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历史名人 > 明星与素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明星与素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明星与素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明星与素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作者根据意外收获的35封私人信件,还原了20世纪50年代明星与素琴两位普通青年之间极不普通的情感经历,展现出那个年代独特的社会生态,以及普通人的工作与生活、理想

作者:云从龙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4-01

书籍编号:30342512

ISBN:9787506094184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68412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历史名人

全书内容:

明星与素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自序 历史的拼图



七年前,我侍弄过一间小书店,开门卖书之余,常常跟着别人去城外的废品收购站淘旧书。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收获了几本私人档案和一些社会运动的旧材料。翻开之后,一下子被那些密密麻麻的手写体和各种各样的表格、检查、公章所吸引,自此,对这一类故纸旧档的收集就成了我的一个癖好,时常游走于陋街破巷之中,每有所得,辄欣喜若狂。但欣喜过后,又是一阵喟叹。我发现,每一张旧纸,几乎都暗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有的令人喜悦,有的令人神伤,更多的则充满了普通人的各种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他们的际遇,有时候是波谲云诡的时代造就的;有时候,个人又以一己之力、合众人之功,造就了波谲云诡的历史。


但非常遗憾的是,无论是谁造就了谁,当历史的一页翻过之后,那些曾经在大时代中留下过烙印的普通人,一如船过水无痕,统统被忘却,被湮没,被抛弃,最终,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只是丛林法则,只是成王败寇,只是胜利者的讪笑。鲁迅曾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现在来看,历史究竟“吃”掉了什么人?绝非王侯将相,而是无数普通人。


意识到这一点,我决定尝试发掘那些被遗忘了的普通人,讲述他们的故事。2012年,我在友人马策的鼓励下,依据一本二十年前的日记,写了第一篇小文,还原了一位不知名的未亡人的浮生往事。一年后,又写了另外一篇文章,叙述一位工程师在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中屡遭同事秘密揭发,饱受歧视,而他为了自保,不得不选择用同样的方式揭发别人。又一年后,第三篇类似的文章形成,相比前两篇,更加曲折和绵密。这三篇文章,承蒙著名出版人张立宪先生的厚爱,都先后发表在他主编的《读库》上。



收集资料和钩沉历史的这些经历,使我越发意识到普通人的故事、私人史、民间史的重要,也使得我原有的历史观念不断得到校正。多年来,经由学校、家庭、社会、书本所习得的经验告诉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具体所指是谁?从来没有人说清楚过。千百年来,我们似乎没有记住过一个具体的人民,只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名字,被牢牢地钉在了我们的头脑中,他们俨然是历史的推动者、文明的缔造者。然而,历史真的是那样吗?我认为,绝非这么简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抑或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在这二者之外,历史还存在必然性和偶然性。在黑格尔那里,历史是上帝早就计划好了的,而上帝是一种绝对精神。上帝说,要有光,世上就有了光,要有人,世上就有了人。但克罗齐并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历史是一个永恒的事件之流,是单一的、个别的、不重复行动的领域。历史像诗歌、道德、意识一样,是没有规律的。曾经砸中艾萨克·牛顿的那只苹果,我们能说那是历史的必然吗?尽管上帝说过“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可是,在苹果砸中牛顿之后,上帝死了,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谈论历史的主宰者,人民?英雄?抑或历史的必然与偶然,都不可能是真实的历史,充其量只是历史的某一截面。在我看来,历史根本没有所谓的真实性,就像我们面对碧波万顷的大海时,阳光往往只是照射到它的表面,而那些位于洋面下的底部之海,我们可能永远也看不到。


我常常觉得,我这种对于普通人物的旧事进行发掘和整理的写作,是一种拼图式的、复盘式的叙述,我甚至为之发明了一个名词:历史拼图。



拼图通常来说是一种智力游戏,考察人类对于符号与形状的理解能力,在历史语言范畴中,拼图首先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可能会运用到今天已知的大部分学科理论,如社会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统计学、逻辑学、文学、经济学、考古学、生物学等等,对具体的标本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它的对象(即标本)并非我们日常所熟知的大事件、大人物、大历史,而是所有宏伟叙事背后那些隐秘的底部之海,更具体地说,它可能是这些底部之海中的一粒沙子、一颗贝壳、一种微生物、一个正在发酵的溶洞。


这样努力的意义在于,通过对难得一见的历史幽暗之处进行探秘与发微,从而更加客观地理解具体的历史事件、时代潮流、人物命运之成因、结局及其走向,无限地接近真相。在这一点上,我也十分认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史观,因为,真相既然无法抵达,那么历史最大的意义便是从既有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关照当下人类生存的境况。



历史没有真相,只有拼图,根本逻辑或在于:人世间有各种各样的虚妄,探寻历史真相是冠冕堂皇的虚妄,而拼图不过是最为谦卑的虚妄。


这是我和一位友人在谈论我的写作时,他给出的一段定义。我认为,关涉要害,一语中的。


因此,在这本书以及将来的时日里,我与读者诸君分享的,大都是那些沉沦在“隐秘的底部之海”中的故事,它们或许是大人物少年时候的一个梦境,或许是小人物定格在历史灰堆中的一个微笑,又或者是人世间习以为常的相遇、重逢、梦想、阴谋、误解、错过、爱情、仇恨、猜忌、珍惜、亲密、疏离,以及人在宏大历史场景中的存在与泯灭。我并不希望人们就此能记住什么,只希望那些被湮没了太久的名字能再次回到我们的视线里。


最后,请允许我向促成这本书出版的几位师友亲故表达诚挚的谢意,他们是:友人马策先生、友人夏秀芹女士、出版人张立宪先生、黑龙江明水县方志办的王景龙先生、东方出版社的陈卓先生以及我的妻子林丹女士,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便没有这本书,更没有我现在执着的这些事情。谢谢你们!

  • 《贺明星自传》。

    引子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日的一个深夜,十七岁的黑龙江省财政厅企业科科员贺明星用十一页烙有“改良本质(东亚)”字样的稿纸写了一份将近三千字的自传,以备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供其审查。明星与素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在这份自传里,贺明星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他毕恭毕敬地讲述了以自己祖父、父亲为核心的地主家庭背景以及他参加革命工作的前因后果。


    就在这样一份看似不起眼的自传里,深藏了一个绵密而曲折的故事。

  • 18年后,贺明星遇到了他的初恋王素琴,“燕生”成了王在情书中对他的昵称,从那一年开始,他离开了家乡,远赴江南,真正地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见后文。
  • 《贺明星自传》。
  • 《贺明星自传》。
  • 《贺明星自传》。
  • 《贺明星自传》。

    “吊算”之家


    贺明星,祖籍黑龙江省明水县大青岗镇贺家屯,1931年出生在北平,因为这个缘故,贺的父亲为他取了一个富于诗意的乳名:“燕生”。多年以后,这个名字见证了他的爱情与跌宕起伏的人生,并慢慢地成了命运的某种隐喻。明星与素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贺明星的家族,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地主家庭,虽然称不上大地主,但在贺明星出生前后,家里已有田产120多亩,在当地也算大户人家。关于贺父,自传如是写道:父亲“入北平大学,毕业后在北平结了婚”。明星与素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除此之外,一些能准确说明其身份的有效信息很少,比如父亲的姓名,父亲大学毕业之后是否曾在北平工作等等,都难以在自传中详尽了解。在那个年代,一个传统家庭里能走出一位名牌学校的大学生实属不易,然而,在贺明星的自传里,却丝毫没有流露出这样一种喜悦和荣耀。相反,他冷静地认为,父亲之所以能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个人努力并非关键,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祖父和伯父两代人通过对长工的“剥削”而换来的优越家境:


    到我父亲这辈,因为我父亲他们哥六个,他是最小的,等他能做活的时候,家里生活已经很富裕了,五个伯父也一个一个地脱离了生产劳动,完全依靠四伯父当家支配着十几个长工种我们的一百二十多亩地,由于四伯父有吊算,继续祖父剥削人的老一套,到年终长工算账的时候,大哥及三伯父成天支大牌九局,左五右六想办法把长工一年来赚的钱赢来扣下,甚至四伯母也成天地支着牌局耍钱。使我仍然记得的几个长工(一个厨夫,二个伙计),就有三年没棉帽戴,并没棉衣穿。


    根据以上家里生活情况,是不需要父亲参加劳动了,所以便把他送到学校里去念书,初级考入高级,逐渐升入中学,后入北平大学。明星与素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这是一段令人诧异的描述。四伯父们是否在吸雇工们的“血”,尚且值得考究,但贺明星显然忽略了他的家族经由两代人艰苦奋斗之后由“创业”向“守成”、“农本家庭”向“资本家庭”转变的内在关系,而将更多的心思用在了交代贺氏与雇工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问题上,这使得他在最后的总结陈词中,很自然地写道:“根据以上家里生活情况,是不需要父亲参加劳动了!”换而言之,他既没有为自己生在一个生活富裕的大家庭而感到荣幸,也没有觉察到祖父、伯父两代人开荒创业的艰险,而是一眼就盯住了“剥削”、“不用参加劳动”这样的字眼。在他看来,父亲出去读书并不是十分光荣的事情。


    根据自传的描述,大约在1942年前后,贺氏家族一度迎来了全盛时期,田产达到了一百七十多亩地,房屋三十多间,全家共四十余口人,贺家自己雇十多个长工种一百亩地,其他的租给佃农。明星与素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而到了1948年——即贺明星写这份自传的时候,贺氏已经被彻底土改,贺明星和他的母亲、妹妹拥有的全部财产不过是半间房,四亩地和一些随身衣服。明星与素琴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对此,贺明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极力讲述家族的剥削史,以向组织表明自己觉悟之高尚。


    在那个天寒地冻的夜晚,贺明星写这封自传的目的只有一个:入党。而入党的首要条件便是历史清白,所以,他必须努力找出种种理由与生他养他的家族在革命逻辑上一刀两断,这是一道单选题,他要么放弃,要么选择那个唯一的答案。


    一个心智还没完全成熟的少年,置身在千变万化的新旧交替年代,看不到自己亲人所受的苦难,看不到几代人为家业兴旺而付出的心血,却对组织的喜好了如指掌。这种变化从何而来呢?


    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来回答上述问题。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还需不厌其烦地讲述一些具体的人与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贺明星的父亲。

  • 《贺明星自传》。
  • 明水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明水文史资料·第一辑》,1985年,第63页。
  • “种马厂厂长”,贺明星在自传中表述为“厂”,而在另外的一份回忆中则写为“场”,本文全部表述为“场”。
  • 贺氏族谱名为《谱书》,由贺氏后人于1998年6月手写而成,编写者可能是贺明星的族兄,《谱书》分为前言、贺门家规、贺门家史简述、后代传人表等几部分。后代传人表中所有男性都有详细姓名记载,女性除了贺明星母亲的姓名之外,其他均未记载,仅有姓氏。明水官方文献共两种,一是编纂于1989年的《明水县志》,一是1985—1991年间由明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四本《明水文史资料》,另有一辑为《明水党史资料》。
    父亲大人
    贺明星的自传里,关于父亲的有效信息并不多,但却字字千斤,令人印象深刻。除了上文提到的关于父亲“不需要参加劳动”的细节之外,还有其他关于父亲的回忆文字:
    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父亲便携我母子归回了来,到明水后我记得父亲在本城当过教育馆长、管烟所□□、教员及伪县(指溥仪的伪满洲国政权)公署更生股科员,后任通达村长,而在伪康德九年,因街村废□便被洗刷了。其被洗刷之原因:也即因为他在当二年村长的过程中,对他的上级很不对头,因为他不会溜须拍马,尤其还在通达当村长时打过两次“根本精神”(日本人,伪种马场场长),因此而认为他思想不良被洗刷,但一些下级职员及老百姓却很因为他这样举动与正直,对他羡慕与拥护。
    别人当村长买了多少□皮车,多少地,他在这二年过程中什么也没有买,却拉下四千多元钱的饥荒,结果没办法只好从家卖了十亩地三间房,并从他的朋友赵怀成处(他家开烧锅已被清算没收)借了二千多元钱(现在亦未还),总算把饥荒还上了。但由于从家卖房卖地还饥荒,却惹起了伯父母们的怨言,纷纷都说父亲没下过地,没往家拿过一个钱,净花钱了,现在刚刚工作了,不能挣钱,反拉饥荒自己还不了,还得从家里卖房子和地还饥荒,这就是败家子呀。因此,家里人几次要分家。
    ……
    父亲在通达被解职后,没有什么职业,便又搬到县城内来住,我这时在东三道街第一校(高级)念书,但不幸的日子便来到了。即在伪康德九年阴历六月三日这天早晨,我还睡在梦中,来了一个日本鬼子带二个特务把父亲带去了,临走时向甜睡的我做了一个永别的长吻,并向母亲曾说:“如果把我送走时,你们可以搬回屯去(胜利区的家),我是不一定……什么时候回来了,
  •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