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联网+ > 互联网思维 > 创新引擎: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创新引擎: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创新引擎: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创新引擎: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互联网+”功能之强大是可以无限想象的,让我们借助“互联网+”实现梦想吧

作者:华海敏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01

书籍编号:30389414

ISBN:9787121265303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86798

版次:1

所属分类:互联网+-互联网思维

全书内容:

创新引擎: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引言


“互联网+”风起潮涌,传统产业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其所面临的大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传统产业应顺势而为,乘排山倒海浪潮前行。传统产业互联网化将赢得无限风光,赢得世界。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总理特别提出:“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李克强谈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 2.0 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使得互联网已经逐渐跳出一个行业的范畴,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出全新的制造业。不同的产业,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相同的却是双向的融合和改变。


“互联网+”是什么?


“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通信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不是要颠覆,而是要思考跨界和融合,更多是思考互联网时代产业如何与互联网结合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当中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的环境。


“互联网+”是机遇,是挑战,两化融合发展带来一个重要变革就是智能制造时代的来临,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驱动人类智能迈向更高境界,推动着人类各种生产工具的智能化和现代化,在廉价体力劳动不断被机器替代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者正在被智能工具所替代,其带来的产业变革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将超越过去300年工业化历史。国人一直在探讨以什么样的方式抓住快速成长的市场。


“互联网+”是创新,是服务,是转型,“互联网+”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路,“互联网+”开启产业融合之路。


“互联网+”加什么?


“互联网+”加的过程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如零售业、批发业、制造业、外贸、金融、农业、物流,显然绝不止这些行业,“互联网+”A、B、C……X,X 将趋向于无穷大,会给我们带来无限想象。“互联网+”的“+”,不仅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其中以人为本推动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与大众创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本书在资料的收集和信息交流上,都得到了国内专业学者和互联网运营商的大力支持。书中引用了部分官员的讲话及对专家学者的访谈录,由于篇幅等原因未能在参考文献中一一列出,敬请谅解,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著者

一、大话互联网


01.互联网概念


02.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


03.互联网商业模式


04.互联网发展历程


05.未来互联网发展方向


06.互联网的特征及运行


07.网络趋势及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


08.互联网思维


09.互联网经济及特点


10.互联网经济模式及互联网产品


11.互联网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挑战


12.下一代互联网


在互联网时代,颠覆式创新非常多,也发生得非常快。现在颠覆式创新越来越多地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用户体验式创新;一种是商业模式的颠覆。什么叫用户体验式创新呢?特别简单,就是把一个过去很复杂的事变得很简单。商业模式的颠覆,用大俗话说,就是将原来很贵的东西,想办法把成本降得特别低,甚至把原来收费的东西变得免费。


01.互联网概念


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是上半叶的计算机和下半叶末基于计算机发展技术的互联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互联网从人际间信息交流的工具演变成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关键基础设施。互联网汇聚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等于一体,全面塑造了信息的感知、生成、生产、处理、存储、交换、传播和利用的方式。


国际互联网(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是大众传媒的一种,具有快捷性、普及性,是现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传媒之一。这种大众传媒比以往的任何一种通信媒体都要快。


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因万维网只是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之一。


互联网将两台计算机或者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


互联网必须要有某种方式来确定联入其中的每一台主机,绝对不能出现类似两个人同名的现象。这样就要有一个固定的机构来为每一台主机确定名字,由此确定这台主机在互联网上的“地址”。这仅是“命名权”。这种确定地址的权力并不意味着具有控制权。负责命名的机构除了命名之外,并不能做更多的事情。同样,这个全球性的网络也需要有一个机构来制定所有主机都必须遵守的交往规则(协议),否则就不可能建立起全球所有不同的计算机、不同的操作系统都能够通用的互联网。


人类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认知、语音识别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各种颠覆式创新、跨界创新和跨代创新层出不穷,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应用又成为新一代创新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和创新人才启蒙的巨大孵化器。不仅如此,互联网还因为强大的渗透能力和宽广的包容精神,全面介入了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逐步全面地改变了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技术创新、管理理念、商业模式。


互联网提供了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在美国大学里,一般学习的不是新闻学,而是大众传播学。在这个意义上,“communicate”与宣传和被宣传无关,而是和大家共同“参与”的“交流”紧密相关。互联网迄今为止的发展,完全证明了网络的传媒特性。一方面,作为一种狭义的小范围的、私人之间的传媒,互联网是私人之间通信的极好工具。在互联网中,电子邮件始终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也是最受重视的一项功能。由于电子邮件的出现,人与人的交流更加方便、更加普遍了。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广义的、宽泛的、公开的、对大多数人有效的传媒,互联网通过大量的、每天至少有几千人乃至几十万人访问的网站,实现了真正大众传媒的作用。互联网可以比任何一种方式都更快、更经济、更直观、更有效地把一个思想或信息传播开来。互联网的出现,电子邮件和环球网的使用,为人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互联网也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而又有成千上万的人自愿地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蚂蚁般地辛勤工作,构造出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互联网,并允许他人去共享自己的劳动果实。


互联网反映了人类所共赏的无私精神,也使人们学会如何更好地和平共处。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任何人,无论来自世界的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他(她)都可以参加,互联网永远不会关闭。而且,无论你是谁,你永远是受欢迎的。你不会由于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穿戴、不同的宗教信仰而被排挤在外。


在当今的世界里,唯一没有国界、没有歧视、没有政治的生活圈就是互联网。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全世界任何人,不分国籍、种族、性别、年龄、贫富,都可以互相传送经验与知识,发表意见和见解。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正在对人类社会的文明悄悄地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许会像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导致了一场工业革命一样,互联网将会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互联网具有以下特点:


① 自由。互联网是一个无国界的虚拟自由王国,在上面的信息流动自由、用户的言论自由、用户的使用自由。


② 开放。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开放的计算机网络,任何一台计算机只要支持TCP/IP协议就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信息等资源的共享。


③ 免费。在互联网内,虽然有一些付款服务,但绝大多数的互联网服务都是免费提供的,而且在互联网上有许多信息和资源也是免费的,从来没有哪个时代让我们享受如此之多的免费服务。


④ 平等。互联网上是“不分等级”的,在互联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一样,没有等级之分。在互联网内,你是怎样的人仅取决于你通过键盘操作而表现出来的你。


⑤ 交互。互联网作为平等自由的信息沟通平台,信息的流动和交互是双向式的,信息沟通双方可以平等地与另一方进行交互,而不管对方是大还是小,是弱还是强。


⑥ 合作。互联网是一个没有中心的自主式的开放组织,互联网强调的是资源共享和双赢发展的发展模式。


⑦ 个性。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沟通虚拟社区,可以鲜明地突出个人的特色,只有有特色的信息和服务,才可能在互联网上不被信息的海洋所淹没,互联网引导的是个性化的时代。


⑧ 虚拟。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对信息的数字化处理,通过信息的流动来代替传统的实物流动。互联网通过虚拟技术具有许多传统现实实际中才具有的功能。


⑨ 持续。互联网是一个飞速旋转的涡轮,发展是持续的,今天的发展给用户带来价值,推动着用户寻求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的价值。


⑩ 全球。互联网从一开始商业化运作,就表现出无国界性,信息流动是自由的、无限制的。因此,互联网从一诞生就是全球性的产物,当然全球化同时并不排除本地化,如互联网上主流语言是英语,但对于中国人习惯的还是汉语。


⑪ 便捷。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比传统方式快了很多,也更加丰富了。这也是因PC取代了传统的报纸、电视,目前手机即将取代PC,使信息获取更便捷。


⑫ 数据思维。互联网让数据的搜集和获取更加便捷了,并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预测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⑬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就是让用户感觉爽,也就是说,任何商业模式的根本都是用户,都是让用户满意。


认识互联网经历的几个阶段如图1-1所示。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时代如下:


① Web1.0,门户时代。典型特点是信息展示,基本上是一个单向的互动。从1997年中国互联网正式进入商业时代,到2002年这段时间,代表产品有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


创新引擎: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1 认识互联网经历的几个阶段


② Web2.0,搜索/社交时代。典型特点是 UGC(用户生产内容),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互动。方兴东创造了博客中国,开启了用户生成内容的时代,典型产品如新浪微博、人人网等。


③ Web3.0,大互联时代。典型特点是多对多交互,不仅包括人与人,还包括人机交互及多个终端的交互。由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在真正的物联网时代将盛行。一开始仅仅是大互联时代的初期,真正的3.0时代一定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生活时代,实现“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思维指引下的新商业文明时代。


讲互联网背景是要从环境视角看的,即全球性互联互通的背景。互联网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社会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信息、技术以至于社会生活的能见度空前提高;企业、社会组织、个人之间的联系与互动空前便捷。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化大生产之“大”,信息资源、参与的组织和个人之“多”,信息传播迅速、互动便捷、选择和重组变化之“快”,是前所未有的。


讲互联网手段应从技术层面来理解,任何一项新技术从不同视角观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是否认识驾驭并积极有效地运用看,认识了、能驾驭,主动地去运用,就会事半功倍;相反,就会落后,甚至被淘汰。有的人认为互联网太复杂,甚至带来麻烦,所以不信、不理、不用,结果肯定是被动。同时,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有一个趋利避害的问题。


作为先进技术、先进工具的互联网,用于建设和发展是积极正面的,用于攻击和毁损是消极负面的。既要积极有效地使用互联网这一先进工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企业、组织和个人的发展,又要建立良好的秩序,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防范由于破坏性运用所带来的被动和伤害。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互联网的本质是一种媒介交通,本身就有“触媒”特征,即渗透进入每一个行业,并引发“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