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 > 相思在马丘比丘:跨越半个地球的南美之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相思在马丘比丘:跨越半个地球的南美之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相思在马丘比丘:跨越半个地球的南美之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相思在马丘比丘:跨越半个地球的南美之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心,永远在路上。不去南美,人生怎能完美?

作者:余义林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01

书籍编号:30339414

ISBN:9787506092807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16296

版次:1

所属分类:文学-散文随笔

全书内容:

相思在马丘比丘:跨越半个地球的南美之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相思在马丘比丘:跨越半个地球的南美之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藏在秘鲁的深山里的马丘比丘,是一个可以摄人魂魄的地方

序 美洲是一辈子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


这本书的写作纯属偶然。


最初的文字完全是介绍性的。因为那些文字是应一个朋友的要求,要把我去南美的见闻和感受写给她——她将在我之后也到南美这几个国家旅行,路线居然几乎和我的一样,于是她就想让我这个“先行者”给她提供一些经验。有什么有意思的地方?有什么有意思的故事?哪些地方不能错过?哪些事情必须注意等等,我自然也就留了下心,并当仁不让地写了起来。没想到,她看了我写给她的东西,说很好啊,我觉得你写这些很值得看,要不你出本书吧?反正写了也是写了,我一个人看是不是有些浪费?我知道她半是认真半是玩笑,但觉得这个建议似也有些道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大家,给后来者作个参考,也没什么不好。再说,码字匠总是比较珍惜自己码出来的字的吧,不管有用没用都不愿意轻易扔掉,敝帚自珍。


回国以后,我得空就把这些文字翻出来看看,写得不够的补充一些,写得有欠缺的纠正一些,把一段段本来是急就章的东西渐渐理得顺了,理得也有了些眉目。我发现自己已经有意无意地,让这些文字向着一本书的样子转变着。和我同行的小伙伴们,知道我写了一些东西,都热情万丈地鼓励我把书作出来。在回国以后的几次聚会中,她们都会提到这个话题,并殷切询问什么时候能够出版。貌似出书这事已列上议程似的。其实那时候我正接了另外一本书的写作,就顺口说现在没时间,或许写完这本,就可以把南美的文字归置一下了。但要命的是我这人比较认真,话一出口,就想完了,必须要兑现了,肯定要有个写作计划了,尽管我其实没有足够的时间;更要命的是,我的小伙伴们比我还认真,不断有人正面地侧面地关心、询问和催促我……于是,某种类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局面,就出现在了我和我的南美文字之间。


说来也巧,恰在此时我看到了一本诗集《我的北美,我的南美》。这是我的朋友、诗人黄亚洲先生的新作。他也刚从美洲旅行而归,而几乎就是在我得知他去了美洲的同时,这位以高产著称的大诗人已经把他厚厚的诗集奉献给了大家,洋洋洒洒的160首抒情诗,写尽了诗人在南美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写出了引人入胜的异域风情。他可真是个快手!


写记行诗,这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文学传统,而黄亚洲的纪行诗真的是别具一格。他不仅将整个美洲诗意地呈现,而且有很多诗人的独特感受,渗透在他那新颖、形象、优美、精彩的句子里。比如这首《巴西宝石》:巴西盛产宝石/其原因可能是/巴西本身就是一块宝石/面积世界第五,人口只有两亿,所以说到/祖母绿或者海蓝宝,你可以/先看看巴西人的瞳仁//巴西人的视线,都有宝石的光芒/看见陌生人他们老远就举手问好/至于足球,那是一块正圆形的宝石/这么多年,一直佩在一个国家的胸前//巴西/由白色人、黄色人、黑色人、棕色人构成/这是宝石品种的需要/或许这些石头在生成的那一瞬间,就有预见,自己/要与一个多民族国家匹配//到巴西的朋友,都有可能被带往/热情过头的宝石商店,但你/尽可以检阅/不须购买/谁离境的时候,胸前不佩挂着一个国家?视线里,不闪烁/奇异的光芒?


我也写了巴西的宝石,却完全不是诗人的眼光。我也写了南美的土地,却好像飘出了另外的味道。两种文体互鉴,两种目光交错,所有的事情好像熟悉又陌生,忽然让我产生了奇特而美好的感受。是啊,亚洲走了一趟美洲,便奉献了一部有趣的记行诗集,而我也在彼处行走千万里,有何理由将一种记叙文章拖延许久呢?如果不把这文章写好,又怎能对得起南美洲那些神奇的国度和广袤的土地啊!当然更对不起关心我的小伙伴们。


不能不说,这部诗集的出现,对我的写作产生了助力。我觉得我必须向黄亚洲先生学习,以他为榜样,改变我的拖延症,把手里的文字作完作好。于是我加快了写作速度,整理出了初稿,把所有照片传到“云”上,找到了我的“御用”设计小丁,与出版社的美女编辑们“勾搭”,让这本书真的进入了出版程序。


现在,这本书终于杀青,不久就会带着南美洲的气息出现在中国了。在此我要感谢我的编辑、我的设计以及热情向我提供照片的同行大咖,当然还有诗歌快手亚洲。我曾经微信他说,我拟在此书的序言里引用他的诗,希望他能同意。他答应得十分爽快,迅即把许多首美丽的诗发在我的邮箱中,任我选用。还用他那带着浙江口音的普通话——通行说法是“浙普”柔和地表示,我在序里介绍他的诗是他的荣幸,反倒感谢起我来,让我又开心又十分地不好意思。但有一点我们是无比一致的,那就是无论如何应该去看看美洲。一辈子至少要去一次,至少要让此生中的自己在某个时间踏上美洲的土地。那么我相信,你将比本书更深刻地感受这遥远的国土的一切,辽远与独特、沧桑与神秘、真挚与闲散、历史与今天……

1.我梦见自己变成了印第安人


在那天晚上的梦里,我梦见自己变成了印第安人。


梦中的我,好像是穿着漂亮的裙子,头上还戴着美丽的羽毛——那种长长的、色彩斑斓的羽毛——难道我是酋长么?


当然,印第安人的酋长大概没有女性,除非这个部落还是母系氏族社会。但,这不是做梦么?梦中的一切都是完全成立和没有来由的。


梦中的景象非常奇异。


变成了印第安人的我,脚步轻得似乎在飞,风一样轻盈地穿越了田野树林,来到了一片浩瀚无垠的水边。


梦中也是在夜里,水边明月高悬,水面在月色下银光闪闪,景色美如仙境。


我身边站着一位真正的印第安人。高大英俊,一双不大却漆黑如墨的眼睛与高颧骨和厚嘴唇一起,组成了一张生动的面庞。


我问他:“我们是要穿过白令海峡么?”


居然这片水是白令海峡?但梦中的我,站在那银色的岸边,心里是很坚定地这么认为。


高大的印第安人似乎肯定地回答了我的问话,又似乎什么都没有说。然后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就拉起我的手朝大海走去。


难道我们是要“走”过这海峡么?


我心里有点不安,但又出奇地镇定。我貌似很亲密地随着他,朝着那水面走了过去。


白令海峡是一条从亚洲大陆东北端一直通到美洲西北端的海峡,虽然不宽(平均宽度65千米,最窄处只有35千米),但却为印第安人与蒙古人之间架起了血缘上的桥梁。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应该是第四纪的最后一次冰河期吧,世界气候变冷,海面下降了大约一百多米,那时候的白令海峡就成了一座陆桥,连接起了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北部。这时,亚洲东北部气候还十分寒冷,而美洲内地却气候温和,食物丰富,猛犸、大象、麝牛、驼鹿、绵羊等很多动物都生活在这里。于是亚洲东北部的猎人们,便尾随动物走过白令海峡来到了美洲,成为美洲远古文明的开山鼻祖。后来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亚美两大陆之间的联系被割断,外来的亚洲猎人回不去了,只能向美洲大陆纵深发展,最终遍布美洲全境,所以很多学者都认为亚洲北部的蒙古人才是印第安人的祖先。人们还从语言学上找到了一些证据,比如印第安人和蒙古人一样称家庭为“ail”,“ail”是蒙古族几个家庭组成的合作单位。而印第安人称祖先为“Hagaan”,实际上就是蒙古语中“可汗”一词。


相思在马丘比丘:跨越半个地球的南美之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印第安帅哥。虽然不是我梦中的那位,但十分神似。


当然,这是我醒来后联想的,梦里可没有这么富有逻辑的思维。


现在还是先回到梦里——我的面前横亘着一片浩瀚无垠的大水啊,没有桥,也没有船,难道我们是要飞过去?我下意识地拉紧了男人的手,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他才是一位印第安部落的酋长,他才戴着高耸的羽毛。


酋长一语不发,只是拉着我的手一往无前地迈向大海。


我们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留,就踏上了水面。哦?原来我们根本没有踩到水,而是踏上了一座桥。哦不,我们踏上的其实也不是桥,而是密匝匝的翅膀——那是千千万万只海鸥的翅膀。那印第安人似乎是不经意间地一挥手,忽然就有数不清的海鸥从四面八方飞来,而且这飞翔也是梦幻般的没有声音,它们像无数轻盈的丝帕,无声地连接在我们脚下,瞬间搭成了一座长长的黑丝绒般的美妙的桥。


我们一步步向前走,鸥桥也一步步向前延伸。我们脚步如飞快捷轻盈,桥也以比我们更快的速度向前延伸。没有海浪的声音,没有拍打翅膀的声音,仿佛整个画面被按下了静音键,只有神奇的不断铺设的桥面和我们如飞的身影,哦,还有壮阔深邃的大海……


不可思议吧?但在梦里,这一切仿佛都很正常,仿佛所有的跨海大桥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就这样,我们开始跨越海峡。我和一个高大的印第安帅哥手牵着手,健步如飞地踩着不断铺设的鸥桥,像风一样,像精灵一样,走过白令海峡,踏上了绿葱葱的大地。原来那就是美洲的大地——我已经到了美洲……


醒来后很久,我都躺在床上不愿意起来。我还沉浸在那种脚步如飞、身轻如燕的美好感觉里。


这感觉很奇妙,这个梦也很奇妙。


随后当我能进行理性思考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梦可能是因为要去南美的行程给闹的。就是在那几天,我们正忙着办理去南美四国——巴西、秘鲁、智利和阿根廷的签证。填各种表格,准备各种证明,于是也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了。尽管梦中的情景我完全不曾想过,但由于去美洲是我很早就盼望的事情,所以比较兴奋,以至于晚上大脑仍不肯平静,我的脑细胞们彼此打着招呼,活跃地相互连接和作用,或许那些记忆着白令海峡的、存储着海鸥的、想念着帅哥以及惦记着黑丝帕的细胞们,都有了机会来进行表达。正是由于它们兴高采烈的无序组合,才给了它们的主人一个惊喜。其实,对于这趟即将开启的美洲之行,我从没想什么白令海峡,反而比较向往那座著名的安第斯山。


安第斯山,是我很小就知道的山,而且貌似对它有一种没有来由的好感,好像自己生命里有某种东西和它有关似的。其实当然没有。但不知为何想起来就有点儿小激动,总想要是有那么一天,能亲眼看看这山就好了。


人的感觉,有时候真的很奇妙。比如莫名其妙地厌恶或喜欢某个人、某件物品、某件事情等等,其实有时真是说不清楚原因的。是直觉,还是第六感觉?或者是神秘的基因密码?不知道,但我对于安第斯山就是这种没有根据的喜欢。我先是喜欢安第斯山的名字。记得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大概还不到十岁。或者是老师?或者是家长聊天?总之,当这座山的名字第一次冲进耳鼓,我就立刻记住了。尤其是它那几个发音的音节:安—第—斯——当我默念这样的音节时,就觉得这几个音特别好听,感觉就像是一位妙龄少女的名字。当然,我后来知道,这座山脉很长很长,甚至可以说长得非常壮阔,非常浩瀚,与少女的感觉完全不搭,但这让我更喜欢它,更加深了我对它的神往。


相思在马丘比丘:跨越半个地球的南美之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而现在居然有这么一次机缘巧合,我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要跟随一帮“文化人”行走南美,去看那座神秘的大山,而且出发的日子就在眼前了,你说能不兴奋么?


安第斯山的全长有将近9000公里,这个长度是喜马拉雅山的三倍半。它不仅是南美洲最长的山脉,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想象一下吧:从南美洲南端的阿根廷火地岛开始,沿着浩瀚的太平洋东岸,排列着连续不断的山峰,它与太平洋的波涛一起浩荡向前,途经漫长的智利,跨越跌宕的秘鲁,然后在厄瓜多尔转身,走哥伦比亚,进委内瑞拉,最后将雄伟的身姿隐匿于南美洲最北端的加勒比海,这是一种何等宏伟的景象?9000公里的长度啊,真的能让安第斯山脉无愧于“南美洲脊梁”这个称号。而且,除了无与伦比的长度以外,这座“脊梁”也足够伟岸。整个山脉的平均海拔是3660米,海拔超过6000米的高峰就有50多座,地处玻利维亚西部的汉科乌马山,主峰海拔7010米,是西半球的最高峰。从南向北,连绵的山脉中有许多山峰顶部都白雪皑皑,终年不化。其中厄瓜多尔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则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之一,海拔约5897米。它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为南美洲的众多河流提供发源地。当然,安第斯不仅拥有一系列平行的山脉,它的中间也有横断山体、高原和谷地。其最宽处有750公里,一般的宽度也达到了300公里。这种感觉让我想到了一句诗:“海是沸腾的群山,而山是凝固的大海。”安第斯这样连绵万里又跌宕起伏,它那奔腾的山峦可不就是太平洋的波涛在瞬间凝固的影像么?


况且,我们这一路上不仅要“遭遇”安第斯山,还有世界上最宽的伊瓜苏大瀑布,以及遗世而独立的库斯科古城,神秘的马丘比丘,无法解释的纳斯卡大地画,无人能懂的复活节岛巨人石像……这样的行程怎能不让人期待?


而此刻——在北京初春的一个凉爽的傍晚,这勾人魂魄的旅行终于起程了。


晚上8点,天刚黑透。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国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