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一扫光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一扫光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朱晓平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书籍编号:30147129
ISBN:9787308108904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78667
版次:1
所属分类:生活休闲-健康养生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一扫光
朱晓平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长寿健脑老偏方,做健健康康的中老年人
1.天天按耻骨,头晕头痛去无踪
症状:中老年人头晕、头痛
偏方:在耻骨骨面下缘寻找压痛明显处,用手指进行深按,每次均要求深按至骨面,以有胀痛感为宜。每天按摩次数以痛感减轻或消失为准。
头昏、头晕、头重、头痛是老人家们经常抱怨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教大家一条遵循中医整体观原则的“上病下取”偏方。
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块骨头就是耻骨。耻骨上缘的中心处有一个穴位叫“曲骨穴”,越过曲骨穴,继续往下方,在耻骨下缘处按压,一般可以找到一个敏感的压痛点,在此处进行按压。按压时,先用力一下一下深按,每次均要求深按至骨面,要求按压有胀痛感为宜,一般连按10下后,即可感到头昏感减轻,头脑清醒。反应敏感者一次即可使头昏感消失,效果不佳者亦可增加按摩次数,或一天内进行多次。此法既可作为病症出现时治疗使用,亦可作为一种预防保健方法,每天进行一次即可。不过,如作为预防保健时,就不强调非要在耻骨处找敏感压痛点了,只需要在耻骨处由上至下按压即可,每次按摩5~10分钟。
临床上我使用这个方法收到过不少奇效。比如有位郑老伯,他来看病时说近两周每天早上会出现头晕症状,一至两小时后渐渐消失,但次日又再出现。我怀疑他可能有高血压病,让他佩戴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血压,果然发现血压升高,而且集中在早上血压最高,达150/95mmHg。但郑老伯不想服用西药降压,问我有没有什么中医的办法。我就教了他这个耻骨按摩偏方让他先试试,叮嘱他一日至少进行三次,尤其是在清早起床前。两周后复诊时,他说头晕症状已消失。让他再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发现血压竟也基本恢复正常。后来郑老伯又每天坚持这个方法,至今已有两年多了,头晕再无发作,多次测量血压,也处于正常范围。
又比如有一位章伯伯,因为头昏头重感持续一个多月来住院治疗,他头晕的特点是,平躺时症状轻微,但站起、坐起及走路时,头昏重感即明显出现,做了多项检查,但诊断还不是太清楚,来找我会诊时,他已经吊了三天的活血化淤扩血管的针液,但症状还没有缓解。当时我刚学会这个方法,于是就在他耻骨下端处按压,让他配合我找到压痛点,按压数下后,让他再起来试试,他说头晕症状减轻了,于是我就直接在此处针刺,一针下去,他立刻就感到头脑清醒了,留针三十分钟后起针,他站起走动,头昏头重感仍有,但已明显好转。再教他自行按摩耻骨,一日按摩3次以上,每次至少10下。次日他说头昏重感全消,顺利出院了。
耻骨这里还可以治疗头痛病,有一位黄大叔,我印象十分深刻,他来看病时说经常头皮发紧、疼痛,西医诊断是紧张性头痛,来找我时他正是症状明显的时候,当时我一眼就在他耻骨处看见皮肤上有一块疤痕,按压深处亦有疼痛感,黄大叔说这块疤痕是曾经长了个脓疱,破溃后留下的。当时我就在这块疤痕处扎了一根针,针刺下去,患者马上就说头皮放松了,疼痛也突然消失无踪,很是神奇。
这个方法从西医原理上比较难解释,但从中医理论看来就很有根据。中医临床上治疗某一个病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两大类别。局部治疗,就是我们常说的俗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在治疗头昏头晕病时,在“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系列书前三册中,我曾讲过按压颈部枕骨后缘的治疗方法,这可以说就是一种局部治疗思维。而整体治疗,就是“头痛不医头,脚痛不医脚”,即并不在疾病所在部位处进行治疗,而是在远离病位处治疗,比如这个耻骨对付头昏头痛就是此类。
对于很多简单的病,或发生于年轻人身上的疾病,由于病机比较简单,往往只采用局部治疗即可达到良好效果,但是对于老年人所患的疾病,局部治疗往往并不理想,而更需要采用整体治疗的思维和方法。在本书中,你会发现,很多方子都是属于“整体治疗”的思维。
中医的整体治疗有多种原则,其中“上病下取”就是一个。采用耻骨治疗头昏头痛,其思维方式是将头部和人体的躯干视为一个整体。头部在最高位,在上,属阳;耻骨这里,自然就是最低位,在下,属阴。头晕头痛,在中医看来,往往属于阳气上亢导致,所以要用耻骨处的阴气来中和阳气,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之效。另外,从经络学说来看,耻骨这里有肝、肾经通过,而中老年人由于肝肾亏虚,头晕头痛往往由肝、肾经病变所导致,因此按摩耻骨这里,不仅有治疗效果,还能起到调补肝肾,达到预防保健之效。
不过需要提醒,由于头晕头痛往往是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重大疾病的症状,所以在使用此法时,需要注意明确疾病诊断为宜。
2.老忘事可预防,赤龙搅海帮您忙
症状:中老年痴呆
偏方:
①舌尖抵住牙床,在口中顺时针或逆时针地转动,反复搅10次,再上下牙轻叩40次,用口中唾液鼓腮漱口10次,再将唾液缓缓咽下。每天1~3次。
②稍微张开嘴,尽量伸出舌头然后缩回,反复做10~20次,再像“蛇吐信”那样,把舌体伸出后向左右来回摆动10~20次。上述动作做完后,亦将口中产生的唾液咽下。每天1~3次。
现在很多长者,都很担心自己会患上老年痴呆症这个病。他们觉得,得了这个病之后,连一些最基础的生活都不能自理,会给家里人带去很大麻烦,自己在别人眼中,也很没有尊严。有没有办法可以预防这个病呢?答案不是全部否定的。毕竟老年痴呆症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如果患者和家人能趁早发现此病的预兆,及早进行干预,是很有可能控制住病情发生的。
过去,65岁的何伯总是在我们小区下面提着鸟笼到处晃悠。可有很长一段时间,却见不到人影了。有一次,刚好碰见何伯的家人,我就问起了何伯的情况。他们告诉我,原来最近何伯老忘事,刚说完什么事,一回头就忘掉,上次他下楼去买瓶醋,居然忘记了回家的路。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何伯的脑动脉硬化,会有老年痴呆症的趋势,于是开了改善脑血液循环的药物,让何伯回家服用。家里人怕何伯走丢了,就让他待在家里,不给出门。
听完他们这一番话,我就提出主动上门拜访一下何伯。见到何伯后,我就问服药情况,何伯就说他两个月来每天准时服药,可记忆力还是不见好,很担心以后连家里人姓甚名谁都不记得了。听他这样说,我就安慰他说,其实他的情况还算好的,在比较早的阶段就已经开始介入治疗,这对于日后的病情控制,帮助是很大的。我劝他最好还是按照医嘱服药,如果担心单用药物效果不佳,我可以介绍他做一套舌头功,配合治疗。
这套舌头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赤龙搅海”。具体操作如下:
1.舌尖抵住牙床,在口中顺时针或逆时针地转动,反复搅10次,再上下牙轻叩40次,用口中唾液鼓腮漱口10次,再将唾液缓缓咽下。每天1~3次。
2.稍微张开嘴,尽量伸出舌头然后缩回,反复做10~20次,再像“蛇吐信”那样,把舌体伸出后向左右来回摆动10~20次。上述动作做完后,亦将口中产生的唾液咽下。每天1~3次。
我一边说,何伯一边跟着做了起来。做完一次后,他说这个动作难度很小,这么简简单单就能对老年痴呆症有帮助?我笑着告诉他,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其实是很有根据的。
老年痴呆在中医看来,是由于年老体衰,脏腑功能衰弱所导致的,尤其与心、脾、肾三脏有密切的关系。而人的舌头,与心、脾、肾三脏均通过经脉相连,通过运动舌头,就会可以对心、脾、肾三脏起到有益调整作用,可谓“动一舌而调三脏”。
此外,运动舌头后会刺激口腔产生许多唾液,中医理论认为“肾在液为唾”,意思是唾液是肾精所化,因此将唾液咽下后,更能起到补肾之效。中医理论还认为,牙齿是由肾中精气所充养的。所以运动舌头时刺激牙齿,以及叩击牙齿,也同样有补肾之效。由于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肾为生髓之官,脑为聚髓之海,因此通过咽唾液,叩牙齿,就能起到健脑之效。
而现代医学研究则表明,老年痴呆症与老年人血管退化、狭窄,而导致大脑细胞慢性缺血缺氧,进而造成大脑神经细胞发生损伤、退化有关。刺激舌头,能够明显提高脑神经组织细胞的血流供给,改善脑部缺血状况。舌头上分布有大量神经末梢,经常运动舌头,还能通过刺激神经末梢,减缓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退化。在临床上,就常有医生采用针刺舌头的方法来治疗痴呆患者,效果也是不错的。同时,现代临床还发现老年痴呆患者舌底静脉往往还有重度的曲张和淤滞;通过舌头的活动,能够促进舌底下静脉血流的运动,减少其曲张、淤滞的程度。
此外,近年的研究还发现,人体分泌唾液的腺体,会分泌出一种叫“Ghrelin”的物质。这个“Ghrelin”是一种有生长激素特性的内源激素,甚至有人将之称为“返老还童素”。脑神经科学研究发现,“返老还童素”在大脑的学习、记忆、睡眠等多种神经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健康人来说,“返老还童素”的含量比较高,而像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这个物质的含量却比较低。经常运动舌头,把含有“返老还童素”的唾液慢慢咽下,对于治疗老年痴呆症,确实是有比较积极的意义的。
何伯一听“返老还童”,就乐了,说这个方子简单,他肯定会坚持做。另外我又对何伯的家里人说,不能因为老人家容易忘事,就把他关在家里。预防老年痴呆,很关键的,就是要多参加社会活动,多用脑。何伯家里人听到后,也表示以后会改进自己的做法。
过了一段时间,小区里又出现了何伯乐呵呵地提着鸟笼的身影。听他说,自己一直坚持实行舌头操。使用一个月后,觉得头脑清醒多了。坚持了半年舌头操,加上认真遵循医嘱服药,家人又配合治疗,何伯的记忆力已经和常人差不多了,另外发现胃口也变得理想,排便通畅,确有“返老还童”的感觉了。
3.抑郁、烦闷别着急,用火罐拔走即可
症状:中老年抑郁
偏方:取尽量多的火罐,自骶尾部至颈部,沿脊柱两侧从下至上依次拔罐,每个火罐先留罐5分钟,观察罐内皮肤颜色,如肤色无特别变化,拔掉此处火罐。如肤色变红或淤黑,继续留罐5分钟。每次拔完,待罐印消失后,方可行下一次拔罐。每周进行1~2次。4次为一疗程。
有人说,人的年纪越大,就越容易看得开,心境也越平和。但现实中,我却发现很多老人家都容易有心事,同时还伴有身体的其他症状。他们的家里人对此往往重视不足,认为老人家就是这样。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发现了老人家有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因为这很有可能就是抑郁症,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
前不久,我们中学同学组织聚会,还邀请了以前的一位数学老师。聚会时,这位老师悄悄把我拉到一边,问我中医治疗心情抑郁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他自己感觉心情很是郁闷,已经到无法排解的程度了。
我刚开始以为他在说笑。没想到老师却摆摆手,说起了他的“私事”。原来前几年,老师家里出了一些事情,令他烦恼不已。久而久之,他就发现自己开始胸闷,胁肋胀痛,平时睡眠也不好,总是梦到一些不吉利的事情,有时候还会头痛头晕,一丁点小事就容易发脾气,说话也很大声。家里人以为他生病了,就带他去做了个全身检查。结果身体没查出太大问题,倒是通过心理量表评测,发现他情绪不稳定,虽然不到严重的程度,仍然有些抑郁倾向了。
我一听,就说抑郁症可不是小问题,问他有没有接受治疗。老师说医生让他吃药稳定情绪,但他觉得没必要吃药,想开些就好了。可是自己还是像中了邪一样,动不动就发脾气,该怎么办呢?
听到这里,我就告诉老师,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在65岁人群中,每7个老人,就有1个有抑郁症发病的可能。老师既然不愿意服用抗抑郁的西药,我就让他第二天来我门诊看看,老师知道我精通针灸,连连摆手说他怕扎针。我告诉他尽管来就是了,除了扎针,我还有很多办法。他这个情况,给他拔罐就可以治疗。
老师来了之后,我让他脱下上衣,俯卧在床上。然后从他的骶尾部开始,沿脊柱两侧从下至上挨个拔罐,一直拔到颈部为止。具体的拔罐方法是:每个罐先留罐5分钟,观察罐内的皮肤颜色,如果某个罐内的皮肤区域颜色没有特别变化,则将此处火罐取掉。如果某个罐内的皮肤区域颜色明显变红,甚至变为淤黑,则继续留罐5分钟左右。
拔完之后,我发现老师的背部出现了十余处明显淤黑的罐印。我让他先回家,待背部罐印消失后,再看看效果。一周之后,老师就来复诊了,他说拔完罐之后,心情果然舒畅了很多,也很少懊恼和胸闷了,家里人也说不见他怎么发脾气了。我看效果不错,就进行了第二次拔罐。这一次,只拔出了5处淤黑罐印。之后再进行两次治疗,完成一疗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老师都说自己心情大爽,仿佛重获新生了一样。
为什么区区几个罐子,就能把困扰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