,被视为世界文学珍品。
(二)
在“三部曲”中,《童年》是“序曲”,也是最富有魅力的一部,共十三章,描写了“我”从三岁到十一岁的孤儿生活。“我”三岁丧父,跟随母亲寄住在经济上可以算是“小康”的外祖父家里,由聪明、善良的外祖母抚养。“在外祖父家,人与人之间相互仇恨,这种气氛严重地毒害着大人,连小孩也都狂热地卷进去了。”外祖父残暴成性,经常打骂孩子,“我”也是在他的打骂下成长的;两个舅舅为分家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外祖父家染坊燃起了大火,大伤元气,半盲人格里戈里师傅因火灾而被解雇、上街讨饭;外祖母的养子“小茨冈”也因两个舅舅的“过失”而惨死;舅舅们经常虐待和殴打妻子;大舅米哈伊尔为强占房子居然带领流氓攻击自己的父亲;表哥萨沙受继母虐待;母亲改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大学生,家庭矛盾不断,甚至被施家暴,外祖父也因这件婚事而跟母亲争吵、打闹,甚至无端地打了外祖母……“这一家子蠢货”演出的种种闹剧,简直是家常便饭。他们打了又好,好了再打,家丑外扬,“闻名”于街坊邻居。这种愚昧、野蛮的“黑暗生活”使“我”感到非常痛苦,对“我”的毒害和影响可想而知!幸好,外祖母的抚爱、培养和教导为“我”的成长注入了积极的能量,使“我”终生受益。诚如小说所写:“她没来以前,我像是躲在黑暗里睡觉,但她一出现,就叫醒了我,把我领到了光明的地方。是她把我周围的一切连成一根不断的线,织成了五光十色的花边。她立刻就成了我终身的朋友,一个我最贴心、最熟悉和最珍爱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人生,使我充满对付艰难生活的坚强力量。”
《在人间》是“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高尔基着墨最多的一部,共二十章,描写了“我”从十二岁(满十一岁)到十六岁(满十五岁)在“人间”当童工的痛苦经历。“我”十一岁丧母,外祖父家境衰落,“我”被外祖父赶到“人间”谋生。孤苦伶仃、满身稚气、只上过两年小学(同时以捡破烂为生)的“我”,相继在鞋店、表舅家当学徒,在轮船“善良”号、“彼尔姆”号上当洗碗工,后来又在圣像画作坊当学徒,最后替表舅在承包的建筑工程组里当监工。在这五年里,困难与折磨、劳累与辛苦、身体和精神上的伤痛是难以尽述的。比如刚满十一岁的“我”,在鞋店当学徒没多久就因热饭烫伤双手而住院,后在“善良”号上干了四个月受人诬陷而被食堂管事辞退,回到外祖母身边后只得靠捕鸟卖钱养家糊口,第二次在表舅家当学徒时又因被姨婆抽打得遍体鳞伤而住院……总之,这是“我”在“人间”辛苦劳累、苦闷绝望的五年,也是“我”热爱读书、吸取知识、获得快乐、读书明理、奋发上进的五年!是“我”挨打受伤、挨骂受气、被人算计的五年,也是“我”得到一些好人庇护、关爱、指点、帮助的五年!是“我”耳闻目睹各种丑恶现象、耳濡目染各种市侩习气的五年,也是“我”自尊自爱、抵制污浊、免于堕落的五年!
《我的大学》是“三部曲”的终篇,原文并没有像《童年》《在人间》那样明确地分章,译者根据内容及内容间的行距标记,把《我的大学》分成了七章。这一部描写了“我”自十六岁到二十岁在喀山的多所“社会大学”里奋斗的艰难岁月。“我”满十五岁那年的秋天,在刚毕业的中学生尼古拉的鼓励和支持下,抱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我”很快就觉悟到:上大学只是一种梦想。“我”身无分文,开始了在各所“社会大学”的艰难生活。“我”从尼古拉家搬到“马鲁索夫卡”大院的贫民区,与古里·普列特尼奥夫共用一个单人床,一边在外打工糊口,一面抓紧准备功课。不久,“我”到安德烈的面包作坊当“监工”,此外还要给一些订户,特别是大学生们送面包,并且抓紧一切时间读书。除了干活、读书,“我”还常去听大学生们对时政的辩论,并结交一些工人朋友。“我”的这些表现当然也引起了警察尼基福雷奇的关注,而“我”也有意识地跟这个老奸巨猾的警察周旋。后来,面包作坊濒临破产,安德烈家里遭遇变故,古里被捕,钳工雅科夫病死,水兵围攻妓院,织布工鲁布佐夫失踪,“我”对现实逐渐感到困惑、痛苦和绝望,乃至决定自杀。幸亏“我”自杀未遂,但从此对自己的评价大大降低。是“乌克兰佬”罗马斯帮助我渡过了难关。他请“我”下乡与他开商店,办合作社,做农民的启蒙工作。是他让“我”“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以人的朴素感情为我打开了通往生活的大门,他帮我挺起了胸膛”。罗马斯是一个有思想、有经验、有能力、有修养、有威望的地下工作领导人,但他领导的启蒙工作还是以失败告终。最后,罗马斯和“我”各奔东西,“我”和另一个“社员”巴里诺夫在加尔梅克一个渔民“劳动互助组”安了身。全书到此结尾。
在《我的大学》中,“我”像许多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一样,热切地希望社会进步、国富民强,这不仅反映“我”当时的想法,看来也部分地代表高尔基创作并发表《我的大学》时的思想。高尔基在十月革命前后发表了以“不合时宜的思想”为总标题的一系列政论文章,这些思想在《我的大学》里就有明显的反映。所以,《我的大学》对了解和研究高尔基的思想以及当时的俄国社会思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以其反映俄国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性和深刻性,以其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爱憎观和正义感,以其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魅力,以其高超的写作手法,感动了一代代读者,尤其是对青少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真实,确切地说,艺术的真实,是自传体小说的首要条件,甚至是它的灵魂!真人真事才能进传记,真情实感才能动人心,真知灼见才能给人智慧,真的爱恨才能震撼心灵。“三部曲”,特别是《童年》,之所以写得如此真实、动情、精彩,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高尔基非常熟悉里面提及的人物——首先是“我”,其次是外祖母、外祖父、母亲以及其他与“我”朝夕相处的亲朋好友和常打交道的人物。在此基础上,高尔基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将生活经历描绘成色彩斑斓的佳作,展示了他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也包括他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三部曲”还部分展现了高尔基多难、多彩的人生阅历和奋斗自强的人格魅力,充满着对真、善、美的向往,正是因此才震撼心灵、引人深思、催人奋进。
在创作方法上,作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在写作上的突出难点与成功之处在于:既要准确、生动地重现“我”当时的言语、举止、神情、感情、认识,又要站在作家写书时的思想高度,用他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来回顾、审视、评判、总结“我”当时的思想与言行,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实现艺术作品的“真、善、美”三位一体。
此外,作为描写真人真事的传记体小说,“三部曲”中没有虚构离奇惊险的情节,但却有许许多多美妙动人的片段。书里有对俄罗斯大好河山的赞美,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散文诗,有成篇记录下来的优美童话,有对伏尔加河两岸风景的精细描绘,有朝霞满天的早晨、夕阳西下的黄昏、繁星满天的夜景,有笔墨清淡、活灵活现的人物肖像,也有浓墨重彩的场景与精心刻画的中心人物,有三言两语、风趣幽默的对话,也有看似浅显、实则深邃的人生哲理。
总之,全书艺术特色鲜明,情感真挚动人,冷峻、凝重的笔下飘逸着幽默风趣,压抑、悲伤的氛围里涌动着力量和希望。“三部曲”不会使你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只会激励你自强不息,奋斗进取。
曾冲明
2011年春
此书献给我的儿子
第一章
在昏暗、拥挤的房间里,我的父亲躺在窗台下面的地板上。他身着白衣,身子特别长;两只光脚板,奇怪地伸着趾头;慈祥的双手安静地放在胸上,手指也是弯曲的;快活的眼睛紧闭着,被两枚黑的圆铜钱遮压着;和善的面孔也变黑了,龇着牙吓唬我。
母亲裸露着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