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01/95英语 >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培训教程:翻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培训教程:翻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培训教程:翻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培训教程:翻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钟厚涛,蒋童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8-24

书籍编号:30132873

ISBN:9787300162287

正文语种:英文

字数:141251

版次:

所属分类:外语学习-大学/研究生英语

全书内容: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培训教程:翻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前言


作为国家教育部唯一专门为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高级阶段设计的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能否顺利通过专八,往往成为我们这个社会衡量一个英语专业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是否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数。专八考试的重要性由此也就凸显出来,而要想顺利通过专八考试,翻译是任何一位考生都不可小觑的重要内容。专八考试的一些实用性技巧和常用的语言点,我们在书中会给予详细介绍,此处只是引导性地为各位考生提供一点参考性建议:


第一,版本的升级。翻译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两种语言的跨界转换。译文优劣的差别,一方面体现在是否精准地再现了原文的意义空间;另一方面在于译文的表达是否能够给人一种美的感官享受。对于专八的翻译而言,在原文的理解层面上,考生一般都不会存在太大的障碍,但在译文的表达层面上,却往往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究其原因,则是考生倾向于认为翻译就是将原文用正确的译文表达出来即可,而没有很好地将译文从单词、词组、句子和篇章等几个角度进行精益求精的版本升级。例如,当我们在翻译“某人很贫穷”时,一般都喜欢用“be poor”这样相对比较大众化的表达方式,但如果我们将这种表达更新为“to live in poverty”,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考生在平时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地对自己常用的表达方式进行版本提升,进而达到一种“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第二,错点的累积。英国著名散文家和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5—1881)曾说:“The greatest of faults is to be conscious of none.” (最严重的错误莫过于对错误一无所知。)这句名言提醒我们,在考试过程当中,如果时间尚有剩余的话,请将您的译文认真温读一遍,目的即在于发现自己的偏差或者错误。通过检查,您可能会发现自己存在着一定的语法错误。之所以会出现此现象,原因即在于我们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将过多的注意力都聚焦到原文的阅读理解和译文的措辞表达上了,而完全忽略了最为基本的一项,那就是语法的正确性和表达的规范性。我们可以大胆地假想一下,如果您的译文当中出现了一处甚至几处简单的语法错误,那么您的译文即便非常优美,最后的得分必然也会大打折扣。在平时的训练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每做完一次练习,建议考生都要将自己容易犯下的知识点细节错误摘录下来,之后还要进行简要的总结。只有这样,在真正考试的时候,才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意识,知晓自己的“阿克琉斯之踵”为何物。


第三,知识的更新。上面两点针对的都是专八翻译考试的,但考试并不是目的,也不是最后的终点。这里需要提醒各位考生注意的是,即使您已经顺利通过了专八翻译考试,而且还有可能获得了高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您就一定可以游刃自如地从事各种行业的翻译工作。要知道,翻译是一种专业化(professionalism)非常强的语言实践行为,专八翻译的训练与考试只是一些对于考生基本功的考查,它并不能说明您已经具有良好的英语专业之外的其他知识。每一个领域都会有许多专业的术语和词汇,在对这些固定的措辞与表达进行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每个专业的不同要求斟酌用词。重新武装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苟日新、日日新”,每天都要在摸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最后,我愿意以一句名人名言来与诸君共勉,并祝愿各位考生将之化为自己持之以恒的动力,进而在专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I might say that success is won by three things: first, effort; second, more effort; third, still more effort. ”


—Thomas Hardy


钟厚涛 蒋童 谨记

第一章 教识中天北斗星:考试大纲解读


第一节 大纲呈现


在正式切入到专八翻译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来追问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何谓翻译?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其实在中国古人那里早已有之。作为我国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周礼·秋官司寇》篇里,就曾出现过一个“象胥”的官职,意思即是精通不同语言的官员,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翻译人员。当时间流逝至唐代,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师贾公彦在为《周礼》所作的《义疏》里,曾专门为“译”字的语义进行了解释:“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这种解释与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翻译”基本上是重合的。例如,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翻译就是指“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与贾公彦的解释不谋而合。


就其价值与意义而言,翻译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人类不同民族的接触交流、商贸往来、文化融合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西方的百年翻译运动,还是中国的西学东渐,都可以看出这一点。例如,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郑振铎曾说:“翻译家的责任非常重要,无论在哪一国的文学史上,没有不受别国文学影响的痕迹。而负这种介绍责任的,却是翻译家。”也正是由于翻译在语言学习和文化融合中扮演了异常重要的角色,所以专八考试自其设置以来,就把翻译部分列为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英语专八考试在中国已经具有多年的历史,其考试大纲历经数次修改,变化较大,特别是对于考生翻译速度的要求方面,变化尤其显著。例如,在早期制定的大纲中,对考生的要求是每小时翻译200词~250词的一个段落;而到最新制定的大纲中,则明确规定考生的翻译速度要达到每小时250词~300词。这与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对高年级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是颇为一致的。其要求是: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速度为每小时250词~300词。英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


英语专八考试大纲这么多年来的变化,表面上反映了考试大纲对于考试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实也同时说明了考生的素质和能力也在变得越来越高。传统版本的考试大纲要求,已经无法对学生的翻译水平进行区分。考虑到现在考试所依据的考试大纲是于数年前制定的,而在从那时到现在这一时间距离里,各个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素质和翻译技能自然也在逐步提升,因而准备来年专八考试的考生,最好能够意识到“每小时250词~300词”的标准已经“相对过时”,最好能够在此基础之上稍微加快自己的翻译速度。


虽然对于翻译字数的要求是越来越多,对于翻译速度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快,但就翻译的内容和题材方面,却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变化。最新制定的考试大纲要求学生翻译一般文学作品或者杂志、报纸上的论述文,目的是要考查学生对翻译理论的理解和对翻译技巧的掌握。反观过去数年的专八考试,在内容层面上基本没有脱离考试大纲设定的这一范围。从形式上来看,专八翻译部分考试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即汉译英和英译汉。翻译考试总的时间为60分钟,对汉译英和英译汉部分不再做单独限时。就学生的翻译速度而言,一般要求是每小时约250至300个汉字或单词,汉译英和英译汉都是如此。专八考试中,翻译部分共占总成绩的20%,其中汉译英和英译汉各占总成绩的10%。


下面分别对汉译英和英译汉部分作出说明。


在汉译英部分,建议考生按照严复所提出的“信(Faithfulness: expressing the main idea, or precisely conveying the cont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to the target language)、达(Expressiveness: smooth and natural, or being explicit and smooth)”两个标准,也即“保全原文意义”、“译文通顺易懂”的标准将原文翻译出来,一般不要求“雅”。当然,如果考生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在“信”和“达”的基础之上能够做到“雅”(Elegance: adopting elegant words and syntaxes that were used before Han Dynasty, or safely and soundly keeping the original taste and style),也即切合原文风格,自然也可以锦上添花。就内容而言,汉译英部分一般是要求翻译一段文学作品的节录,不过有时候会考一些夹杂文言的片段,从而使得文章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这就提醒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最好有目的性地为自己布置一些文言文的翻译。在本书汉译英的章节中,我们会专门讲述此问题。除此之外,汉译英部分经常还会要求翻译报纸杂志上关于中国的论述文或者介绍中国国情的文章,内容一般不会太难,学生在原文的理解上一般不会有较大难度。就篇幅而言,这几年一般都是150个汉字左右。


在英译汉部分,考试大纲对考生的要求与汉译英部分基本接近,即能够做到“信达”即可,只要能够忠实、流畅地将原文翻译出来,那么基本上就完成了任务。不过这样的翻译一般只能达到及格或者比及格略高一些的分数,很难得到高分。考生要想在英译汉部分获取高分,最好经常修改自己的译文,做到《诗经》上面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雅”上能够有一定的突破。在翻译内容方面,英译汉要远远比汉译英广泛,一般是要求翻译一段英美报纸杂志上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文字,有时候也要求翻译一段文学原著中的片段。整体而言,英译汉的内容涉及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几乎无所不包。在篇幅上面,英译汉部分这几年来基本上也保持为150个单词左右。


从往年经验来看,考生普遍感到,翻译部分是整个专八考试中难度系数较大的一个部分,其难度可能仅次于听力中的听写(note-taking and gap-filling)。究其原因,或许会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翻译本身就是难度系数较大的一项工作,对此,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现代汉语词典》主编吕叔湘曾说:“一般人总觉得创作难而翻译易,只有搞过翻译工作的人才知道翻译也不容易。创作可以‘写你所熟悉的’,翻译就不能完全由自己做主了。即使以全篇而论可以算是‘熟悉’了,其中还是难免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问题,非把它解决不能完成你的任务。”其次可能是广大考生未能掌握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因而导致整个翻译能力都很难有明显提高。再次,有些考生虽然认真钻研学习过翻译方法,但由于平时翻译实践时间有限,没能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因而导致考生的翻译水平一直停留在某一高度,很难继续向上突破。这几个方面提醒我们,如果想提高翻译水平,提高专八考试成绩,就既要学习翻译方法,又要进行大量练习。本书即是根据最新制定的《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重点讲解一些应试技巧和应试策略,并配套相关练习,目的即是帮助广大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以及准备参加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学生学习翻译技巧,提高翻译能力,争取在专八考试中获得自己理想的成绩。当然,本书并非完全是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完成的,这就是说本书定位的隐性读者不仅仅是专八的备考者,对于那些希望提高翻译水平的英语爱好者而言,本书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需要略加说明的是,虽然本书从整体上划分为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主要板块,但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二者都同属于翻译,因而二者有着许多相似相同之处,不能截然将二者人为割裂起来。因而本书作者在讨论英译汉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也会涉及汉译英部分中与之类似的内容。反之,在讨论汉译英的时候,有时候也会涉及英译汉的部分内容。

第二节 翻译方法


专八考试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历年来都占总成绩的10%,按现在百分制计算的话,即各占10分。在这10分的评判中,给分标准又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译文忠实性”与“语言适切性”,其中“译文忠实性”占7分,“语言适切性”占3分。这就提醒广大考生,在备考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忠实,不能机械地进行翻译,或者漏译,甚至对原文意思进行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