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 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DNA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 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DNA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MullHe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01
书籍编号:30093045
ISBN:978712113526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20000
版次:1
所属分类:互联网+-产品/运营
版权信息
书名: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DNA
作者:Mull He
出版日期:2011-06-01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35262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内容简介
也许曾经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现在,将由我们改变互联网。
互联网在中国的短短十多年里,经历了从门户网站、搜索、即时通信、游戏娱乐、垂直细分……到电子商务、Web2.0,再到社会化网络、移动互联网的一系列进化和变革。新一轮的互联网浪潮将由谁来推动?又会在何时何处爆发?你在如何影响和推动着这场跨时代的浪潮?这场跨时代的浪潮又将如何影响和改变你?
本书是一本从网民用户的角度,以用户需求为主线,回顾和展望中国互联网的行业著作,也是一本与中国五亿网民息息相关的读物。
本书特别之处在于用分章节的形式来讲述了中国互联网十多年发展历程中各个阶段的真实用户需求、企业发展、产业历程。在对应领域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以独到的理论来分析中国互联网每一次变革与用户需求演进之间的潜在关系。读者可以从本书的阐述中体会到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方式互为影响和互动进化所产生的颠覆性的革命浪潮和机遇,可以分享到中国互联网由你(用户需求)而推动的进化过程,进而从互联网发展与用户需求演变的规律中,理解、掌握和运用这种规律来追求积极和未来成功之道。
本书适合互联网从业者和所有网民阅读。
前 言
1995年中国电信开通两个接入Internet节点,网景Netscape上市,打开了人们关于互联网公司的种种商业想象,从而也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的商业化进程。十多年来,日益丰富和层出不穷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让中国“用户”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崛起、腾讯QQ的流行、SP们发家、百度让搜索无处不在、盛大掘金网络游戏、阿里巴巴水煮电子商务、博客中国带头的Web2.0、垂直细分各领域巨头的确立(携程、前程无忧、金融界、搜房网、网盛、58同城)、视频分享狂潮(优酷、土豆、酷6、PPLive)、SNS爆发(开心网、人人网、51、新浪微博),再到如今移动互联网(3G门户、UC、乐Phone、App Store)……中国互联网产业已经出现了几家市值几百亿、在全球都能排得上名次的企业。5年前、10年前,一家能够做到10亿美金市值的互联网公司,大家都已经觉得非常了不起了,而今天只要是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好像都能达到10亿美金,整个互联网空间被增大了。这应该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更是整个中国互联网“用户人口”增长和“用户人口红利”带来的整体价值体现。
互联网行业从进入中国,开始商业化进程以来,其各种服务都是应用户需求而产生的,不满足或者不能持续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或企业,将非常难“生存”下来。每两三年或者每三五年,不同时间和阶段都会造就出不同领域的成功者,也都会带来网民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一切都是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在推动——用户需求,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成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都是因顺势而为赢得用户需求而获胜的,“先用户而后盈利”几乎成为了互联网模式发展的规律。回过头来仔细地分析互联网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每一个阶段的代表性模式都表现出紧贴用户需求的明显特征,如笔者几年前所提到的:URL并不只是网页地址(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而是我们每个人、每个用户在互联网上要去的最终地址。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这个地址理解为User Requirement Last,这也正是与中国4亿多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DNA。
在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手机通话和连接互联网的今天,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用手机吗?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网吗?电话、手机、互联网……无一不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产业变革和科技创新。一切看似顺理成章且必然,但若将它们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量,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伟大的驱动力量。借助十多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时间脉络”,来梳理中国网民用户需求演进和互联网产业变革之间互为影响的关系,我们会看得更加清晰:互联网进化浪潮在席卷和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娱乐和生活。反过来看,从1997年底的62万网民增长到2010年底的4.57亿网民,每一位网民的工作、生活、娱乐、学习方式都在以更加巨大的力量推动和变革着中国互联网。
适合的读者群
1.互联网的从业者、研究者
财富传奇人物、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2010年曾经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中提到:“互联网很多开创新应用的人物都没有正经学历。这些人大多数本身就是疯狂用户,对用户需求的认识更到位,能够从看似简单、容易被忽略的需求入手,找出更简捷、清晰的解决方案。这种能力与学历基本无关,靠常年泡在应用里积攒悟性和敏锐。”认识到这些,并且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每一位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来说,都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无论你是投资人、创业者、职业人士(产品经理、UI设计师、网络主编、研发主管、测试工程师、客服经理、市场公关等),还是刚刚入门的“新生”,当你自己真的可以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去思考和观察,真的可以去倾听来源于用户的真实声音时,你会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可以去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在路边用手机上网的摆地摊者,在网吧里边吃盒饭边玩游戏的大学生,在劲舞团里疯狂的90后,在地铁上阅读和回复邮件的白领们,你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吗?你知道他们喜欢上什么网站,看什么新闻吗?如果你只是了解自己所工作和生活的圈子,把自己当成典型用户,认为全中国的大部分网民都跟自己一样,那就大错特错了。本书将为你打开思路,用整个互联网产业全局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帮助你依靠对此的研究和总结来提升自我对于互联网行业的理解与把握,从而让个人职业生涯得到更长足的发展,让产品和企业走向基业长青。
2.互联网的爱好者、关注者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迄今正在进行着的最重要的创新。资本追逐超额利润的本性使之对互联网趋之若鹜,虽然正在创新着的互联网并不能保证什么时候给予资本超额的回报,但传统行业的平均利润永远无法满足资本的贪婪欲望,也依然驱使着资本无数次青睐互联网。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在中国只要是与每个人都有关系的商业,必有前途。
1997年的中国只有60多万网民,而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5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至34.3%。自从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后,到今天中国网民数量继续领跑全球互联网市场。根据互联网实验室的研究,2015年之前中国网民数量将超越8亿大关。
本书通过十多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时间脉络”来梳理中国网民用户需求演进和互联网产业变革之间互为影响的关系,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历史对于我们的意义不只是一些传说和故事的堆叠,更应该是一面镜子,一面能够回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镜子。在世界和中国这样一个互联网大同的趋势下,本书立意于整个产业历程,为你讲述和揭晓网民需求与互联网产业之间互为影响和变革的案例和道理,让你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看待互联网、看待未来。
3.你用过互联网吗
没有人能够再忽视互联网产业对整个经济、对每个人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作为使用过和使用着互联网的你,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就是一位互联网用户?有没有明白自己就是曾经被中国互联网影响和改变,而现在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互联网的一份细胞力量?本书在趣味横生地讲述与你息息相关的中国互联网简史的同时,还不断地在揭示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你,作为千千万万的互联网细胞力量,这十几年来,是如何曾经被中国互联网影响和改变,又是如何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互联网的。
另一方面,互联网是你游戏娱乐、休闲购物的新领土,但互联网更加应该成为你个人学习、求职晋升、拓展人脉、辅助事业的未来利器。在大多数人只是沉溺于互联网虚拟世界打发时间的同时,另一部分先知先觉的人正在借助互联网学习专业知识和经验、求职或提升工作效率、拓展和维持人脉关系、营销个人品牌,甚至于开始了自己的生意。通过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白自己与互联网之间的辩证关系,让我们懂得如何运用互联网去做对自己更有积极意义和正面价值的事情。
第三方面,了解到这些,对于每一位在中国使用和享受互联网服务的用户来说,将引导你的用户自主意识觉醒。例如,在2010年发生过的一场QQ与360大战,让我们每一位中国的互联网用户都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权利,也更加明白了我们可以去要求、争取更加合理的作为用户的价值和权利。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产业体中密不可分的部分,并且渗透到大家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成为了中国制造年轻阳光富豪和“知本家”英雄数量最多、密度最高的行业,与中国正在高歌猛进的现代化进程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对于中国的大众而言,互联网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给生活、工作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便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通向未来世界的窗口,而正在使用互联网的你、我、他也正是影响和改变这个窗口未来的细胞力量。
推荐语
4399游戏董事长、著名天使投资人 蔡文胜:我认为做好互联网产品5个步骤中的第1步就是“找到用户需求和应用,认准大方向”,我对于网站是否具备投资价值的判断,第一标准也是用户,即是否有足够多的用户在使用你的网站,因为这可以说明二个问题:一、证明你的网站模式和产品已经获得用户需求的检验和网民的认同;二、证明你具备了从零到千万量级用户过程的认知和累积经验。只有找准了你的用户群,并通过简单而易上手的产品持续满足来源于用户群体的需求,才有可能快速占领市场,形成竞争壁垒;当你的用户规模足够大时才适合开始进一步做好商业包装和市场营销。本书立意从用户需求这一独特视角来回顾和展望中国互联网产业,对广大互联网创业、从业者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知名网络经济专家、艾瑞(iResearch)咨询集团总裁 杨伟庆:21世纪是知识密集型的信息经济所主导的新世纪。互联网已经成为整个产业的基础建设,读懂互联网不仅是互联网从业者、关注爱好者的必修课,也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帮助你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新的世纪!
中国头号Blogger、知名IT评论人、5G咨询创始人 洪波:如果另一个具备杨勃类“创业和技术特质”的爱猫者,真的受到豆瓣网的启发,我认为基本上他会掉进沟里,而不是创造出一个爱猫者的豆瓣。因为通常我们只看到“满足了需求”这个结果,而看不到需求与结果之间的关联。乔布斯的成功案例,只不过造就了一堆山寨而已。
曾任和讯网CEO、雅虎中国总经理,资深互联网评论家 谢文: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和中国众多的互联网创业者们来说,在网民用户需求和产业技术不断更新和变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这就是互联网的DNA。
组织学习与企业大学战略研究专家、中国企业大学发展论坛执行秘书长 侯锷:互联网的魅力和伟大,不仅仅在于互联与互链让信息在传播中不断契合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点,也不仅仅在于它引发了宏观领域的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更重要的是它变革了传统资本经济的产业模式,将“需求”直接驱动为“价值”的无穷财富空间。知史以明鉴未来,洞析互联网卓越的DNA,繁衍经济生命。
前《创业家》杂志主编、联合创始人,国内知名媒体人、NTA创新传播机构创始人 申音:《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一书,探讨的是互联网业人人都能说上两句却人人都说不明白的一件事——用户需求。中国许多互联网企业成也如此,败也如此。需求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是未来的还是现在的,是刚性的还是黏性的,是真实的还是臆想的,探究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些规律和方法,Mull He这本书就此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值得一看。
知名个人站长、ADMIN5创始人 章征军:这是一本中国互联网的正史,记录了互联网产业的核心主题、代表了互联网企业和其创业发展的全过程。网民的需求推动了网站的改变,也就是网民决定了网络的未来,网民的需求决定了网络技术、从业者甚至网络企业格局的衍变。
站长圈知名人士、炎黄网络副总经理 管鹏:互联网如同神秘的达芬奇密码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本书通过作者10多年以来对“网事”的见证,记录了互联网风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