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101/95英语 > 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系列教材:英语课程标准研修与教材分析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系列教材:英语课程标准研修与教材分析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系列教材:英语课程标准研修与教材分析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系列教材:英语课程标准研修与教材分析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罗毅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7-01

书籍编号:30081717

ISBN:978730808812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77728

版次:1

所属分类:外语学习-大学/研究生英语

全书内容:


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系列教材:英语课程标准研修与教材分析



罗毅 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前 言


《英语课程标准研修与教材分析》是为高等院校师范专业英语本科学生编写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师实施新课程研修的教学用书。总课时大约需要36课时。


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学科知识、技能以及一定的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备正确地解读英语课程标准和分析英语教材的能力。具体地讲,师范生应该能够区分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和英语语言教学大纲,了解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演进,懂得英语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掌握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和实施要点;能够根据英语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对现行中学英语教材进行分析,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体系和特色,从而为理智地选择和有效地使用教材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方法。


本教材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既关注教材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又注重其基础性和实用性,通过比较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英语教学和课程改革,反映国内外课程改革和教材研究的新成果,开阔学生视野。更主要的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和现行英语教材的体系和特点,而且要向他们提供评价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教材开发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从而为他们研修英语课程标准,科学地分析和评价现行英语教材提供理论支持。


“英语课程标准研修与教材分析”是高校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将课程标准和教材统一于一本书之中进行整体研究,在国内尚属首例。我们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标准和教材有密切的联系,即教材的编写受制于课程标准并反映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另一方面,好的教材也对课程标准起到反馈作用,有助于丰富和改进课程标准的内容。在解读课程标准和分析教材时,我们既重视纵向的回顾,又重视横向的比较;既重视对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教材本身的解读和分析,又重视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教材的研制原则;最后,本教材较为详细的案例分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教材分析能力能够起到“镜像作用”。简言之,本教材旨在授之以渔。


全书共有十章。第一章“绪论”,包括英语课程标准与语言教学大纲概述、英语教材的概述和英语课程内容的教材化与学材化。该章首先对英语课程标准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述,在区分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和英语语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结果教学大纲和过程教学大纲中的六种具体语言教学大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然后,我们对英语教材的内涵、种类和编写趋势进行了阐述;最后从教材化和学材化两个方面,对英语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第二章“我国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演进与设计原则和方法”从启蒙期、成型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叙述了我国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演进,并介绍了课程标准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第三章“国外外语教学及课程改革”,介绍了欧美国家、新加坡和日本的英语教学和课程改革情况,比较了不同语境的外语教学和课程标准。第四章“我国英语新课程改革”,介绍了英语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分析了英语课程标准的特征,说明了其结构体例与内容布局,阐述了课程性质与理念并展现了设计思路与课程目标。第五章“新课标内容标准的阐释”对英语课程的内容标准进行了详尽阐述,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第六章“英语课标的实施要点”,从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四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议并确定了有关原则。第七章“英语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阐明了教材的定义和作用,论述了语言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法与教材的关系,并介绍了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教材编写与选择的过程与方法。第八章“英语教材的选择与调整”,介绍了选择教材的标准和方法,提出了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教材分析方法,并提供了实例;最后结合实例介绍了调整英语教材的具体方法。第九章“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分析”,对目前我国现行的英语教材进行比较和分析。从教材编写的背景、特点、典型模块三个方面对人教社的两个版本(PEP和新目标)和外研社(新标准)的初中英语教材进行分析。第十章“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分析”,从教学目标、教材设计、题材选择、词汇处理、语法学习和自主性等方面对人教社、外研社和北师大三个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从整体结构和教材特点两个方面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其进行了模块单元分析。


我们希望本教材能为师范生乃至中小学在职英语教师理解和实施《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处理和使用英语教材,直至为他们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提供必要的帮助。


本教材由罗毅(浙江海洋学院)任主编,李薇(武汉工程大学)、吕飞飞(绍兴文理学院)任副主编。参加教材编写的还有王秀萍(台州学院)、寿恩代(丽水学院)。第一章、第七章、第八章由罗毅编写;第二章、第三章由李薇编写;第四章由王秀萍编写;第五章、第六章由吕飞飞编写;第九章、第十章由寿恩代编写,其中方金梅和周建勤两位中学高级教师分别参加了第九章和第十章案例的编写,武汉工程大学的李薇和浙江海亮教育集团(浙江诸暨私立高级中学国际部)丁银艳老师参加了第九章和第十章案例的编写和修改。全书编写计划和提纲由罗毅拟定,最后由罗毅、李薇统稿。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曾得到浙江海洋学院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宋秋前教授的关心和支持;浙江师范大学林新事副教授对本教材的编写进行多次协调并给予宝贵支持;温州大学的夏侯富生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的谢萍副教授和宁波大学的李奕老师对本教材的编写提纲进行过多次讨论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最后特别要感谢方金梅、周建勤、丁银艳三位中学教师,他们结合中学一线教学和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要求对本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并亲自参与案例部分的编写和修改。


本教材在引用他人著述时,绝大部分都以加注或参考文献的方式处理,个别说法或资料未注明来源,或存在疏漏现象,敬请被引用著述的作者和读者原谅。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罗 毅


2011年3月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英语课程标准与语言教学大纲的区别;


了解语言教学大纲的种类及其内涵;


理解英语教材的内涵、种类和编写趋势。



《英语课程标准研修与教材分析》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英语师范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材既注重理论性和系统性,又注重基础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不同语言环境英语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比较,教材力求反映国内外课程改革和教材研究的最新成果。更重要的是,教材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和现行英语教材的体系及特点,而且还向他们提供评价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教材开发的理论原则与过程,为他们理性地研读课程标准,科学地选择、分析、使用和评价现行英语教材提供理论支持和操作指导。


本章在区别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和语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语法教学大纲、情景教学大纲、技能教学大纲、功能—意念教学大纲、任务型教学大纲和主题/内容型教学大纲等六种常见的语言教学大纲,并讨论了语言大纲的综合运用;然后对英语教材的内涵和种类进行了审视和阐释,概括了当今英语教材的发展状况;最后讨论了英语课程内容处理过程中的教材化与学材化倾向。


第一节 英语课程标准与语言教学大纲概述


一、英语课程标准内涵


英语课程标准(The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是为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指导英语学科教学而制定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教育意志在英语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是英语教学、评估、考试命题和英语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2001年国家开始课程改革时,学界曾以“新课程”、“新标准”、“新课标”等术语相称,原因有二:一是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新、内容目标新,远远拓展了当时英语教学大纲的内容范围;二是在我国英语教育史上早就出现过“英语课程标准”的概念(我们将在第二章详述),为区别起见,故以“新课程”、“新标准”或“新课标”称谓。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仍然沿用“课程标准”之说,直到1952年我国教育行政部门才将制定的指导英语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称作“英语教学大纲”(见第二章)。其实,国际上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有“大纲”、“纲要”、“标准”之称。学者们认为,将指导英语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称作“英语教学大纲”有一定弊端,因为它容易与国际上流行的“语言教学大纲”(我们将在本节第二点详述)相混淆。为区别起见,程晓堂教授建议用“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来指前者。为避免“教学大纲”引起的模糊认识,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用“课程纲要”或“课程标准”来取代“课程教学大纲”。比如日本的《教学纲要》(Teaching Guidelines)、美国的《学前至12年级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标准》(The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Standards for Pre-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12)、《国家外语教育课程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和《外语学习课程标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等。


二、英语语言教学大纲


语言教学大纲与英语教材的编写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教学大纲对英语教材的编写具有指导意义,也就是说,英语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要遵循某一种或某几种语言教学大纲,所以,了解语言教学大纲有利于把握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编写意图,也是正确理解和分析英语教材的前提和基础。


何谓语言教学大纲?Cunningsworth(2002:54—55)认为,从广义上讲,语言教学大纲可以定义为在某一时期内所包含的具有起点和最终目标的产品规格。语言内容以某种方法安排顺序,通常依据潜在的原则或理论排序。在某种情况下,对每个方面的用时总量要做具体说明。因此,大纲的重点在于教什么以及依据怎样的顺序教。事实上,要教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的内容,而内容的选择和排序则是为了促进学习。然而,语言大纲的主流概念很少论及学习过程,也不具体说明教学途径和使用的方法。


大纲设计,尤其是过程大纲,是基于学习过程而非内容。过程大纲在本质上属于经验性的,其教学内容不是提前确定的,也没有预设的教学目标。过程大纲是从学习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其起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追溯到情景的形成。一旦某种课程定位得以确立,学习者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就能够形成广泛的协商。而且,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是学习如何自然地形成而非对所教内容提前做出选择和排序。


由于教材本身是产品,其作者必定要提前确定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所以,以内容大纲为基础的教材占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可以灵活运用教材所设计的一些例子,并始终有意避免预设性。因此,有学者认为,应该给教材使用者计划教与学的空间和自由,以便他们能参与制定大纲。这样,他们能够:


①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置恰当的学习项目;


②在课堂上或者自主学习中使用教材;


③基于不同的课程长度使用教材,如学年课程、学期精读课程或短期课程。


当师生决定协商大纲时,这样的教材就成为有用的无价资源。然而,虽然教材本身并不参与合作和过程大纲的开发,但教材的内容仍然是预设的,即使排序不是。


(一)语言大纲的分类


语言教学大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果性大纲(product syllabus),另一类是过程性大纲(process syllabus)。结果性大纲包括语法教学大纲(grammatical syllabus),也称结构大纲(structural syllabus);情景大纲(situational syllabus);技能大纲(skill-based syllabus)以及意念—功能大纲(notional-functional syllabus)。过程性大纲由程序大纲(procedural syllabus)、任务型大纲(task-based syllabus)和主题/内容大纲(topical or content syllabus)组成。


结果性教学大纲着重描述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也就是语言学习者最后能用所学语言做的事情,所以也有学者将其称为终端式大纲。因此,结果性大纲往往列出学习者最终应该掌握的语言知识项目和应该发展的语言技能目标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