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故事(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地理的故事(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美)房龙,王勋,纪飞、等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01
书籍编号:30143257
ISBN:9787302267379
正文语种:中英对照
字数:167723
版次:1
所属分类:外语学习-英语读物
地理的故事(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前言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荷兰裔美国人,20世纪美国著名的通俗历史学家、科普作家和文学家,在历史、文化、文明、科学等方面都有著作,被誉为“伟大的文化普及者,传播人类文明的文化骑士”。
1882年1月14日,房龙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幼年时对历史、地理、船舶、绘画和音乐感兴趣,这种兴趣伴随着他的一生。从8岁起,房龙先后进入一些著名的寄宿制学校,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和英文。10岁时,房龙便立志要成为历史学家。1902年,房龙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之后,房龙进入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1911年获博士学位。房龙求学前后,当过编辑、记者、播音员,也先后在美国几所大学任教,游历过世界上很多地方。1913年,房龙编著并出版了第一本历史书《荷兰共和国的衰亡》,虽然销路一般,但受到了书评界的赞扬。1920年圣诞节期间,房龙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书《古代的人》,这是一部带插图的通俗历史读本,市场反应良好。经过知识、阅历、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积累,房龙于1921年出版了他的第三部历史著作《人类的故事》,并一举成名,从此房龙迎来了他创作的丰收期。之后,房龙陆续出版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美国简史》、《地理的故事》(《人类的家园》)、《人类的艺术》、《宽容》、《与世界伟人谈心》、《伦勃朗传》、《太平洋的故事》等二十多部著作。房龙作品的内容涉及历史、地理、宗教、文学、政治、艺术、科学和技术等诸多方面。房龙多才多艺,能用十种语言写作和与人交流,拉得一手优美的小提琴,还能画画,他的著作中的所有插图全部出自他自己手笔。1944年3月11日,房龙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去世,美国《星期日快报》刊登讣告时用了这样的标题“历史成就了他的名声——房龙逝世”。
房龙的作品文笔优美、知识广博,在世界各地广受读者喜爱。其作品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知识广博而不乏真知灼见,文字深入浅出、通俗优美、轻松风趣而又发人深省,贯穿着理性、宽容和进步的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他的绝大部分著作均是风靡世界的畅销书,历经近一个世纪仍不失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房龙的作品饮誉世界,荷兰、德国、法国、瑞典、丹麦、芬兰、挪威、日本、印度、前苏联、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匈牙利、希腊等国都翻译出版了他的作品。
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房龙的主要作品几乎被同步介绍给中国的读者。翻译者把这个荷兰名字译为“房龙”。此后,这个名字为我国读者所熟悉,并流传下来。房龙作品深入浅出的通俗文风和百科全书般的渊博知识,对与之同时代的中国读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是房龙的文风正好适合于当时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生活化的白话文,房龙的书也为中国求知者提供了关于人类和自然的启蒙知识;另一方面,房龙的写作技巧也给中国当时的作家以很多启发。据历史学家和著名报人曹聚仁回忆:20世纪20年代,他在候车时偶然买到《人类的故事》中译本,“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观花地总算看完了。这50年中,我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这么吸引我了”。郁达夫曾说:“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房龙的作品重新被发现,且被逐步引进。而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内兴起“房龙热”,房龙的作品再次受到读者的青睐,这是因为他的著作特别符合现代中国人的心理:务实进取的时代,读书趋向于知识性、趣味性。
目前,国内已出版的房龙著作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中文翻译版,另一种是中英文对照版。其中的中英文对照读本比较受读者的欢迎,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人热衷于学习英文的大环境。从英文学习的角度来看,直接使用纯英文的学习资料更有利于英语学习。考虑到对英文内容背景的了解有助于英文阅读,使用中文导读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也可以说是该类型书的第三种版本形式。采用中文导读而非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编排,这样有利于国内读者摆脱对英文阅读依赖中文注释的习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编译房龙系列著作中的经典,其中包括《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地理的故事》、《宽容》和《美国简史》,并采用中文导读英文版的形式出版。同时,为了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在部分章节中加入了插图或照片,在中文导读中,我们尽力使其贴近原作的精髓,也尽可能保留原作的风格。我们希望能够编出为当代中国读者所喜爱的经典读本。读者在阅读英文故事之前,可以先阅读中文导读内容,这样有利于了解故事背景,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我们相信,这些经典著作的引进对加强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科学素养和人文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房龙始终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在写作,他摒弃了深奥理论,却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体系,他的论述主要是围绕人类生存与发展等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科学、宽容和进步,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和真理,使它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房龙毕生持人文主义立场,在有的问题上不免有与唯物主义者不同的观点;同时,由于他是生活在20世纪早期的美国作家,其思想的观点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比如在他的《地理的故事》一书中错误地将西藏放到“中亚高地”这一章,而不是“中国”这一章来讲述,又比如他以地理环境决定论来解释日本近代侵略行为,希望读者朋友阅读这些著作时能够甄别。
本书主要内容由王勋、纪飞编译。参加本书故事素材搜集整理及编译工作的还有郑佳、刘乃亚、赵雪、左新杲、黄福成、冯洁、徐鑫、马启龙、王业伟、王旭敏、陈楠、王多多、邵舒丽、周丽萍、王晓旭、李永振、孟宪行、熊红华、胡国平、熊建国、徐平国、王小红等。限于我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英语水平,书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前面的话
导读
地理是什么?之前我们所学的地理只是名词,缺乏联系。本书将要着重描述那些真正有趣的国家,他们为什么会在那里,从哪里来,现在正在做什么,而不会对那些只意味着一些名字的国家给予过多关注,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记住它们。
Foreword
Ten years ago you sent me a letter and today you get your answer. What you wrote (I am quoting from the original) was this:
“...Yes, but how about geography? No, I don’t merely want a new geography. I want a geography of my own, a geography that shall tell me what I want to know and omit everything else and I want you to write it for me. I went to a school where they took the subject very seriously. I learned all about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how they were bounded and about the cities and how many inhabitants they had and I learned the names of all the mountains and how high they were and how much coal was exported every year, and I forgot all these things just as fast as I had learned them. They failed to connect. They resolved themselves into a jumble of badly digested recollections, like a museum too full of pictures or a concert that has lasted too long. And they were of no earthly value to me, for every time I needed some concrete fact, I had to look it up on maps and in atlases and encyclopedias and blue books. I suppose that many others have suffered in the same way. On behalf of all these poor victims, will you please give us a new geography that will be of some use? Put all the mountains and the cities and the oceans on your maps and then tell us only about the people who live in those, places and why they are there and where they came from and what they are doing——a sort of human interest story applied to geography. And please stress the countries that are really interesting and don’t pay quite so much attention to the others that are merely names, for then we will be able to remember all about them, but otherwise…”
And I, eager as always to oblige when I receive a command from your hands, turn around and say, “My dear, here it is!”
HENDRIK WILLEM VAN LOON
阅读本书之前,告诉你如何使用这本书
本书是为一般读者对自己生活环境有一些了解所著。最好且最方便的学习地理方法是用图片。我已经根据自己的地理构想绘出了一些样品,包括一些平面地图和三维地图。建议读者根据自己对于事情将被如何处理的主意画出你自己的地图。
JUST A MOMENT BEFORE WE GO ANY FURTHER WHILE I TELL YOU HOW TO USE THIS BOOK
This book should be read with an atlas.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atlases and almost any one will do. For atlases are like dictionaries. Even a bad one is better than none at all.
As you will soon discover, there are quite a number of maps in this volume but these are not meant as a substitute for a regular atlas. I drew them merely to show you the man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