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教育儿 > 家庭教育 > 时时处处是教育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时时处处是教育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时时处处是教育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时时处处是教育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王晓燕,李菡校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01

书籍编号:30137042

ISBN:9787303121748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44624

版次:1

所属分类:家教育儿-家庭教育

全书内容:

时时处处是教育

王晓燕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父母是什么(代序)

父母是天赐,


经由你的孩子,你成为“父母”。


这是上天赐予你的殊荣,


它让你的人生得以完整,使你的生命得以延续。


而你,只有对孩子付出最无私的关爱,


才能让“父母”的桂冠真正发出耀眼的光芒。


父母是天缘,


孩子并不属于你,他只是通过你降临人世。


这是上天为你缔造的良缘,


它让你得以体验最浓厚的亲情,感受最紧密的挂牵。


而你,只有对孩子怀着最无求的尊重,


才能让“父母”的情缘真正开出灿烂的花朵。


父母是天职,


从孩子降生的那一时刻起,重任便永落心间。


这是上天交付给你的神责,


它让你的潜质得以充分显现,让你的才能得以无限拓展。


而你,只有对孩子担起最无畏的责任,


才能让“父母”的使命真正结出丰硕的成果。


父母是什么?


父母是爱,是全心全意、无欲无求的爱,


父母是尊重,是心存敬畏、胸怀虔诚的尊重,


父母是职责,是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责任。


既然你选择了为人父母,


那就用爱和尊重,来勇敢地承担起这一神圣的使命吧!

前言 帮你做轻松而高效的父母——教育的奥秘,蕴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

许多年轻的父母,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教育孩子,或是担心自己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技能,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于是,要么花上不菲的投资,把教育的重任寄托在一些早教机构的“上课”中;要么,就是给孩子买来大堆的卡片书籍,硬逼着孩子“学习”。其实,这是对教育——尤其是对早期教育很大的误读。一方面,除非与孩子分离,否则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是真的没有时间教育孩子的——这就像抱怨没有时间生活一样不可思议;另一方面,也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是真的“不会”教育孩子——因为,不管他懂不懂、会不会,或愿意不愿意,在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每时每刻,其实他都已经在实施对孩子的教育了。


这样的教育奥秘,在从孩子出生甚至孕育的那一刻起,就无可选择地蕴藏在父母生涯中了。尤其是出生后最初的三年,孩子是像海绵一样全然地吸收着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信息的——无论是母亲哺乳时凝视孩子的眼光,还是父亲换尿布时带着的笑容,或是在孩子的小床上悬挂的气球小铃,还是每天下班后抱孩子出门去看看汽车散散步——这一切,对孩子吸收着的心智来说,都是全然展开的教育,孩子就在这样的刺激中,无可选择地把你呈现给他的一切,吸收到他的生命体中——在这样的意义上,你就知道,父母和孩子共处的时间,是比去早教机构“上课”更重要也更丰盛的教育了。


教育的真谛,还远远不止如此,它还更深刻地隐藏在父母一举一动的言行之中。孩子的学习,与成人很大的不同就在于,成人是可以拿着书本用脑子来学习的,而孩子,却需要用感官、用动作、用整个身心来学习,这也就意味着那句古话的深刻含义——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可以不懂得怎样带孩子做实验讲解那些科学原理,但我们起码可以做到自己在生活中多动脑筋多动手、多尝试,不怕困难和错误,而这些品质,恰恰是影响孩子成才、当科学家、发明家的关键内核;我们可以不懂得怎样给孩子讲那些大道理、传播那些人文知识,但我们可以做到按时作息、讲究卫生、与人为善、以礼待人,而这些习惯,恰恰是决定孩子是否成为一个高尚之才的基础品性;我们可以不懂艺术、不会带孩子唱歌跳舞画画,但我们起码可以多看书、多听音乐、多与家人朋友聊一些有思想、有品位的话题,而这些熏陶,说不定恰恰是促使孩子踏上文化艺术之路的桥梁呢……这样身体力行的教育,其作用和功效,都是远远超过拿书本和卡片来把孩子盯在座位上“学习”的。


教育的真谛,既然是在全面展开的生活之中,是在父母一举一动的身教示范之中,那么,在某种意义上,为人父母所需要掌握的唯一的或最大的秘诀,便是如何利用生活的资源,把生活的每时每刻,把自己的一言一行,打造得更加科学、更加正向、更加具有教育的意义。也就是说,在每天的生活场景大课堂中,我们如何利用一切所见所闻、所触所用,来引导孩子学习各种各样有趣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如何利用每天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的这些生活细节,只用五分钟、十分钟的时间,来给孩子提供丰盛的教育营养大餐?我们如何在面对孩子各种令人烦恼的问题冲突时,能够化问题为契机、变冲突为智慧,给予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性情引导?


这,便是这本小书想奉献给广大年轻父母的一份温暖、可心、实用的小小礼物,它想通过父母们的灵活运用和迁移创造来告诉大家:


教育其实很简单,它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教育其实很不简单,它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时刻意识到应该进行的一切活动。


能够深刻领悟到这样的“简单”与“不简单”,那么,每一位父母,都能在寻常的生活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瑰宝,每一位父母,也都能够轻松快乐地成为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

第一章 生活大课堂

开篇语 以天地为课堂,以万物为教材——让教育回归生活


在做教育咨询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父母们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愿与无从入手的教育困惑这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了。曾经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她才一个月的孩子来到全能宝宝中心说:“我的孩子已经满月了,你们这里有没有什么教材可以让他尽早地接受教育?”而更多的家长则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们咨询“该给孩子教些什么?”“有没有关于某方面的教材?”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确实,在传统的观念中,教育就是让孩子坐在桌前读某种教材或学习某些知识,除了教孩子背儿歌、识字、看百科、数数做算题,好象再也想象不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教给孩子的了。其实,从古到今,有多少教育先哲都探讨过“教育是什么”以及“用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从古代的“遇物而诲”到近代的“教育即生活”,再到现在的生活教育趋势,这种种精辟的论点和不断完善的理论使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每天苦苦寻觅的教育真谛,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周围生活之中!


生活是个万花筒,充满着各种各样有趣的事物,包含着各种各样丰富的体验,发生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变化,从知识到品德,从身体到心理,从智力到能力,这全面发展的诸多要素无一不可以从生活中找到丰富多彩的教育源泉及无处不在的教育契机。


于是,让教育回归生活,在生活的大课堂中遇物而教、应景而学,便成了现代儿童教育当然的发展趋势和明确的方向,也是“父母大学”最为重要的实践课堂。


1.科学知识蕴含在生活之中


尽管现在的儿童教育重心已从知识转到情感能力再发展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人格教育,但知识作为各方面教育的载体,依然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孩子小时候用的认读卡到长大后看的百科书,无不是父母们的重点选择对象。其实,这种种科学知识就蕴藏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之中,完全可以信手拈来地引导孩子发现感知。


一天到晚,我们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在感知、发现和运用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比如,天冷为什么要穿上厚的衣服?洗脸时,为什么水可以从低处的水管流到高处?看电视了,电视是怎样工作的?就拿我们每天必然要遇到的一日三餐来说吧,就蕴涵了多么丰富的科学知识!从食物的来源、生长过程、烹调制作方法到食物的色、形、味,从饮食的礼节规则、卫生习惯到参与一日三餐的简单劳动,这其中隐含有着农业、气象、物理、化学、数学、卫生营养、视觉艺术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只要家长有心,就可以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些活教材来直观生动地启发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


2.丰富情感来自于生活体验


以前我们过于注重孩子外在的知识学习,忽视内在的情感体验,因而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容乐观的现象:有的父母对孩子用心良苦,但孩子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情感冷漠、自私;而自卑、忧郁、焦虑、逃学、出走等负性情绪反应行为更是不断地发生,甚至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这种种现象使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知、情、意是一个人发展的统一体,积极的情感体验无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认知发展和能力习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只有在孩子有情感投入和积极体验的时候,他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这时候,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为孩子的能力和素质,促进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


生活,就为孩子提供了这样一个生动而广阔的体验空间。在探索生活奥秘的过程中,因为这些知识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样的学习是参与式的、富有趣味的,因而使孩子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同情、关爱和相互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感受到自尊、责任、挫折感和坚持到底、体验成功的自豪感,这种种丰富的情绪体验几乎遍布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影响着孩子的整体发展。


3.能力锻炼依赖于生活实践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的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而当今的社会却对一个人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创造,等等这些方面的综合能力,是适应如今这一多元速变的竞争社会的必备能力。而这种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却依赖于生活中的实践积累。孩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何培养他的自立能力?生活学习样样包办,孩子如何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与同伴一起玩耍,孩子怎会具有竞争和合作能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因为穷人家没有更多的人、更多的钱为孩子服务,一切只好自己动手。


带孩子去买菜,让孩子进厨房,让孩子尝试自己去买衣服、自己去邻居家办事、自己设想布置房间、自己承担清洁任务,虽然结果未必会很好,甚至还要让父母付出更多的精力或物力,但这样的付出非常值得,因为正是在这样的生活学习中,孩子变得一天天能干起来,一天天懂事起来,一天天走向成熟和独立。


生活处处有教育,而教育也时时为生活服务。不仅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反过来又帮助孩子解决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充实,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素质去积极把握未来的发展和生活,从而在人生之路上顺利到达幸福的彼岸。


基于此,从这里开始,我们将以衣、食、住、行等最为平常的生活现象和事物为视点,为大家介绍如何将生活与教育融为一体,从而实现教育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教育化。当然,生活的教材包罗万象、无穷无尽,在这里提供的仅仅是沧海一粟,只希望能就此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启示,使大家学会迁移和创造,从而探索出更适合自己孩子和家庭的生活教育方案。


插图:按以下各章的内容画相应的插图。教学内容可用网络图表示。


“生活大课堂”之一 衣服中的学问


“衣、食、住、行”,我们往往把衣服放在第一位,这充分说明了衣服对于人的重要性。我们每天都在与衣服打交道,早上起床穿衣服,天冷天热换衣服,衣服脏了洗衣服,出门逛街买衣服,裁缝小店做衣服,节日访友送衣服,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适合不同对象的衣服,不同面料的衣服,发挥不同作用的衣服……如此丰富多彩的衣服世界,传递着多少有关科学、文化、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蕴藏着多少生动具体的教育契机!为什么不带着孩子去走走、看看、说说、想想、做做呢?这种探索将会充满乐趣并且收获多多!


教学目标:


1.让孩子感受衣服的丰富多样,欣赏衣服在款式、颜色、类别等各方面的知识和美感。


2.启发孩子思考衣服对于保护身体及体现不同社会需要的作用,了解穿衣服要适合不同的季节、场合、性别和年龄,感受衣服与人之间的关系。


3.使孩子了解人对衣服的喜好,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喜好正确穿衣,培养初步的穿衣艺术与着装习惯。


4.培养孩子穿脱衣服的技能,学习正确使用各种系结物。


5.引导孩子学习整理衣服及正确摆放衣服,保持衣着的整洁卫生。


教学内容:


1.关于衣服外形的丰富感知:衣服有不同的颜色,就像五彩缤纷的百花世界;有不同的花样,有单色的、格子的、各类花纹的、贴花装饰的等等;有不同的款式,比如有长袖、短袖、无袖,有尖领、圆领、方领、高领、无领,有套头、前开扣、后开扣、半开扣,有拉链、系扣、系带式,还有紧身、宽松、连体的,有单衣、夹衣、毛衣、棉衣……让孩子感受服装世界的美丽多彩和人类为此而作出的贡献。


2.关于衣服类别的概括认识:这么多的衣服,可以让孩子根据颜色、式样分类,还可以按不同的季节分成夏装、春秋装和冬装;可以按穿着场合分为睡眠家居服、运动休闲服、舞台表演服、正式活动服;可以按质地分成棉布、毛绒、皮革、丝绸、人造纤维等各类;可以按功能作用分为普通服、职业服、特殊服装(泳衣、婚纱、雨衣、宇航服、潜水服等);还可以按穿着对象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风俗习惯来分类……引导孩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