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成语:1-6年级(套装共3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画说成语:1-6年级(套装共3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画说汉字》编辑部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9-10-18
书籍编号:30534738
ISBN: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038265
版次: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小学
版权信息
书名:画说成语(1-6年级)套装共3册
作者:《画说汉字》编辑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9-10-18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总目录
画说成语(1〜2年级)
画说成语3-4年级
画说成语(小学版5〜6年级)
前 言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因为人们都这么说,所以很多词语就固定下来,成了成语。成语是汉语的活化石,它记录下了很多古代语言的表达方式,并且至今仍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借助成语,我们可以简单而准确地一窥传统经典的精妙,了解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还可以在民间故事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成语是学习汉语、接触传统文化的一条捷径。
成语言简义丰,一个成语虽然只有几个字,但背后往往就是一段故事。成语虽好,但因为它简洁凝练、表意丰富的特性,对刚刚学习汉字的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也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我们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依据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编撰了这套《画说成语》,帮助孩子逐步轻松掌握成语。
一、与新课标对接,打通课堂内外,循序渐进学成语
小学生就像一块海绵,每天都在快速地吸收着知识的能量,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每天都有新面貌。不熟悉教材要求和课程标准的家长,面对知识量快速变化的孩子,如何选择当下适合孩子的内容就成了一个问题。
这套《画说成语》与语文新课标、新课本对接,把成语落实到课本中的每一课、每一页。学生可以根据课程进度来选择合适的成语进行学习,家长也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学习内容进行辅导。这套书将小学成语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共三册,收录了新课标要求掌握及语文课本中出现的1500个成语。本册收录的500个成语,涵盖了新课标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掌握的全部成语。书中收录的成语按照音序排列,查找起来很方便。孩子可以在每课的学习之后,借助于《画说成语》巩固课内学习的成语。同时,也可以借助本书对成语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扩展延伸。借助于《画说成语》,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现有的学习基础来学习,循序渐进,一步一个台阶地稳步前进。
二、看图、读故事,在情境中轻松学习、快速掌握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借助于网络,各种各样的图片铺天盖地涌来,读图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我们的习惯。图画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而且总是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对刚刚接触汉字的小学生而言,通过图画来学习成语,无疑是有趣而轻松的。《画说成语》中收录的所有成语都配有生动有趣的图片,让孩子在有趣的读图过程中燃起学习成语的热情,在直观的感受中轻松掌握成语。
成语背后凝结着大量的历史和故事,学习成语的一条必经之路就是成语故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成语故事能够创设一种学习情境,让孩子迅速进入其中,理解成语的内涵,而且成语故事往往包含着成语的来源。通过成语故事,理清成语的来龙去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孩子就能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快速记忆、运用成语。成语往往来源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通过成语故事,孩子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触摸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画说成语》中近一半的成语都有成语故事,大量情节曲折、语言浅近的故事不仅让孩子轻松掌握成语,还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扩展了知识面。
当图画和成语故事结合起来,孩子不仅会对学习成语产生兴趣,而且能够在创设的情境之中快速学习、掌握成语。
三、精当的选词、浅近的语言,在精致的细节中感悟中华文明
成语不是用来炫耀文采的花瓶,它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对平常的语言表达产生了莫大帮助。因此,学习成语要学以致用。本书在收录成语时,不仅考虑到了孩子的学习阶段,还尽量选择使用率较高的成语。让孩子在学习成语后可以尽快运用,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对于成语的典故,本书没有选择最早的,而是尽量选择了名著、名篇、名家作品中的成语使用范例,拉近孩子和成语的距离,避免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
语言的运用是孩子今后在社会上立足、发展,甚至“出人头地”的根本,成语更是中国各类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对成语的使用。这也是人们应该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就重视成语学习的根本原因。
通过成语学习,你会发现这些每天被我们使用,好像已经丧失了新鲜感的文字,其实有着我们未曾发现的新鲜一面——古人与我们之间一丝一缕的联系仍在继续。通过了解成语背后的典故,你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成语不断涌现,原有的成语也不断产生新的含义,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从未停歇。
爱财如命
词性:贬义
释义 爱:吝惜,舍不得。把钱财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形容一个人对钱财非常贪婪。
典故 刘绍棠《春草》:“田连阡爱财如命,不肯出血,讨价还价,最后只答应酬谢一万大洋。”
近义 一毛不拔、唯利是图
反义 挥金如土、仗义疏财
造句 小王向来爱财如命,想让他掏钱,门儿都没有!
爱屋及乌
词性:中性
释义 及:推及。乌:乌鸦。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和他有关的人和物。
典故 《尚书大传》卷三:“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近义 屋乌推爱
反义 殃及池鱼
造句 他爱屋及乌,一直珍藏着好朋友送的书,不肯把它借人。
成语故事
武王打败商纣王之后,和群臣讨论如何对待商朝的人。姜太公说:“我听说如果喜爱一个人,就连着喜欢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把他的仆人也夺过来。杀尽和我们作对的人,您看怎样?”这时,周公上前说道:“我看应当让他们都回到自己家里,耕种各自的田地。君王不应当偏爱自己的亲友,要用仁政来感化全天下的人。” 武王采纳了周公的建议,天下很快就安定下来。
安分守己
词性:中性
释义 分:本分。守:保持。遵守规矩,谨慎老实,不做违法的事。
典故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不许胡行乱作。”
近义 规行矩步、循规蹈矩
反义 惹是生非、胡作非为
造句 林冲安分守己,却被高太尉步步紧逼,最终被迫到梁山落草为寇。
安居乐业
词性:褒义
释义 安:安定。居:指住处。乐:喜爱,快乐。业:职业。指安定快乐地生活、劳动。
典故 东汉·班固《汉书·货殖传第六十一》:“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近义 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反义 民不聊生、水深火热
造句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村里终于摘了贫困的帽子,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按兵不动
词性:中性
释义 按:停止。使军队暂时不行动,以待时机。后也指持观望态度,不立刻采取行动。
典故 《吕氏春秋·恃君览第八》:“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近义 以逸待劳、裹足不前
反义 雷厉风行、闻风而动
造句 在不了解敌情的情况下,我们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成语故事
春秋末年,卫国背叛晋国,投靠齐国。因此晋国想出兵讨伐卫国。大军出发前,赵鞅派史默出使卫国,并暗中调查卫国的情况。史默和赵鞅约定一个月后回来报告。可是两个月过去了,史默仍旧没有任何消息。有大臣主张不要再等,直接出兵。而赵鞅认为卫国既然敢背叛晋国,一定做好了准备,决不能贸然进兵。半年后,史默回国报告说卫国启用贤臣蘧伯为相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出谋划策,人民拥戴,上下一心,不宜出兵。赵鞅听后,决定按兵不动,再等待时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词性:多含褒义
释义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各显身手。
典故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课标 风娃娃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帮助人们做好事。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近义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反义 黔驴技穷
造句 在面对节目组设置的种种障碍时,明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轻而易举地通过了考验。
成语故事
相传,有一次吕洞宾等八位神仙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途中经过东海,只见巨浪接天,水流湍急。吕洞宾提议大家凭借各自的道法渡海,不能乘舟。众仙都觉得很有意思,齐声附和。只见汉钟离先把自己的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他袒露着肚子,悠然地躺在上面,漂过去了。何仙姑把手中的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霞光万丈,何仙姑站立在荷花之上,随波漂流。韩湘子把花篮投到水中渡海,铁拐李、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和曹国舅也都把自己的宝物投到水中,借助各自的宝物轻松渡过了东海。
拔刀相助
词性:褒义
释义 拔出刀来助战。在旧小说中多指看见别人遇到危险而仗义相助。指见义勇为。
典故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每纵酒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近义 见义勇为、解囊相助
反义 袖手旁观
造句 他放学时看到小明受人欺负,于是就拔刀相助,上前赶走了那帮坏蛋。
白日做梦
词性:贬义
释义 大白天做梦。比喻妄想实现根本无法实现的事。
典故 明·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近义 梦幻泡影、南柯一梦
反义 脚踏实地
造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努力就想得到好成绩,就像白日做梦一样,终究只是一场空。
百步穿杨
词性:褒义
释义 百步:百步以外的距离。杨:指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
典故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近义 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反义 漫无目的
造句 军人们个个练就了百步穿杨的好枪法。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词性:褒义
释义 比喻学问、事业虽已达到很高的境界,但不应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典故 南宋·朱熹《答陈同甫书》:“但鄙意更欲贤者百丈竿头进取一步,将来不作三代以下人物。”
近义 再接再厉
反义 每况愈下、故步自封
造句 你这次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希望你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成语故事
宋朝时,有位高僧叫景岑,法号“招贤大师”。他经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传播佛法。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去讲经。当时,招贤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听的人都很受启发。招贤大师讲完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大师娓娓道来。那僧人还有听不懂的地方,又向大师提问,两人一问一答,气氛融洽。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解释“十方世界”,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说百尺的竹竿并不算很高,还需要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百发百中
词性:褒义
释义 百:形容多。发:发射,指射箭。中:正对上。形容射箭技术高明,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料事如神或做事有充分的把握,绝不落空。
典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这浪子燕青那把弩弓,三枝快箭,端的是百发百中。”
近义 百步穿杨、弹无虚发、百无一失
反义 无的放矢、百不一存
造句 青蛙是出名的捕虫能手,它一看见害虫就把舌头伸出去,粘住虫子,百发百中。
百花齐放
词性:褒义
释义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形容各种各样的花同时盛开,丰富多彩。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
典故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课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二年级上册识字五
近义 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反义 残花败柳
造句 春天正是百花齐放的季节,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绽放,大地穿上了绚丽的花衣。
成语故事
唐朝,武则天称帝。一年冬天,她去后花园饮酒赏雪,看到只有红梅开放。她想看到繁花盛开的景象,于是就下令让百花一夜之间全部在冬天开放。百花只能听命,一夜之间纷纷开放,只有倔强的牡丹花不肯开放。武则天第二天到后花园,看到姹紫嫣红的花在白雪中开得很漂亮,但只有牡丹光秃秃的。她一怒之下就下令放火烧了牡丹,并把它连根挖出,扔到了洛阳。从此,牡
<SECTION....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