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从入门到精通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互联网金融从入门到精通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深入剖析互联网模式,解析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帮您深入了解互联网金融
作者:陈鹏全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01
书籍编号:30399546
ISBN:9787122272225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73743
版次:1
所属分类:互联网+-互联网思维
版权信息
书名:互联网金融从入门到精通
作者:陈鹏全
ISBN:9787122272225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前言
常言道,“入门容易做好难”。不论做什么,从事什么工作,贵在坚持,持续学习,没有更好,只有最好。这样才有前途,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ITFIN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浪潮高涨,P2P、众筹、余额宝、微信支付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加之大数据等时髦概念助阵,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令媒体兴奋,公众狂热。那么,互联网金融真的能“颠覆”传统金融吗?当互联网思维对撞传统金融观念,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统天下,还是传统金融业的自我革新?
当前互联网+金融格局,由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组成。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为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创新以及电商化创新、APP软件等;非金融机构则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电商企业、(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挖财类(模式)的手机理财APP(理财宝类),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进入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企业融资额不断刷新纪录。1月16日,京东金融宣布融资66.5亿人民币。此轮融资的交易后估值为466.5亿人民币。1月18日,陆金所正式对外宣布近期完成12.16亿美元融资,融资完成后,陆金所估值达到185亿美元(折合为人民币逾1200亿人民币)。截至1月18日,陆金所已超越Lending Club,成为全球最大的P2P平台。这一估值与同为平安集团旗下平安银行1500亿元左右总市值相比,二者距离也已快速拉近。除了陆金所以外,仍不断有资本在涌入各类P2P平台。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人人都是银行家,人人都会理财,人人随时随地能理财,理财变得如此便捷,如此容易,但是里面的风险也是很多?
“互联网思维”下的理财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晋身为富翁,互联网理财让人们随时随地理财,每一分钱都能成为投资本金,最大化地转动复利,实现财务自由。
基于此,我们组织编写了《互联网金融从入门到精通》一书,以供读者参考。本书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的认知、互联网支付、网络融资、互联网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互联网金融的风控、互联网金融的规范监管、互联网金融典型案例八章内容。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不仅为互联网金融新手提供工作指引,更为互联网金融新手提供实操的工作开展的步骤、方法、细节、技巧,本书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点,全面解读互联网金融,由浅到深,理论、案例、实操全面结合,使读者读起来轻松、自然,容易理解。
本书由陈鹏全主编,同时在编辑整理过程中,还获得了许多朋友的帮助和支持,其中参与编写和提供资料的有王建伟、王玲、王春华、李政、李锋、李敏、李勋源、李景安、陈素娥、陈锦红、郑时勇、匡五寿、黄治淮、宁仁梅、许丽洁、许华、张立冬、雷蕾、靳玉良、吴俊、杨雯、唐晓航、唐乃勇、滕晋、蔡佩萤、匡仲潇,最后全书由陈鹏全统稿、审核完成。在此对他们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著者水平所限,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陈鹏全
2016年6月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认知
2014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2015年、2016年两会分别提出“互联网+”,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打车市场一样,互联网金融也被认为是颠覆传统行业的一个重要领域。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从2015年春晚的微信红包,到2016年支付宝的咻一咻,互联网金融已经为大众所熟知。再加上2016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引爆了“互联网+”这个名词。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如图1-1所示。
图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进入中国后,由刚开始的试探性发展转向现在的井喷式爆发,这种发展方式的变化,无疑诠释了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惊人的发展趋势。那么,通过几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金融有哪些明显特点呢?具体如图1-2所示。
图1-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1. 成本低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具体表现如图1-3所示。
图1-3 互联网金融成本低的表现
2. 效率高
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
比如,阿里小贷依托电商积累的信用数据库,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引入风险分析和资信调查模型,商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要几秒钟,日均可以完成贷款1万笔,成为真正的“信贷工厂”。
3. 覆盖广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
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4. 发展快
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
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上线18天,累计用户数达到250多万,累计转入资金达到66亿元。据报道,余额宝规模500亿元,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
5. 管理弱
管理弱表现在如图1-4所示的两个方面。
图1-4 互联网金融管理弱的表现
(1)风控弱。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
比如,已有众贷网、网赢天下等P2P网贷平台宣布破产或停止服务。2015年,全国有3000多家网贷平台,已经倒闭700多家。
(2)监管弱。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监管和法律约束,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整个行业面临诸多政策和法律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具备的优势
互联网金融能够填补传统金融服务的“盲区”,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如图1-5所示的三个方面。
图1-5 互联网金融具备的优势
1. 具有“草根”特征
传统金融服务具有“嫌贫爱富”的特点,具体如图1-6所示。
图1-6 传统金融的特点
与电网、自来水行业类似,互联网金融具有边际成本递减的特征,即只要平台搭建完毕,新增使用者的成本是极低的,并且随着用户的增多,还能产生规模效应。这从本质上决定了互联网金融具有“草根”特征。
2. 拥有大数据特征
大数据就是海量数据,大数据的战略意义在于对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再造,使其具有价值,在这方面,互联网金融具有先天优势。
这一方面体现在数据储存能力,2013年,工商银行的数据存储规模为300兆,而2011年“淘宝网”一周的数据存储量就达350兆。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获取数据的类型也更具价值,商业银行获取的往往是结构化、交易结果数据,而互联网金融不仅能够获取结构化、交易结果数据,其还能获得大量非结构化、交易轨迹数据,它们不仅能反映交易结果,更能反映交易过程,比如客户浏览过哪些商品、在商品前逗留了多长时间等。
3. 以客户为中心
以客户为中心主要体现在如图1-7所示的两个方面。
图1-7 以客户为中心的主要体现
四、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
随着互联网金融未来更加迅猛的发展,传统金融本身已经岌岌可危的地位更要被动摇,那么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到底有何区别?具体如图1-8所示。
图1-8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
1. 定位不同
互联网金融主要聚焦于传统金融业服务不到的或者是重视不够的长尾客户,利用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规模效应和较低的边际成本,使长尾客户在小额交易、细分市场等领域能够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
比如,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细分领域,房产抵押市场,以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房产抵押融资服务为核心内容,客户群体多为拥有个人住宅式房产的中产阶级用户。
2. 驱动因素不同
传统金融业是过程驱动的,注重与客户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在此过程中搜集信息、建立管控风险、交付服务,互联网金融是数据驱动需求,客户的各种结构化的信息都可以成为营销的来源和风控的依据。
3. 模式不同
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都在积极运用互联网的技术,但是模式设计上是有差别的。前者是线下向线上进行拓展,努力把原有的基础更充分的利用起来,提升服务的便捷度。而互联网金融则与之相反。
以上海房产抵押平台为例,普遍都采用O2O的抵押模式,其中以大房东(上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房东”)开创的线上申请、审核,线下审批签约公证、抵押相结合的新模式效率最高,这种采用线上向线下拓展的模式在挖掘客户上具有强大的优势。
4. 治理机制不同
相比传统金融机构需要担保抵押登记、贷后管理等的治理机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更高,通过制订透明的规则,建立公众监督的机制来赢得信任。
比如,作为上海房产抵押的大平台之一——“大房东”自成立以来,就以月均200%的速度迅猛增长,同时还保持了逾期率与坏账率皆为0的纪录,这与房产抵押的市场机制和规则是分不开的。
5. 优势不同
传统金融机构具有资金、资本、风险管理、客户与网点方面的显著优势。互联网金融企业则具有获客渠道不同,客户体验好,业务推广快,边际成本低,规模效益显著等优势。
比如,大房东推出的0.99%超低月息房抵产品,在线上一经推出,便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媒体进行转载,一时间大房东内部咨询量猛涨。同时大房东对线上申请也作出了积极优化,在试行一天后就立即得到了用户的反馈,互联网金融在与用户的互动方面效率是远远高于传统金融的。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随着人们对互联网技术在向金融领域渗透过程中体现出的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降低金融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等优势的认识的深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内容也不断地得到创新和丰富。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改变了诸多行业的发展态势,金融业也不例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 第一个阶段——2005年以前
在这个阶段,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主要体现为互联网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帮助银行“把业务搬到网上”,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的互联网金融业态。
2. 第二个阶段——2005~2012年
2005年后,网络借贷开始在我国萌芽,第三方支付机构逐渐成长起来,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开始从技术领域深入到金融业务领域。
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2011年人民银行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了规范发展的轨道。
3. 第三个阶段——2012~2013年
起点是2012年。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是互联网金融得到迅猛发展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P2P网络借贷平台快速发展,以“天使汇”等为代表的众筹融资平台开始起步,第一家专业网络保险公司获批,一些银行、券商也以互联网为依托,对业务模式进行重组改造,加速建设线上创新型平台。同时,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发展问题。
4. 第四个阶段——2014年~至今
从2014年开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入到第四阶段,主要是互联网金融开始向全方位金融服务方向发展。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深入结合,催生出形态各异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无缝、快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涵盖了如图1-9所示的六种模式,而这六种模式也正是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模式。
图1-9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图示说明:
(1)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模式指的是各大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建立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