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01/95英语 >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辅导备考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辅导备考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辅导备考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辅导备考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许建平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01

书籍编号:30152793

ISBN:9787302328988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84000

版次:1

所属分类:外语学习-大学/研究生英语

全书内容: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辅导备考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作者简介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辅导备考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许建平(1954-),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1989年获四川外语学院硕士学位。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和翻译研究,先后执教于重庆大学外语系、东南大学外语系,1996年调入清华大学,2000年晋升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英汉翻译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批评、语言文化。


开设有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高级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鉴赏与批评等课程。


在《中国翻译》、《外国语》、《中国科技翻译》、《清华大学学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外语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西安外语学院学报》、《中国英语教学》、《大学外语教学研究》、《大学英语》等刊物发表有关翻译论文80余篇。


著作有《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文献阅读与翻译》、《研究生英语实用翻译教程》、《当代研究生英语读写教程》、《新编英语阅读理解与翻译》、《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大学英语实用翻译》、《成功留学写作指南》、《译德载物》等十余部。

内容简介


本书为紧密配合《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第四版)及《教师用书》的出版而编写,旨在为使用该教材的学生及社会读者提供详尽的翻译技巧训练及翻译应试指导。


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结合教材各单元的核心内容强化基础训练,参照历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考研英语的翻译考试内容,进行重点译例分析讲解,并编写了相关翻译技巧配套练习;第二、三部分分别为历年英语专业八级翻译考试和考研英语翻译真题和参考答案及难点注解;第四部分为TEM-8和考研英语翻译模拟考题及参考答案。书中所用翻译实例大都源于近年TEM-8和考研英语翻译真题,所选练习及模拟试题题材广泛,精心筛选、讲解到位,除可满足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考研英语强化备考之外,亦可供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CATTI)或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的读者选用。

Foreword
前言


“许老师,请问怎样才能迅速提高我的翻译成绩?”不少同学常常向我提出这一问题。


同学问得直截了当,我的回答也简单干脆:多动手做做——翻译能力提高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正如我在《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第一版前言中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翻译能力不是课堂上讲出来的,也不是翻译技巧所能造就的,而是要靠自己脚踏实地地干出来。


这当然只是泛泛而言,因为每个同学有各自不同的具体问题,改进提高的方法手段自然应当有所不同。再者,翻译能力强不一定就意味着翻译成绩高,因为翻译成绩是考出来的,而不是悟出来的:考试时间毕竟有限,不容字斟句酌、反复推敲——通常是闭卷考试,禁止使用词典、工具书。这就牵涉到问题的另一方面:怎样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考前准备,尽力发挥出自己的翻译水平,取得满意的考试成绩?正是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们编写了这本《〈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辅导备考教程》,旨在为大家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训练和及时的翻译应试指导。


众所周知,大学阶段的翻译课除了常规课程考试外,很多同学还要接受两类全国性翻译考试的检验:一是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二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CET-6)或考研英语。


英语专业八级翻译考试要求如下:


(一)测试要求


汉译英项目要求应试者运用汉译英的理论与技巧,翻译我国报刊杂志上的论述文和国情介绍,以及一般文学作品的节录。速度为每小时约250汉字。译文必须忠实原意,语言通顺。英译汉项目要求应试者运用英译汉的理论与技巧,翻译英、美报刊杂志上的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论述以及文学原著的节录。速度为每小时约250词。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


(二)题型


分为两项:Section A及Section B。考试时间共计60分钟。


A项是一段300词左右的汉语短文,其中有一段150词左右的段落被画线。要求根据上下文将此段译成英语。


B项是一段30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其中有一段150词左右的段落被画线。要求根据上下文将此段译成汉语。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不单独命题,而是包含在综合测试中,要求补充翻译完成5个句子(汉译英),相对比较容易。而大多数优秀毕业生需要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进一步深造。考研英语为英译汉,主要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画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无论是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还是考研英语,对于缺乏考前实战训练的广大考生来说,翻译试题的难度都很大,往往造成大面积丢分。本教程就是针对这一情况而编写的。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结合主教材各单元的核心内容强化基础训练,参照历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考研英语的翻译考试内容,进行重点译例分析讲解,并编写了相关翻译技巧配套练习;第二、三部分分别为历年英语专业八级翻译考试和考研英语翻译真题和参考答案及难点注解;第四部分为TEM-8和考研英语翻译模拟考题及参考答案。书中所用翻译实例大都源于近年TEM-8和考研英语翻译真题,所选练习及模拟试题题材广泛,精心筛选、讲解到位,除可满足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考研英语强化备考之外,亦可供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CATTI)或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的读者选用。


许建平


2013年3月


于清华大学荷清园

第一部分 翻译技巧辅导及强化练习

Unit 1 Introduction概论:翻译与翻译技巧


本单元要点


1.翻译的原则标准


2.直译与意译


3.翻译技巧、辅助工具及相关考试


一、翻译的原则标准


翻译标准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又是指导翻译实践的准则。好的翻译准确精当、传神达意,对沟通思想、扫清语言障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译得不好,轻者会造成误解、影响交流,重者甚至会造成人为灾难。那么,翻译得好与不好,应当以什么作为标准呢?


长期以来,严复的“信、达、雅”一直被视为翻译的标准,而事实上,严复本人从来就没有遵循过自己所提出的“信、达、雅”标准。本单元练习Ⅲ《天演论》前言的译文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将原文和两个译文加以比较不难发现:严复过于注重“达”、“雅”而忽视了“信”。为了追求古雅的文风,他以牺牲“信”为代价,对原文的人称、时态、语气景物描述等做了大量的增删和改造。经严复用中国文化的手术刀大切大割后,无论是意思还是风格均已与原著相去甚远,连书名Evolution and Ethics(进化与伦理)也被改头换面译作《天演论》。严复的译文对原文的改造手笔在下面这首短诗中更为明显:


All nature is but art,unknown to thee;
All chance,direction which thou canst not see;
All discord,harmony not understood;
All partial evil,universal good;
And Spite of pride,in erring reason\'s spite,
One truth is clear:whatever is,is right.
Huxley:Collected Essays,Vol IX,P.72

元宰有秘机,斯人特未悟;
世事岂偶然,彼苍审措注;
乍疑乐律乖,庸如各得所;
虽有偏诊灾,终则其利博;
寄语傲慢徒,慎勿轻毁诅;
一理今分明,造化原无过。
(《天演论》下卷论十二35页,商务印书馆)


如教材所述,很多学者不认可“信、达、雅”,从不同角度提出各自不同的翻译标准。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位。


鲁迅:“信顺”之说——力求其易解,保存着原作风姿。


傅雷:“重神似不重形似”。


钱钟书:“化境”、“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刘重德:“信、达、切”(信——信于内容;达——达如其分;切——切合风格)。


许渊冲:“三美”(意美、音美、形美)。


尽管翻译标准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有两点却是大家公认的:忠实、通顺(或叫做准确、流畅)。所谓“忠实”,首先是指译文必须准确如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对原文的意思既不能随便歪曲,也不能任意增减。所谓“通顺”,是指译文的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汉语表达规范。译文应当按汉语的语法和习惯来用词造句,不应当出现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将“忠实”具体阐述为“原文的信息全部传达,语气和文体风格与原文相一致”,“通顺”具体阐述为“断句相当,句式正确,选词妥帖,段落之间、句子之间呼应自然”;《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大纲》对考生的要求是:译文准确、完整、通顺。可见“忠实、通顺”是翻译过程中需要认真把握的两大要点。


“忠实”与“通顺”看似简略,但要在实际翻译中掌握好、运用好却没那么容易。请看下面几个出自本单元相关练习的翻译实例。


例1:“You know what they say,Senora:‘There\'s no pot so ugly it can\'t find a lid.’”


学生译文:“你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夫人:‘没有罐子如此丑它不能找到一个盖子。’”


例2:And when her son-in-law blustered about how he was going to get even with the boss who had docked his pay,Imelda fixed him with a cold eye and said,“Little fish does not eat big fish.”


学生译文:当她的女婿叫嚣要去找缩减他工资的老板扯平时,伊梅尔达冷眼锁定他说:“小鱼不吃大鱼。”


例3:You know how your mother-in-law feels about pants on a woman.She always says,“What was hatched a hen must not try to be a rooster!”


学生译文:你知道你婆婆对女人身上的裤子是什么感觉吗?她常唠叨说:“孵蛋的母鸡别试图冒充公鸡!”


例4:A gift is the key to open the door closed against you.”


学生译文:“一件礼物是打开反对你进门的钥匙”。


例5:Remember:“One hand washes the other,but together they wash the face.”


学生译文:记住:“一只手洗另一只,但它们一道洗脸。”


分析:


例1造成失误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不忠实于原文:代词they在此处并不指具体某些人,而是泛指,they say的意思是“人家说,据说”而不是“他们说”;其次是文句不通,将拉美谚语一词一字对应翻译,不堪卒读。


例2译者不熟悉某些词语的上下文含义,将bluster(咆哮)、get even with(进行报复)、dock(克扣)、fix(盯着)分别译作“叫嚣”、“扯平”、“缩减”、“锁定”;将“Little fish does not eat big fish”照字面译作“小鱼不吃大鱼”,显得滑稽可笑。


例3将pants on a woman直译为“女人身上的裤子”,造成语句不通,将被动语态“What was hatched a hen”误解为主动,造成了“孵蛋的母鸡”这样的误译。


例4对英语介词against把握不当,译文读起来很别扭;此外,此句中的冠词a属范畴类,翻译时应省略而未省,结果画蛇添足。


例5亦是对成语的字面直译,译文既不通顺,又含糊不清。此处暗示母女俩齐心协力,一道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而译文却令人不知所云。

忠实、通顺的译文应修改如下(参见教材参考译文):


例1:“太太,你知道大伙儿是怎么说的吗:‘再丑的罐儿也不愁配个盖儿。’”(暗示:丑女不愁嫁。)


例2:当伊梅尔达的女婿嚷嚷(咆哮着)要去找克扣他工资的老板算账时,伊梅尔达冷冷地盯着他说:“小鱼吃不了大鱼(胳膊拧不过大腿)。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