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火枪手:全2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三个火枪手:全2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法)大仲马,张昕译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01
书籍编号:30382465
ISBN:9787511367983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955285
版次:1
所属分类:中外名著-外国名著
版权信息
书名:三个火枪手:全2册
作者:(法)大仲马
译者:张昕
ISBN:978751136798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插图
大仲马像
大仲马(1802~1870),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3岁时父亲病故,20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创作的各类作品达300卷之多,以通俗小说和戏剧成就最大。他的通俗小说情节迂回曲折,结构完整巧妙,人物形象鲜明,对话精彩生动,在艺术上得到了极高的成就,是世界通俗小说中独一无二的作品,大仲马因此享有“通俗小说之王”的称号。其代表作有《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
法文版《三个火枪手》封面
《三个火枪手》创作于1844年,是大仲马依据当时法国王室图书馆收藏的两本书《达达尼昂回忆录》、《拉费尔伯爵回忆录》中所记载的史实和故事创作成的一部通俗小说。在小说中,大仲马用生花的妙笔将主人公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的各自性格勾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小说情节惊险曲折,故事引人入胜,极富传奇色彩,是世界通俗小说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部杰作。
《三个火枪手》是大仲马依据一定的史实写成的,小说中的黎塞留首相(上)和奥地利安娜王后(右)在法国历史上都确有其人。黎塞留是17世纪时的法国首相,奥地利安娜是法王路易十三的妻子。在小说《三个火枪手》中,黎塞留被描述成有意于安娜王后,但一直得不到安娜的垂青,而安娜王后与英国年轻英俊的首相白金汉公爵有私情,将国王赠送给她的金刚钻坠送给了白金汉。黎塞留察觉此事,撺掇国王举行舞会,要安娜戴上坠子出席。危急之中,三个火枪手与达达尼昂出手相助,他们设法赶赴英国从白金汉手中取回坠子,在舞会举行之际及时送到安娜王后手中,救了王后的燃眉之急。
法文版《三个火枪手》插图
上:黎塞留指使手下的卫士围攻三个火枪手和达达尼昂,但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黎塞留威风扫地。
下:在与黎塞留卫士的格斗中,剑术高超的火枪手阿拉密斯大显身手,黎塞留的卫士纷纷倒在他的剑下。
法文版《三个火枪手》插图
三个火枪手与达达尼昂等人昼夜兼程,追捕他们的死敌,黎塞留的得力爪牙,外表艳丽、内心阴毒的女谍米莱狄,最终将其抓获处决。此图反映的是米莱狄被处决前的场景。
电影《三个火枪手》剧照
《三个火枪手》问世后,引起轰动,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热烈欢迎。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剧本搬上银幕,其受欢迎的程度堪与小说相媲美。
前言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法国报纸为了吸引读者,刮起了小说连载风,于是,连载的通俗小说大量涌现,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通俗小说作家。雨果、巴尔扎克等,也都给报纸写过长篇连载小说,但是最负盛名的,要数当时并驾齐驱的大仲马和欧仁·苏。然而,通俗小说大多是短命的,这已为历史所证明,那个时期大批通俗小说及其作者,都已湮没无闻了。可是大仲马的代表作品,如《三个火枪手》及其续集《基督山伯爵》等,在世界上却一直拥有大量读者,甚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赏阅,显示出特别的生命力,这便是大仲马的非常之处。
非常景、非常事、非常人,构成了大仲马的非常世界。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大仲马一生都那么放诞、夸饰、豪放、张扬,因而,他所创造出来的世界里,景非常景、事非常事、人非常人,一切都那么非同寻常,就好像童话,就好像神话。
景非常景。大仲马不像巴尔扎克等人那样,花费大量笔墨去描绘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场所。《三个火枪手》的故事背景,则是一桩宫闱密谋和拉罗舍尔围城战,场景频频变化,忽而路易十三宫廷,忽而红衣主教府,忽而火枪手卫队队部,忽而乡村客栈,忽而修女院,忽而拉罗舍尔围城战大营、忽而英国首相白金汉府邸每一处作者都不多加描述,但是每一处都因为有参与密谋的人物经过,因此,增添了特异的神秘色彩,故而常景而非常景了。
事非常事。大仲马不是现实主义作家,无意像巴尔扎克等作家那样,绘制社会画卷。基督山伯爵恩仇两报,犹如神话,表面常事掩饰着非常事,事事都惊心动魄,引人入胜。《三个火枪手》是历史题材的小说,然而大仲马坦言:“历史是什么,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钉子。”这一比喻不大合乎中国读者的习惯,换言之,历史不过是大仲马讲故事的幌子,他不但善于讲故事,还善于戏说历史。达达尼昂的雄心和恋情,同宫闱密事、国家战事纠缠在一起,事事就都化为非常事了。他和三个伙伴为了挫败红衣主教的阴谋,前往英国取回王后赠给白金汉的十二枚钻石别针,一路险象环生,绝处逢生,完成了使命,保全了王后的名誉,但是结怨了权倾朝野的红衣主教。神秘女人米莱狄为了要达达尼昂等人的性命,就奉红衣主教之命,去阻止英国权相白金汉发兵,救援被法国大军围困的拉罗舍尔的新教徒。于是,双方暗中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故事情节演进发展,铺张扬厉,逐渐超越社会,超越历史,成为超凡英雄的神奇故事了。
人非常人。大仲马笔下的主人公,如达达尼昂等,当初就是普通的海员、乡绅子弟,但是命运把他们变成了非凡的人物。何止主人公,就是其他重要人物,如路易十三、火枪卫队队长德·特雷维尔、红衣主教黎塞留、英国首相白金汉、法国王后奥地利安娜等这些历史人物,本来都在尘封的历史书中长眠。可是,他们一旦被大仲马拉进小说,就改头换面,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从历史人物摇身变为历史小说人物、从而有了超越历史的非凡之举,他们特异的性格与命运,也就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关注了。大仲马的小说人物的非凡之举,原动力固然因人而异,其中不乏高尚的忠诚、友情、正义感和侠义精神。有的人物贪图荣誉、金钱、女人、权力,贪图美酒佳肴,还渴望报仇。
大仲马在生活中和作品里,都毫不掩饰,甚至炫耀各种欲望,而在他的笔下,不炫耀者便是心怀叵测的人物。当然,在达达尼昂和三个伙伴身上,如果没有忠诚和豪爽的一面,贪欲就成了讨厌的东西了。他们四个人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生死朋友,谁有钱都拿出来大家花,遇到事情也一起行动。达达尼昂多想当官,他拿到空白的火枪卫队副队长的委任令时,还是先去逐个请求三个朋友接受。在大家都拒绝,而阿多斯填上达达尼昂的名字后,达达尼昂禁不住流下眼泪,说他今后再也没有朋友了。
大仲马的人物贪欲而不求安逸,他们认为安逸是仆人和市民过的日子,不冒任何风险,无异于慢慢等死。他们是躁动型的,往往捅马蜂窝,自找麻烦,冒种种危险而乐在其中,凭智慧、勇敢和天意,最后总能实现不可能的事情。
大仲马一生充满贪欲和豪情,过着躁动疯狂的生活。他花费20余万法郎建造基督山城堡,每天城堡里高朋满座,食客如云,多至数百人,豪华的排场名噪一时。他不断地写作,不断地赚钱,又不断地挥霍,屡次陷入债务的麻烦,最后连他的城堡也被廉价拍卖了。有福同享的大有人在,有难同当者却不见一人,这就是他的小说与现实的差异。大仲马以自己的大智慧,创造出一个由非凡的人、非凡的故事构成的文学世界。
主要人物表
达达尼昂 约20岁,风流倜傥,忠诚刚直,意志坚强,剑术超群。他从故乡到巴黎,与三个火枪手结为义兄弟,见义勇为,大显身手。
阿多斯 三个火枪手之一。30岁,中等身材,仪表堂堂,天资聪颖,沉着冷静,英勇无敌,是三个火枪手中的统帅。
阿拉密斯 三个火枪手之一。二十二三岁,天真多情,少言寡语,颇有文采,智慧超群,是三个火枪手中的参谋。
波尔托斯 三个火枪手之一。40岁左右,身材魁伟,开朗健谈,风流豪赌,张扬摆阔,大胆鲁莽,勇武有力。
安娜王后 法王路易十三之妻,有倾城倾国之貌,气质优雅高贵。受黎塞留首相陷害,常面临危境,幸得达达尼昂与三个火枪手相助,化险为夷。
黎塞留 法国首相、红衣主教,小说的主要反面人物之一,老谋深算,通于权术。他对国王阳奉阴违,设计陷害安娜王后,并挑起了拉罗舍尔战争,还指使女谍米莱狄行刺英国首相白金汉。
白金汉 英国首相和公爵,相貌俊伟,有勇有谋。钟情于安娜王后,在拉罗舍尔之战中率英军与法军作战,后被费尔顿刺死。
特雷维尔 达达尼昂父亲的朋友,国王火枪队队长,勇武机智,有胆有识,与首相黎塞留不和,十分关照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
米莱狄 黎塞留的爪牙,原为修女,小说的主要反面人物之一,生得花容月貌,但内心毒如蛇蝎,且风流放荡。她一再勾引男人,弄得这些男人身败名裂。她还听命于黎塞留,图谋行刺白金汉,为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的死敌,最终被诛杀。
德·温特 英国男爵,港务总监,米莱狄的小叔子,恪守职责,善恶分明。他与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同心协力,追捕米莱狄,功不可没。
费尔顿 英国海军军官,头脑简单。他为米莱狄的美色所迷,将米莱狄放出监狱,并与其一道逃走,后又刺杀了白金汉。
波纳斯厄 休业的服饰用品商,约50岁,自私怯懦。
波纳斯厄夫人 博纳斯厄的妻子,安娜王后的贴身女仆,达达尼昂的情妇,二十五六岁,漂亮聪颖,热情慷慨,为米莱狄所害。
凯蒂 米莱狄的使女,达达尼昂的情妇,俊俏温柔,诚实本分。
安奎提尔,此处指法国18世纪的一位历史学家。
保兰·帕里斯,法兰西文学院院士,曾任王家图书馆副馆长,负责管理各类手抄本。
法兰西文学院,全名为法兰西铭文与美文学术院,法兰西学会下属的五个学术院之一,曾被称为“小学术院”。上文中提及的法兰西学院则是法兰西学术院的简称。
作者序
大约一年前,我在皇家图书馆查资料,准备写个有关路易十四的故事,却偶然发现了《达达尼昂回忆录》一书。跟当时大部分的作品一样,它来自阿姆斯特丹的红石出版社。在那个时代,作家要是非得通过国内出版社说真话,最后总免不了要去巴士底狱那边逛一逛,时间嘛,或长或短。总之,那本书的标题吸引了我,征得馆长同意之后,我就把它带回了家;如你们所想,我痛痛快快地从头看到了尾。
我不打算详细分析这部奇书,这项工作还是交给热爱历史的读者好了,我也乐得看见他们在此间流连忘返。各位能在此见识到大师手笔的人物形象;尽管许多人认为这些形象不过是在兵营或酒馆中道听途说来的,但事实上,它们与原型非常相像,就算跟安奎提尔先生的描写相比,也毫不逊色。大家可以领略众人物的风采,包括国王路易十三、王后奥地利的安娜、红衣主教黎塞留、枢机主教马萨林,以及当时的大部分廷臣。
不过,众所周知,艺术家的想法比较难以捉摸,有些事物能给广大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他们看来却像过眼云烟。普通大众或许也会欣赏某些特定的细节,可它们若是入了艺术家的眼,被关注的地方往往异常细微,甚至从来没人注意过。
在这本回忆录里,达达尼昂记述了自己第一次谒见德·特雷维尔先生的情景。这位先生是王家火枪队的队长。候见室里还有三个年轻人,他们都已经加入了这支享有盛名的军队,达达尼昂当时迫切希望自己成为他们的同伴。这三个人分别姓阿多斯、波尔托斯以及阿拉密斯。
说实话,这些姓氏一看就不像本国人,因此让我们印象深刻。当年,因为一时冲动、心存不满或是时运使然,他们三位披上了朴素的火枪手制服,并给自己选了这样的化名;但也有可能是达达尼昂先生故意用了这三个名字,借以掩盖某些颇有名望的姓氏。
从那时候起,我们就怀着极大的好奇心,一刻不停地在如今的作品中寻找这三个神奇的名字。
我们为此读过的书目就足够填满一整个专栏。这份书目也许颇有些教益,但我相信各位对它不会有什么兴趣。因此,我们只需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就在大量调查徒劳无功,我们个个灰心丧气、准备放弃的时候,保兰·帕里斯这位有名望、有智慧的朋友指引了我们,并帮忙找到一份对开的手稿,它的编号到底是4772还是4773,我们记不清了,但是,至今我们还能清楚地回忆起它的标题:
《拉费尔伯爵回忆录:路易十三末期至路易十四初期法国部分大事记》
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结果,我们真的在第20页、第27页和第31页分别翻到了阿多斯、波尔托斯、阿拉密斯这三个名字;各位,你们肯定能想象出我们当时的兴奋之情。
如今这个时代,历史学已经大大地发展起来,对我们来说,发现这么一部完全不为人知的手稿,简直就是天主赐与的奇迹。我们赶快去请求馆方,想把它复制一份,这样的话,即便以后我们没法凭自己的学识进入法兰西学院——这种可能性非常大——至少还可能凭别人的学识进入法兰西文学院。馆方非常慷慨,立刻就允许了;在这里,我们特别给各位列出这个事实,目的是戳穿那些心怀叵测者的谎言,他们总是宣称政府对文人不够关心。
不过,我们只把这份珍贵手稿的第一部分呈现给各位,还给它重拟了合适的题目。我们深信它会大获成功。要是事实的确如此,我们保证立即发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