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理论 > 党员学党建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党员学党建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党员学党建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党员学党建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郭亚丁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01

书籍编号:30403756

ISBN:978750979086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10748

版次:2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全书内容:

党员学党建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文件


全党研文〔2015〕10号


关于表彰2012—2014年出版的全国优秀党建读物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党建研究会(学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建研究会,各会员单位,各专业委员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取得新的成果。广大党建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部署要求,主动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认真开展党建课题研究和理论研讨宣传活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探索、深入研究,创作出一大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务实管用的优秀党建读物。


为集中展示2012—2014年党建研究和党建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向各级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广大党员推荐优秀党建读物,全国党建研究会组织开展了第十三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评选活动。2015年2月成立了第十三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评选委员会,之后发出了征集党建读物的启事,开展了初评和总评工作。本届参评图书共139种,由50多家出版社推荐。经过初评小组初评和评委会严格评审,确定18种图书为“2012—2014年出版的全国优秀党建读物”(书目附后)。全国党建研究会决定,对这18种图书的作(编)者、责任编辑和出版社予以表彰。


开展优秀党建读物评选活动,是全国党建研究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推进党建理论创新、推动党建工作、培养和凝聚优秀党建研究人才、繁荣党建读物出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获奖的出版单位和同志、广大党建研究工作者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以党建研究的新成果为繁荣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为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


2015年12月30日


附:


2012—2014年出版的全国优秀党建读物书目


1.《党员学党建》:郭亚丁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共产党员理想信念论》:郑永扣、潘中伟、寇东亮、魏长领等著,人民出版社


3.《领导干部政德教育读本》:辛桂梓(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4.《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史》:孙占元(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


5.《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戴焰军(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6.《学习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学习活动纪实》:王炳林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与党的执政基础研究》:游龙波、张诺夫、温敬元、徐彬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党政干部问责制研究》:高国舫、王柳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9.《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朱继东著,人民出版社


10.《核心力量:基层党组织的动力、能力、魅力建设》:郭玉良著,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11.《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王乃波著,党建读物出版社


12.《基层党建e时代》:冯小敏、高骥、虞志灏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3.《党群和谐论》:姚桓、张彦玲(主编),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


14.《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作风建设问题》:夏春涛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15.《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研究》:杨绍华著,中国方正出版社


16.《网络:一种新的反腐利器——网络反腐的制度规范与机制创新研究》:杨金卫著,山东人民出版社


17.《党代会现场99个历史深处的细节》:李颖著,党建读物出版社


18.《网络党建能力论——信息时代执政党的网络社会治理能力》:薛小荣、王萍等著,时事出版社


抄送:理事、顾问、特邀研究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国备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


全国党建研究会秘书处


2015年12月31日印


(共印1000份)


党员学党建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序言


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 卢先福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有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指导,才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巩固和壮大。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结合党的建设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郭亚丁教授撰写的《党员学党建》一书,顾名思义,就是为广大党员介绍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知识而写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就是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包括学习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教育武装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对于党当前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项工作抓好了,党的建设工作就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就会出现一个新面貌,党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就一定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我们国家,为中华民族,为世界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因此,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党建理论的基本知识,可以充分认识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增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使命感;通过学习党建理论的基本知识,进一步熟悉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基本要求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通过学习党建理论的基本知识,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目标以及党的建设方法和途径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发展好。


郭亚丁教授的《党员学党建》一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不少新颖之处。其值得肯定的主要有:一是内容比较完整。全书共六大部分90个题目,内容涉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个方面,便于党员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党的建设理论知识。二是通俗易懂。文中的语言简洁、朴实,图文并茂,阐述深入浅出,易学、易记、易懂,便于阅读和普及。三是观点鲜明。每个条目中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党建观点,方便党员在学习党的建设理论知识中明确基本观点。四是资料丰富。书中的内容引用了许多史料以及党建研究的新成果,可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总之,《党员学党建》一书的编写,是作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大众化上进行的一种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体现了党建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也反映了作者多年来对党建理论研究的一些成果。当然,随着党建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丰富发展,书中的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在全党上下重视加强党的建设的今天,一方面不仅要重视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研究,着力回答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还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工作。我认为《党员学党建》一书的出版,对加强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以及加强党的建设理论知识的普及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137页。
  •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第293页。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210页。
    第一部分
    共产主义
    ——一个理想与现实的话题
    提起共产主义,我的耳边总会响起庄严而又雄壮的《国际歌》声,“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在历史上,这歌声曾让世界上无数的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讲起共产主义,年龄稍大的人不由会想起20世纪50年代广泛流传的美好憧憬:“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也会想起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的“土豆加牛肉”式的所谓共产主义生活。也会有人想起革命烈士在临刑前气壮山河的振臂高呼……当然,或许也会有人想起“海市蜃楼”,并为此感到困惑、迷茫。甚至与英国学者托马斯·莫尔撰写的《乌托邦》描绘的社会联系在一起,给予否定,乃至嘲笑。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进行科学研究
    诚然,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因为,共产主义毕竟是人类社会遥远的未来,而未来则很难也不可能加以清晰地具体描绘。
    《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第一自然段明确阐述:“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章的第二条明确强调:“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第6条规定的入党誓词有一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可见,党员与共产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邓小平曾经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的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还是人们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不能不给予明确的回答。回避不是办法,模糊更不可取,怀疑极不科学,否定则完全错误。不弄清共产主义的基本问题,就必然使人对共产党所追求的理想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使人误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空想、幻想,其后果极为严重!
    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我们虽然不能也不可能对遥远的未来进行具体描绘,但我们讲的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概念是指什么?应该大致清楚。否则,就会产生种种关于共产主义的歧义、误解。
    通常讲的共产主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共产主义指的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作为制度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怎样的社会呢?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想世界里,主要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②全面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③实行按劳分配最终达到按需分配,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④一切阶级对立彻底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将消失;⑤国家将消亡,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⑥人类将获得彻底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高层次的必然体现,是人类社会共同渴望和无限向往的美好未来。
    其实,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理想。人类从古至今曾有过许许多多美好的理想。如中国古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眼中的“大同世界”等。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托·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以及近代资产阶级提出的建立“自由、民主、博爱、平等”的社会等,都体现了人类对充满自由、平等、和谐的“人间天堂”式的美好社会的想象。而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
  •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