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联网+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法实务研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电子商务法实务研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电子商务法实务研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电子商务法实务研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李国旗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01

书籍编号:30320625

ISBN:9787308147415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62214

版次:1

所属分类:互联网+-电子商务

全书内容:

电子商务法实务研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前言


笔者自2004年开始律师执业,在律师执业过程中处理过大量涉及网络及电子商务诉讼及非诉讼事务,一直关注网络及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问题,多年承担电子商务法律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和案件处理过程中对以下两点深有感触:


一是现有电子商务法律出版物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侧重理论分析,专业性较强,结合实务较少,即使结合实务,对于案例的分析也有单一化倾向,对一般读者来说较为晦涩深奥;另一种侧重罗列法律条文,但缺少对具体法律条文的解析,尤其是欠缺具体的运用分析。


二是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由于多方面因素,从事实务的法官、律师等职业法律人对电子商务法律的很多问题有争议,甚至并不了解电子商务法律;另一方面,仅有极少数网站管理者或所有人在网站设立之初就能够从法律角度考虑网站的合法性问题,大多数网站的管理人或所有人的法律意识薄弱,当被追究法律责任时才明白网络中的“游戏规则”。


恰逢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及“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实施,笔者基于以上感触,在本书中以案例为索引,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电子商务法律问题,以期为电子商务法和电子商务实务界提供一本具有参考价值的著作。


本书共十二章,以电子商务活动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为出发点,每章单独研究一个问题。内容涉及电子商务领域的域名、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电子支付,以及电子商务的税收、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正当竞争、著作权、隐私权等法律问题。每章以案例引出问题,讲述相关知识后对前引案例进行分析,并在章后通过实务案例分析增进读者对本章内容的理解。部分章节末还推出一些相关案例,可供从事电子商务法律实务的读者结合案例进行多维度分析。


笔者认为,就如某些案件由不同的法官审理,其结果可能会不一样,本书不提供部分案例的结果,仅提供素材供读者思考。本书中某些引用案例案情相似,其适用法律均正确,甚至判决引用了同样的法律条款,但判决结果完全不同,这说明目前电子商务法实务中存在着分歧。


本书中的很多案例是由笔者本人处理的案件,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是笔者在法律教学和法律实践中长期思考和探索的结晶,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和启发。但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偏颇与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大家到笔者的网上家园作客(www.dragoner.net),或通过邮件(lgq0123@sohu.com)共同交流学习。


李国旗


2015年5月29日

  • 书中若无特殊说明,法规中“元”均指人民币。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2008年6月,我国成为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6.32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人。网民使用率最高的网络应用是即时通信,占89.3%,其次是网络搜索,占80%。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分别占网民使用率的58.2%、52.5%、46.2%和43%。另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3)》,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其中网络零售额超过1.85万亿元人民币。
    第1节 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法
    一、电子商务发展史
    1.商务发展史
    原始社会物质极度匮乏,人类生活在生死存亡的边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具的使用,人类的财富逐渐增多,剩余产品出现,“物物交换”这种最原始的商务形式也逐渐形成。随着这种“物物交换”的常态化,出现了一个专门为卖而买的集团——商人,以及与之几乎同时出现的一个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行业——商业。最初,人们为了交换多余的物而来到一个专门的场所,如“集”“市”等,这时候的商人,有人称之为“坐商”;由于商品的不断同质化以及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商人们不辞辛劳携带商品到处叫卖,于是出现了新的交易方式,如“游街商贩”等,有人称之为“行商”;现代社会物流业的高度发达,使商人可以运筹帷幄,回归“坐商”。
    然而,20世纪一种新技术的出现,使商务的形式再次出现了新的革命,这种新技术就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
    2.网络发展史
    有人说,20世纪人类有两大最不可思议的发明,一是原子弹,二是国际互联网。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由于担心核战争的威胁,非常想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遭到核打击的时候,重要的通信干线被摧毁,指挥部门该怎样组织还击呢?一个叫作玻尔·巴兰的计算机科学家认为,理想的通信线路应该像一张渔网,即使把渔网炸几个大窟窿,剩下来的破网虽然支离破碎,但只要上面的任何两点还是连着的,信息仍然会在任何残存的两点之间沿着残存的线路传输。这样,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受到敌方打击而断开时,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主动寻找其他连接部分继续传送信息,使得该网络可以继续运转。1969年,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把位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地的四台高级计算机联成了一个四地共用的网,称为先进研究项目局网,简称阿帕网。苏联解体后,由于该项目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以及美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主导地位受到国外竞争威胁等原因,该技术开始转向民用。之后,相继出现了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互联网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地球上的任何地方超越了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联系了起来,世界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
    1987年9月,中国学术网(Chinese Academic Network,简称CANET)工作人员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32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人。
    超级链接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详细内容请访问www.cnnic.com.cn获取。
    3.电子商务发展史
    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子手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广义上说,利用电报的方式收发贸易信息的活动就是最早的电子商务活动。不过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利用,开始于电子交换系统和互联网的发展。一般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EDI电子商务;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电子商务。
    EDI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即电子数据交换,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信息处理的方法。EDI系统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政府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EDI系统由通信模块、格式转换模块、联系模块、消息生成和处理模块等四个基本功能模块组成。
    EDI电子商务的主要优点如下。
    (1)减少了纸张的使用,降低了经济成本。
    (2)减少了许多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3)使得贸易双方能够以更迅速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大大简化了订货过程或存货过程,使双方能及时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4)可以改善贸易双方的关系,厂商可以准确地估计日后商品的需求量,货运代理商可以简化大量的出口文书工作,商业用户可以提高存货的效率,提高各方的竞争能力。由于EDI的使用可以完全代替传统的纸张文件的交换,因此,有人称它为“无纸贸易”或“电子贸易”。
    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后,以其低廉的成本、相当简单的技术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电子商务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电子商务阶段。当然,互联网技术不仅仅应用在商务领域,还渗透到了其他各个领域,从学术研究到电子货币,从学校教育到娱乐游戏,从联机信息检索到在线即时交流等,都有长足的进步,而这些领域又和传统商务领域相结合产生各种崭新的商务形态。
    互联网电子商务和EDI电子商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EDI系统涉及的计算机一般都被设定有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内容,而互联网合同所采取的信息传递方式极为自由。
    (2)EDI一般以一种长期的关系为前提,当事双方通常预先订有交换协议作为交流的基础,而互联网交易却是随机的、偶然的货物及服务买卖,不需要具备事前合同。
    (3)EDI很少有人的参与,因为系统会自动反应,而互联网交易却往往需要有人的有意识的行为,至少买方要向卖方发出要约。
    (4)EDI的运作通常需要一个增值网(Value Added Network)来进行品质保证和身份确认,而互联网不提供其中任何一种。
    (5)EDI的贸易伙伴通常具有相同的商业性,而互联网交易却可以使任何不同的主体发展为商业伙伴。
    二、电子商务的定义
    有观点认为,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ommerce)就是电子技术与商务活动的结合。
    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其发布的《电子商务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里,将电子商务定义为通过电子通信网络进行产品的生产、广告、销售和分配。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电子商务是指商业交易,它包括组织与个人在基于文本、声音、可视化图像等在内的数字化数据传输与处理方面的商业活动。
    查查看 你清楚WTO和OECD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其功能、作用吗?
    国内专家学者对电子商务的定义也提出了很多观点,如电子商务专家李琪教授将电子商务划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电子商务为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这些工具从初级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到高级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到更高一级的NII(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信息高速公路)、GII(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和互联网等现代系统,而商务活动是从泛商品(实物与非实物、商品与非商品化的生产要素等)的需求活动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费除去典型的生产过程后的所有活动。狭义电子商务为主要利用互联网从事的商务或活动。
    事实上,我们认识电子商务可以从买卖交易的过程来分析。例如,汤同学想要买一个电子词典,于是上网搜集相关信息。她找到了国内主要电子词典的品牌资料,包括文曲星、快译通、好易通、名人、步步高、诺亚舟等,通过综合对比相关参数,以及在论坛中浏览别人发表的帖子,最后认为快译通这一款电子词典是最符合自己需要的。于是,她又在淘宝网、易趣网查询了这款快译通的价格,然后到该品牌的实体店进行对比后,决定通过网络购买。最后,她在网上选择了一家信誉较好的商家购买了快译通的一款电子词典。汤同学通过网上银行给商家付清了款项,付款五天后收到了卖家寄送的快译通。
    从汤同学购买电子词典的过程,我们可以对电子商务买卖交易做以下总结。
    第一阶段是信息交流阶段。对于卖家来说,此阶段为发布信息阶段,主要是确定欲出售的商品,精心组织自己的商品信息,然后通过一定的电子渠道发布这些信息,如建立自己的企业网站供买方浏览商品信息,加入一些诸如阿里巴巴的平台网站来展示商品,通过手机短信、传真等群发商品信息。对于买家来说,此阶段是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商品信息,以引起兴趣和购买欲望。主动即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电子词典各种渠道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和商品,并对比相关的商家及产品;被动则是由于商家的推广使原本没有任何购买欲望的人或组织知道商品信息,从而产生购买欲望。
    第二阶段是买卖双方交易达成一致阶段。根据电子商务交易类型不同,买卖双方的具体行为有所区别,对于B2B模式(商家对商家)而言,这一阶段是签订合同、完成必需的商贸票据的交换过程,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不可更改性等复杂的问题。对于B2C模式(商家对个人客户)或C2C(个人对个人)而言,这一阶段是完成购物过程的订单签订过程,买卖双方对于交易商品、价格、联系信息、送货的方式、付款的方法等内容达成一致。
    第三阶段是按照合同进行商品交付、资金结算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商品交易成功与否的关
  •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