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规划教材:物流电子商务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21世纪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规划教材:物流电子商务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周慧,罗小琼等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书籍编号:30042407
ISBN:9787512104914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41986
版次:1
所属分类:互联网+-电子商务
版权信息
书名:21世纪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规划教材:物流电子商务
作者:周慧 罗小琼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ISBN:9787512104914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前言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逐渐被大家所熟知。为了更好地顺应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物流电子商务的概念也随之出现,其方法及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如何建立物流电子商务体系使其适应社会的需要,已成为当前物流电子商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书主要从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入手,结合现代物流的几大关键要素对物流电子商务进行具体介绍。全书共分为11章,前5章由周慧编写,第6、7、8章由罗小琼编写,第9章由洪家祥编写,第10、11章由尹小勇负责编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高阔、周业付、吴登丰等的大力帮助,在此,作者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并引用了许多学者的研究资料,作者尽可能在参考文献中列出,谨在此向他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1年1月
第1章 物流电子商务概论
知识要点
了解物流概念的产生过程;
理解物流定义及物流电子商务的特征;
理解并掌握物流电子商务的分类、功能要素;
了解物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开篇案例
林华的物流尴尬
北京逐渐春意盎然的天气让林华觉得心情舒畅,因为气温的回升意味着上街购物的人会增多,林华对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依狼”成衣品牌一直很有信心。
但刚走进办公室,一个加盟商的电话却迅速让林华的眉头打了个结。
“林总,你们到底这回请的是哪家物流公司呀。没有送到专卖店就算了,我们自己到托运站取。接到货一看,吓了一跳,外面包裹的箱子都破了,里面的编织袋有的也磨破了。好几件衣服都没法看,脏兮兮的全是褶,叫我们怎么卖呀?我们可是交了钱的,一套好几千呢!”
林华伸手揉了揉眉心,定了定神,用尽可能平和的语调回复:“您放心,我们会对每一位加盟商负责的。那些破损包装的衣服,如果您愿意收,我们会给您补偿干洗熨烫费用的。”
挂断电话,林华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已经记不清是这家物流公司第几次迟到了,态度恶劣不说,取货送货迟,还缺损严重。刚过的“情人节”,和所有的商家一样,依狼公司也搞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但二月十三日促销活动开始,翘首盼望的情侣到二月十五日也没看到促销服装的影子,总经理办公室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后来林华才知道,这家物流公司的线路出了问题,那批促销的服装二月十六日才勉强送到。一向态度温和的林华和那家物流公司的老总大吵一架,还差点打起官司。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之消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都对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及管理形成了新的考验,要想扩大利润空间,难度越来越高。提高要货满意率,减少库存量,让产品飞快地转起来,这都是公司亟待解决的物流问题。林华每次参加国内服装生产商聚会,物流总是不变的话题,几乎每个人都为此头痛不已。物流与销售连为一体,很多过桥过路费,仓库租金,工人工资等都算在销售费用中,加上物流运作不当而支付的赔偿费,销售费用已经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了。此外,销售体系延伸后,库房也向下延伸。物流人员素质与仓储管理水平都不高,货物丢失严重,库存信息与货物型号对不上号,财务更是难以对账。如果物流管理无法规范,企业每年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的利润都可能被侵蚀掉。
林华也曾想过把成衣物流外包出去,但是遍寻市场都找不到一家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公司虽多,但是针对服装这种多批次、小批量、价值高的专业物流公司却没有。
更让人头痛的是,成衣单品价值很高,把物流完全分包出去,对于林华手下这样年产量数百万件的企业来说,相当于把数十亿元资金放在别人手中,风险太大。
于是,自建物流公司的想法便顺理成章地跳入林华脑中。
“无论如何,明天得作出最终决定,要不要建立一个独立的物流公司。”林华低头沉思。
思考题:林华的公司在经营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自物流概念诞生以来,物流产业逐步形成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现在已经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现代物流是一系列繁杂而精密的活动,要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这一活动,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我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产业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它不仅吸纳和使用着许多代表当今科技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技术,其自身也在不断创新和开发许多独特的物流技术。新的发展形势要求我们不但要重视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还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下决心加大推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后发优势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从整体上提高中国物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
1.1 物流概述
1.1.1 物流的概念
1.物流概念的产生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当时被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PD),汉语的意思是“实物分配”“货物流通”。1921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阐述了“实物分配”的概念,即实物分配是与销售有关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由于前方军事战线变化很快,为了合理解决军需品的供给、各供应基地的合理配置、确定最佳的运输路线及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降低军费开支等问题,美国军事部门运用运筹学和计算机技术进行了科学研究,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即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后来“后勤”在企业中广泛采用。此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是一个范围更广泛的概念。
相对于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外延更为广泛,因此现在欧美国家更多地把物流称为Logistics而不是Physical Distribution,物流目前比较流行的翻译方法为Logistics。
物流的概念又是如何进入我国的呢?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已基本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企业进行大规模设备投资和更新改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大幅度上升。1955年成立了生产性本部,该团体为了改进流通领域的生产效率,确保经济的顺畅运行和发展,组织了一个由伊泽道雄为团长的大型考察团,于1956年秋季考察了美国的物流。日本考察团回国后便向政府提出了重视物流的建议,并在产业界掀起了PD启蒙运动。在日本能率协会内设立了PD研究会,邀请平原直先生(历任装卸研究所所长、日本装卸协会会长,被誉为日本“物流之父”)担任会长,每个月举办PD研讨会;在流通经济研究所,日本权威物流学者林周二教授等也组织起PD研究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启蒙教育活动。经过8年的努力,1964年日本政府终于开始对PD引起了关注。通产省几次邀请平原直先生去政府机关说明PD的重要性,为政府官员们讲课。同年7月,通产省决定讨论物流预算案时,担心新闻媒体在报道中讲PD日本人听不懂,于是邀请平原直先生同内山九万先生(日本通运株式会社专务董事)商议。内山专务认为PD中的“P”,即Physical在这里并不是“物质”的意思,而是“物理”的意思,Distribution是“流通”的意思,所以应把PD译为“物理性流通”,但又觉得作为一个名词,“物理性流通”字数过多、过长,只好缩为“物的流通”。于是“物的流通”这一新词在全日本媒体上发表了。此后,“物的流通”在日本逐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产业构造委员会内设立了“物的流通分会”;1970年成立的日本最大的物流团体之一就叫“日本物的流通协会”。同年成立的另一个日本类似的物流团体,日本物流管理协议会每年举行的物流会议也都叫“全国物的流通会议”。1970年以后很多人又觉得“物的流通”也有点长,于是就干脆简称为“物流”了。“物流”这个词在日本至今仍在使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直接从日本引入“物流”这一概念至今。
2.物流概念
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流有不同的定义,常见的有关物流的概念有以下几种。
1)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
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与控制,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
2)日本对物流的定义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运输、配送等诸多活动。
3)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的定义
物流(Logistics)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4)联合国物流委员会对物流所作的新的界定
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计划、实现和控制管理的过程。
由以上定义可知,物流并不是“物”和“流”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运动基础上的高级的运动形式。物流过程一方面包含了运输、存货、仓储、包装、物料搬运、管理及其他相关活动,另一方面包含了效率与效益,其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的需要和企业盈利目标。本书以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为准。
为了准确地理解物流的定义,应把握以下几点。
(1)物流是一个系统,是各种物流要素的集成。运输、装卸、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是物流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不是完整的物流。
(2)定义中的“物品”不只是指最终产品,还包括生产所用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伴随商品销售的包装容器、包装材料,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
(3)这里所说的“接收地”,除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外,还包括制造商、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需求者”。
(4)物流不是传统的“物资流通”的简称。在我国,长期存在“物资流通”这一术语,不过,这一用语是指传统的生产资料流通,主要指生产资料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虽然也包括物流活动,但更强调生产资料所有权转移,即物资(生产资料的约定俗称用语)的“商流”。
与物流紧密相连的还有物流管理的概念,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1.1.2 物流创造的价值
由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些是由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在时间上、空间上及品种和数量等方面的不同步所引起的,也正是在这些不同步中,物流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时间价值
物从供应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是时间价值。通过物流活动获得的时间价值有以下几种。
1)缩短时间创造价值
物流周期的结束是资本周转的前提条件,这个时间越短,资金周转的速度就越快。缩短物流时间可以减少损失,降低消耗,节约营销费用,加快物流速度,从而取得较高的时间价值。对于大多数的商品尤其是一些对时间性要求非常高的时令性商品,如时装、瓜果蔬菜等,通过缩短物流时间可以大大提高其价值。从物流的总体来看,加快物流速度,缩短物流时间,也是物流必须遵循的一条经济规律。
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
经济社会中,需求和供应普遍地存在着时间差。如人们对粮食的消费是一年365天中天天有需求,但由于季节所决定,粮食是集中产出的,因而供给和需求之间出现了时间差。但粮食本身是不会自动弥补这个时间差的,借助物流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可以弥补或改变这种时间差,以实现其“时间价值”,从而取得商品自身的最高价值。
3)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物流总体上遵循“加快物流速度,缩短物流时间”这一经济规律。但在某些具体物流活动中,存在人为延长物流时间来创造价值的现象,如秋季集中生产出来的粮食、棉花等农作物,通过物流活动,有意识地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