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联网+ > 人工智能 > 人机交互: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人机交互: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人机交互: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人机交互: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董建明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01

书籍编号:30036532

ISBN:978730221837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10000

版次:3

所属分类:互联网+-人工智能

全书内容:

人机交互: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内容简介


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程序的普及为人机交互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本书全面介绍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机界面的设计和评估方法。采用这种系统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软件产品可用性不高的问题,而且还能帮助设计人员设计出高水平的产品。“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领域,对软件工业及一般产品设计都已产生了重大和深刻的影响。


根据行业的最新发展,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大的更新,增加了5章内容。综述部分介绍了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方法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发展概况。其后,分3篇分别介绍了了解用户、用户界面设计和可用性评估的内容及一些相关的研究专题。最后一章讨论了在组织中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专题。


本书主要面向的读者包括:软件或网站的设计人员,尤其是用户界面的设计人员;可用性测试的专业人员;软件或网站公司的市场开发人员。同时本书也可作为“现代人因工程学”及“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课程的教材,还可作为软件或网站公司经理提高用户满意度或提升公司形象的手册。

第3版前言


本书第3版对第2版进行了比较大的更新,增加了5章全新的内容。在了解用户部分增加了介绍创建和使用人物角色的内容。在设计部分增加了为高龄用户的设计、使用驱动力和设计,将第2版中全面可及的内容扩展为环境智能及Web服务方面的专题讨论。这些内容反映了近年来人机交互领域普遍关注的课题。本版还对第2版的综述和文化差异与用户界面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补充。




作  者


2009年9月

第1版前言


随着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普及,计算机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计算机不仅仅是工程师手里的计算工具,也渐渐融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部分。人们对计算机软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软件不但要稳定可靠,而且还要易学、好用,也就是说软件的可用性要高。可用性是指从人的角度来看软件系统是否易用、高效、令人满意。


本书的主题——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就是要通过对用户的深刻了解,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并且通过用户的使用对设计进行验证。这种系统的方法不仅可以用来有效地防止产品可用性不高的问题,而且还能帮助设计人员设计出高水平的产品。“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领域,对软件工业及一般产品设计都已经产生了重大和深刻的影响。


本书综述部分介绍了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方法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发展概况。其后,本书用10章的篇幅分3篇分别介绍了解用户、用户界面设计和可用性评估的内容及一些相关的研究专题。最后一章讨论了在组织中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专题。


本书主要面向的读者包括:


—软件或网站的设计人员,尤其是用户界面的设计人员;


—可用性测试的专业人员;


—软件或网站公司的市场开发人员。


同时,本书也可成为“现代人因工程学”及“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课程的教材,还可作为软件或网站公司经理提高用户满意度、提升公司形象的手册。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著名学者Constantine Stephanidis教授对本书“全面的可及性”一章的贡献。我们衷心感谢曾洁编辑,她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写作经验,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出色地完成了本书的编辑工作。我们感谢张秋玲编辑对本书出版程序的精心组织以及对书稿的审核工作。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们的敬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我们非常感谢家人乔青和罗梅的理解,以及Andrew和Erica的配合,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这本书是无法写成的。


本书的稿酬将全部捐献给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作  者


2003年6月

0 综述:未来就在今天


0.1 人机交互学


人机交互学(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是一门设计和评估计算机系统以方便人类使用的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机交互学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科学与工程领域,在全球有8万余名专业人士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全世界共召开了50多个相关的学术会议,发表了5万余篇期刊和会议文章,出版了500余本相关书籍。《人机交互学手册(第2版)》(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andbook)一书有2000多页,内容既深入也全面,紧密结合当下也向未来的人机交互的设计和评估迈进了一大步。而在《人因与工效学手册(第3版)》(Handbook of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的1700页内容中,则论述了人机交互的理论基础和实践。


人机交互学正从只属于完全从事人机交互工作的专业人士,演变成所有发展前沿计算机相关技术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学科。现今这些科学家和工程师不仅要考虑成本、速度、灵活性、可靠性,还要使设计的系统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这正是人机交互学的目标。然而当遇到具体的复杂的与人机交互相关的问题时,他们还是要向人机交互专家求助,因为人机交互专家一直都在致力于设计日臻完善的系统以尽量满足用户的需要、需求和期望。


人机交互学研究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科技的飞速进展。当新的计算机技术,例如因特网(Internet)出现后,人机交互专业立即进入这个领域,以让新技术最有效地为人所用。而且更具意义的是经由研究人机交互而拉动的技术发展,也就是从人机交互中找到应该发展哪些让人类生活更有趣也更有效的新科技。


表0-1列出了20世纪中20项最伟大的工程发明。虽然只有两项(计算机、因特网)与计算机有直接关系,但其中很多成就(如电气化、电子学)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基石,同时其他成就(如电话、收音机和电视机、图像技术)则将计算机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表0-1 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发明


alt


说明:根据美国工程院2002年数据转编。


0.2 发明和技术的传播


虽然有些已开发的技术可以提高用户的生产率和满意度,但制造商却往往要用很长时间才采用这些技术。所以研究出能将新技术迅速推向市场的方法也是藉由人机交互提升人类福祉的关键之一。


为了使人机交互的创新对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大部分的组织、公司和家庭需要使用这些成果。但要达成这个目标总是经年累月,而且还需要发展出加速增长的方法。例如,表0-2显示使25%的美国家庭拥有手机就用了13年。那么如何才能缩短科技普及的时间呢?


表0-2 技术进入25%美国家庭的时间


alt


说明:根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002年数据转编。


0.3 人机交互学对市场的影响


人机交互的研究和开发可以积极影响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生活品质、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下面是一些例子。


针对手机用户的营销和广告方面正涌现出很多新机会,对此,人机交互学专业人士需要开发出有效吸引用户但又并不烦人的呈现和沟通方式。对人机交互学的专业人士来说,考虑公司高层主管认定的成功关键因素很重要,这样他们就能调整自己的研发工作以服务于这些因素。表0-3列出了美国公司高层主管认为的成功因素。虽然人机交互专业研究人员往往把优化人员的表现当做当务之急,但从表0-3中可以看出,只有4%的高层主管这样想,而39%的高层主管却认为客户满意才是重中之重。所以人机交互的专业人员一定要十分关注客户满意这一重要因素。


表0-3 美国公司高层主管认为决定成功的重要因素(调查人数:300)


alt


说明:根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002年数据转编。


还有计算机安全方面,初步的人机交互学相关工作已经开展,但仍需要更多研究才能确保很多出色的计算机安全系统得以广泛运用。


另外,在对200名电子商务用户的研究中发现,客户愿意重新回到某网站的原因中,影响力的51%来源于客户关系的管理,9%来源于个性化,7%来源于个人隐私保密,还有33%不明确。同时,影响客户关系管理中,有65%来源于态度,即占影响回到网站的33%,而态度中的65%来源于网站内容,即占影响是否回到网站的21%。


人机交互学专业人员应当特别注意网站内容的准备,这方面的讨论可以参考Proctor等人的专著(见文献[5])。同时,网络和计算机应用的内容准备方面在Liao等人所著的新书中进行了综合论述(见文献[3])。内容准备的过程可以告诉研究者,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制定决策的效率,在计算机(如网络)和计算机设备中应该显示什么样的信息。人机交互学的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对信息查询的组织、显示、搜寻和掌控的有效途径一直都很关注,但并没有系统化地参与决定应该显示什么样的信息。如果显示太多的信息以供制定决策,不但会加大错误率,还会增加时间;反之,如果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则决策制定的质量将会大受影响。


0.4 案例研究


今日人机交互学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最初的目的了。人机交互的目的不仅仅是优化设计用户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而应该是优化设计能实现其目标与任务的系统。举例而言,作者曾受一家大型跨国公司邀请设计一个电子调谐器的人机交互部分,公司希望能缩短原来的45分钟调试时间并提高调试的精确度。当时我们本可以重新设计该系统的人机交互部分,从而把时间缩短为大约20分钟,也能稍微提高质量。不过我们却选择了使整个调试系统自动化,使其不再需要操作人员在场。我们首先提取了系统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然后通过模糊神经网络的处理技术使调试过程自动化,结果使调试时间小于1分钟,精确度也大大提高了。


另一个系统中人机交互的例子是为美国邮局设计分拣信件的视频编码系统。当时估计有7万名邮政员工使用这个系统,耗资40亿美元。首先必须决定显示信息的最佳方式,在参阅了相关文献、准则和标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11种可能的界面设计方案。根据科学的实验室试验,我们得出结论,其中可能有3个比较好的方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在6个星期内研究了3组邮政员工分别使用这3个方案的情况,再根据测试的结论开发出了一个最佳的用户界面系统。


因为我们最感兴趣的是如何让人们最佳地完成任务,而不仅仅是如何设计最好的人机交互过程,于是我们还开发了一套以科学为基础的员工选聘和培训标准流程,以及一个符合工效学要求的操作平台,并且提供了正确调整操作设备的录像指导。


基于信息处理的概念和方法,我们推论出了最佳设施的大小(用于300人协调工作);基于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原则,我们设计了一个扁平的组织结构;基于工业工程的原则,我们给出了每个设施的尺寸大小和最佳布局。根据这些结论,两个代表性设施先试运行,每一个大约有300人,我们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仔细追踪运行情况。之后,这一设计在全美国成功实施。


人机交互学的专业人士和研究人员希望不只是能跟上人机交互学领域的节奏,更能处于该领域的前沿,他们可以从阅读《国际人机交互》(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月刊和参加两年一度的国际人机交互会议中获益,该会议在夏季举行,举办地点遍布全球。


如果要有效地设计人机交互的产品和服务,遵循表0-4中的十项准则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表0-4 人机交互学有效设计十项准则


alt


参考文献


1 Horn D, Feinberg R, Salvendy G. Determinant elements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 e-business. Behavio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5, 24(2): 101~109


2 Jacko J, Sears A.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andbook: Fundamentals, Evolving Technologies and Emerging Applications. 2nd ed. Mahwah, NJ: LEA, 2007


3 Liao H, Guo Y, Savoy A, Salvendy G.Content Prepar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Web and Information Appliances: Cross Cultural Comparison.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