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故事一起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亲子故事一起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汇集有趣的故事,对孩子进行正向的价值观引导,陪孩子读,或者让他自己阅读有趣的故事亲子阅读成长故事
作者:于帆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01
书籍编号:30391348
ISBN:978756753968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6014
版次:1
所属分类:家教育儿-亲子互动
版权信息
书名:亲子故事一起读
作者:于帆
ISBN:9787567539686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编委会
编著
于帆
主编
吴学刚 于帆
编委
刘志红 于福莲 王勇强 于国锋
曹烈英 张秀梅 周芳 刘 丽
周婷 张运中 肖兰英 陈文琴
黄胜 轩宇鹏 宋瑞勇 佗晓丹
何亚歌 张敏
前言
书籍使人睿智、谦虚、思考、安宁、沉淀。阅读能使人的心灵飞翔,会让你拥有不同的人生。故事是孩子最爱读的。说起故事,孩子们无不露出欢喜的神情。故事,不知陪伴了多少孩子的成长,它打开了孩子想象的世界,陶冶和滋润着孩子的思想与情感。
好的故事不仅能让孩子了解世界,还能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善与爱……因为在优秀的故事中,包含着最朴素的做人处事的哲理。通过阅读蕴涵哲理的故事,能够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塑造孩子的美好品德。
父母与其担心孩子会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什么挫折,不如培养孩子面对挫折时积极、勇敢的精神,帮助他们塑造坚韧、乐观的性格。讲故事,并与生活联系起来启迪孩子,就是一种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品格的途径。通过或富于智慧、或充满想象、或饱含友爱、或寄予深情的故事,孩子能从中看到世间的善恶,学到善与爱,拓宽心中的天地。许多故事还能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离不开故事,成长少不了故事,在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多故事让我们感动,总有那么多道理让我们感悟!
几块简单的木板,可以做成一个盛满清泠山泉的木桶;几个简单的音符,可以谱成一首美妙绝伦的歌曲;几个简单的人生故事,常常能使我们终身受益……
01 读故事学好习惯
驴子和狗
(与人合作)
一个农夫带着自己家的一头驴子和一条狗出门旅行。驴子当然是用来驮东西的,至于狗,则是保障路途中安全的。
到了中午的时候,农夫吃了一些东西后,就到附近的树荫处躺下来休息,可是他忘记给驴子和狗吃东西就睡着了。
对驴子来说,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在这附近就长着许多很好吃的草,比起农夫喂给它的干草好吃多了。驴子非常高兴地在旁边吃起草来,而狗只能站在一边看着驴子吃得津津有味。它饿得肚子咕咕叫,最后终于受不了了。它本来想在附近转一下,看看能不能抓只松鼠或小兔子来吃,可是,自己还担负着看护主人和财产的责任。一条狗的自尊是不允许它这样做的。
狗知道自己的食物就放在驴子背上的袋子里面,乖乖地等了一会儿,可是终于耐不住饿肚子的折磨,决定去叫醒睡着的农夫,让他从袋子里拿出食物。可是,狗正要去叫醒农夫时,驴子却拼命地阻止它,并且十分虚伪地说:“既然主人睡着了,就不可以把他吵醒!这是你身为狗绝对不能做的事情!”实际上很明显,驴只想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继续吃草,才不管狗正在饿肚子。
驴子就这样飘飘欲仙地继续吃草,而且吃得非常专心,竟然没有发现背后有一只饥饿的狼正悄悄地向它靠近。
狼抓住机会,一下子跳过去,在驴子的屁股上狠狠地咬了一口,驴子疼得不得了,惊慌失措,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急忙请求狗的帮助。
狗却说:“总不能去叫醒主人吧!”于是佯装不知。驴子一直哭叫,含着泪水向狗道歉,狗这才起身把狼赶走了。
妈妈宝宝共分享:
社会需要有亲和力的人,这种社会亲和力的核心就是合作精神,而每个人的成功也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合作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使孩子学会与别人交流、配合以及友好相处,从而增加自己对团队的自豪感。而在合作的过程中,也能让孩子逐渐建立自信。
宝宝加油站:
只有懂得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机会。一个懂得合作的孩子,成年后能够很快地适应社会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中将会遇到很多麻烦和挫折。所以,小朋友从小就要培养懂得合作、善于合作、乐于合作的好习惯。
“勤和俭”的故事
(勤俭节约)
从前有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临终的时候,他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按照这两个字去做。
兄弟俩分家时,将匾锯成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了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地高悬在家中,每天早出晚归,过着勤朴、起居劳动有规律的生活,年年的粮食都是大丰收。然而他的妻子过日子却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了。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家里就没有一点多余的粮食了。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在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了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也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日子过得却非常艰难。
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已没有一粒粮食了。这时,兄弟俩才突然明白过来,“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它们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子和儿女,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从此以后,他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妈妈宝宝共分享: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家里的收入高低,或者有多富裕,我们都应该勤俭节约。
宝宝加油站:
小朋友要慢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坚持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减少生活中的浪费行为,成为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司马光的“警枕”
(勤奋好学)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是当时了不起的大学问家。他主持编写了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
据说他小时候非但没有聪颖的资质,反而有点平庸。他六岁开始读书,不仅背书速度慢,而且对书本的理解也不快。其他同伴都把书背熟了,他还背不下来。为了训练记忆力,他常常要花比别人多两三倍的时间去记忆和背诵书上的东西。每当老师讲完书上的东西,其他同学读了一会儿就能背诵,于是纷纷跑出去玩耍了。司马光却一个人留在学堂里,关上窗户,继续认真地朗读和背诵,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本,能背得一字也不差,才肯罢休。
他还利用一切空闲的时间,比如骑马赶路的时候,或者夜里不能入睡的时候,一面默诵,一面思考文章的内容。久而久之,他不仅对所学的内容能够熟练记诵,而且记忆力也越来越好,少时所学的东西,竟至终身不忘。由于他从小学习一丝不苟,勤奋用功,这为他后来著书立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醒自己勤奋学习,他用一截圆木当枕头,取名为“警枕”(即时刻让人警醒的枕头)。古代没有闹钟,这个圆木就成了司马光的闹钟。只要在夜里睡觉时圆木一滚开,他的头就碰在床上,这样他便立即醒来,披衣起床、点上蜡烛,接着读书。司马光不仅小时候刻苦读书,在他以后的仕途生涯中,他依然如此。
公元1071年,司马光改任西京留司御史。由于无政事可做,他便趁着这个机会全身心地扑在他的修书工作上。进京做官后,因修书时间不足,导致修书速度很慢。到洛阳后,他修书的书居设在崇德寺。他买下一块土地开辟成园林,取名“独乐园”。在“独乐园”的十五年闲居中,司马光过着漫长而又紧张的读书生活,并开始编纂《资治通鉴》。当时司马光年事已高,但为了完成自己的大志,常常午夜而睡、五更而起,夜夜如此。
就是凭着这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精神,司马光和他的助手,花了整整19年时间,编成了《资治通鉴》这部历史巨著。
妈妈宝宝共分享:
勤奋造就天才,不勤奋学习,即使你非常聪明,最终也逃脱不了泯然众人的命运。而时间的流逝是极为迅速的,我们只有像司马光那样,珍惜时间,勤奋用功,才能真正做一个有用的人。
宝宝加油站:
俗语说“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春种秋收,这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也是人做事、成就事业的一个不可更改的法则。凡事要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小朋友只有养成勤奋的习惯,才会有所收获。
天才离不开动手能力
(培养动手能力)
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工程师。他于1736年1月19日生于苏格兰的一个小镇格里诺克。他从小体弱多病,开始的时候也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可是从小就由父亲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对自然事物充满了探究的喜好。瓦特的父亲是个具有多种手艺的工匠,受其影响瓦特从小就有实验的兴趣和才能。
父亲是一个能干的技术工人,经营着一个不大不小的作坊,专门制造和修理船上的装备和仪器。上小学时,瓦特就喜欢到父亲的作坊里去玩。作坊里的老师傅们都很喜欢瓦特,瓦特去了以后从不吵闹,总是安安静静地站在一边看师傅们制造模型,修理罗盘、象限仪和望远镜等航海仪器。
父亲看他如此喜爱摆弄工具,就腾出一间小屋,为他找来各种工具和材料。少年瓦特终于有了自己的工作间,这使他欣喜若狂,一有空闲时间就钻到自己的小屋里。17岁时,瓦特经人介绍,来到伦敦跟着一位名叫摩根的师傅学艺,条件是一年内不给瓦特发工资,另交20英镑学艺费。
在作坊里,瓦特是相当刻苦的,他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工作,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停止工作。作坊里的老师傅们、师兄弟们都非常喜欢这个聪明、勤奋、好问的少年。一年以后,学艺期满的瓦特离开了摩根师傅,来到格拉斯哥大学,找到了一份制造教学仪器的工作。
平易近人、工作认真、技术娴熟的瓦特在这里很快扎下了根,交了许多好朋友。良好的生活环境使瓦特无比勤奋地工作和学习,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都在迅速地提高。这为他以后发明蒸汽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由于生产的需要,采矿规模不断扩大,矿井越挖越深,但是,地下水的问题始终解决不了,严重地影响了采矿生产。一种笨拙的办法就是人工往外提水,用几十匹骡马和几十个工人,日夜不停地将地下冒出的水用吊斗拉上来,运出去。为了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科学家们纷纷研究起蒸汽机来,想用蒸汽的办法抽出废水。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一种新型的蒸汽机终于运用在生产中了。瓦特对这种机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到处搜集资料,想弄明白蒸汽机是如何工作的,它还能干些什么。细心研究的结果表明,原来的蒸汽机耗煤多、效率低、运转不好,主要是由于汽缸兼作冷凝器,二者没有分开。于是,他和几位助手投入到紧张的实验中。1768年,瓦特终于制造出了单动作蒸汽机,这种新式蒸汽机安全可靠,耗煤量相当低。后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又被用在了船上、车上。这样,人类便有了轮船、火车。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瓦特的功劳是相当大的。恩格斯曾经赞扬他说:“蒸汽机是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
妈妈宝宝共分享:
瓦特发明蒸汽机得益于他小时候就培养出来的很强的动手能力。每一个要成材的学生都需要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那些喜爱小发明的孩子,更应具备这种能力。
宝宝加油站:
中国有句名言叫做“坐着说,不如起来行”,小朋友,早早行动吧,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成功将会属于你。
浪子回头的歌德
(主动学习)
歌德是德国著名的大文学家。但是,在小时候歌德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他不仅不爱学习,而且还非常厌恶学习。那时的他把学习当作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当时小歌德每天只知道玩,还因此挨了很多的骂,也挨了不少的打,但是无论父亲怎么做,都不能让他安心地学习。
一个偶然的机会,歌德的父亲见到了著名人类学家福斯贝先生,他是一个热衷于儿童教育的人,他讲了许多名人受教育的故事给歌德父亲听,歌德父亲从他的谈话中受到了许多启发。
回到家中,他对歌德运用新的教育方式,并改变了态度。他跟小歌德讲了许多历史上伟人的故事,并告诉他,那些伟人从小都是爱读书的孩子。
父亲一开始也不要求小歌德什么都听从他的,只是让小歌德在潜意识里慢慢地把读书、学习和伟人联系在一起,对学习有一个新的认识。
一天,他父亲与朋友正在谈一个流浪汉的故事,当他发现歌德在旁边时,歌德的父亲便故意提高了声音说道:“听说他小的时候也不爱读书,只知道玩,他认为不读书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可是长大之后,因为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想找个工作也找不到,只好变成一个要饭的人了。”
父亲的话给了小歌德巨大的震撼,他想,我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还是做一个要饭的人呢?第二天,小歌德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主动要求学习,并不顾一切地拼命学起来。他的行为告诉人们,他选择去做一个高尚的人。最后,小歌德做到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妈妈宝宝共分享: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拥有一切好的性格和品德。很多好的品德都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培养出来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读书,读好书。书是前人经验的积累,爱上读书,你会发现,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
宝宝加油站:
阅读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通过不断的阅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