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爆发:新工业革命与新产品创造浪潮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智能爆发:新工业革命与新产品创造浪潮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杨青峰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01
书籍编号:30389480
ISBN:978712131299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96819
版次:1
所属分类:互联网+-人工智能
版权信息
书名:智能爆发:新工业革命与新产品创造浪潮
作者:杨青峰
ISBN:9787121312991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推荐语
产品智能化的浪潮正扑面而来,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产品将内置包括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通信部件和相关软件的智能模块,依托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让产品具备感知环境变化、自动决策、自我学习的功能。产品的智能化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功能的变化,还是产品/服务组合关系的改变,以及消费者效用函数的调整,甚至是产品概念本身的重新定义。在青峰多次提到的虚实空间里,聚焦于效用产品的论述,将引导读者在产品维度方面对新工业革命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王晓明
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必然催生新一波的产品创新浪潮。以智能化为支撑的效用型产品将成为未来产品的主流,作者前瞻且敏锐地把握了这一本质特征和趋势,其很多观点对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引导培育,具有重要参阅价值。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处处长 唐建国
“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引起了全民轰动,第四次工业科技革命呼之欲出。任何前所未有的创造都是革命,它们给了人类全新的未来。我们从转变中获得收益,也从转变中感受到危机,不摒弃习以为常且过时的观念,就不可能使自身成长,更不可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壮举。
新工业革命也称为智能工业革命,智能与万物的融合升级过程不是简单的1+1,而是会产生几何级爆发的化学效应,智能与万物结合后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这将带给人们更加广阔的视野与更加深远的思考空间。我们要勇于面对智能带来的变化,迎接新时代革命带来的奇迹。
新一轮的智能+万物浪潮已经袭来,这是一次自我洗礼的过程,也是一次升华我们的生活方式的过程。未来没有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企业,只有链接器和被链接者,相互融合、相互进化将是新工业革命时代永远探讨的话题。让我们通过本书所展现的内容一起领略新工业革命所生产出的前所未有的事物。
——依文集团董事长 夏华
我国已经迎来“十三五”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段,“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数字经济”等一系列新兴战略元素必将催生中国崭新的“工业革命”。未来,以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效用产品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商业文明必将深刻地影响我们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人,就如同5年前的电子商务和目前的移动电商一样。今天的企业,无论现在多么辉煌,如果不能正视这个事实,努力把握这个技术发展趋势,下一个迅速倒下的“诺基亚”、“柯达”里也许就是你家;现在的职场上的精英们,如果不能认清这个现实,不断自我充电和学习来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明天的失业大军里也许就有你的身影。杨老师的这本新书正是我们通向未来智能商业文明的入门宝典。
——中国中纺集团信息部总经理 骆学农
每次重大技术突破和基础设施的升级,都会催生新的深远变革。毫无疑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IT技术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广泛运用,加速了智能的新工业时代的来临。杨老师在本书中提出了效用产品模型,并用大量案例呈现来帮助企业做出预见未来的产品价值规划,它既以创新用户体验、满足消费升级为目标,同时按需生产的效能也将得到极大提升,值得数字经济转型中的企业参阅研读。
——深信服副总裁 张开翼
两年前与杨老师探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话题时,杨老师就指出使用机器人不等同于智能化,企业没有考虑好新产品时一定不要仓促进行智能化改造。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与生产、消费、供应、采购、设计、服务等深度融合,新一轮智能化工业的喧嚣再起,智能化产品正在掀起一波又一波消费热潮。杨老师首创新工业革命理论,创立效用产品模型,系统阐述现代产品是消费升级、社会创新与工业转型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提出效用产品方法论,明确指出效用产品的创造方向。我再一次被杨老师极富远见的视野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所折服,特别感动于杨老师悲悯信息界、工业界的胸怀。
作为软件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对大道至简、云计算一体机、大数据一体机、大数据成为资源等观点深表认同,也在身体力行中。深深赞同未来的一切改变都蕴含在知识创造之中,知识创造的能动性和自动性将不断加速人类文明的演进。潮头挺立有担当,未来的世界不但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还需要智能的万物的努力,这些共同的努力终将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活蓝图。
特斯拉CEO马斯克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真实世界的概率只有十亿分之一”,还有奇点2说机器智能将超越人类智能,这些说法令人感觉很绝望。本书阐述人类自我实现的天性和意志,是人类能够不断创造发明的关键因素,也是不断推进世界前行的力量。科技创新使创造的效率前所未有地提高,而人类能够赋予智能机器代替人进行思考和劳动的能力,也能与智能的万物和谐共处,共同推进文明的进步,这是本书给读者带来的新工业革命的另一期待。
——甲骨文(中国)政府关系及战略发展部总经理 黄玮
新工业革命已经成为制造业、IT业乃至管理层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面对新工业革命的浪潮,迟疑唱衰者有之,盲目乐观者有之,当然更多的是积极探索的参与者。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各种信息和观点层出不穷,亟须系统性的论著全面梳理新工业革命的整体脉络,厘清各种概念与论述,使大家的力量更多地关注于实践落地上。青峰兄的这本大作从“纵”、“横”两个维度总结和阐述了新工业革命的沿革、现状与展望,在纷繁的信息中整理出主线,必能给所有从事相关领域业务的读者带来裨益。
——原PTC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寿宇澄博士
以智能科技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超过以往的历次工业革命。新工业革命时代,或者说智能爆发时代,企业将何去何从?本书开创性地提出: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核心,通过生产智能的效用产品满足消费升级的论点,并通过大量的科技史料研究和案例,深入浅出地为读者描绘出新工业革命的伟大蓝图,值得所有工业从业者细细品读。
——锦囊专家网创始人CEO 李圆
创造新事物:撬起新工业革命的支点
2016年,我看了一本非常棒的书,叫作《人类简史》。其中讨论了人类漫长的成长和演化历程,以及人类可能的未来。伴随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使用的万物也从自然获取,到手工制造,再到工业制造,也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的250年中,工业产品成为万物的主流(这些工业化的产出在本书中被称为现代产品)。现代产品经过了机器+、电+和石油+、计算机+三次革命,才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现在,随着此轮新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智能+万物成了全新的造物模式,现代产品将会面临新一轮的革命,智能将会成为未来万物的共性。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讨论以现代产品到智能产品的演化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叫作《产品简史》也非常合适。
1947年,肖克利发明晶体管,这是现在一切巨变的起点。当时的人们虽然也知道这项发明的伟大,但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它会成为此轮新工业革命的起点。从晶体管、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魔力法则——摩尔定律的引领下,经过近70年的量变后在最后十年引发了科技领域最根本的质变。从2006年前后开始,一大波新兴信息技术就像一口装满水的大锅一样沸腾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崛起,它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现在,这些新兴的信息技术开始冲击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阵地——工业,一场新工业革命就此爆发。此轮新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交相辉映,互相促进,以摧枯拉朽之势不可阻挡地颠覆着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一切。
与正在演化中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新工业蓝图相比,传统工业经过250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机器利用、劳动分工、人机协作、生产组织、企业管理相关的最佳实践和理论也应有尽有。但看起来完美的一切,其实正是最大的危机。危机在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工业赖以生存的底层操作系统。过去的操作系统是集合人脑智慧制定的规则和制度,而新的操作系统将是万物互联及其蕴含的自治机制。正是因为这种DNA层次的巨变,它才被人类称为新工业革命。2016年,在中国杭州成功举办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上,新工业革命得到了全球主流国家的认同。这意味着新工业革命不再是一个学术领域的讨论,而是全球性共识,是人类未来一段时期前进的方向。
现在,新工业革命是一个热门话题,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新工业革命之重,在于它关系到全人类的命运。我们需要一场好的新工业革命,而不是只有颠覆而没有建设的新工业革命。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人类应该把什么当作支点,才能把如此重大的人类未来命运撬起。德国工业4.0战略、美国工业互联网等新工业解决方案从工业生产端入手,试图通过智能+生产的方式来推进新工业革命的进程。但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已经发生过的历次工业革命,就会看到一个事实:没有前所未有的产品创造,一切生产方式的升级都毫无意义。道理很简单,作为消费者的每个人其实并不关心产品是如何生产的,而是关心产品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效用价值。生产为效用价值服务,而不是效用价值为生产服务。如果一个生产企业能够想清楚究竟要生产什么,那么如何生产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显而易见,创造新事物才是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点。
创造新事物为什么重要?因为它连接着人类消费和工业生产。创造出更多的新生事物将会给人类带来全方位的消费升级,而消费升级意味着创造出全新的蓝海市场,就意味着巨大的财富。人类消费不断升级,财富不断产生,一方面将会引领更多的社会创新,另一方面将给工业转型升级带来真实的需求,工业转型升级也将会水到渠成。
举两个例子:一个生产马车的工厂,无论如何智能生产都不会产生更多的价值,因为生产的东西需要的人很少了。同样,一家生产传统汽车的工厂,如果不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智能汽车产品,对生产工厂的智能改造就意味着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生产出更多的没有未来的产品。虽然这样的汽车可能更加廉价,但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停车位紧张,不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价值。如果我们知道未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把创造放在首位,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就会明确。
此轮新工业革命无疑是一场智能革命,智能+万物将是最主要的人类创造活动。我们不能把未来将要创造出来的智能事物等同于把智能和万物的简单组合,而是要认识到智能+万物是一场化学反应式的产品革命,是智能与万物的全新融合。融合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人类消费升级,而消费升级的关键又在于有全新的价值创造。本书用效用产品这个词来描述那些已经创造出来,以及更多的尚未创造出来的新生事物。我们必须知道一个事实,知道未来的新生事物是智能产品不是重点,知道它们将都是效用产品才是关键,智能与万物融合的最终结果就是创造出更多的效用产品。效用产品的价值在于通过智能技术对人类已经发现的效用进行扩张,或者对新发现的人类所需的效用价值进行实现。反之,如果智能技术运用没有实现应有的效用结果,那就是无价值的技术过剩。
智能的效用产品与传统事物完全不同,绝对不等同于传统事物+计算芯片。这种全新的事物只会存在于基于万物互联的虚实时空中,并以虚实双态的方式与人类关联在一起。它的创造需要全新的基于虚实融合的组织方式,把有想法的人和有办法的人聚合起来才能完成。未来的每个人不仅仅是效用产品的最终享有者,而且都将是效用产品的创造者。它的生产不依赖于传统的工厂,而是基于万物互联的虚拟工厂和共享工厂。效用产品将是建立在虚实双态的基础上的效用交付,用户获得的可能是实体,也可能是虚体,或者是虚实结合的共享体。它是系统化、生态化地按需产出,而不是像传统工业一样大规模地闭门造车。
万物的创造不能用说教来解释,唯有真实的故事才是真理。从晶体管的创造者肖克利、硅谷的“八叛逆”,到无人机、无屏电视、智能机床、“云子”的年轻创造者们,这些具有无比远见的创造英雄与它们的创造塑造了万物。与过去稍有不同的是,新工业时代是创造英雄的时代,更是人人创造的时代。人人参与创造,将会展开一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新画卷。创造将改变历史,创造新事物就是新工业的未来。基于这些创造,大量的新生事物一定会如浪潮般涌现。
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内,将是一个效用产品大爆发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