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他语种 > 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小说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小说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小说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小说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名家选篇,俄汉对照,精美赏析,图文并茂。

作者:王立业著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2-01

书籍编号:30199062

ISBN:9787513555395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

版次:

所属分类:外语学习-其他语种

全书内容:

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小说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小说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编 委 会


主编:


王立业




编写组成员:


于明清 王立业 李毓榛 陈 方


陈松岩 张变革




翻译组成员:


王立业 石国雄 冯 加 吕绍宗


刘文飞 汝 龙 余一中 张建华


陈 方 草 婴 夏仲翼 钱 诚


臧仲伦




俄文审校:


塔·瓦·伊万诺娃(Т.В. Иванова )



alt


《驿站长》插图


alt


《木木》插图


alt


《外套》插图


alt


《舞会之后》插图


alt


《舞会之后》插图


alt


《罪与罚》插图


alt


《一个官员之死》插图


alt


《伊则吉尔老婆子》插图


alt


《幽暗的林阴道》插图


alt


《人的命运》插图


高校外语专业教学需要构建更具文化内涵、更具思想启迪功能、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材体系。这样的教材体系能帮助外语专业的学生弥补综合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的不足,让学生摆脱受制于教师、教材的被动的学习路子,有助于开发学生独立、创新思维的能力。当然,教材的创新只是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的途径之一,但教材是教与学遵循的基础范本,首先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文学教材在这样的教材体系中应该占有重要的位置。语文学是基于“语”而落实于“文”的学科。任何语言都是以书面的或口头的文的形式体现的,语言实际上只是文的符号载体,这里的文不仅仅是指篇章,更重要的还有思想、意义、文化。文学经典恰恰是集语言、思想、文化、智慧、审美之大成者。它们对学生多方面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沁润,是缓进的,却是久远的。文学作品中精美的语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深邃的思想智慧会让学生受到感化、熏陶、滋养。文学经典是学生从学会外语到精通外语,从模仿思维到创新思维演进过程中一阶宽大而又坚固的踏石。19、20世纪的俄语与当代的俄语尽管有不小的差别,但远不像中国的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区别那么大,一些经典的词汇、搭配、句式、警句、格言、成语至今仍然适用,没有过时。我们中国人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用在俄罗斯文学经典的学习上,也完全适用。


国内出版的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大致有这样两种类型:一种是文学性读本,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俄罗斯文学名著选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俄罗斯文学选读》等;另一种是语言性读本,比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的《当代苏联文学原著选读》。前者的编撰思路或按文学历史的脉络,或按体裁的不同,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讲授与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以便对俄罗斯文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真切、实际的感受。近年来出版的文学选读课本基本上都沿袭这样的思路。后者以文学原著为读本,重点放在对俄语词语的理解、分析、掌握上。它除对作家及其创作的基本特点作简要介绍之外,还提供大量的注释和作业习题。不同性质的习题以语言手段的运用、修辞手法的分析、语言风格的鉴别为重头,体现了重在语言教学的意图。这两种教科书各有所长,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它们都没能改变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基本路子,在促进和开发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方面,鲜有作为。


王立业教授主编的《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分《小说篇》和《诗歌、戏剧篇》两册。该教材广撷诸多版本之长,有了新的面孔、新的内容和新的结构。


教科书以“名著赏析”的面孔示人,这是一。它改变了几十年一贯的标准的“选读”招牌,有了那么点儿快乐、随和的色彩。美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师生共同参与赏析的编撰意向改变了经典读本由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模式,有了些许互动,让人觉着亲切。图文并茂,这是二。王立业教授近年来潜心于作品插图的搜集,同时,俄罗斯学者、卡累利阿艺术科学院教授T.B.伊万诺娃女士作了一定的补遗。所选插图不仅清新、亮丽,而且中俄搜集者深谙文学家的艺术思想,插图尽显文本的审美精义。其中不少插图国内很少见到,比如《驿站长》、《外套》、《木木》、《幽暗的林阴道》、《人的命运》、《蛇妖》等,平添了不少意趣。自然,这只是显见的“外形”,还不足以说明教材的全部优长。


原著选篇中,茹科夫斯基、霍达谢维奇、布罗茨基、库什涅尔、维索茨基等诗人诗作的入选,丰富了俄罗斯诗歌的形象,而施瓦尔茨作品的入选,也是对20世纪俄国戏剧创作的一个补遗。由此看来,教材中俄罗斯文学的整体形象丰满不少。主编说,“当下的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教学,缺的不是文本,缺的是如何教会学生读懂文本,从文本中阅读出乐趣,品咂出精髓,感悟出魅力”,并视此为其个性化的编撰主旨。我以为,这确实是这一读本较其他读本有所改进的地方。这一主旨体现在教材编写的整体结构上。教科书由原作、译作、赏析三部分组成。文学阅读课本中引入译作是教科书构思的一个亮点,编者对译者、译作的慎重选择保证了上乘的译文质量。原著与译文的两相对照有助于学生阅读的顺畅,能让他们读懂仅靠语词的注释还无法明白的疑难、艰深之处,深化对原著的理解。“信、达、雅”的汉语表达也能提供很好的译文范例,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也能培养他们准确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风气。思想内容与艺术语言相得益彰的赏析不是理解原著作品的一个答案,而是为学生阅读、理解提供的一种思路与视角,介绍的一种方法。我想,主编让不同的专家、研究者和教师参与赏析的写作,也是为了介绍阅读、赏析文学经典不同的思路、方法。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其中经典不变的“恒久性”意义,更要让学生根据时代的变化揭示其鲜活的现实意义,这恐怕是教科书提供赏析的根本意义所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叫人发现真理”。阅读毕竟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需要引导与培育。教材的另一个显见的用途是,它能成为不同年级学生的一个很好的自学读本,因为它含有自学的三大要件:读本、译本、析本。我们有限的文学课时无法消化如此丰富的教材内容,课堂上来不及欣赏的东西同学们完全可以拿来作课外阅读用。一来省去了不知读什么好的烦恼,这里都是精选的名著,值得同学们认真阅读学习;二来免去了不知找谁的译本更准确可靠的担忧,这里大都是国内名家、研究者、教师的译作,无须担忧译本的翻译质量;三是赏析文章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解析的参照,能促进思考,启迪心智,激发创造。自觉、快乐、深入的阅读比任何高明的讲授都管用,能让高品位的经典阅读成为同学们一个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


一本好的教材若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则功莫大焉。若是随着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同学们还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对其中的翻译、赏析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看法,那就更妙了。期盼这本教科书能担当起这样的使命,为我国高校俄语专业文学课的改观作出应有的贡献。


alt


2014年12月

前言


近年来,气势与实际不甚相符的高校俄罗斯文学教学景况不容忽视。一边是为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编写的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俄文)教材层出不穷,纷繁多样,一边是专业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教学渐入窘境,似呈难以为继之状。随着高校俄语招生制度改革,俄语零起点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入学后面临名目繁多的课程。面对外界越来越多的信息诱惑,学生常常有目不暇接之感,应接不暇之慨,而留给文学的时间与精力极其有限。再者,“让只学了两年俄语的本科生去解读俄罗斯文学经典原文,实在是勉为其难”,“简直是不可思议”,成了俄语专业师生的共同慨叹。形成的境况是,《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催着读,学生捧着大块头原文因读不动而没兴趣读,这使得高校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成为难度最大的课程之一。对于学生而言,难就难在阅读文学作品原文能力有限,难在陷身于如海的生词中不得抽身,由此品尝不出“读”文学的乐趣,更谈不上领略作品所蕴含的无穷魅力,还难在对原作品解析与俄语文学语言传达能力有欠缺。对于教师而言,则难在辛苦咀嚼出的知识让学生们感到隔靴搔痒,难悟其真,难在教师缺乏可资参照的教学文本,难以把握住学生的兴奋点,却又要达到教与学的良好互动,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感悟出文学经典的深层意蕴和内在魅力,同时也把握不准当下国内外最新教学理念和知识亮点,满足不了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素养需要,失去了教学互动的必备元素。事实证明,单纯的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教材的推出,全然改变不了高校俄语专业俄罗斯文学原文作品选读课的教学窘境,解决不了师生所面临的实际难题。其实际情况是,我们常常不顾学生实际能力把沉闷繁难的外文文本塞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举步维艰,叫苦连天。


实践证明,当下的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教学,缺的不是文本,缺的是如何教会学生读懂文本,从文本中阅读出乐趣,品咂出精髓,感悟出魅力,《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的推出正是为实现这一主旨所做的一种个性化尝试。


本教材的特色在于,所选篇目与学生实际水平尽可能相符,俄汉并列对照与学生学习心理尽可能靠拢,名师精译让学生领略语言转换的乐趣,图文并茂多方位调动学生感官,赏文引航让学生尽领文学美妙与新奇,艺术语言分析让学生一睹语言创造文学的奇妙功用,问题与思考则能启发学生思考和培养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每篇赏文后面附上的书目推荐为对文学感兴趣的学生的学术成长与进一步研读经典,新识今日文萃提供信息。本教材由权威专家作序点评,圈点教材要点与亮点;《诗歌、戏剧篇》尾部附有俄罗斯作诗法简介,让你不仅读出俄罗斯诗歌的“热闹”,更能体悟其“门道”。


本教材分《小说篇》和《诗歌、戏剧篇》两册,兼顾各种体裁(小说、诗歌、戏剧),广纳各种题材(教育、爱情、生态、伦理、乡村、军事、女性等),聚焦各种文学方法、思潮与流派,聚现文学长廊中各类艺术形象,时空触角直抵21世纪的今天。《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中的每一具体篇目不是孤立断续的,赏析文章用文学比较的方法使其筋肉相连。通过研读本教材的作品,读者可以追踪俄罗斯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洞察俄罗斯文化精神演变,发现艺术形象的承从而前启后,领略题材与手法的繁复多变,一览俄罗斯文学的本貌与全貌。


俄汉对照的并行排列是依现下教学具体实际而推出的。一度时期,外语院校的文学作品选读课教学不主张学生带着译文走进课堂,为的是强化学生对文学语言的学习,力避学生一味依赖译本而忽视对原文的研读与语言传达的状况,但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这种手段似乎有点不切合实际,有揠苗助长的感觉。它无端增加了授课难度,在教学效果上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即难上添难。殊不知很多学生早已经悄悄将译文带进课堂,并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再说,推出俄汉对照教材丝毫不影响俄语授课,反而有助于俄语解读。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可以不再停留于文辞表面讲解,而更多地在文辞之外探究与追问;对于学生来说,则找到了登上文学高峰的一个“抓手”,有能力者尽可以一跃而上,其他人亦可借梯攀登。总之,它将最大限度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不必在没顶的生词中痛苦挣扎,“老师,我读一天也读不完一页”,“老师,您让我们读这么难的作品把我们的自信心都给读没了”。研读本教材时,精美汉译就在眼前,它会让学生越过众多繁难的生词羁绊,以最为便捷、最为有效的对照手段领略作品精要,把握其整体精神,继而在课堂教学的点化下赏读出俄罗斯文学经典的灵魂。


俄汉对照的推出,无论是对篇目的选择,还是对教材体例的敲定都有裨益。既往教材的选篇往往顾此失彼:选作家代表作的,常常篇幅过长,学生啃不动;选易于部分学生接受的,却常常是篇幅短小,很难顾及作品的代表性。俄汉对照的编排最大程度地缓解了这一矛盾,因为有译文在一旁对照,原文选择就有了编者的自主性,篇幅长短上也有了自如性,为学生预习与自习打开了方便之门。另外,有了俄汉对照,生词注释量随之减小,即不必逢生词就得注出,而只需注出辞典上查不到的典故、专有名词等,教材的编写量也因之得以精简。


本教材俄汉对照的推出,有助于学生学习语言、学习文学翻译。原文中的语言难点,往往会在译文中呈现为文学亮点。学生在读译作的同时可以领略文学翻译大家的风采,增强译作点评能力,于耳濡目染中提高自身的文学翻译素养。


本教材选配了大量经典插图,这些插图有的源自传统教材,有的截取于当今影视绘画或媒体网络,其目的在于给予学生多方位感官刺激,避免视觉疲劳,变单纯的读文学为看文学、观文学、赏文学、感受文学,教材由此而图文并茂,真正尽到了“图书”的本职。此外,赏析文章中我们也尽可能运用草图或图表,让抽象的文字诠释及至扑朔迷离的情节线索因多维视觉印象而可感可触,以期加深学生对作品及术语的理解。


该教材与以往任何一部文学选读教材的最大区别在于,每篇作品后面都配有赏析文章。目的在于,让学生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